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一线教师,最盼望的就是交流学习,尤其是能够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交流学习,聆听大师讲座,观摩课堂教学。我有幸在炎热的七月来到“热情”的苏州,随同施泽玉历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吴江年会”。本文试对年会的观摩课之——《瓦当会说话》谈谈自己的感想。
本节课的执教者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唐老师。在自评中,我听到她从教仅仅三年,先是震惊,再是敬佩,最后是感慨,五味杂陈!震惊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鲜肉有做全国性公开课的勇气,敬佩于设计思路的耳目一新,感慨于自己坐吃老本的怠惰。
今天再看唐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商榷:
第一,视频导入采用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片段,让人如沐春风,直接代入历史情境,特别是片中的孩子与现场的学生年龄相仿,亲切感很强。但是片中介绍的主角是贾湖骨笛,和本课要认识的瓦当相去甚远。唐老师说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把学生带到瓦当墙面前,我觉得这样的引入过于牵强,是为了引入而引入,并没有突出主角、引发学生了解瓦当的兴趣,未能实现无缝对接,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二,新授课环节以课前调查问卷为依据设计,从对瓦当的认识开始,了解瓦当的作用、制作过程,解答平民的房子上是否有瓦当的疑问,再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瓦当上的花纹与字符,通过解读人面瓦当上的表情,揭示六朝时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由此切换到美术课堂,由美术老师引导学生模拟瓦当微表情,DIY瓦当表情图案。历史和美术的跨学科合作,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在历史老师的引领下,认识瓦当,了解瓦当,欣赏瓦当之美,分析人面瓦当微表情,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入细致观察瓦当上人物表情的细微变化,总结不同表情中五官的线性变化,最后让学生创作人面瓦当图案,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但是仔细回味,就会发现学生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仅仅粗浅地了解了瓦当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人面瓦当,但是这些瓦当到底想要“诉说”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呢?相信课堂中的学生没有学清楚,现场听课的老师怕也是一头雾水。
一节理想的课应该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本课的主题设为“透物见史”,那它有没有真的像老师刚开始设计的那样,透过瓦当看到它背后的历史呢?引用成学江老师评课时提出的,一节好课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有效,二是有魂。以我的理解,所谓的“魂”应该就是课程的主旨,这个主旨应该贯穿在整个课程的始终。那么这节课就应该通过瓦当上的图案信息,了解瓦当背后的历史。尽管两位年轻的美女老师活力四射、激情满满,但是直到课堂结束,.我们始终未能听到瓦当到底说了什么,透过瓦当我们又见到了什么。
第三,跨学科的课堂整合值得肯定,尤其是文史、史地学科的整合。这节课打破常规,把历史和美术课整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目的大概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但是仅从这节课的内容而言,我认为美术老师的上场非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整节课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是瓦当背后的历史,而是人面瓦当上人物的表情符号。跨学科的整合之后,本课的主题已经被远远甩开了。
正如唐老师在课堂总结时所说:“数以千计的文物沟通过去与我们的姓氏,历史也因此可触可感,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但是在学习完本课之后,学生是不是真正了解了瓦当背后的故事呢?如果没有,那么是否可以说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呢?那么本课恰当的主题又应该如何设定呢?这些问题都值得商榷。
一堂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不仅是复杂的脑力活动,同时还是一场辛苦的体力活动。备一次公开课,从教学的设计、课件的制作,到最后课堂的呈现,说呕心沥血绝不为过,相信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着深刻的体会。而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历练和探索,才能走向我们期望的“完美”。
在此,向所有“战斗”在课堂一线的教师致敬,向勇于探索的同行致敬!反思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为盼!
注:2019年于江苏吴江参加《中史参》编辑部主办的“担当时代使命,探索教育智慧”全国学术研讨会。
——马建虎,施泽玉,散舟史海,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1.03,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