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这10本书的中年人,才真正活明白了

文摘   2024-10-29 18:03   北京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贝小戎


1.《人生的智慧》

/
叔本华
叔本华家境优渥,他父亲是但泽富甲一方的大商贾,九岁那年他就被送到法国念书,从而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法语,他却是一个很悲观的人。他说:“人生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路程,仅就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而言,走的是下坡路:充满快乐梦想的童年,兴高采烈的青春,辛苦劳作的成年岁月,病体缠身的悲惨老年,最后是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剧痛。工作、焦虑、苦工和烦恼是几乎所有人终生的命运。”

他对活在当下也提出了质疑,“我们的存在除了转瞬即逝的当下并无别的基础。因此其形式本质上是无休止的运动,不存在平静的可能性。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山上跑下来,如果他想停下来就会摔倒,只能继续跑下去才能立足不倒。”
他认为我们总是在渴望与厌倦的两极之间摆动,“我们的生活场景跟粗糙的马赛克图案相似:近看毫无效果,只有远观才显其美。这就是为什么获得了所欲求的东西才发现它有多么空虚。人生的第一项任务是获取,第二项任务是忽视所获,否则便会是负担。
2.《写作这回事》

/
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的成长经历应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小时候,他母亲带着他和他哥哥颠沛流离,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在成名前,他的邮箱里总是被塞满各种账单。在母亲和妻子的鼓励下,他坚持写作,成为畅销书作家。
1999年,斯蒂芬·金在缅因州自家附近的一条路边散步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这次事故导致他肺萎缩,四根肋骨骨折,髋部骨折,小腿至少有九处骨折。他的髋部疼痛“几乎到了世界末日般的程度”,但5周后他又开始写作了。事实上,他继续完成了《写作这回事》这本书。
他说:“我自从六岁那年多次经受鼓膜穿刺以后,便一直坚信一条人生信条:你第一次骗我是你不好,我第二次上当是我活该,你第三次骗我,咱俩都不是东西。”(Fool me once,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Fool me three times, shame on both of us.)
与他类似,塔拉·韦斯特弗在回忆录《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在讲述她的自我发现之旅,证明了书籍和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韦斯特弗在爱达荷州的乡村长大,她被告知,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真正的选择,父亲的话就是法律。“我的生活一眼看得到头,当我十八九岁时,我会结婚。爸爸会分给我农场的一角,我丈夫会在那里盖间房子。妈妈会教我草药和助产的知识。”她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虽然她想要回父母的爱,但她说,她意识到父亲的要求只不过是要她放弃对于“是非、现实、理智本身的看法”。
3.《瓦尔登湖》

/
梭罗

梭罗的著作可以帮助现代人克服过于忙碌、大量消费的习惯。梭罗说什么也不做并非偷懒,“我喜欢给生活留出宽阔的余地通常……我对时辰如何过去并不在意。”现代职场上几乎没有余地。忙碌是我们的主题,我们仅剩的一点乐趣就是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忙碌徽章。电话在响,电脑在呼唤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即使去林子里,也带着办公室的思维。慢下来需要训练。少做但做好。耐心并不简单。一只苍鹭静静地站立半小时,注视着水下是否有鱼,它这么做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有效。
不要迷失在对你不拥有但想获得的事物的想象之中。“让你的东西保持在两三件,而不是上百、成千个。”
 “事物的成本是你需要那自己多少生命去交换。”渴望更多的东西会造成直接的经济后果。当你在为未来而工作时,想想你在付出的成本。
4.《蒙田随笔》

/
米歇尔·蒙田

蒙田所处的时代是法国历史上战事最多、政局最乱的时代,38岁时他厌倦了公职的重负,决定退隐,在平静与安稳中度过余生,剖析自己。“人人都处于自身与命运的双重束缚中,在大自然确定的法则下讨生活。世道有规律,但表面永远变幻不定。人也就永远看不透自己。”

蒙田认为,懂得考虑自己的生活,懂得去安排它,是最重要的事情。他说:“我们的责任是调整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致,而不是要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的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他在全书最后一章《论阅历》中说:“依我看,最美丽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为楷模,有条有理,不求奇迹,不思荒诞。”

