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某人交谈后,无论是新朋友、同事,还是潜在的恋爱对象,即使交流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糟糕的事情,我们仍然会反复琢磨自己的表现。例如:
“我是不是说太多了?”
“我刚刚结巴了吗?是不是看起来很紧张?”
“那句话听起来会不会太自负了?”
“我问的问题够多吗?会不会显得不够关心对方?”
“我牙缝里有没有菜叶?”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焦虑,是因为我们渴望建立联系并被他人喜欢,希望自己能表现得得体、有吸引力,并受到欢迎。但好消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交谈表现的担忧,远比实际情况严重。
“好感落差”:我们总是低估别人对我们的喜欢
研究发现,我们的对话伙伴通常不会像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苛刻,甚至他们往往比我们认为的更喜欢与我们相处。这种现象被称为“好感落差”(The Liking Gap),即我们对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往往比真实情况要悲观得多。这种错觉是社交焦虑和不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心理学家 Erica Boothby 及其团队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索了“好感落差”现象,他们发现无论是在陌生人初次见面,还是在长期相处的关系中,人们总是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他们误以为自己的谈话伙伴没有那么喜欢自己,或者没有那么享受这次对话,但实际上,对方的评价比他们的预期要高很多。甚至在大学室友实验中,这种“好感落差”现象一直持续了大半年,直到学年结束前才逐渐消失。
研究还发现,性格内向或自尊心较低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这种“好感落差”的误区。他们更容易对自己的社交表现持批判态度,并误以为别人不喜欢自己。同时,好感落差”可能会降低沟通效率,影响团队合作氛围,甚至让人错失建立深厚人际关系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会低估别人对我们的好感?
*** 过度关注自我 ***:在社交场合,我们常常对自己的表现过度敏感,甚至会放大自己的小失误。比如:你可能在意自己讲话时偶尔结巴,但别人可能根本没注意到,甚至根本不记得。我们的内心独白是无法被别人察觉的,但我们却习惯性地放大自己的问题,认为别人也在密切关注这些细节。
*** 过度自我批判 ***:自我批评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社交表现,但过度的自我批判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表现很糟糕。事实上,我们的谈话伙伴可能完全没有注意到我们担心的“社交失误”。
*** 忘记别人也有同样的焦虑 ***:我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我们的谈话伙伴也在担心自己的表现!你可能在想:“我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太突兀了?”而对方可能在想:“我刚刚讲的笑话会不会不够有趣?”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仔细评判你,他们更关注自己的表现。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低估别人对我们的好感,但研究表明,这种担忧往往是多余的。下次交流后,不要急着怀疑自己,试着相信——你其实已经很好了!
文:PSYWELL思愈心理™
图:网络,侵删
电话:+44(0)7494012117
邮箱:info@psywell.co.uk
网址:psywell.co.uk
微信号:PSYWELL_London
PSYWELL思愈心理™于2019年成立于英国伦敦,创始团队是一群毕业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行为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行业专业人士,我们的咨询师/治疗师均来自海内外顶级院校,拥有跨文化教育和工作背景;我们以科学为基础,专业为准则,共情为手段,伦理为边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个人心理咨询和团体创意心理疗愈等多样化服务。
PSYWELL的咨询师拥有行业认证,并通过无犯罪记录审核,我们意在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安全、科学和专业的自我成长空间,并陪伴其人生度过每一个关键的转折。山高路远,PSYWELL思愈心理与您同行!
【PSYWELL伦敦思愈心理】坐落于伦敦传统金融区Holborn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庭院Staple Inn内。Staple Inn首建于1285年,在之后的近800年间,通过不断地扩建与发展,成为了伦敦乃至全英久负盛名的医疗服务和法律服务聚集的专业社群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