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研究——以历史学科为例 作者:管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23
本文从结构编排、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为研究维度对义务教育16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比较和分析,旨在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表 1
学科 | 课程内容结构 | 跨学科主题学习编排结构 | 学习形式 |
道德与法治 | 课程内容划分成四个学段,一至六年级为每两年一个学段,七至九年级为一个学段,以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设计,每一学段内容包含学习主题、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 | 无明确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分学段进行主题式学习。 |
语文 | 课程内容主要由主题与载体形式、组织内容与呈现方式两部分组成。组织内容与呈现方式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 以“跨学科学习”拓展型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并呈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总共分为四个学段,学段划分同道德与法治 | 围绕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主要的活动方式有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 |
历史 | 根据时空顺序和通史叙事的结构和七至九年级的学段要求,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七个板块。每一板块以专题呈现内容要求,在专题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了“点-线”结合的结构特点。 | 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门板块,包括内涵界定、主题来源、设计原则等内容,还提供了参考示例,展示了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步骤。 | 围绕某一研究主题提出问题、设置任务,通过查阅材料、归纳概括、专题研讨、交流总结等多种活动方式,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 |
数学 | 课程内容由四个学习领域组成。根据学段目标的要求,领域内容循序渐进,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主题 | 跨学科主题学习以领域综合与实践”为载体,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呈现。总共以小学和初中为界分为两阶段,学段划分则与道法相同。 | 以各学段的学生特征为依据选择主题式教学或项目式教学或将两者相结合 |
英语 |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 | 无专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以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分散在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中分三级呈现,三至四年级学习一级内容,五至六年级学习二级内容,初中阶段学习三级内容。 | 一级通过问答、描述表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开展主题式学习;二级在一级的基础上,以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三级在前两个等级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合作参与实践和探究的项目式学习 |
地 理 | 地理课程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分为“认识全球”“认识区域”“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跨学科 主题学习”四部分内容。 |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地理课 程内容四部分之一,包含内 涵界定、设计要求、详细的 参考案例等内容。 | 学习形式多样,采用“头脑风暴”、小组合作、调 研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 主题式学习 |
科 学 | 科学课程内容包括十三个学科核心概念,以及四个跨学 科概念。核心概念分解为若干学习内容,根据学段特征 安排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 学策略建议和学习活动等。 | 科学课程内容中包含四个 跨学科概念,建立在对学科 核心概念的理解基础上 | 观察、测量、实验等多 种学习活动形式。 |
物 理 | 物理课程内容由五个一级主 题构成。 一级主题下包含内 容要求、学业要求及教学提 示三要素,内容要求又不断 细分,陈列了二级主题和三 级主题及样例。 | 跨学科主题学习体现在一 级主题“跨学科实践”中。 | 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的 形式,比如实验等。 |
化学 | 在化学课程中一共设置了五 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 题都由五个维度的内容组成 的 | “跨学科实践”和“化学与生活”一起构成了一个主题,其中设置了跨学科实践活动。 | 根据不同类型的跨学科 实践活动样例,可采用 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和项 目化学习等方式。 |
生 物 | 生物课程从微观到宏观、个 体到群体、多样性到统一性 为线索构建了课程内容体 系,选取了7个学习主题,各 主题都由内容要求、学业要 求和教学提示组成。 | “跨学科实践”和“生物学与社会”一起构成了一个学习主题,其内容要求部分大多以对应的概念系统呈现。 | 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 同的研究类型,以完整 的实践流程开展学习。 |
信息科技 | 信息科技课程内容围绕信息 技术的六条逻辑主线设计。 具体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 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 | “跨学科主题”和“内容模块”相对应,同道法一样分为四个学段,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模块都有相对应的跨学科主题。 | 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开展 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难度随学段递增。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 运动技能、体能在内的五个 基本组成部分,根据课程目 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 容。 |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内 容五个部分之一,贯穿整个 义务教育阶段。课标给出体 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涵义,并举了5个方面的跨学科学 习的主题示例,每个主题示 例分为四个水平,每个水平 有对应的细化主题。 | 开展基于身体活动的多 种主题学习形式。 |
艺术 | 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由 音乐、美术、舞蹈等五门学科 组成,以艺术实践为基础,每个学科都包含4类艺术实践 和若干项项具体学习内容 | 无明确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将跨学科学习融入日常教 学中。 | 采用体验化教学、具身 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 多种教学方法,小组合 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 式。 |
劳 动 | 劳动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 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的劳动,共设置十 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 干项目组成。同样分为四个 学段,不同学段侧重不同类 型的劳动。 | 无明确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融入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通过讲座、座谈、调研、 小组合作、劳动实践等 形式,开展项目式学习 |
从各学科课程内容编排来看,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性,如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以主题的方式呈现,语文以任务群的方式 呈现、数学以领域的方式呈现、外语类以要素的方式呈现等。但是即使都是以主 题呈现的课程内容在编排上也存在很大不同,如道德与法治、语文等课程内容是 分学段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设计,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是按照其学科自身的 内在逻辑进行横向主题(也就是按板块)编排的。其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 康几门课程将跨学科学习作为课程内容的一级单元,道德与法治、外语、科学、艺术和劳动没有的专门 内容板块,而是将跨学科学习融入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从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文本编排来看,除了历史、地理、体育三门学科的 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概念外,语文、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技课程内容都以各自的方式呈现了跨学科学习相关内 容。
从学习形式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形式具有多样性,各学科所呈现的特点略 有不同。语文、外语等学科主要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的学习形式;数学开展主题式 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历史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学习形式多 元化;而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四门理科虽然也有丰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 动形式,但实验类偏多。可见跨学科主题学 习的学习形式与课程内容的性质与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又对16门学科课标的主题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各学科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 习内容概况如表2。