5.《孩子:挑战》

/
鲁道夫·德雷克斯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天性,还是父母的失策?“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看到行为不良的孩子在生气、发脾气、尖叫,而一旁的家长疲惫不已,束手无策,气愤暴躁……不听话的孩子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我们试着用各种方式安抚他们,比如乞求、命令、哄骗、处罚及贿赂,目的只是想让孩子们守规矩。

“越来越多的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感觉到沮丧和烦躁。家长们都希望培养出快乐和自律的孩子。而事实上,孩子们却常常感到不满、无聊、低落,并表现出傲慢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儿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研究表明,精神严重失常孩子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作者在育儿领域中有40年的经验,认为还是有办法驯服孩子的。“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发展出人生成功所要具备的性格和能力,应该改变已经过时的强权方式,建立基于自由与规范责任的新方式和秩序。不能再强迫孩子绝对顺从,而应该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应有的规则。我们需要用新育儿方式替代过时的传统方式。”

我们需要给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察觉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有何不同。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情况。”

6.《苏东坡传》

/
林语堂

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的这种魔力也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所倾倒、所爱慕的。”

苏东坡“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7.《人间词话》

/
王国维

王国维是一个甘于寂寞、沉思宇宙人生问题的学者。他的《人间词话》论述了艺术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他说“爱书画古玩,非必爱其形式之优美古雅也。以多相炫,以精相炫,以物之稀而难得也相炫。读书者亦然,以博相炫。一言以蔽之,炫其势力之胜于他人而已矣。常人对戏剧之嗜好,亦由势力之欲出。先以喜剧(即滑稽剧)言之。夫能笑人者,必其势力强于被笑者也,故笑者实吾人一种势力之发表。”
他说大诗人写的是人类全体之感情,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他用叔本华的哲学分析《红楼梦》,“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金钏之堕井也,司棋之触墙也,尤三姐、潘又安之自刎也,非解脱也,求偿其欲而不得者也。故此书中真正解脱,仅贾宝玉、惜春、紫鹃三人耳。”
8.《约翰生传》

/
詹姆斯·鲍斯威尔

这部最经典的传记是“平日消遣最有趣的读物,除非你要做系统的研究,你不必从头到尾读,可以随便翻、随便读。每一页上总有一些可看的东西。它不是小说,而有小说意味;不是戏剧,而有戏剧意味。”

如:“人连一时的快乐都谈不上,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消除不快乐只不过是暂时忘记自己。生活是从需求到需求的行进,而不是从享乐到享乐的行进。”

“美食要格外有滋有味地品尝。有的人有一种愚蠢的做法,就是不在意或者假装不在意自己吃什么。我却不然,我仔细认真地关心自己的肠胃,不关心自己肠胃的人很难关心其他事情。”

约翰生可以说是金句频出的王尔德的前辈,后者说:“在灵魂与肉体之间寻找差异的人,既无灵魂也无肉身。”

9.《存在的瞬间》

/
伍尔夫

伍尔夫对稍纵即逝的快乐颇为着迷。她向来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但是从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偶然中发现快乐,比如擦得锃亮的门环、光线斑驳的窗户。在小说《到灯塔去》中,她描写了拉姆齐太太经历的突如其来的快乐。在为一家人准备晚餐时,她突然感觉生活如此美好,一切都蕴藏着无限可能,一切都恰到好处,她感觉自己像盘旋的雄鹰,像飘扬的旗帜,快乐充斥着她身体的每个部分。

10.《昨日世界》

/
茨威格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难免会怀念过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是他谱写的一曲挽歌,以纪念他青年时代在世纪末的维也纳遭遇的那个失落的世界。

茨威格年轻时,和他的朋友们会在咖啡馆里消磨好几个小时,谈论艺术、理念和个人关心的话题:“我们热衷于争做第一个发现那些最近、最新、最离谱、最不寻常之事的人。”

佩索阿在《不安之书》中说:“我永远生活在现在,不了解未来,也不再拥有过去。未来以各种可能性将我压抑,过去以虚无的现实将我压抑。我既无企盼也不怀旧……过去的事情没有一件能让我徒劳地幻想再经历一次。我不过是我自己的残余或幻影。”

大家都在看

女性与疯狂 | 若想毁掉一个女人,就宣称她「疯」了

本周推荐的五本书

人到中年,不消耗的「高质量关系」还存在吗?

不要读活着的人写的书?


贝书单
贝小戎邀你奇书共赏~贝小戎,《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书评人,每周更新主题书单、推荐书单,每月更新新书书单、月度好书书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