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不放弃一点机会
不停止一日努力
图片来自花瓣网 侵删
冲刺助力小田心
又上线啦!
「考前扫盲」专栏
第六期来啦!
主要瞄准近年各大新传刊物中
出现的新名词或陌生名词
争取帮助大家扫除一切“盲点”
快来一起“扫盲”吧~
(往期内容可点击文尾标签回看哦)
本专题旨在帮助大家掌握核心课本知识、重要专题等以外的“小众”知识“盲点”,故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理解、熟知为主,无需逐字逐句背诵(学习时间紧张或目标院校不常考课外知识的同学,了解即可),也不必为之前不了解这些知识点而感到焦虑~
本期目录
01 / 人肉开盒
02 / 另类媒体
03 / 媒体暴力
04 /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
05 / 人机传播研究的四个理论
06 / 积极公共关系
07 / 文化锚定
08 / 移动体验抽样方法
人肉开盒
“人肉开盒”又称“开盒挂人”,是指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的行为。近年来人肉搜索从“场所主导”转变为“用户主导”,作为人肉搜索的一种新形式,“人肉开盒”具有四点特征:第一,“人肉开盒”不仅限于“搜索”,更是精准实施网暴的工具。相较于传统的人肉搜索是为了追查事件真相或人物身份并给予曝光,“开盒”行动往往没有寻求特定真相的目的,而是将姓名、住址、电话、照片、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公开后,通过电话骚扰、恐吓、谩骂、侮辱、敲诈等方式实施网暴。第二,“开盒”行为向群体化和低龄化发展。“开盒”行为往往通过群组方式进行,未成年人易被圈群组织或煽动,成为“人肉开盒”行动的活跃者。第三,“开盒”对象具有无差别性,不仅涉及明星网红,还包括同学、老师以及不相识的普通网友等,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第四,“人肉开盒”成为网络黑灰产业的重要一环,呈现平台化、成本低、难追踪等特点。
从长远看,打击“人肉开盒”需要加强前置治理、常态监管、多方协同。除相关部门依法加强执法,平台需加强技术研发,积极溯源、阻断个人信息非法传播链,如推广“一键防骚扰”等隐私保护和免打扰功能,畅通一键举报渠道,加强网络社区自治。此外,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和全面数据化趋势,全社会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有待提升。
另类媒体
另类媒体(altermative media,又可译为“替代性媒介”)不是对一种媒介的统称,是一个松散的、富有争议性且难以统一界定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其内涵和意义因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参照系数的不同而迥然相异。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另类媒体媒体通常处于非主流的边缘位置,且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并具有不同的内涵指涉,如地下媒体、公民媒体、激进媒体、自治媒体、独立媒体、草根媒体、社区媒体等。
学者黄文森、常江深入媒介史,尝试从技术演进的视角提出理解另类媒体的一般性框架。认为,另类即“新”,而另类媒体作为媒介技术进化的直接后果,是一种由技术革新所激发、指向某种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充满易变性且有皈依主流倾向的“断裂的文化”。另类媒体发生的原动力是技术进化效应在短时间内溢出社会固有传统、惯例和规范体系所制造的短暂的文化真空,缺少稳定恒久的社会支持动力;而另类媒体的“宿命”则是伴随着新技术被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驯服而实现“正常化”。
媒体暴力
有学者从两个方面来定义媒体暴力:(1)媒体暴力是指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2)媒体暴力是指媒体利用议程设置和话语霸权造成的对某些个体或群体的损害。前一种含义是指媒体内容出现暴力倾向,并对现实的暴力行为产生影响;而后者,是指媒体自身利用其传播特性对个体或群体的掠夺和伤害。
不少学者所探讨的是前一种定义。这种媒体对于暴力的过度渲染,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尤其严重。大量的“媒体暴力”无异于向受众宣告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的存在,这加剧了人们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削弱了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影视、电子游戏等的“媒体暴力”还能潜在地激发出一种“暴力娱乐”,让人们在获得心理“快感”的同时,却扭曲了社会暴力的本来面目。大量事实证明,媒体暴力还是引发新的社会暴力的潜在因素。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概念(Permanently Online,Permanently Connected,简称POPC),是由三个概念组合而成,即“在线”“连接”和“永久”。狭义层面上理解,“在线”和“连接”是媒介行为,而“永久”则表示时间维度,这里指使用媒介的连贯性和持久性。