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5.01.02/ 于亚青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康复科
护师
---------------
河南广播电视台
健康科普专家
孤独症家庭照顾护理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于亚青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起病于生长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俗称为孤独症、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症状对患者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孤独症患病率约为0.7%,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给千万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帮助家长学习并获得有效的干预资源和技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功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HEALTH SCIENCE
孤独症家庭照顾护理
HEALTH SCIENCE
一、了解孤独症
家长和家庭成员应深入学习孤独症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症状、行为特征、教育方法和支持策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起病于生长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孤独症儿童的具体表现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不关注也不理解别人的表情、情绪,不会分享欢乐,缺少眼神交流,难以融入集体活动;或者缺少恰当的交往方式,可能通过打人或者咬人表示友好。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说话晚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差。如问孩子“你几岁啦?”,孤独症的孩子可能难以理解问题,或者只是重复问题“你几岁啦?”。
3.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只对少数东西感兴趣,甚至是“非常痴迷”的程度。如有些孤独症孩子喜欢看旋转的物体,会盯着空调机的风扇、霓虹灯看很久;有的孩子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比如走路必须走固定的路线、上厕所必须把所有衣服都脱掉,有些孩子表现为饮食种类的刻板,如极度挑食或者只吃某种食物等。
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对改善孤独症预后十分重要。不论是否确诊孤独症,只要怀疑存在发育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开始干预,这对以后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为孤独症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包容且有利于其成长的居家环境,是一个细致而全面的过程,需要家庭成员、专业人士以及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无压力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家居环境安全无隐患,如安装防护栏、使用圆角家具、避免易碎物品等。同时,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布置房间,创造温馨舒适的氛围,让他们感到放松和自在。
2.规律的作息时间:孤独症儿童往往对日常活动的可预测性和规律性有较高需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在家中设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学习、游戏和睡觉的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减少焦虑。
3.丰富的感官刺激:提供各种感官刺激,如音乐、绘画、手工等,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
1.饮食管理: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培养孤独症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2.个人卫生:教育孤独症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3.穿衣打扮:教导孤独症儿童如何穿衣、整理床铺等基本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家长可以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生活技能训练,如洗漱、穿衣、洗碗、做饭等。利用自然场景实施教学,制定日常生活计划,从早到晚罗列出生活项目,逐一完成,每天实施,形成规律。
四、视觉提示与辅助
利用图片、图表或日程表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和遵循日常活动流程。
五、社交技能的训练
虽然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但家庭应积极创造机会,鼓励他们与家人、同龄人或宠物进行互动。可以通过游戏、共同完成任务或简单的对话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联系。
1.亲子互动:通过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方式,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
2.同伴互动:鼓励孤独症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如兴趣班、运动队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礼仪教育:教导孤独症儿童基本的礼仪规范,如礼貌用语、行为举止等,提高他们的社交适应能力。
六、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
孤独症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焦虑。家长应学会识别孩子的情绪信号,并提供适当的安抚和支持。
1.家长方面:孤独症的患儿容易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了解患儿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积极调解。此外,孤独症的儿童常伴有言语障碍和理解障碍,在与他人沟通时存在问题,理解能力也较差,家长与患儿沟通时语气应亲切、轻柔,保持足够的耐心,避免诱发患儿不良情绪。家长自身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每天都能够开心愉快地生活。
2.孩子方面:建立安全稳定的支持性环境,创造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一起减少压力和焦虑,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当孩子学会新的技能,及时给予奖励和认可,调动积极性。
七、个性化教育计划
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这可以包括语言训练、认知发展、生活技能培养等方面。
八、融入社区与资源利用
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如特殊兴趣小组、康复训练等,以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积极利用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支持服务。
九、培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自理技能,如穿衣、洗漱、整理物品等。
十、专业治疗与家庭支持
1.早期干预:家长要重视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尽早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专业治疗: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和治疗师,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3.家庭支持:加入孤独症亲友会等组织,获取家庭护理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十一、案例分享
小淘(化名)今年5岁半,身体状况良好,但是表达能力很弱,几乎不与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母亲担心他融入不了其他小朋友的圈子,因此很少带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母亲表示小淘到现在连妈妈都叫的很少,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
小淘与父母、哥哥一起生活,哥哥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自小淘2岁左右确诊孤独症以来,母亲便一直在家全职照顾小淘和家里生活起居,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父亲的工资收入。然而每个月除了日常开销外,还需要承担小淘的特教学费,经济压力较大,因此小淘母亲经常纠结要不要继续接受专业机构的康复治疗。通过与小淘母亲的沟通,小淘母亲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介入,协助小淘家庭走出困境。
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多方力量,结合当地“孤独症”儿童救助政策,帮助小淘享受到为期一年的免费康复治疗,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缓解了母亲的担忧,让小淘继续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
社会工作者还鼓励小淘家庭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社区亲子义卖慈善活动、青少年暑期手工制作活动、绘本共读活动等,为其搭建社会交往平台。随着数次活动的参与,大家看到了小淘开始与其他人的互动。在最近的一次关爱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尝试引导小淘开口说话,小淘在心里酝酿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但他轻轻地吻了一下社会工作者的脸颊。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绪,证明他已经开始逐渐与外界产生了连接。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在社区宣传倡导社会大众对孤独症群体的认知和理解,减少歧视和误解,为孤独症群体创造更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
十二、结语
孤独症儿童的居家护理是一场爱的旅程,需要家长倾注大量的时间、耐心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成长与情感发展。孤独症儿童的成长道路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去理解、去支持,他们一定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HEALTH SCIENCE
于亚青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