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估计,美国约 8.3% 的成年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常常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受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有人可能会假装或夸大抑郁症状,以获取奖励或逃避责任。这种现象被称为伪装症(Malingering)。虽然大多数患有抑郁症的人会努力掩饰自己的情绪,表现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出于 个人利益 而故意装病。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在提供支持时更加理性和公正,同时避免对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产生误解和污名化。
假性抑郁是什么?
假性抑郁(Malingering Depression) 是指故意编造、夸大或伪装抑郁症状,通常是为了获得某种外部奖励或逃避不良后果,例如:
逃避工作、逃学等责任
获取社会保障、医疗补助、保险赔偿等经济利益
回避刑事责任,减少法律处罚
获得某些需要心理健康证明的特权(如延期缴纳费用或申请残疾津贴)
需要注意的是,伪装症与以下两种心理健康问题有所不同:
虚假障碍(Factitious Disorder):患者主动伪装病情,但动机并非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扮演“病人”角色,满足内心的心理需求。
躯体化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或心理症状产生极度担忧,即使没有任何明显的健康问题,他们可能仍然坚信自己患病,甚至夸大症状,但这并非故意欺骗。
假性抑郁的表现和症状
由于伪装症是出于有意识的动机,其症状通常是主观陈述,因此在医学和心理学上难以准确诊断。以下是可能表明伪装抑郁症的 典型表现:
1. 症状描述不一致:患者的症状描述前后矛盾,与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不符。在不知情的观察者面前,表现与描述的抑郁症状不匹配。
2. 症状突然出现与环境压力相关症状:通常在不利事件发生后突然出现,例如面临法律诉讼、失业、财务问题等。这些症状在特定场合或事件结束后可能神奇消失。
3. 症状夸张或刻意表现:患者过于详细或极端地描述症状,超出典型的抑郁症表现。可能模仿书本或网络上的抑郁描述,但实际表现难以自圆其说。
4. 抵触诊断和治疗过程:拒绝配合医疗检查或心理评估,甚至表现出敌对态度。在被要求提供详细病史时表现不耐烦 或含糊其辞。
如何应对假性抑郁?
应对假性抑郁时,应避免主观判断,不能仅凭表面现象轻易认定一个人是否在装病,因为抑郁症本身是一种“隐藏的疾病”,其表现常常难以察觉。与其质疑他人的感受,不如表现出关怀与理解,鼓励对方寻求专业帮助。此外,诊断抑郁症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切勿擅自判断或下结论。尽管假性抑郁的确存在,但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困境是真实且痛苦的。对他们的经历表示怀疑或轻视,可能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强化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文:PSYWELL思愈心理™
图:网络,侵删
电话:+44(0)7494012117
邮箱:info@psywell.co.uk
网址:psywell.co.uk
PSYWELL思愈心理™于2019年成立于英国伦敦,创始团队是一群毕业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行为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行业专业人士,我们的咨询师/治疗师均来自海内外顶级院校,拥有跨文化教育和工作背景;我们以科学为基础,专业为准则,共情为手段,伦理为边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个人心理咨询和团体创意心理疗愈等多样化服务。
PSYWELL的咨询师拥有行业认证,并通过无犯罪记录审核,我们意在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安全、科学和专业的自我成长空间,并陪伴其人生度过每一个关键的转折。山高路远,PSYWELL思愈心理与您同行!
【PSYWELL伦敦思愈心理】坐落于伦敦传统金融区Holborn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庭院Staple Inn内。Staple Inn首建于1285年,在之后的近800年间,通过不断地扩建与发展,成为了伦敦乃至全英久负盛名的医疗服务和法律服务聚集的专业社群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