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旅行的理由

文摘   文化   2024-11-05 22:19   甘肃  
现在人们出去玩最大的意图是把自己的行踪发布到社交媒体上,让别人知道自己开阔视野、增加阅历、洗涤灵魂去了。一个叫“笨豆”的初中生把这件事玩到了新高度:在6分半钟的视频中,她通过掷骰子决定,在七天假期里去尼泊尔的奇特旺看印度犀,一路上经历了飞机延误等波折后,她终于在丛林里看到了印度犀,她发现奇特旺不像网上的风评说的那么不堪,她在那里看到了好多动物朋友,看到了彩虹,体会到了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发觉当地人很注重保护环境,不过另一方面,当地河流旁边的树枝上挂满垃圾,当地人“靠着大象收费卖艺”,所以要辩证地看问题。

图源微博用户@名场面AII 视频截图
网友看了她这段视频之后,无不惊叹其行动力、表达能力、剪辑能力,怀疑是好多人帮着做出来的。我觉得更成问题的是,这个女孩不仅是在讲她的一趟旅行,还要升华到为何要辩证地看问题,以及人们应该如何在网上交流,她想展示自己的思考,而用视频来表现深度思考本身就是南辕北辙。

图源微博用户@名场面AII 视频截图

我随便搜了一下“印度犀”,看到上海野生动物园就有,官网上介绍说,这种动物也叫印度犀,现仅存2500只,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单角犀牛,奔跑时速可达55公里/小时。所以她这次旅行的意义靠的还是异国风味,“金黄色的喜马拉雅”。

要想看到恬淡的乡村生活,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去年美国女哲学家Agnes Callard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反对旅行的理由》,旅行能让一个人发生什么改变?你去了法国,在那里做了什么?参观了卢浮宫。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蒙娜·丽莎》。很多人也就看了十五秒。

她说反对旅行的人不多,但都非常伶牙俐齿,英国的切斯特顿说旅行让头脑变得狭隘。爱默生说旅行是傻瓜的天堂,“智者总是足不出户,如果有必要,有义务,叫他在什么场合离开他的住所,或者到外国去,但他仍然好像呆在家里。”苏格拉底和康德用脚投票,几乎没离开过他们的家乡

最痛恨旅行的当属葡萄牙诗人佩索阿,他在《不安之书》中说:“旅行有何益处?任何落日都只是落日,你不必非要去君士坦丁堡看落日。旅行能带来自由感?如果心中没有自由感,那么无论去何处都没有用……有些人环游了四大洋,却只是走出了自己的烦闷。我横跨的大洋比任何人都要多;我见过的高山要多于地球上已有的高山;我途经的城市要多于现存的城市。放眼望去,我渡过的壮丽河水在不存在的世界里奔流不息。旅行是那些不懂得感受的人做的事情。去旅行的主意令我反胃。完全一样的庙宇和教堂,完全一样的小屋和城堡,风景与风景互相重复。”

去远方看一种比较稀有的动物,去看一个街上有蛇的城市,这无非是出于猎奇、炫耀的心理。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旅行的问题》中写道:“是怎样的幼稚:只要体内一息尚存我们便决心奔赴他乡从地球另一头观看太阳?去看世上最小的绿色蜂鸟?去凝视某块扑朔迷离的古老石雕……我们是否本该待在家中,无论家在何处?”

旅行可能学到的恰好是其他地方不好的东西。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尔》中说:“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行为不端的年轻人,在游历中将沾染所有一切他游历过的国家的人的恶习,但别人的美德,他们却一点也学不到……为游历而游历,是在乱跑,是在到处流浪;即使说是为了受教育而去游历,这个目的也是过于空泛的,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我希望青年人有一种鲜明的学习意图。”
在卢梭看来,人们要像游记作家或人类学家一样旅行,“法国人到了一个国家就只知道去拜访艺术家,而英国人则爱去临摹古迹,德国人则带着他的题名簿去找所有的学者;西班牙人到了一个国家便不声不响地研究该国的政治制度、风俗和治安情形。”
编辑/南希
排版/晓梅
大家都在看
「终身读者」修炼指南:碎片时代的读书黄金法则
为什么你的文章总是写不好?
看懂这10本书的中年人,才真正活明白了
女性与疯狂 | 若想毁掉一个女人,就宣称她「疯」了

贝书单
贝小戎邀你奇书共赏~贝小戎,《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书评人,每周更新主题书单、推荐书单,每月更新新书书单、月度好书书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