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将开设听课笔记专栏,主要谈听课的感受,内容包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重点在于提出修订的建议与案例,以方便老师们进行分析与参考。
上午听了一节课,课题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在导入环节,教师一开始在学生的桌子上放了一些农产品,然后依次问学生是什么(农产品),接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问是什么人通过什么路将这些东西引入中原。
这个导入的设计,教师的意图是好的,他试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场表现来看,激发学生的目的都没有达到。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对熟悉的事物更感兴趣,不代表学生对熟悉的事物一定会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其实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设计一: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XX
师:你觉得他原产于中国还是外国?
生:中国/外国
师:其实是外国/中国
(这里教师可以多问几个同学)
……
师:我们以为是中国的,其实是外国的;我们以为是外国的,其实是中国的。比如说葡萄,外国的,长了两只脚,然后跑到了咱们中国。啊,不对,说错了。葡萄没有长脚。那葡萄没有长脚它怎么就跑到中国来了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啊?
设计二: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萝卜
师:也叫白萝卜,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胡萝卜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葱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这叫胡葱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桃子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核桃
师:这叫胡桃,也叫核桃。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啊?
生:名字里都有胡字
师:为什么他们的名字里都有胡字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