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瘤专家齐聚盛会,共谋学术新突破——祝贺2024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健康   2024-11-24 23:47   北京  




为进一步加强妇科肿瘤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北京地区妇科肿瘤学的快速发展,2024年11月24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办,天津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河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协办的“2024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届学术年会通过专题讲座和临床病例讨论等多样化形式,精心设置了主会场及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三个分会场。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妇科肿瘤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与挑战,包括诊治原则和临床技术的应用。会议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领域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妇科肿瘤学的热点议题和前沿技术发展。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每一场讲座,积极参与到每一场讨论中,互相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这样的学术氛围不仅点燃了与会者的学习热情,也为妇科肿瘤学科的合作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带来现场精彩盛况。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董阳阳教授主持。他隆重介绍了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及诚挚感谢。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谨代表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向出席开幕式的院士、领导、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分会自2013年成立至今,在创始主任委员向阳教授的带领下,委员人数从24名增至62名,还获得了“北京医学会优秀专科分会”的荣誉。在此,特别感谢向阳教授在过去11年中作出的卓越贡献。本次学术年会汇聚了三位院士、多名妇产科专家,以及天津市和河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团队,共同探讨妇科肿瘤学的前沿议题。会议内容丰富,设有院士论坛、名家讲座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三个分会场,聚焦妇科肿瘤热点问题。相信此次会议定能让每位参会者都有所收获。最后,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书记、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东教授在致辞中讲到,分会成立十余年来,在前任主任委员向阳教授的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广技术,举办科普讲座等,取得了显著成就。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的帮助与支持,期待在现任主任委员王建六教授的带领下,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协同合作,为女性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北京医学会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专家提供优质服务,共同为女性健康和全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本次会议内容丰富,邀请到了三位院士和多名领域内大咖进行学术分享,相信大家定能获得宝贵知识和启发。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原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分会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全球和中国政府均致力于消除宫颈癌,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高疫苗接种率、筛查率和治疗率的目标。曹教授呼吁妇科肿瘤领域的同仁们携手努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并鼓励年轻医生在临床实践、业务能力和研究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相信随着早期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远程医疗技术的精准快速发展,专家们的深入交流和讨论必将在妇科肿瘤防治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董阳阳教授主持开幕式


颁发证书仪式


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证书颁发合影


分会主任委员证书颁发合影


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证书颁发合影


分会副主任委员证书颁发合影



院士论坛


郎景和院士:妇产科学中的保守性手术与保护性手术

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工程院郎景和院士讲到,医学的核心在于人性,缺乏人文关怀的医学将毫无价值。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从大创到微创,再到无创治疗。治疗选择时,应首先考虑无创治疗,其次是微创,最后不得已再选择大创伤手术。MRI引导的超声聚焦治疗能够实时监测治疗过程中肌瘤的温度,从而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实现治疗目标。郎院士将妇产科学的保守性和保护性手术原则概括为:明确目的目标,除病恢复解剖;良恶性质分明,去留取舍周详;保护保守不同,身心同等重要;症状功能兼顾,规范人文齐扬;君子用器非器,决策宝剑出鞘。


仝小林院士:中西医结合创新范式的战略思考

中国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分享了他的观点,强调“态靶辨治”理念在中医领域的重要性,它涵盖了诊断、用药及剂量这三个核心环节,打开了中西医结合新局面。他提倡的创新研究范式以提升公众的生命健康质量为核心,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制定中西医结合的理论规范和临床诊疗规范。仝院士认为,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应该包括方药结合和临床外治法等多个方面,以实现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仝院士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计划建议,包括但不限于调研和遴选、人才培养、规范制定、临床实践以及科研合作。


马丁院士:提升卵巢癌诊治效能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指出,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中最难治疗的一种,已经步入精准治疗时代。他强调,提升卵巢癌的诊疗能力主要面临五大挑战:卵巢癌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常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以及诊治效能的进一步提高。马丁院士对这五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分享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团队研究成果。最后,马院士还介绍了由他本人牵头建立的全球首个国家级卵巢癌大数据平台和正在推行的中国卵巢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理念,希望这些努力能为卵巢癌的规范化诊治和诊治效能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名家论坛


魏丽惠教授: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相关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指出,妇科恶性肿瘤在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女性中确诊,生育保护成为这类人群不可忽视的需求。对于已确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可根据其生育意愿、肿瘤类型与分期、年龄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生育保护策略。早期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他患者则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辅助生殖技术。保留生育功能决策前可通过卵巢癌储备测试评估,如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雌二醇(E2)和抑制剂B等指标,评估卵巢功能,指导生育保护决策。


孔北华教授:积极响应全球行动,重视防治子宫内膜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讲到,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孔教授呼吁各国政府、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子宫内膜癌的防治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高公众认知;(2)提高低资源地区的诊断及可行性;(3)改善治疗策略;(4)加强子宫内膜癌生存者管理工作;(5)开展不同种族人群发病风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6)全球女性应当人人享有同等高质量的子宫内膜癌诊、治、防医疗服务。


