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推荐的五本书
文摘
文化
2024-11-15 21:36
北京
《财富》杂志鼎力推荐的75本商务必读书之一,《金融时报》评选的10部杰出金融作品之一。“每个时代皆有其特殊的愚行,或出于贪婪之心,或为了追求刺激,抑或纯粹是因模仿的计划、目标与狂想深植人心并鼓舞着大众。若不是这样,也总会出现政治或宗教方面的狂热。十字军东征便是由于以上原因而诞生的现象。”有一些人去朝圣只为兴致勃勃地游览圣地风光,期待着回国后可以向其他人炫耀。大量拥入的朝圣者让土耳其人感到烦扰,于是,土耳其人为朝圣者准备了各种类型的迫害:抢劫、殴打,或因付不出进城费将被晾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外几个月,等等。荷兰人为了郁金香球茎而神魂颠倒;法国人为了一个虚假的“密西西比计划”而陷入投机狂潮;以理智著称的英国人陶醉在“南海泡沫”中无力自拔;女巫、炼金术士、圣物崇拜纷纷登场。群体狂热的行为,无论是出于发财致富的冲动欲望,还是出于对他人行为亦步亦趋的效仿——“不必通过辛苦劳动就一夜暴富”是所有癫狂事件共有的人性根基。当美梦最终破灭,几乎所有人都将面临可笑、可叹或可悲的结局。“史学四大家”之一钱穆先生阐述、分析中国史学观的重要著作,是史学爱好者以及专治史学者们不容错过的经典,教你如何正确掌握读史、学史的思维要点。全书对中国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民族性、历史与人生等重要问题阐幽发微,全面开启读者对于中国历史的概念认知。钱穆先生认为,研究历史,首先要有史识基础,要有关切国家、民族的情怀,要从历史时间、事件、人物三方面着手,如何看透中国文化特质和民族性,才是史学研究的关键。史籍浩繁,本书则提纲挈领,探本穷源,简要而玄通。面对浩瀚绵长的中华五千年,这是史学大家写给中国人的史学导言,全面开启读者对于国史的认知。约翰•胡佛在从事写作、咨询几十年后,终于认识到他一直试图鼓励、教育、启发的绝大多数老板是白痴。而他自己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居然试图想要改变他们。但是,他决定要启发你,因为你不得不继续为这些白痴老板工作。你无法改变他们,也不能挑战他们。但是,你可以比他们活得久一点,甚至可以在他们手底下飞黄腾达,只要你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首先他将教你认清现实,透过小测验帮你评量老板的白痴指数,并探究白痴老板的成因,分析各种应对方式可能会有何后果。此外他还教你赢得老板好感的小招数──或许你会疑惑,既然讨厌他,为何还要让他喜欢你?这一切都有更远大的目的:向上管理,甚至青出于蓝(不是比他更白痴,是要比他更成功)。事实上,世界上的老板都有不同特质,有好老板、好兄弟老板,也有神老板,还有马基亚维里老板,更有被虐狂老板、虐待狂老板、不情愿老板以及白痴老板,弄清楚老板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老板调整自己的言行、工作方式,与老板过招时,便占得制胜先机。总之,当你因老板一句话而苦不堪言时,先试着别为他的愚行抓狂,吸收胡佛的职场智慧,你将豁然开朗。哈罗德·布鲁姆(1930—2019),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本书可以说是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选取了八十多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的文本,为读者带来精炼、睿智的解读。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与约翰生博士;从斯宾塞与米尔顿到华兹华斯与济慈;从惠特曼与罗伯特·勃朗宁到乔伊斯和普鲁斯特;从托尔斯泰与叶芝到德尔摩·舒瓦茨与艾米·克兰皮特,其中不少作者他都在之前的著作中论及过,但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将它们重新加以诠释,依然会给读者带来新鲜的观点。“这才是最高层次批评的本质:是对自我灵魂的记录。它比历史更精彩,因为它只涉及自己。它比哲学更可喜,因为它的主题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含糊。它是自传的唯一文明形式,因为它处理的不是事件,而是个人生活的思想;不是生活中行为或环境的有形事件,而是心灵的精神气氛和想象激情。”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鲍曼关于消费主义最全面、最透彻的作品之一,堪称《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全面升级版。为什么总是忍不住买买买?如何识别消费主义经典洗脑话术?为什么越消费只会越空虚和孤独?消费主义是一种过剩、浪费和充满欺骗的经济学。它寄希望于消费者的非理性,以求唤起消费主义情绪。在消费社会,每一次消费之后产生的不是满足,而是更多的消费欲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消费品要在满足欲望之前遭到诋毁和贬值。消费主义鼓动我们快速消费当下的目标,让我们觉得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开始,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所有的迟疑和犹豫只会让人痛苦。消费主义将快乐定为评判一切的唯一标准,将不快乐视为一种应受惩罚的罪行。它向人们承诺:消费能给人快乐,并且是即时的、永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