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思考——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为例 作者:贾鹏涛 刊名:历史教学(中学版) 出版日期:2018 期号:第6期 页码:59-62 ISSN:0457-6241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历史学院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必须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科书内容是否与课标的要求相一致,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效果。2017年8月,最新历史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课程内容不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注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如果教科书的编写没有完美地体现课标的要求,那么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束缚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限制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本文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岳麓书社(岳麓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师大版)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原因的敘述为例,考察教科书是否落实了课标的这项要求,落实的程度如何,应该朝什么方向改进。
一
探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史家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历史是什么?》的作者卡尔会说:“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伟大的历史学家——或许我应该更广泛地说,伟大的思想家——是能对新事物或在新背景下提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人”。①当史学家提出“为什么”后,他们就会永不停息地追寻他希望得到的答案。假如我们要求史家追寻布尔什维克爆发革命的原因,他们绝对不会满足于一个原因,而是会从各个角度去追寻。他们会指出,之所以会爆发革命是因为连续不断的军事失败、战争压力下俄国经济的崩溃、布尔什维克有效的宣传、沙皇政府解决农民问题上的失败、贫困的受剥削的无产阶级聚集在彼得堡的各个工厂里,以及列宁的行事果断。总之,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个人因素混在一起构成了原因。这种原因的追索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变迁,史家扩展和加深研究会不断丰富“为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
对历史事件的原因的追索,史家大致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维度大概是史学研究中最普遍的一种。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是世界现当代史、国际关系史、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极大地改变战后40年世界历史的进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整个世界格局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有远因,有近因;有外因,有内因;有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有微观原因,有宏观原因;有下层原因,有上层原因;有浅层原因,有深层原因。此外还有根本原因,如“思想理论滞后说”“经济发展落后说”“政治体制僵化说”“苏共蜕变说”“民族问题严重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说”等。①
纵向维度原因的追寻在史学研究中亦很常见。罗素戏谑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时说:“工业制度缘自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发展缘自伽利略,伽利略的出现缘自哥白尼,哥白尼的出现缘自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产生缘自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缘自土耳其人的移民,土耳其人的移民则缘自中亚的干燥气候。因此,要找到历史事件的根本起因,还得去研究水文地理学。”②
需要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术专著不同。教科书面对的是学生,是遵循课标的要求,精选学界已达成共识的内容,综合归纳而成。因此,对历史原因的叙述,教科书基本采用的是从横向维度上追寻原因,而不会采用相对有争议的纵向维度。
二
秦为什么能迅速崛起,逐步强势,逐一兼并六国,最终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岳麓版、人教版、华师大版历史教科书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叙述分析。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必修历程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讲道:
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
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经过100多年的角逐,它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乱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写道: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人民经过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岳麓版认为战国时期,诸侯国竞争激烈,各国纷纷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而秦的商鞅变法最为有效,所以秦能统一六国。人教版除了讲出岳麓版的原因外,认为秦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是人民渴望统一。
学界关于秦统一原因的探索,相当多元,大体说来,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统一,商鞅变法加强了秦的中央集权,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新颖的解释。
林剑鸣认为秦完成统一,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经济实力的作用,还决定于诸侯国的文化传统,特别决定于根植在文化深层影响文化面貌的价值观。秦人的重“功利”轻“伦理”,决定了他们积极、奋发、进取、自强的精神面貌,使秦成为统一中国的唯一诸侯国。③
孙斌来认为秦统一六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民迫切要求,各国变法,客观条件都一样,各国国君无一不想兼并他国,主观愿望相同,为什么秦能实现统一?他认为秦国统一有深刻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如秦国地力胜过六国任何一国;秦国变法图强改革比任何一国都彻底;兼并战争中秦国基本实力从未受损,而六国不然;秦国求贤任能切时务、合国情,六国不能;秦国内部矛盾造成损失小,六国内部矛盾大;秦坚定东进走向强大统一,六国却不断自相攻伐走向衰败和灭亡;秦通过移民政策,达到了富国强兵、削弱六国的目的。基于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秦能统一六国。①
王子今认为秦实现统一的原因应该从技术层面去说明,如秦重视水利经营,当时秦农人掌握了灌溉生产技术,还把发展水利事业经验推广到巴蜀且有创新,使得“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秦国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使得秦在军事扩张的进程中可以保障强劲的后勤支持;强弓劲弩在军事上的使用、创新,使得秦人在战争的“器械”方面有一定优势;秦马之良,使得秦在队伍的机动性和进击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牛耕、漕运的普遍使用,使得秦有足够的粮草储备和运输能力;秦重视实用之学,不仅专门总结具体农业技术,而且还有体现讲究实用的文化传统,如重视医学、兵家之学等。东方各国以深厚的文化积累傲视秦国,他们所忽视秦技术层面的优势,却使秦在军事竞争中取得强势地位。因此,技术层面上的优势可算得上秦统一的重要因素。②
對照上述学术界已有的成果,岳麓版、人教版的原因叙述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陈漪明老师1992年的《〈秦统一六国〉教案》就认为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民渴望统一,一是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③可见,岳麓版、人教版采取的还是最普通的解释。我们从上述探寻秦统一中国的原因来看,说法非常多,没有哪位学者敢自信地说自己的解释唯一正确,只能说他们的解释增加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由上可见,史家对原因的探讨,与其说求同,不如说求异。因为史家知道,历史单因论解释不了历史事件,也满足不了人类的探究欲望,历史事件的复杂性需要史家从多视角去追寻原因。诚如马克·布洛赫所说:“原因一元论对历史研究都是有害无益的,历史学就是探索错综复杂的原因,它并不害怕发现原因的多元性,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多元的。”④张耕华亦言:历史需要寻找各种各样的原因,历史学家对因果关系的众说纷纭,正反映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为了应对事情本身的复杂性,包括历史学家在内的各种研究者,需要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提出原因的假设,以便为社会实践提供试错、纠错的参考。把复杂问题简化处理,想用“定于一”的方式来终结问题,那就抑制了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功能。
历史教科书当然有其特殊性,但“定于一”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都非常不利。这也与课标提出的“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的要求不符。对此,华师大版教科书做得就比较好,在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编者这样写道: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代的内政改革,到战国时代已蔚然成风。魏、韩、楚、齐、秦等国先后变法,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了趋同倾向。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商鞅因政局变动而惨遭杀害。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此外,还附有一则名家史论:
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向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力,则(一)他地处西陲,开化较晚,风气较为诚朴。(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最重要的原因。(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华师大版认为秦国能统一的原因是:战国七雄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区域性统一,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春秋时,各国先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而秦国被动挨打促使秦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虽死,但改革的制度依旧,改革效果显著,由弱变强,后来居上。相比岳麓版、人教版的“定于一”,引用学界最普通的原因解释,华师大版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引用了史家吕思勉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看法。它告诉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学界有达成共识的地方,也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这足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种编写方式比较符合课标的要求,也能增长“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功能”。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自序中说:“无论对于任何时代,没一部中国通史能说最后的话。所以写中国通史永远是一种极大的冒险。”①这话对于编写教科书来说,可能同样适合。任何一次教科书的编写,都会引来学界极大的关注与质疑,因为这关系着培养何种素质的国民。教科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点历史知识,知道一些历史故事,而是要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吸引他们主动学习;也要培养他们提出问题,探究历史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健全的人格。因此,教科书的编写永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一条永远在路上的工作。
【作者简介】贾鹏涛,大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