崔恒教授:卵巢癌化疗的原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强调,化疗原则即用药原则,其核心在于规范化治疗。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具体情况。他指出,剂量的规范性至关重要,包括足量和减量的考量;用药时间的规范性,要求及时、按时给药;药物选择要规范,涉及先用和后用,以及一次和分次用药。随后,崔教授介绍了卵巢癌的主要化疗药物特性,并重点讲解了卵巢癌在一线治疗、首次复发、第二次复发、第三次复发、第四次复发以及第五次复发时的用药选择。


向阳教授: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治疗的前沿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结合KEYNOTE-A18、CALLA和INTERLACE三项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深入探讨了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治疗的最新进展。通过对这些试验的对比分析,向教授揭示了当前治疗策略的成效与挑战。他特别提到,KEYNOTE-A18研究在东亚人群中的数据表现尤为显著,进一步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CCRT)在这一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相较于安慰剂联合CCRT,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这一发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


王建六教授:子宫内膜癌筛查现状及挑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讲到,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大城市中已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临床对该疾病的早诊早治应给予更多关注。目前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有着很好的工作基础,且具备筛查的各项条件,值得尽快推广实施。子宫内膜癌筛查原则是基于高危人群的“选择性筛查”,而非全人群筛查,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子宫内膜癌筛查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1)科普层面:医务人员和大众的观念转变;(2)临床取材多,病理诊断准确;(3)管理层面:领导需重视,筛查组织架构完善,筛查结果质控。


孟元光教授:卵巢癌免疫治疗由“冷”转“热”的实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孟元光教授首先介绍了卵巢癌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以及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强调免疫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随后,他分享了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定制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此外,孟教授还全面讨论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如何提升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以及如何将局部问题转化为全局性解决方案,并对卵巢癌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王丹波教授:宫颈癌保留子宫与保留生育功能

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指出,女性生育功能受治疗、年龄和心理因素影响,其中治疗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必须以确保肿瘤治疗效果和恢复功能为前提,同时不破坏解剖结构。王教授结合临床研究数据,分享了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宝贵经验。她提到,结合药物治疗的手术治疗可以减少解剖破坏,化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病灶,而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放疗(RT)可能更有利于保留生育功能。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优势可能成为保育治疗的探索方向。


王玉东教授: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玉东教授分享了宫颈癌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宫颈癌保育手术创新、妊娠期宫颈癌管理、微无创治疗等临床经验。他强调了妇科肿瘤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运用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综合管理的策略,以科学有效的方式保护和促进女性生殖健康。同时,王教授还提倡跨学科合作理念,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其病情和需求的治疗。


胡元晶教授: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临床与病理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胡元晶教授从临床与病理两个角度,与大家全面分享了子宫内膜癌的保守治疗策略。她指出,子宫内膜癌的保守治疗要平衡控制肿瘤和保护生育能力,需要多学科合作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还需考虑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等因素,确保治疗效果。此外,胡教授还强调了患者获益的重要性,要求治疗前严格筛选,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随访,以便及时处理问题。她还提到,遵循指南的同时,医生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满意度和效果。


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孟元光教授首先介绍了艾托组合抗体在宫颈癌治疗领域的系列研究,认为这类免疫治疗药物在一线和后线治疗中的潜力,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随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世军教授、北京医院申桂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红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淑丽教授就艾托组合抗体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在宫颈癌系统治疗中的二线应用适应证,以及其在妇科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讲课与讨论




主持风采



主持专家



卵巢癌分会场




王建六教授致辞


王建六教授在致辞中讲到,本会场主题聚焦于妇科肿瘤的精准防治以及卵巢癌的规范化诊疗,特别邀请了卵巢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卵巢癌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卵巢癌精准治疗的前进步伐,实现卵巢癌患者的高质量长期生存,为更多患者开启生命的新篇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何玥教授表示,信呋组合在pMMR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展示了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效益。期待该方案能尽快获批,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之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董阳阳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范元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小凡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雷呈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王明教授王娇教授围绕“信呋组合”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联合方案在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最佳应用时机,以及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前沿和创新性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PART 1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Lee-may Chen教授阐述了卵巢癌患者应用PARP抑制剂的远期预后,同时还结合大量临床研究分享了PARP抑制剂的最佳临床应用实践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则指出了卵巢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享了卵巢癌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进展后的“北大经验”。


讲课专家


随后,Lee-may Chen教授、斯坦福大学John K. Chan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郑虹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赵峻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李圆教授围绕“卵巢癌PARP抑制剂长期治疗存在问题”分享了各自的临床经验,还就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PART 2

 

John K. Chan教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免疫疗法在卵巢癌治疗中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示出潜力,但需要更精细的靶向策略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希鹏教授解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大家共同探讨了卵巢癌诊疗新靶点。


