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的味道

情感   2024-11-25 20:52   广西  










午餐的味道







蒋小武




  11月16日,海哥组织作协的文友去参观博中的校史馆、字祖庙和陶公亭。海哥以往组织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这次也不例外。

  参观活动结束后,我意犹未尽,看着文友们一个一个地告辞,心里竟有种莫名的失落感。为了拖住所剩无几的文友,我极力劝说他们吃顿饭再回去,还搬出海哥来做“说客”。好说歹说,最终饭局成功组成。

  饭局选在榕木根,人不多,只有海哥、黄惠娟、朱佳玲、吴瑾和我。那么巧,他们四个都是对我的文学之路影响巨大的文友,以至于整顿饭我都在走神,几乎不知道饭菜的味道,只晓得他们浓浓的“人味”。

  海哥是博白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引路人,我就是受其恩泽的当中一个。2022年10月5日,我们双旺镇的吴瑾、谢小群和我被海哥邀请参加白面麓文学沙龙,自此我们几个进入了博白的文学圈子。或许我是进入这个圈子反应最强烈的人,因为我只有初中学历,农民工出身,理论上和舞文弄墨没有半毛钱关系。以前我也从没想过能与文人为伍,“作家”是心中遥不可及的象牙塔。没承想,后来鬼使神差敲开了文学这扇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因为感触太深,我参加文学沙龙时经常走神,很难像其他文友一样专心致志。饮水思源,有《博白文艺》,有海哥,我才有涉足文学的开端。岁月静好的背后,必定有人负重前行。海哥就是博白文学大河上的摆渡者,稳掌舵桨,引领一个又一个文学爱好者破浪前行。他是小武之福,也是博白作协之福。



  黄惠娟老师是我文学路上的贵人。我能涉猎《南流》和《金田》,都得益于她的冒险举荐。能力是逼出来的,正是她把我推上了“老虎背”,无路可退的我只能奋力向前,故而写作水平一直在进步。为了培养新人,给博白作协注入新鲜血液,黄老师用心良苦,甚至冒着被骂“用非其人”的风险。为谁辛苦为谁甜,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博白的文学能蓬勃发展。黄老师还是我学习的楷模。近年来,她勇攀高峰,在《广西日报》《广西文学》《红豆》《三月三》等区内主流报刊上频频发表佳作,这让取得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的我汗颜。黄老师就是悬在我头上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路在前方。

  朱佳玲老师是天使的化身,善良、正直、圣洁……我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我请教她的问题大概有400个,阿拉伯的天方夜谭在博白重现。从标点符号到语法,再到对小说剧情的深度设计,我都经常咨询她的意见,她总是像慈母哄娃一样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朱老师的文学底蕴深厚,尤其擅长细节描写,《马子嶂脚下的孩子》后面那一千字她写得入木三分,我看得鼻子发酸。我对朱老师是打心底的敬佩、感激,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如果说海哥、黄老师和朱老师是我在海上航行的灯塔,那吴瑾就是陪我一起摇橹的铁哥们。几乎每次参加文学活动,我都是搭他的车同去同回。今年采写“非遗”作业时,我和他一起去相关遗址察看,并交流意见深入探讨,最终我们都按时交了作业。在逐梦的路上,携手共进之人如星辰伴月,那是何其重要。

  走出榕木根,饭菜的味道荡然无存,文友的味道却在心中加深了定义。海哥是鼓励我奔跑的哥,黄老师是推我进高速路的姐,吴瑾是陪我一起奔跑的基友,朱老师则让我感受到母性特有的细腻,在寒风中奔跑不寒冷。

  人生漫漫,感恩遇见。



博白文艺
博白文艺,展示博白博大精深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