爱上创造

文摘   2024-05-15 14:41   北京  

孩子们拿出笔和纸之后,一般就会非常自信地画起来,这就是大师。

就是作为艺术家最稀缺的才能。
儿童们的心灵语言,是通过他们的眼睛、感知、手臂、手、流淌到纸上,无论什么,都是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他们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他们人性里最真实的部分。


可惜家长大多会认为他们是在胡画,非要给孩子们找一个“体统”,让他们符合所谓"老师"认为需要学习的关于造型、关于色彩、关于人类认知尝试的规律。画画就是要画的和对象一样。


但画的像,就是好吗?

那照相机不就是最好的画家吗?

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还要画呢?


大家找到一些已经死亡的模式和被别人表达过无数遍的毫无生机的样本,让"天才"的"小老师"们临摹、模仿,不仅仅是形状、颜色、构图甚至还有了莫名其妙的对错。

我就不止一次听说:

孩子把天空画成粉色,老师说不对。

孩子把山画成蓝色红色,老师说不对。

为什么,你感受不到的世界就一定是错的哪?为什么标准答案就是对的呢?

艺术最宝贵额就是它丰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每个被培养出来的孩子都画一样的画,都写一样的标语一样的句子,那还叫什么意思?


孩子会渐渐觉得家长和老师要的绘画,不是我想要的表达,也不是我感知的世界。

他们轻则敷衍、迎合成为美育教育的牺牲品,严重的就开始讨厌绘画~因为他们以为艺术也像数学题一样有了标准答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有空,做几道奥数不好吗?

何必画画?


孩子画画的时候,目之所及,父母双手叉腰看孩子画画,眉头暗锁:完全欣赏不了孩子的画,心里默念:这是我生的,我生的。求老师快来指点一下,别糟蹋纸了。


如果老师问:你为什么不画呢?

家长都会舔着脸大言不惭的说:我不会。

其实绘画是人的本能,只要你放下对错,放下判断。
只要你愿意,也愿意开始观察和感受令你感动的万事万物,发现物体之美、发现生命之美,发现除了刷手机、看电视剧、以及和莫名其妙的人扯淡之外世界上还有一种美好是:

沉浸在你和自然之间、你和花草物品之间、你和颜色变换之间的眼、心、手、笔之间的互动:


你就能在时间之外和自己安静得呆一会儿。

你会体察到有一种时间的流逝是一眼万年。

你会突然发现孩子的绘画中的美和他们独特的视角,其实你也有。
你和孩子之间、你和自己之间、你和人性就可以更加靠近。


来,试试一起读一下这本书。

为了孩子,更为了你自己。


费燕
分享读书、写作、绘画、行业咨询的心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