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总结今年的热门话题,NPD必须榜上有名。这一由综艺节目掀起的网络浪潮,使得NPD仿佛已经成为一种标签,人们通过它来快速识别某些明星的行为特征,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找到了共鸣。
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指的是精神病学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标签化现象随着综艺节目的出圈,迅速在生活中传播开来,许多人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可能有类似的自恋倾向,这种共鸣促使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自恋”这一概念?它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回事吗?本期我们就聊聊“自恋”,了解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以及如何判断NPD与健康型自恋的区别。
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医生斋藤环在《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一书中提出,自恋本身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甚至是健康的标志。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APA)编写的诊断标准“DSM-5”,自恋型人格障碍似乎指的是以下这样的人:他们通常自我夸大,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极其重要的人物,过度评价自己的普通业绩和才能,期望得到周围的赞扬;他们确信自己理应得到无限的成功、权力、才华和美貌,或者理想的爱;他们认为自己异于常人,理所应当从同样超凡之人那里得到认同,或建立关系,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得到高评价,被郑重对待;因此,他们总是表现得傲慢自大,同时不重视他人感受,缺乏同理心和关怀,认为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利用他人。此外,他们有深重的嫉妒心,且总觉得别人也在嫉妒他们。然而,作者特别指出,根据他从医几十年的经验,几乎没有对患者做出过“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诊断。数十年前曾有过可能符合的一例,但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少了。
“融合性自体”:作者认为,成熟的自恋建立在明确区分自我和他者的基础上,这一观点与精神分析中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的观点相似。科胡特在其代表作《自体的分析》和《自体的重建》中指出,科胡特提出,人的自体是一个双极结构,包括“向上的抱负心”和“理想”。抱负心提供前进的动力,理想则指引方向。健康的自恋意味着形成一个凝聚的“自体”,并在自体与环境或关系之间建立支持自体的关系。
科胡特认为,人的一生是自恋成熟的过程,关键在于像感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样去感知他者,即“自体—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吸收他人的特质,人的自体变得更加复杂和稳定,形成“融合性自体”。这一过程需要自体持续与他人互动,吸取他人的技能和优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青春期和成人期,自体需要持续性的支持,哪怕只有一个人无条件地支持你,也极为重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在任何事上都赞同”,而是有人整体地接受你的存在,有时表扬你,有时批评你。与“好友”或“恩师”的交往和沟通有助于自恋的健康发展和成熟。
斋藤环将自恋定义为“想要做自己的欲望”,他认为“健康的自恋”基本上与“成熟的自我”同义。可以说,自恋就像一个让自我正常运转的引擎。关于健康自恋的具体表现,他引用了日本心理医生中井久夫的观点,他认为健康的精神状态是知道“我是世界的中心,同时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乍看矛盾的两种认知能够在心中并存。如果“我是世界中心”的意识膨胀,可能导致一种负面意义上的自恋型人格;另一方面,如果心中只有“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的单方认知,又可能导致自我贬低,生出自我伤害式自恋般的扭曲。在此之上,斋藤环提醒我们“在顾及他人的同时,也该大胆表达自我”。
自恋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对自我同一性(身份认同)的追求,还包括个体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定位、身体一体性、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感、成长可能性,以及对自身优点的肯定和缺点的接纳。自恋是一个多维度的自我认同和探索过程,通过“想穷究自我”的努力,个体实现对自我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即使面临自我伤害式自恋的烦恼,自恋依然是个体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支撑。他希望那些贬低和批判自身并为之痛苦的人能够认识到,他们自责的根源在于“想珍重自己”,他衷心希望这些人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珍视自己。
以下几本书都探讨了人类情感和社会关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负面情绪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羞耻作为情感的根本意义在于联系个体与更大的社会群体和规范。许多群体通过羞耻威胁和定义羞耻来建立身份认同,强制执行行为准则,并支撑社会等级制度。羞耻感是个体情感体验的一部分,与骄傲、屈辱、尴尬和罪感一样,属于“自我意识”情感。著名历史学家彼得·N.斯特恩斯在《羞耻: 规训的情感》一书中,汇总了现有历史研究成果和其他学科的相关见解,探讨西欧和美国社会中羞耻经验的共性和多样性,以及随时代变化的模式,从中总结出历史分析的经验教训。
社会学家赫尔穆特·舍克在《嫉妒与社会》一书中,通过历史、语言、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角度,系统地考察了“嫉妒”这一普遍但深埋于人心的情感,解释了嫉妒为何总是发生在近似的人之间,为何微小的差异尤其容易引发嫉妒,揭示了嫉妒在个人心理和社会结构中的复杂作用。嫉妒既是人类进化的基本心理特性,又是社会建立的基础,但过度的嫉妒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与创新。本书不仅为理解当代社会的前奏提供了重要视角,还在社交媒体兴起的当下,为探讨收入差异、阶级跃迁等问题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从偏见到仇恨》是一本深入探讨偏见和仇恨形成机制的著作,作者马修·威廉斯教授结合自己作为犯罪学家和仇恨犯罪受害者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实验数据,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的角度,分析了偏见如何演变为仇恨行为,以及触发事件如何影响仇恨的消长。书中还探讨了网络如何激化仇恨暴力行为的增长,并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极端社会事件背后的逻辑,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路径,学会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和情绪管理,从而有效降低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