由此可知,POPC是一种有目的的、实现传播目标的行为。而广义层面上看,POPC则是一种不需要特别付出心智或劳动,甚至没有特定目的和目标的无意识的自然状态。德国曼海姆大学的彼得·沃德勒和马提亚斯·科林在2013年将POPC的概念划分为两个维度,首先是作为一种公开的行为,以长期使用电子媒体为形式;其次是作为一种“永久沟通警惕”的心理状态。“在线警惕”(online vigilance)心理是POPC重要的元概念之一,参照心理学中“警惕”的概念,在线警惕描述了保持对任务注意力的能力或感知和反应的心理准备。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已然成为社交媒体中新的生存方式,给用户带来多种情绪的丰富体验,包括但不限于获取大量信息而产生的安全感,持久互动带来的陪伴感和归属感等;同时,在线和连接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牵制,包括情绪、情感和精力。对于无法完全脱离线上社交生存的用户来说,“沉默”成为反连接和情绪释放的首选通路。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在线沉默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沉默”也伴随在线生存的主体性反思。用户往往以“在线沉默”状态来回避连接,从而重新支配注意力和精力,获得内在的平衡。在日常网络交往中人们通过温和的方式保卫私人时空不受信息的过度干扰,而在线上工作中则通过保持抵抗来确保个人的隐形离线权益。
人机传播研究的四个理论
目前人机传播中的主要理论包括四个:一是“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计算机/机器人”理论(computers-as-social-actors,CASA)。该理论认为,如果计算机或社交机器人具有足够的社会线索能让人类用户将其归为人类,那么人类用户就会忽视它不是人的事实而将人际沟通规则套用在计算机或社交机器人上。人机互动在实践中会促生新的人际互动样式,生成“人—机器—人”三者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关系等。二是期望违反理论(expectation violation theory,EVT),指的是用户对机器人事先会有某种期望,如果实际接触证实或证伪了这一期望,就会激发用户对机器人的正面或负面评价。三是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URT),指的是用户在与机器人互动前会猜测后者的行为意图和行为模式以降低互动中的不确定性。有研究表明,用户更期待在互动时,机器人的意图和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以及用户在跟非人形机器人互动时,会比与跟人形机器人或者其他人互动时感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在人际互动中,机器人的形状和行为都会影响用户对它的期待和形成何种类型的人机关系。四是恐怖谷假设,一般而言,机器人的人形外观与其给予用户(或观察者)的正面情感反应(以及因此与之构成人机关系的意愿)成线性正相关;但是在机器人很像但不完全像人类时,用户对它的正面情感会下降,从而产生怪异感(“恐怖谷效应”)。
积极公共关系
近年来,陈先红、陈怡如、洪君如等学者循迹公共关系应当“怎么做”的研究进路,提出了“积极公共关系”这一新兴的本土化学术议题,呼吁人们以积极的方式来思考作为社会实践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探索公共关系实践中所蕴含的积极精神和建设性力量。积极公共关系作为一个新兴的本土化研究议题,是以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正在广泛兴起的“积极”研究思潮为契机,通过反思以“原子化个人”为逻辑起点的西方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公共关系的研究视野应当渐次实现从“消极”到“积极”的转换。它呼吁人们以主动的、正向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视野重新认识公共关系实践中的现象与行为,最终借由积极的现实行动来凝结社会共识和共同体之善。
积极公共关系在学术视野、理论旨趣与实践指向三个方面区别于既往研究:在学术视野上,它试图突破以“问题矫治”为中心的“病理式”研究路径,将目光聚焦到公共关系本身具有的力量和贡献上来;在理论旨趣上,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将自身设定为一种兼具经验性和规范性的实践性话语;在实践指向上,它主张创新性地对公共关系学科进行中国式的理论建构,以期实现构建公共关系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抱负。
文化锚定
文化锚定作为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或解释策略,它凭借文化理论(工具)来考察社会(结构)现象,指向了文化与认知的研究交叉领域,并多应用于社会行动研究、技术迭代或产品营销等方面。具体而言,文化锚定更多地被用来考察文化如何影响行动:随着确定的文化资源在既定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且充满意义,它们锚定了人们所发展的行动策略。
