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带孩子到某大城市一家医院看病,第一天我挂了一个特级专家号,做完检查后,医生简简单单给我说了两句就示意我该走了,看我迟迟不走,就厉声道:“你的问题太多了,我要是光给你解答,我就不用看病了。”
无奈,我就第二天第三天继续挂别的医生的号,第三天,出诊的医生看了我拿的已经有两个医生写过的病历本——因为不用这个还重新做检查,劈头盖脸地就给我一顿训斥:“我们这里如果有十个医生,你就挂十个医生号吗?明天还有医生出诊,你接着挂吧!”
哎!若不是医生没功夫搭理我,我也不至于又搭钱又起大早排队挂号。继续挂号的主意,还是同样在这个城市当医生的朋友给我出的呢。
如今,好多人在自学中医,我觉得这很好,自己和家人有点小毛病,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了。另外,也能学会照顾护理老人和孩子。不能光靠求医,有的医生实在是太忙了。
总有人谈开卷有益,可他们所谈的大都是些文学历史哲学之类的书,少有人提及医书。活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可能就会发现,读医书更为有益,应该大张旗鼓地提倡读医书。
王烈的《婴童释问》,我就读得很是受用。这本书解答了我好多关于照顾孩子的疑问。
本书为整理国医大师王烈教授从医执教60余年,在诊治疾病之余,为病儿家长解疑释惑之言。病家咨询问题多达千条,本书遴选其中225条,分门别类归为综合篇、饮食营养篇、问药篇、新生儿篇、时行传染篇、肺及呼吸篇、脾胃及消化篇、心及血液循环篇、肾及泌尿篇、肝脑及神经篇。应其中所问,分别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之理细释其由,其中,不乏王老防治小儿疾病的独特经验和理论认识,可以为病儿家长提供育儿防疾参考资料。儿科医学同道和医学院校师生亦可受益,以指导临床工作。
一日,我与几位朋友闲聊,一位朋友说:人到中年就缺钙了,我每年都吃几个月的钙片。
尽管这位朋友的妻子是一名西医,但我还是对如此长期补钙的做法感到震惊。
我从王烈医生那里学来的补钙方式不是这样的。
一次,孩子鼻炎犯了,我去找王老开药。顺便我问了一下,生长痛需不需要补钙的问题。
王老说:可以补。
我问:吃多久?
王老答:吃一周。
我听一位患儿家长讲,王老告诉她给孩子吃十天的钙。我还以为,我也会被告知吃十天呢,没想到是七天。可见,王老对补钙的谨慎。
本书写道:对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钙少了不好,钙多了更不好。如果长期大量补钙和维生素D,可对孩子造成许多损伤,如智力低下,形成“鬼脸”。孩子补钙多了,可使骨骼过早钙化,必然影响骨骼发育,反而对身高发育不利。钙多了对肠胃、心脏、肾、神经等多方面也可产生不良影响,如食欲不振、体瘦,小婴儿的囟门早闭等引起许多不良后果。目前,有的尿血病儿也和多钙有关。
那如何给孩子补钙呢?
