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连天,碧波拍岸,橘子芳洲。2024年11月23日至25日,由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省盆底专科联盟、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主办的湖南省盆底专科联盟年会暨第三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新进展培训班,在美丽的湖南长沙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盆底康复分会场,邀请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介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新观点、新技术及规范化诊治,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带来“分会场:盆底康复”的精彩报道。
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首先概述了盆底康复相关定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病因及症状。随后,她结合图像重点讲解了妊娠期、剖宫产等对盆底组织的影响机制,同时聚焦PFD的规范诊疗策略,分享了盆底康复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盆底肌评估、盆底康复评估等。她强调,掌握盆底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以普遍性防治为基础,争取为产妇提供系统的盆底康复干预措施,并结合每个产妇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盆底康复方案,从而减轻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症状,促进盆底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山市人民医院苏园园教授讲到,形体与内脏器官有着特定的联系,形体改变影响内脏功能,并重点分析了盆底结构及功能改变对盆腹力学、形体改变的影响,认为盆底功能的康复及盆腹力学修复有助于整体/形体修复。随后,苏园园教授逐一梳理了女性形体改变的常见原因,包括妊娠、分娩、损伤、职业、疾病等,并分享了形体改变的表现及危害。最后,苏园园教授着重探讨了形体康复智慧诊疗,强调了盆底功能多维评估智能化、盆底功能治疗智能化,以期通过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实现盆底专科诊疗技术智能化,提高康复效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龙腾飞教授首先详细阐述了筋膜定义与结构、阴道支持结构三水平理论与整理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盆底肌筋膜解剖分析了盆底肌筋膜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随后,龙腾飞教授通过视频展示讲解了盆底肌筋膜手法实操技巧,包括放松、松解、拉伸和强化四个步骤,并建议由浅入深,由非扳机点围绕扳机点,拉伸和按压盆底肌及肌筋膜触痛点。龙腾飞教授总结到:(1)肌肉长度发生变化的训练最能增强肌肉的力量;(2)肌肉被筋膜包裹,没有良好的肌肉初长度,无法展示出最佳肌力;(3)肌肉筋膜手法主要是调节筋膜的张力,恢复肌肉初长度,平衡神经功能。祖月娥教授:基于妊娠期盆底功能障碍一级预防策略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祖月娥教授讲到,妊娠及分娩对盆底造成的慢性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系统分析了妊娠期生理变化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祖月娥教授强调,建立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精准防治为主的一级预防策略,包括健康宣教、体重管理、妊娠期盆底肌锻炼(GPFMT)、整体锻炼、呼吸训练、会阴按摩等,关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最后,她建议,在充分评估妊娠期女性健康情况、锻炼耐受程度和产科相关的母儿安全后,可单独或联合多种锻炼策略,制订个体化的妊娠期锻炼方案。
妊娠和分娩是大部分女性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是引起盆底肌肉松弛和损伤的首要因素,多项研究证实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要因素。在本次报告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丁依玲教授重点探讨了孕产妇的盆底保护。首先,丁依玲教授详细阐述了孕产期产道的变化,尤其是软产道(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的变化,指出产道损伤是分娩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然后,丁依玲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分享了分娩时软产道部分损伤及处理要点,包括会阴及阴道裂伤处理、产道血肿处理、宫颈裂伤的处理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戴芙蓉教授首先阐述了子宫托使用的情况调查,包括首次适配/更换子宫托成功概率、目前子宫托在临床应用现状等。其次,她分享了子宫托使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表示无论患者特点如何,所有盆腔器官脱垂(POP)或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均可试用子宫托,并重点探讨了大部分常见的子宫托选择、放置和取出、护理方法及使用子宫托的并发症预防。最后,她强调,妇产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子宫托的类型、放置、教育及观察随访等,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症(GSM)是与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减少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卢丹教授指出,在症状方面,GSM包括外阴阴道干涩、烧灼感、刺激或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痛,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以及泌尿道症状等。治疗方面,一线治疗通常是非激素类阴道保湿剂和润滑剂。若一线治疗无法充分缓解症状,可考虑阴道雌激素或其他激素药物。此外,还有其他非激素治疗方法,如盆底肌锻炼、电刺激、CO2激光治疗等。长期管理与定期评估对于GSM患者同样重要,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中山市人民医院李丹彦教授强调,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电生理技术作为评估手段,通过刺激生物体并测量其电现象来分析盆底肌功能。评估时,需考虑肌肉是否能收缩、力量如何、哪类肌肉功能异常、收缩是否协调、动用的肌纤维数量、肌肉是高张还是松弛、肌肉反射情况,以及盆底肌收缩的有效性和控便控尿功能。此外,还需进行感知测评,检查球海绵体肌及肛周反射,以判断盆底神经损伤情况。李丹彦教授强调,准确评估盆底肌电生理功能是进行有效盆底康复的基础。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周红梅教授指出,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一个复杂的病症,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年龄、分娩损伤、种族、腹内压增高以及盆底支持功能下降等因素。其中POP-Q分度法是评估脱垂程度的重要工具。非手术治疗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子宫托使用以及盆底肌训练等。特别是盆底肌训练,能够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改善盆底功能。此外,盆腔射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显著降低脱垂分度并改善脱垂症状。总之,针对盆底肌力正常伴脱垂的患者,应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精准干预策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唐爱琼教授深入探讨了仿生物电技术在女性生育力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我国当前的人口出生现状,她强调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性。唐爱琼教授详细阐述了仿生物电技术在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IUA)以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等生育障碍中的应用。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仿生物电技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和修复,能够改善其容受性,提高妊娠成功率。同时,该技术还能有效分解宫腔粘连,恢复宫腔正常形态和功能,以及调节卵巢内分泌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从而保护女性的生育力。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李旭红教授指出,尽管排尿困难是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一个症状,但相较于尿动力学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子宫阴道脱垂等诊断,它往往被忽视。针对中老年PFD,李旭红教授强调了个体化运动处方的重要性,运动不仅是获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以积累足够的肌量、肌力和骨量,进入中老年后则需持续运动以维持这些身体机能。此外,李旭红教授分享了一个运动康复矩阵,该矩阵包括关节灵活性训练、躯干稳定性训练、肌力训练、复合型功能动作训练,以及基于心率和疲劳度监控的进阶式能量代谢系统训练。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罗军教授探讨了阴道紧缩治疗项目的临床选择。阴道具有丰富的血供和精细的神经感觉,特别是G点与女性性功能密切相关。阴道松弛症由盆底肌肉群张力下降导致,影响性生活质量并可能继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原则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心理疏导、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阴道内能量治疗(如激光治疗、射频治疗)来改善阴道紧致度;手术治疗则通过折叠缝合复位松弛移位的组织,恢复阴道及周围组织的结构特征,实现阴道紧缩效果。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