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Hi艺术》公众号
经授权转载
阿马德奥·卢西亚诺·洛伦萨托
Amadeo Luciano Lorenzato
《迟到的巨匠!他在50岁
以工人身份拿起画笔》
作者|杨涵
■ 阿马德奥·卢西亚诺·洛伦萨托
图片由Gomide&Co艺廊提供
洛伦萨托在工作室中的创作工具
图片由Gomide&Co艺廊提供
洛伦萨托在工作室
图片由Gomide&Co艺廊提供
洛伦萨托的画面中的乡村和城镇日落景象,尤其是那些沉默的太阳,总是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些太阳描绘出自然的力量与巴西乡村的生活节奏。
事实上,如果我们最大程度地提炼他近五十年来创作的过程,寻求其中的一致性,我们会发现,洛伦萨托所追求的是一种城市和乡村中每日反复发生的事件。平凡生活中的真实与韧性无可抵挡地吸引着他,使他全身心投入,并完全献身于此。
1925年,他前往意大利维琴察皇家美术学院短暂学习,但真正塑造他风格的,是一次与荷兰画家科尼利厄斯·基斯曼的欧洲骑行旅程。穿行于佛罗伦萨、巴黎、布鲁塞尔等城市,沉浸于博物馆和教堂中,洛伦萨托得以从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将他在各地看到的日常的、朴素的场景生动的表现出来。
早期的修复工作锤炼了他对材料的掌控能力,特别是对粗糙表面和复杂色彩层次的处理。这种技艺并没有在他转向绘画时被舍弃,反而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然而,二战爆发改变了一切。洛伦萨托被迫为德国人工作,战争的阴影笼罩了他的生活,他的艺术创作暂时中断,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1948年,战争结束后,洛伦萨托带着全新的视野回到巴西,回到他熟悉却又陌生的家乡贝洛奥里藏特。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的快速发展与他记忆中的乡村风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用画笔捕捉到了这种对立——一方面是乡村的静谧与自然,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疏离与碰撞。
1950年,洛伦萨托五十岁,这一年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关键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生活围绕着手工工作,创作并没有受到学术框架的束缚,也没有商业的压力。因此,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成熟的深度,避免了许多年轻艺术家常见的探索期的不稳定性。
阿马德奥·卢西亚诺·洛伦萨托(Amadeo Luciano Lorenzato)
《无题》,1989年
板上油画
39.7 x 48.6 厘米
正如人们对于洛伦萨托几何画面过于简单甚至“原始”的误解,如何将一位精通五种语言、游历欧洲的艺术家视作天真呢?洛伦萨托早年的自学成才和工人阶级背景使他成为一位艺术的“局外人”,但也正因如此,他的画面充满了打破常规的力量。
洛伦萨托不是那种能立刻吸引眼球的人。他是个彻底的观察者,但又带着一种距离感。他并未走传统艺术家学院派的道路,而是凭借工匠般的精确与敏感,将画笔挥洒在巴西的乡村与城市景观中。
他不依赖学院派的技法,而是用自制的工具作画,比如梳子和叉子,来创造出独特的纹理效果。这些手工工具在他的手中,创造出一种原始的质感,使得他的作品在粗犷的表面之下,充满了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手工痕迹。
“我不需要太多装饰,”他说,“我更喜欢让画面自己说话。”
简约的几何形状、浓烈的色彩、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然而在这种简单干练的线条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就像他本人一样,表面上沉静,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作为一位以巴西贫民窟为日常观察对象的工人阶级艺术家,洛伦萨托在巴西文化圈中非典型的背景所带来的真实感和社会批判,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世界:农业的衰退与城市的扩张通过他绘画中的黄昏与黎明交替,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群如何坚守他们的尊严与希望。
“画画对我来说不是一种表演,它更像是呼吸,”洛伦萨托缓缓说道。“我不需要取悦任何人。”
洛伦萨托与作品
图片由Gomide&Co艺廊提供
Hi:2018年卓纳画廊伦敦空间曾为洛伦萨托举办过个展,此次展览与上次相比,在策展理念和呈现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延续性?
Green:伦敦的展览是这位艺术家在巴西以外的第一次个展,规模较小,旨在为那里的观众提供对洛伦萨托题材广度的初步了解。
正如洛伦萨托自己所言,他“从不遵从任何流派或趋势”,因此在香港的个展——也是他在亚洲的首个个展——同样反映了他在题材上的多样性以及在体裁上的不分等级。这两个展览的一致之处在于洛伦萨托标志性的表面纹理,这些纹理由刷子、梳子和叉子等工具创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香港展览突出了洛伦萨托对巴西贫民窟的描绘,这些是他最大的创作群体,也是他最早因这些作品而声名鹊起的部分。
Hi:洛伦萨托的作品融合了巴西艺术与二十世纪更开阔的现代主义运动,你在策划这次展览时,是如何突出这种交汇的?
Green:尽管洛伦萨托主要是自学成才,无论是在巴西还是意大利,他手边始终备有乔尔乔·瓦萨里的《意大利艺术家传记》一书,并且他对塞尚、梵高、莫奈和马奈等画家表达过钦佩之情。
然而,他作为一位独特的巴西艺术家,拥有欧洲的根基。洛伦萨托的创作结合了巴西风格,并对欧洲艺术的影响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因此,他的作品与“文化蚕食”的思想相关。洛伦萨托吸收了欧洲风格,同时避免了直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创作预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兴起的热带主义艺术运动。
作为一名工人阶级艺术家,他的身份在二十世纪的巴西文化圈内极为独特,因而使他在描绘农村日常生活的视角上与当地的同时代艺术家不同。
Hi:此次展览在香港举办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你希望亚洲的观众从洛伦萨托的作品中获得怎样的艺术体验和感悟?
Green:近来,洛伦萨托引起了评论界和机构的广泛关注,提升了其艺术的国际认可度,我们很高兴现在能将他介绍给亚洲观众。他色彩语言的普遍性,以及他在乡村过去与现代城市未来之间的位置,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相似的联系。
洛伦萨托一直受到其他艺术家的推崇——首先是由贝洛奥里藏特的艺术家收藏,并在他们移居圣保罗的过程中将其介绍给更广泛的观众,从而使其作品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我们相信他的画作语言的独特性将在亚洲如同在其他地方一样得到认可。
全文完
相关内容
香港个展及线上展厅
艺术家纪录片
学者文章
扫描二维码
咨询收藏详情
微信编辑|Cha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