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张海·中华文明起源专题解读

文摘   2024-09-30 23:21   湖南  

转自三分糖历史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培训简介

1.培训网址(免费报名):

2024年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性培训网络服务平台网址:t.pep.com.cn/tbjc

2.培训内容(历史):


张海·中华文明起源专题解读

1.全文摘要:

本次会议重点是介绍新修订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内容,该单元围绕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展开,涵盖人类化石、农业起源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起源等多个方面。强调了考古学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纳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通过对人类、农业和文明三大起源的深入解析,突显了这些内容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相关的核心概念,如现代人的定义、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以及早期国家的形成。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了农业经济对社会结构和阶级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文明特色的比较分析。本次讨论意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准备教学内容,展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同时指出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挑战,包括对新概念的引入以及利用多元化的史料来全面阐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教材内容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紧密关联,展现了文明演进的不同阶段及其社会、经济特点,从而强调了人民在文明创造中的核心作用和古史传说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性。

2.发言总结
他在会议上分享了关于新修订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的内容更新情况,特别强调了该单元在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起源方面的显著变化和增补。本单元着重探讨了人类化石、原始农业及其对定居生活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华民族的源头等问题,充分利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富成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发言人还详细讨论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人类、农业以及文明的起源等关键概念,并且提出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考古学证据来全面解读这些内容。最后,发言人强调了通过“科学求真”和“文化寻根”的方法来探索和理解中华文明独特性的重要性,旨在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3.要点回顾:

3.1新修订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材内容修订情况如何?
在本次会议中,教材编写组代表分享了新修订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材的具体修订情况。由于本单元涉及较多考古学知识且修订内容多,可能导致教师备课时遇到一些困扰。因此,讲话者主要分享了单元内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介绍了新增加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如何融入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3.2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有哪些?新修订后的第一单元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变,并举例说明?
第一单元主题为“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涵盖三部分内容:一是我国境内古老的人类化石及古人类活动遗存;二是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起源与发展,探索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史前文化的繁荣状况;三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早期国家的出现与古史传说。这些内容对应考古学文化中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早期三个发展阶段,并反映了中华文明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重要发展历程。相较于旧版教材,新修订的第一单元在第一课中增加了湖北郧县人的新考古发现材料,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史料。此外,对百万年以来中国境内人类演化历史的地图做了更新和标记,展示了直立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历程。课程内容仍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重点,强调其在中国早期人类演化中的代表性地位,利用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探讨北京人的外形特征、生活状况等,并通过研究北京人了解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3.3第一单元的三个关键起源点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在于阐述三大起源点,它们对人类社会具有奠基性意义:一是人类起源,揭示人类是如何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二是农业起源,阐述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经济形态;三是文明起源,涵盖了早期国家的出现,展示了文明产生的过程。这三个方面互为衔接,逐步递进地构建了中国史前社会的整体面貌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特色。

3.4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及代表性文化?新修订教材中如何描绘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及其特点?
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个阶段大约距今五千多年前后,在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的社会加速发展中进入了文明社会,并出现了早期国家。这一时期以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为代表,各自具特色且共同繁荣,呈现出“满天星斗”的局面。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后,中原地区异军突起,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逐步走向统一与一体,形成中华文明新的发展阶段。新修订教材以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为基础,全面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显著变化,相较于旧教材,新增加了大量考古发现内容并减少了古史传说部分,尤其强化了城市、阶级、国家起源的唯物史观理论教育。

3.5新教材中关于人类起源与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概念有哪些?
新教材提出了人类并非一直仅由现代人(智人)构成的观点,在旧石器时代曾出现过其他已灭绝的人种,如直立人、能人和南方古猿等。现代人起源于约5万年前,而在此之前还有各种古老的人类种类。教材重点介绍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但也指出了这些古人类与中国现代人在形态上有本质区别,并指出关于人类起源、连续进化以及是否均源自非洲的争议仍存于学术界。

3.6农业起源与新石器革命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及特点是什么?
在新修订的教材中,农业起源被定义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粟、黍和水稻的发源地,标志着农业革命的重大变革。不同于西亚地区通常的认知路径,中国的农业起源经历了陶器技术的发明先于农作物驯化、定居生活的出现,这一过程与西亚地区“先定居、后农业”的模式有所不同。此外,中国在陶器制作、农作物驯化以及家畜饲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例如中国较早发明了陶器技术,且以家猪和家狗为主的家庭养殖业较为发达,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农业起源的独特性和其在全球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7考古学文化如何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文化,并举例说明其特征?
考古学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广义的文化有很大差异。它实质上是一种物质遗存,由一组具有特定特征的实物遗存组成,这些遗存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反复出现的,并且通常与某种人类群体相关联但并非严格对应古代种族。例如,仰韶文化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例,它包括居住形态(大房子)、丧葬形态(合葬墓)、使用彩陶等特征,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

3.8考古学文化是如何命名以及为何重要性的?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遵循发现地的原则,如仰韶文化因其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被发现而得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不仅是基于历史事件,而且表明其在时空范围内的存在性和独特性,这对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演变和发展至关重要。

3.9如何定义和理解文明这一概念及其在历史考古学中的应用?
在历史考古学中,文明特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于科学或文化层面上广泛的“文明”概念。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私有制、阶级和社会分工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教材将早期国家视为文明社会的前提条件,强调其起源与发展过程,并区分于现代意义上的地域国家和民族国家。

