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端午节
林新婷
儿时的节日,总是在我掰着手指数了又数才姗姗来迟。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节日总是带着它人间烟火的记忆,穿透岁月的琴弦悠悠响起, 端午节也不例外。当年的端午节,是那泛着柴火味的粽子,是那朴素的飞不高的风筝,是那惬意的河里玩耍戏水。
粽子飘香
五月,阳光灿烂,风儿长绵,肆意攀爬的黄瓜藤上挂着一条条或嫩绿或青绿的黄瓜,黄瓜地里绿色的小蝉儿,在欢快地歌唱,妈妈便在这样的时节里忙起来了。
妈妈穿梭在围园或者山脚采集一种野生的包粽子特有的叶子,我们地方管它叫做簕古叶。它的两侧与中间的有刺,尖利无比,妈妈把刺去掉,在阳光下微晒,在滚水中煮好,卷成筒状待用。爸爸去山上,砍来单竹,剥成竹篾,用来缠绑粽子。
每一年五月初三或者初四,妈妈一早淘洗、泡好糯米,一旁是腌制好的半肥半瘦的猪肉。妈妈吩咐我到荒坡地采摘蒌叶,这蒌叶是我们包粽子的精髓,少了它,粽子就没有灵魂了。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妈妈包的粽子特别漂亮,每一个都是那样的清秀,爸爸缠绑起来也要有技术,太松,煮好的粽子就会不结实;太紧,煮时叶子里糯米儿得不到松展,会泛生。我的任务就是完成把猪肉包进蒌叶,把妈妈包好的粽子进行修理——多余的叶子与篾剪去。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下午,妈妈准备好柴火,把粽子放入大锅里煮,彻夜地煮。爸爸和妈妈一人守上半夜,一人守下半夜,他们守在旁边,不断往火堆里添柴,不断往大锅里加水。粽子的醇香是必须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尝到的。然而,小时馋嘴的我每一年等到深夜,便没有了耐性,吵着爸爸给我捞起一条,让我尝尝后,才肯去睡觉。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我们从浓郁的粽子香味中醒来,一看粽子还在锅里翻滚着。粽子嘶叫了足足十几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醇香。妈妈捞起来,放在篮子里晾。撕开簕古叶,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咬一口,软软糯糯,口齿留香!
风筝迎风飞
端午前后的天空,南风是长啸的,半空吹来却又不匆匆离去。儿时的家乡,此时,田野、小土山、古老晒谷场的上空,定会飘满了风筝。
一早早起,我提着粽子便跟上了哥哥,屁颠屁颠地跑。哥哥早两天就做好了风筝,正准备去放。那风筝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用竹篾扎好形状,贴上报纸用浆糊粘好,再加上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是,这在我们孩子的眼里就是已经很神奇了,因为它可以飞起来!哥哥让我捧着风筝,起风的时候,对我说,妹妹,放。我赶紧松手、放飞,试了几次,终于,风筝飞起来了。哥哥拼命地拉着它跑,我也追着风筝跑,边追边说:“哥哥,让我拉拉,让我拉拉。”哥哥等风筝稳定,让我拉住了绳子,风筝飞得并不高,但我兴奋极了。跑呀跑呀……在我们的眼里只有那风筝,全忘了累。直到大人们叫我们回去吃饭。
有时,我那严肃的父亲也会抽空糊纸筝,带我们放。父亲糊的风筝会特别大,飞得特别高,迎着风会发出“呼呼咕咕”的声音,我们仰着头,看着、追着风筝,会特别的骄傲。小时这样的时节,风儿是俏皮的,阳光是灿烂的,父亲是可爱的,我们是幸福的。
河里撒欢
端午节的那天,村村鞭炮响起,期待已久的端午大餐终于来了,端午节必少不了鸭。白切鸭、竹笋炒鸭、鸭汁拌空心菜、炒得泛黄的猪肉……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不亚于年夜饭。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便三五成群去到河中游泳。村子的旁边便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扑通扑通”水花溅起,欢笑声四起,泼水、打水仗……直到手脚的皮都泡皱了,父母在岸上赶鸭子似地吆喝,我们才会不情不愿起身回家。
夕阳西下,绚烂的霞光照在身上,五月的青草泛着清香,路边的艾草也发出独特气味,令人心旷神怡,这充满着人间烟火味的端午节也慢慢地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