讲课专家


之后,汪希鹏教授、北京医院申桂华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艺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尚春亮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孟元光教授围绕卵巢癌免疫之“冷与热”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讨论专家


PART 3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Lee-may Chen教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间歇性卵巢癌减瘤术的时机与方案,以及如何快速诊断卵巢癌,呼吁尽早开始初始治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康山教授荟萃指南和大家共同探讨了晚期卵巢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的术前评估体系,表示KELIM是对CA125连续计算的参数模型,能很好的反应病情治疗情况,指导IDS手术决策以及预测患者预后。ROBERTO Tozzi教授分享了晚期卵巢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技巧。



讲课专家


随后,ROBERTO Tozzi教授、John K. Chan教授、郭红燕教授围绕“卵巢癌规范化手术与挑战”展开深入讨论。



讨论专家


 


主持风采


 


主持专家

 



宫颈癌分会场




北京协和医院曹冬焱教授全面细致讲解了宫颈癌治疗,结合临床研究数据和大家分享了晚期宫颈癌复发诊疗经验。随后,在大咖论道环节,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韩艳茹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胡玉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小凡教授依次分享了宫颈癌免疫治疗的宝贵经验。


讲课及讨论

01


宫颈癌手术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杨雯教授通过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早期低危型宫颈癌的保守性手术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丹教授则通过荟萃指南,对宫颈癌根治术(QM分型)进行了深入解析,强调了各型手术应更好地确定适应证,开展质量控制,以实现个体化同质化的手术目标。 


讲课专家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建军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熊光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科珍教授则围绕宫颈癌的手术治疗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02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安菊生教授发表了题为《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小凡教授则分享了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管理经验。

 


讲课专家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积水潭医院王永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周莲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邓浩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坤教授围绕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宫颈癌诊疗经验,探讨了如何通过免疫治疗、放疗等方法在缩小手术范围的同时保证治疗预后,以及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再手术的注意事项。结合自身经验,他们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03


宫颈癌的免疫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彭澎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复发宫颈癌药物治疗的选择方案,为大家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岩教授则结合具体病例,讲解了宫颈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同时还介绍了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特征。

  


讲课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立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肖冰冰教授针对宫颈癌的免疫治疗发表了独到见解。

 



讨论

 

最后,王世军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感谢大家对本次会议的关注与支持。会议围绕宫颈癌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精彩授课,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妇科疾病和肿瘤的新发现、新进展。希望后续大家能够继续积累经验,提升诊疗水平。


主持风采



主持专家



子宫内膜癌分会场




PART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苗劲蔚教授深入分析了错配修复缺陷(dMMR)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优化策略,并分享了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当前挑战。北京协和医院曹冬焱教授聚焦于分子时代子宫内膜癌的决策进展,特别强调了免疫治疗在提升患者生存率方面的重大突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淑丽教授通过临床案例,生动地阐释了dMMR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流程。北京协和医院袁振教授则通过病例分享,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pMMR子宫内膜癌诊疗经验,这对于提升该病的诊疗水平至关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沈晓燕教授分享了关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dMMR晚期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治疗经验。

讲课专家


随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丽荣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赵峻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楠教授、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周志春教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范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郭银树教授,共同讨论了子宫内膜癌如何确定适宜免疫治疗的患者、规范诊治流程、提升基层医疗培训、增加患者接受度以及通过治疗指导和科普提高公众意识等议题。同时,专家们也强调了早期筛查和保育治疗的重要性,并倡导在这些领域投入更多努力和研究。


讨论专家



PART 2


根特大学医院Koen Van de Vijver教授深入剖析了子宫内膜癌诊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北京协和医院吴焕文教授则对POLE突变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详尽解读,深化了大家对这一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认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志启教授系统阐述了非特殊类型NSMP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精准治疗提升患者预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李立安教授分享了POLE突变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处理经验,并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熙阁硕士则展示了一例早期NSMP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病例,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复发管理提供了实践参考。

讲课专家


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杨雯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敏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志强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左鹏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金影教授,针对上述病例的诊治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和分享。专家们特别强调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及其分子特征在精准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目前分子分型在临床实践中的接受度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其临床疗效,以推动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讨论专家


PART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以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了宫腔镜技术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恩恩怨怨”。北京协和医院俞梅教授则聚焦于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详细阐述了微无创筛查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果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最新进展,为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讲课专家


PART 4


在此环节中,首先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丽荣教授团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叶明侠教授团队分别带来一例MDT疑难及复发病例。


讲课专家


随后,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包晓霞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吕涛教授、北京医院李叶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余立群教授、北京怀柔医院赵淑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杨慕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仝亚红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吴楠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金航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伟教授专家,针对上述两个病例,从中医和西医的不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他们不仅探讨了中/西医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治疗策略,还特别强调了子宫内膜癌筛查的重要性,指出了筛查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讨论专家

讨论专家


至此,2024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圆满结束,期待下次再相聚!



主持风采



主持专家



现场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