3.10早期国家的定义及在中国学术背景下的解读有哪些异同?
早期国家不是现今意义上的成熟地域国家或民族国家,而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国家形态或前国家状态。在不同学术背景下,对于早期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例如西方学者将其分为酋邦(部落到酋邦到国家)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国家模式以及领土国家概念。在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了古国概念,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采用古国阶段和王国阶段来阐述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

3.11获取历史知识的三种主要史料来源是什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知识获取主要有考古材料、文字资料和传说史料三种来源。考古材料通过考古发掘揭示古代生活场景,例如建筑遗迹、食物资料等,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信息;文字资料则是当时人记录的事件,例如青铜器上的铭文能记录西周以后的历史事件;传说史料虽然较为模糊,但在讲述史前时期的历史时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例如汉画像石上对古代神话人物的描绘。每种史料都有其优缺点,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史学研究手段。

3.12考古材料的特点与局限性有哪些?文字资料相较于考古材料的优势与不足体现在哪些方面?
考古材料具有丰富的直观性和较高的科学性,因其源自古代人类的生活遗迹。然而,其缺点在于无法自我证明,必须依赖于考古学家将碎片化的遗存拼接成完整的历史故事,这一过程对材料丰富度有一定要求,且易导致描述难度增大。文字资料相较于考古材料更为直观直接且准确性较高,但也存在稀缺性的问题,尤其是古老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难以获取。此外,古史传说虽能展现文化价值追求和传承的重要表现,但因受后世传说影响而包含大量不确定性和记录错误。

3.13如何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多元化一体视角阐述中华文明起源?
在描述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并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化一体特性。具体体现在对古国时代和王朝时期的分期划分中,例如根据牛河梁、凌家滩、良渚、陶寺和二里头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中央聚落和社会分层的变化历程。

3.1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如何融入新修订的历史教科书中?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发现和研究为主线,将中华文明起源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期两个大阶段,并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小阶段。在教科书中,选取代表性遗址进行详细解读,确保内容与探源工程所阐释的文明起源与发展阶段特征相一致。例如,对于古国时代的早期阶段(牛河梁遗址)和晚期阶段(陶寺古城遗址),教材不仅概述了它们的发展状况,还特别强调了不同流域基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文明迹象的显现。

3.15古国时代晚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方黄河流域文明发展对比如何?
古国时代晚期(距今约43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文明进入了停滞期,而同一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并出现了以陶寺古城为代表的新都邑和大型墓葬等显著变化,反映出社会分化加剧和阶级关系明晰化。

3.16陶寺古城相较于良渚遗址有哪些独特之处及社会发展情况?
陶寺古城不仅在布局结构上有别于良渚,更体现在阶级分化明显。例如,在陶寺遗址的大墓周围分布着大量与墓主人相关的陪葬品和人口群,显示出奴隶制度的萌芽状态。此外,陶寺古城内还包含了国家管理形态的变化,如一套与乐器、音乐、礼制相关联的文物,以及用于仪式活动的大型建筑物,标志着原始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

3.17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于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认识是什么?
探源工程揭示了早期中华文明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通过发掘二里头遗址证实了早期王朝国家的存在,以及成熟的社会组织架构、礼仪制度、信用体系等。同时,该工程论证了中华文明起源于多元交融基础上的一体化进程,这一过程涵盖了距今5000年至4000年间的多个关键阶段,展示了各地文明繁荣互动、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3.18红山文化和林家滩文化中的玉人在哪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在宗教仪式中,无论是红山文化还是林家滩文化出土的玉人形象都体现出高度一致的特点。例如,他们都处于半蹲踞状态,双手贴于胸前并做出相同的呼吸动作(即吸气时肚脐内收)来进行某种神秘操作。尽管两者体型上的差异(林家滩玉人的胳膊上有许多小横杠),但在整体形态和行为特征上显示出早期文化交流与借鉴的痕迹。

3.19林家滩文化中的玉人细节有何特殊含义?
林家滩玉人身着大量玉璧或玉环,这些饰物在巫师手中晃动时发出声响,这一现象可能暗示他们在进行某种祭祀活动或仪式表演。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当时各地文化虽有异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通的文化元素及实践方式。

3.20中华文明起源初期是否已展现出向一体化发展趋势?
是的,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在仰韶文化时期,其彩陶艺术广泛传播至全国多地,从黄河中游地区向外辐射至甘青、海岱、东北以及长江流域等广大区域。各地文化不仅接受了彩陶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出对于中原文化中心地位的认可与文化认同感,这一现象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时间里,中华文明已经有了初步的一体化趋势。

3.21陶寺遗址如何反映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
在陶寺遗址中,考古发掘出来自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玉琮、玉璧及大罐等物品,以及长江流域肖家屋脊文化的戒子形冠神兽面纹图像和各类动物造型。此外,该遗址还揭示了山东龙山文化的精细簪子制作技术和北方地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这些发现共同展现了当时各个地域文化的交融与汇聚,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元化文化交融下的发展模式。

4.思维导图:

注:以上文字由通义千问2.5(https://tongyi.aliyun.com)总结生成,如有错讹,请以原视频为准)



周宽历史课堂
专注历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