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普:盲目乐观会适得其反,时刻保持积极心态也会“有毒”于我们

文摘   2025-01-31 19:57   英国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和朋友或家人倾诉烦恼时,他们却甩给你一句——

  • “想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凡事发生必有它的意义。”

  • “你要正能量一点,这么消极会影响运气。”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些话乍一看充满了励志和安慰,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甚至会让人更加焦虑和无助。这种过度的、强行的、盲目的正能量就被称为毒鸡汤,又叫“有毒的积极性”(Toxic Positivity)



什么是“有毒的积极性”?为什么是“有毒的“?

“有毒的积极性”指的是强迫自己或他人始终保持积极乐观,不允许任何负面情绪的存在。这种态度看似正能量,实则可能带来以下三大问题:


  • 否认真实问题 —— 有毒的积极性让人误以为,只要保持乐观,一切都会自动好转。这会让人忽略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去真正面对和解决它们。


  • 情绪压抑 —— 如果一个人总是被告知“你应该正能量一点”,那么当他感到沮丧、难过、愤怒时,就会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太矫情?”


  • 自我怀疑和自责  —— 当一个人相信“正能量就能解决一切”,却发现问题依然存在时,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自责,认为**“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乐观,所以才会失败?”



有毒的积极性”是怎么害人的?


1. 让人觉得自己不该难过,问题全在自己

“你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你不够乐观。”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但它实际上是在暗示你:“你不开心是你自己的问题。”


举个例子——小李因为工作压力大,和朋友倾诉:“我真的快撑不住了,每天都很焦虑。”结果朋友却来了一句:“你这么负能量,当然运气不会好。”于是,小李的心路历程变成了这样:

  • 本来只是压力大,想找人聊聊。

  • 结果被说“太负能量”,觉得自己好像不够坚强。

  • 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玻璃心”。

  • 最后变成:“是不是我自己有问题?”

  • 于是,问题没有解决,焦虑还升级了。



2. 让人觉得“别人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你看看谁谁谁,经历了那么多苦难,都能笑着面对。”这句话的逻辑就是:“别人能熬过去,你凭什么不行?”但现实是,每个人的经历和承受能力不同。用别人的经历来否定你的感受,只会让人觉得更孤独。


比如:你刚失恋,朋友却说:“你看某某都失恋五次了,不是过得挺好?”你考砸了,爸妈却说:“你看看隔壁小王,没考好也没抱怨啊。”这其实是在“情绪PUA”,让你觉得:

  • “是不是我太矫情?”

  • “是不是我不够努力?”

  • 但事实是,你的痛苦是真实的,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3. 让人盲目乐观,忽视真正的问题

有些“积极性”表面上是安慰,实际上却是在逃避问题。比如:“凡事发生必有它的意义。”(但意义在哪?没人告诉你。);“你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但“好起来”的方法呢?)如果你告诉一个找不到工作的朋友:“别担心,总会有机会的。”那么,他是该继续投简历,还是该等着天上掉馅饼?这类话语其实是在回避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提供有效的支持。



如何识别“有毒的正能量”?

当你在面对困难时,如果听到以下几种话术,就需要警惕:


Sign 1 过于简单的建议 - 它们让问题变得过于简单化,忽视了你真正的感受,并暗示如果你无法解决问题,那就是你的问题。比如:


  • “放轻松就好了!”

  • “别太努力了,顺其自然。”

  • “努力过就好了!”


Sign 2 盲目比较 -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拿别人的故事来强行安慰,只会让人更沮丧。比如:


  • “我朋友也经历过,她最后还是怀孕了。”

  • “有些人比你更惨。”


Sign 3 过度乐观的预测 - 这忽略了现实情况,让人产生虚假的希望,如果结果不如预期,反而会让人更失落。比如:


  • “我能感觉到,你很快就会成功的!”

  • “你的好运快来了。”


Sign 4 不负责任的“偏方” 未经证实的方法可能误导他人,让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信息上。比如


  • “你应该多吃XXX,这样就会好起来。”

  • “我听说XXX方法很有效,你不试试?”


Sign 5 道德绑架式的“感恩”教育 - 这让人觉得,如果你感到痛苦,就是你不够知足,从而加重自责和愧疚感。 比如:


  • “你已经很幸福了,别太贪心。”

  • “你应该多看看生活中的美好。”




文:PSYWELL思愈心理™

图:网络,侵删

电话:+44(0)7494012117

邮箱:info@psywell.co.uk

网址:psywell.co.uk

微信号:PSYWELL_London







PSYWELL思愈心理™于2019年成立于英国伦敦,创始团队是一群毕业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行为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行业专业人士,我们的咨询师/治疗师均来自海内外顶级院校,拥有跨文化教育和工作背景;我们以科学为基础,专业为准则,共情为手段,伦理为边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个人心理咨询和团体创意心理疗愈等多样化服务。


PSYWELL的咨询师拥有行业认证,并通过无犯罪记录审核,我们意在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安全、科学和专业的自我成长空间,并陪伴其人生度过每一个关键的转折。山高路远,PSYWELL思愈心理与您同行!


【PSYWELL伦敦思愈心理】坐落于伦敦传统金融区Holborn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庭院Staple Inn内。Staple Inn首建于1285年,在之后的近800年间,通过不断地扩建与发展,成为了伦敦乃至全英久负盛名的医疗服务和法律服务聚集的专业社群场所




PSYWELL 思愈心理
逐之所“思”,神“悦”心怡。伦敦思悦心理,守护你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