文化锚定派生于锚定效应,指涉人们面对关涉估计值判断的事件时,在关键提示信息不充分的情境下,其估计值会以此前问题呈现的信息或其他参数作为参照物,使之倾向于初始信息,而锚定影响的结果将导致决策偏差的现象。而在文化层面,因为人们更容易相信快速并且毫不费力就能够得出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缓慢而经过深思熟虑的认知过程则主要通过能够迅速检索到的文化所引导。因此,当一种文化在相关情境中被人们识别并自动激活,便在其意识里先于当下可观察到的谈话或行动等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锚定物是人们定位这种情境的文化符号,强调一种文化内容和情境需求匹配的文化中介过程,也是文化锚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最关键要素。
在国际传播领域,最终实现有效“文化锚定”的符号称之为“文化锚定物”。文化作为一个工具箱为建构系统的行动策略提供资源,行动者从中选取不同工具以建构行动链,文化锚定物则在个体建立接触、熟习并“使用”国际文化的行动策略过程中发挥链式作用。此外,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锚定物呈现出双向性的特征。具体而言,对于传播者来说,文化锚定物可以进一步助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传播受众,文化锚定物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比较与融合的参照物。
移动体验抽样方法
体验抽样方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ESM)是一种有效的密集纵向研究数据采集方法,在捕捉真实情境下个体的瞬时体验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ESM研究要求参与者全天重复性地回答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参与者提供的自我报告进行数据收集。
由于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和丰富的感知服务,移动体验抽样方法(mobil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mESM)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参与者在真实环境下的行为与体验。mESM是在ESM的基础上,整合了移动计算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借助普及的移动设备高效且密集地收集用户日常行为数据。目前,常见的移动设备已经配备了一系列传感器,如环境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利用移动设备的传感器可以推断出参与者的使用情境,进而研究人员可以在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下采集用户数据。运用mESM可以提高测量的生态效度,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捕捉参与者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和情感过程。
◐◑◒◓◔◕
大家可以跟着小田心的这个专栏一起“扫盲”,尤其是报考川大等考查课外知识较多的院校的同学。希望大家能够最大限度地扫除盲点,自信满满地参加最后的考试,稳稳上岸。另外,小田心再次提醒大家,目前时间已经很紧张啦,扫盲专题中介绍的知识点又较为新颖或“偏门”,因此在补充学习这些拓展知识时不要焦虑地去死记硬背,要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的出题风格进行选择性学习,并把学习重心放在理解上哦~
今天的“扫盲”行动到此结束,在线征集其他“盲点”,欢迎以写「留言」的方式告诉小田心哦,一起加油!
# 更多课外名词
「灰词」笔记即将上线
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 孟伟,刘鹏.文化锚定物:中国文化有效传播的路径探索——基于东盟五国青年的实证研究
[2]年度网络内容治理研究课题组.趋深向实与“国家在场”:2023年中国网络内容治理报告
[3] 荣荣,赵文静.永久在线而非永久连接:社交媒体中的在线沉默现象
[4] 邓建国.“延展的心灵”和“心灵的延展”:人机传播研究的具身AI转向
[5] 李颖异,孙晓翠.积极公共关系:学术视野、理论旨趣与实践指向
[6] 刘迪,刘正捷,刘伟.基于mESM的情境主观数据收集实验研究
[7] 董晨宇,许莹琪,丁依然,余婉遥,林琦桁,陈芊卉,汪瀚.2023年西方传播学研究年度报告
[8] 彭桂兵.媒体暴力“三问”
[9] 赵允芳.解剖“媒体暴力现象”
[10] 罗慧.当下西方发达国家另类媒体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
[11] 黄文森,常江.何谓另类媒体?——媒介技术史视角的解读
祝好
欢迎了解田心课程
模考课程
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图片可了解课程详情
冲刺课程
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图片可了解课程详情
专题&答题课程
你可能错过了
/针对2026级/
/针对2025级/
冲刺课程
公益公开课
院校真题解读
(24级真题解读陆续更新中)
院校参考书解读
院校常见问题答疑
考研经验贴
近期热点分析
近期专题笔记
喜报
23级
2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