书中言:切记不可过量。如果需要,可在2岁之前,至少从6个月开始,合理的补钙。不要忘记,补钙要与补维生素D同时进行,一般每个月补10天休20天,或隔日一补,特殊情况下方可每日补钙1次便可。有条件的于补钙前,最好测定一下缺钙程度。总之一个原则:注意既要补钙又不过量。
小儿肺炎,中医称肺炎喘嗽。
本书建议,小儿肺炎喘嗽的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良好的休息对于缓解病情很有好处。
②科学的饮食。得了肺炎喘嗽的小儿消化功能会暂时降低,如果饮食不当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忌食荤腥、辛辣、油腻之品;发热患儿可适当多饮水;要少食多餐,限制钠盐的摄入。
③要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对流风。但患儿衣服不宜过多过紧,以免加重汗出,出汗后应及时更换干燥温暖的衣服。
④要时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多痰的患儿可定时拍打他的背部,帮助其排出痰液;经常清除孩子鼻道分泌物,睡觉时要让孩子头部侧偏;婴儿在咳嗽时,应停止哺喂,以免食物呛入气管。
⑤定时量体温。低热时可先松解衣被,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冰袋冷敷等;如果体温继续上升达38.5℃以上时可给予药物降温,重复使用同一种退热药物降温,时间间隔应该大于4个小时。
在书中,王烈还分享了一个从民间中医学来的小妙招。
1980年的一天,一食积胃不和的病儿家长向王烈讲述:孩子哮喘病好了,但食积胃病又重了,自己买了保和丸,给孩子1次吃半丸(5岁),1天3次,连服10天未见明显改善。后来一位老中医告诉她,服保和丸需用山楂10枚煮水送服,用了5天后,病儿大有好转,饮食如常,腹软不胀,夜卧安稳,大便调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烈将此事记录在案,在后来治疗食积胃病病儿效法应用每多取效。
调整后的保和丸处方如下:山楂70g(原方为10g,另加60g),神曲10g,半夏5g,茯苓10g,连翘5g,陈皮10g,莱菔子10g。水煎服。一般疗程为2周,所治病儿均可收效。
王烈经多年的应用,又将此方演变成调胃进食方(山楂50g,佛手10g,九香虫10g,苍术5g,白术10g,枳壳10g,莱菔子10g,白芍10g,石斛10g)。
王烈表示,从理论上讲,大量山楂必加大攻伐积滞之力而解胃腑之围,莱菔子与山楂相伍,有利之处在于莱菔子可将山楂所化之积顺气导行,助山楂一臂之力。所以,在处方中用山楂必与莱菔子为伍,但二者之量以5∶1为宜。山楂虽为果类,小儿食用量也不宜过大,空腹尽量不食,更不应与酸性大的果品同用,煮山楂水远比生食更安全。
最后分享一个读书受益的例子。
王烈在《婴童哮喘防治诠论》一书中说:“大豆类是哮喘的朋友,对哮喘病的防治特别有益。”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早在70年代,某农村8岁儿,患哮喘4年,久治不愈,由于进程坚持治疗不便,当时自制的一种叫白玉丸的成药,方由白花蛇舌草、玉竹、白屈菜、侧柏叶组成。为五分丸,开了一个月成药,因其家开豆腐房。所以,嘱其早起喝豆浆少加糖,若不适则不加糖每次300ml;每日吃1次豆制品,如豆腐、豆芽、干豆腐、豆腐干、豆腐脑、水豆腐等,少加盐和其他调料,主食以粗粮为主,经过6个月,其父讲一直未犯,据讲服药1个月,吃豆腐、豆浆6个月,看起来有效。王烈总结道:“豆制品不仅营养高,同时对哮喘还有治疗作用。”
我孩子患哮喘多年,即使我总找王老给孩子看病,也没有听说过这个方法。所以,还得多看书,医生没时间什么都跟患者讲。看到这个方法之后,我也试着每天早上给孩子自制豆浆喝,感觉很有效,孩子的体质明显增强,哮喘发病的频率减少,且易恢复。
《婴童释问 》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本书为整理国医大师王烈教授从医执教60余年,在诊治疾病之余,为病儿家长解疑释惑之言。病家咨询问题多达千条,本书遴选其中225条,分门别类归为综合篇、饮食营养篇、问药篇、新生儿篇、时行传染篇、肺及呼吸篇、脾胃及消化篇、心及血液循环篇、肾及泌尿篇、肝脑及神经篇。应其中所问,分别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之理细释其由,其中,不乏王老防治小儿疾病的独特经验和理论认识,可以为病儿家长提供育儿防疾参考资料。儿科医学同道和医学院校师生亦可受益,以指导临床工作。
初一到,好运到!愿您新的一年,所行皆坦途,所遇皆美好,所想皆如愿,所盼皆成真,生活满是小确幸,万事顺遂无烦恼!这次就请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新春故事。
这次互动,我们为幸运粉丝准备了悦医家电子书会员作为礼物,我们将从点赞最高的评论中抽取一位获得悦医家季卡会员!
活动时间:2025年1月29日即刻起至2025年2月12日12:00。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婴童释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江北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