表2
学科 | 跨学科主题内容分布 | 主题内容举例 | 具体活动举例 |
道德与法治 | 没有专门的跨学科主题内容,分布于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课程主题: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 |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某件党史展览中的藏品为切入口,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的奋斗历程。 |
语文 | “跨学科学习”(拓展)任务群 | 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课程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 结合数理化生学等理科学科的学习,或者自己亲身参与科学技术活动的感想,学习撰写并分享心得体会与研究报告。 |
历史 | 跨学科主题学习 | 1.中华英雄谱 2.小钱币、大历史 3.历史上的中外历史交流4.历史上水路交通的发展5.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6.在身边发现历史 等十个主题示例 | 在身边发现历史: 提出问题,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搜集 相关物品资料。查找物品反映的时代背景、生活状况等资料,对照片和文字说明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汇编《寻找身边的历史》图集,进行编辑校对、装帧设计和印制,举办图集发布会。 |
数学 | “综合与实践”领域 | 第一学段:数学游戏分享、欢乐购物街等; 第二学段:年月日的秘密、度量衡的故事等; 第三学段:校园平面图、营养午餐、水是生命之源等; 第四学段:进行真实情境的数学化探究等 | 主题活动:在创设出的真实情境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项目学习:对人体每天的营养需要进行了研究,并对一些主食中的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通过学生食堂和本人家庭一星期膳食结构研究,对膳食结构进行优化,提供有营养价值的午餐食谱。 |
英语 | 没有专门的跨学科主题内容,分布于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课程主题 “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和"做人与做事" “人与社会”:“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和"科学与技术" “人与自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和“宇宙探索” | "走进博物馆",以英文为使用语言参观博物馆,进行历史、生物等学科知识的融通学习,并撰写心得报告。 |
地 理 | 跨学科主题学习 | 1.探索太空,筑梦航天2.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4.区域发展5.美化校园 | 探访“地球之肾”——湿地 制作湿地公园电子地图,探究湿地功能,调查湿地环境生物种群,绘制成图,最终提出保护湿地的建议。 |
科 学 | 有4个跨学科概念,但没有专门的跨学科主题内容,分布于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跨学科概念 1.物质与能量2.系统与模型3.稳定与变化4.结构与功能 | 项目研究:制作简易风力发电装置。 |
物 理 | “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 | 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物理学与工程实践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调查可能存在的用火、用电等日常生活安全隐患,并提出减少隐患的建议。 |
化学 | “跨学科实践·化学与生活”学习主题 | 1.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2.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3.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等 |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明确问题,查阅资料,寻找基本思路,从化学角度出发,建构认知模式来求解问题,制定了一套节能减排的行动计划。展示项目的结果,报告和展示低碳行动计划和发展历程, 促进低碳行动的实施。 |
生 物 |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 | 1.模型制作 2.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3.发酵食品制作 | 饲养家蚕,观察和记录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 |
信息科技 | 每个学段有相应的“跨学科主题” | 数字设备体验:向伙伴推荐数字设备等 数据编码探秘:在线学习小能手等 小型系统模拟:小型开关系统等 | 小型开关系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依照现实场景,根据实际生活,设计一个声控开关系统。 |
体育与健康 | 跨学科主题学习 | 1.钢铁战士:忠诚的祖国卫 士2.劳动最光荣:巧手小工匠3.身心共成长:会说话的身体4.破解运动的密码:运动的学问5.人与自然和谐美:做自己身体的雕 刻家 | 忠诚的祖国卫士:结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学练中模拟军事训练场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运动技能。 会说话的身体:结合道德与法治中"我与他人"等相关知识,通过课外资料阅读、主题班会、海报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树立正确的身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
艺术 | 没有专门的跨学科主题内容分布于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课程主题 音乐: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境表演等 美术:欣赏身边的美、改进生活用品、参与造型游戏活动等 舞蹈:形象捕捉与表演、小型歌舞剧表演、即兴表演等戏剧:模拟表演、课本剧表演、戏剧游戏等 影视:捕捉变幻的光影、体验运动的时空、重现历史等 | 课程内容 美术·融入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探索情境中出现的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创作图画书、摄影作品、动画、微电影或话剧小品。 |
劳 动 | 没有专门的跨学科主题内容,分布于所有课程内容之中 | 课程主题 1.日常生活劳动: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 2.生产劳动: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 3.服务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根据当地的地理,文化,历史等基本条件,为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服务。 |
由表2可知,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劳动课程的2022版义务教育课标中没有固定的跨学科主题,而是与其他主题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课标中都专门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并提出了明确的跨学科主题。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结合每一学段所学知识来开展的,学习形式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因此,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方式与其他三个领域的主题学习类似,却又有比较明确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内容,因此笔者将数学课程单列为介于前两者之间的特殊分类。
总体来看,不论有没有明确的跨学科主题,所有课程内容都包含了带着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活动,体现了2022版课程方案的要求,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简单分为科学、文化和社会三大类,但各学科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作者根据以上维度的研究与分析,将16跨学科主题呈现方式归类为三类,见表3。
表3
跨学科主题呈现方式 | 课程名称 |
与整体课程内容一致(与其他内容主题相同) | 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日语、俄语、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劳动 |
专门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有明确的跨学科主题) |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 |
介于二者之间 | 数学 |
通过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标准内容的对比与分析可见,虽然道法、语文、外语、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劳动课程中没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体设计或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的主题,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这些课程不需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都在课程内容中专门编排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在各学科原有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新学习内容。其中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直接使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概念作为名称,并用较大篇幅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明确的跨学科主题和具体的参考案例)。作者由上述分析得出结论:“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程标准中的呈现方式与课程内容的整体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