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pic from oamul
聚沙成塔·背书打卡
2025·灰词季
今日学习
Day196 假定影响假说
相关知识
01
假定影响模式的起源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研究范式为:受众在接触媒介信息后,其认知、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学者们称之为“直接影响效果”。近40年来,学者们发现大众媒体除了对受众具有直接影响效果外,还存在“间接影响效果”。这是Davison最初提出的第三人效果假说,其核心思想为:“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 对他人在态度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而这种错觉又会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回应。”
由于第三人效果学说的研究对象主要为负面或不符合社会期许的媒介信息,为了跳脱媒介信息类型和传播环境的局限,古特尔(Gunther)和斯托瑞(Storey)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假定影响模式(也称为IPI模式)。与第三人效果理论相比,IPI模式弱化了“媒介信息对自我的影响”这个层面,聚焦于“预测媒介对他人的影响”,这种预期反过来“导致自我态度和行为的调整”,其适用情境更广泛,不但适用于负面的媒介信息,也适用于中性的信息, 甚至正面的信息。
02
假定影响模式的概念、过程和阶段
假定影响主要指假定他人会受到媒体的影响这一信念作用于自我的态度或行为。
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受众假定或预期媒介信息对他人产生了某些影响;受众基于对他人受媒介信息影响的判断或预期,即假定影响,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归纳起来IPI模式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四个阶段过程:首先,个人接触媒体并形成基本的信息感,称为自我媒体接触;其次,个人假设媒体消息被呈现给广大受众,从自我媒体接触转变为感知到的他人媒体接触;再次,个人确定其他人将受到媒体内容的影响,即他人媒体接触导致效应假设;最后,个人根据他人的假设反应调整自我态度和行为反应。这四个步骤构成了一个因果链:自我媒体接触—他人媒体接触感知—推测对他人的影响—(自己)行为。
参考文献
[1]游戏式广告分享机制研究:假定影响模式视角,陈振华 曾秀芹
◐◑◒◓◔◕
欢迎大家参加「院校课程」
一起学习更多内容!
目前小田心上线了川大、西政、川社科、成理的「冲刺课程」,欢迎大家私戳小田心了解、试听(下方二维码可联系上小田心哦~)。也可以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划线文字,查看详细介绍。
冲刺课程
▽
模考课程
▽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喜报详情
祝好
你可能错过了
/针对2025级/
模考课程
冲刺课程
公益公开课
院校真题解读
(24级真题解读陆续更新中)
院校参考书解读
院校常见问题答疑
考研经验贴
近期热点分析
近期专题笔记
喜报
23级
2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