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痿和厥是《黄帝内经》四大症,痹痿关系一直为医家所关注。有医家注重鉴别,分述两病。例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记载:“痿病足兮痹病身,仍在不疼痛里分。”有医家重视联系,合论痹痿。吴昆在《医方考·痿痹门》中将痿和痹合而论之,并指出:“叙曰:痿、痹,二病也。今祥《内经》,亦有称痹为痿者,故合而为一。”
《素问·痿论》记载:“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漫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汪石山在《读素问抄》中注解了此二句,“卫气盛,荣气微,故发为肌痹,行见肌痹后渐脉凑,故曰:传为脉痿”“肉属于脾,脾气恶湿,湿著于内则卫气不荣,故为肉痿”。以上两段经文阐述了肌痹导致脉痿和湿痹导致肉痿的病机转化,充分证明痹可致痿。
《医学入门·外集》强调:“痹久亦能成痿。”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中指出:“有谓风寒湿相并而为痹,痹之甚者即令人全体痿废。”《临证指南医案·痹》宋案中也记载了:“此由湿痹之症失治,延为痿废沉疴矣。”马培之先生也认为,“湿邪逗留经络,气血无以流贯,是痹成痿之象”,湿邪痹久可导致痿。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言:“病两足不能相过曰痿……痿不能行……古多痿痹联言,因痹而痿也。”这些文献从理论上阐释了“因痹致痿”,为通痹治痿法奠定了理论依据。
“体痹用痿”是“因痹致痿”病机转化的具体形式不通为痹的本质。例如《临证指南医案·痹》附言中指出:“弱而不用者,闭而不通之谓也。”痿弱不用是痿的特征。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中指出:“弱而不用者为痿。”中医学常将人体高度分为体和用,痹(不通)更多是“物质”闭塞,痿(痿弱不用)更多是功能减退,概括为“体痹用痿”,体痹是痹痿的病因,用痿是体痹的病机发展转归。“体痹用痿”既是“因痹致痿”病机的具体体现,也是“因痹致痿”病机转化的具体途径。
阳虚或热盛在病机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热盛尤为关键概括为“体痹-热/寒-用痿”,是“因痹致痿”病机转化的具体路径。
热盛在“因痹致痿”病机转化中具有关键作用。《素问·痹论》记载:“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黄元御在《素问悬解》中对此句注释:“逢热则纵,纵则不痛,其不痛者,筋脉松和而舒缓也。”《素问·痿论》记载:“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对此句注释:“如逢吾身之阴寒,则如虫行皮肤之中,逢吾身之阳热,则筋骨并皆放纵”。《说文解字》指出:“纵,缓也。”文献表明,热盛在“因痹致痿”病机转化中具有关键作用。
《临证指南医案》也强调了热盛在因痹致痿病机转化中的作用。《临证指南医案·痹》和《临证指南医案·痿》中共有9则痹痿同治的医案,其中8位患者痹致痿中有热盛。例如,《临证指南医案·痹》吴氏案中指出:“风湿化热,蒸于经络,周身痹痛,舌干咽燥。津液不得升降,营卫不肯宣通,怕延中痿。”《临证指南医案·痿》吴二十案亦记载:“雨湿泛潮外来,水谷聚湿内起,两因相凑,经脉为痹。始病继以疮痍,渐致痿软筋弛,气隧不用。湿虽阻气,而热蒸烁及筋骨,久延废弃有诸。”此外,《种福堂公选医案》顾四八案中指出:“凡寒湿痹,久则变热,六气客邪,悉从火化”,表明寒湿痹也可热化而发展为痿。
尽管热盛具有关键作用,但是素体阳虚也在因痹致痿中具有一定影响,对此不能忽视。例如,《临证指南医案·痹》杜三三案中,该患者因“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出现“今痹痛全止,行走痿弱无力”。某十五案中,该患者因阳虚湿痹,痹愈后出现下焦无力,采用斡旋其阳治疗。
通痹治痿经验集系列
《通脘痹治阳痿》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本书通过中医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等,凝练提出阳痿的因痹致痿病机和通痹治痿法,结合“治痿独取阳明”,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通脘痹治阳痿,以丰富临床有效案例辅助说明,体现理论性,突出实用性。该书对中医男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消化内科等相关专业的医疗工作者,相关科研工作者及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等都有参考和学习价值,有望成为中医治疗阳痿的重要参考。该研究为中医治疗阳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性,操作性强。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通脘痹治阳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家有,宋春生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刘英杰 杨东伦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