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如厕难以蹲下,苦苦哀求丈夫做个便凳后很开心,网友:离婚!

文摘   2024-12-10 19:30   陕西  

孕妈小鱼分享的一则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了广泛讨论。小鱼透露自己孕期已达六个月,在农村使用蹲坑时感到非常不便,便请求丈夫寻找解决办法。最终,她的丈夫用废弃椅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坐便器”,这让小鱼喜出望外,并称这是她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随后,她的评论区充斥着各种讽刺言论,有人批评她的生活态度卑微,也有人指责她的生活状况不佳。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简易便凳的安全性,以及孕妇在如厕时面临的问题。


“坐这凳子能顺利起身吗?不怕摔跤吗?”


“公司的是蹲坑,有一次因为蹲时间过长,导致耻骨疼痛持续了半个月,夜里难以入睡。”


“孕妇不宜使用这种蹲坑,因为增加的腹压对胎儿不利,此外,这个简易凳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怀孕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对孕妇来说都会变得繁琐而困难,原本我们视为平常的小事,到了孕妇那里都需要额外小心谨慎。由于孕妇属于特殊群体,她们的排尿排便问题同样非常关键,与健康紧密相联。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方面要求过于繁琐,不就是日常的如厕行为吗,怎么需要如此多的关注和讲究。



实际上,怀孕后,准妈妈的身体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适应与胎儿共存,身体做出了诸多调整,导致抵抗力相对未孕时有所下降,特别是生殖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因此,在选择“如厕”方式时,也必须格外小心谨慎。


蹲厕的利与弊!


在许多地方,由于条件限制或习惯,人们普遍使用蹲厕。对于孕妇而言,使用蹲厕有利有弊。


▶ 利:


✔ 在如厕时,蹲姿更容易使劲,这对于怀孕后便秘严重的孕妇来说,可以采用更合适的方式进行排泄,从而有助于排便顺畅;


✔ 经常使用蹲厕可以有效锻炼孕妇的腿部力量和骨盆、盆底肌,这有助于在分娩时更好地扩张骨盆底;


✔ 相对而言,蹲厕更加卫生,无需担心感染问题。使用时,臀部不直接接触蹲厕,用完后只需冲洗即可。



▶ 弊:


✔ 在孕初期,孕妇肚子不大,使用蹲厕尚无大碍;然而,进入孕中晚期后,随着肚子逐渐增大,使用蹲厕会给腿部施加更多压力,长时间蹲姿还可能导致脚部发麻;


✔ 长时间蹲姿容易导致血液向下积聚,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因此,从蹲姿突然站起时,很容易出现眩晕甚至摔倒的情况;


✔ 最严重的问题是,蹲姿容易挤压腹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胎儿缺氧。


▶ 蹲厕需注意:


1、选择半蹲的姿势最为适宜,双脚呈八字形分开,扩大腿部间距,为腹部预留足够的空间,这样会更加舒适。


2、蹲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如遇到便秘问题,可以在蹲一会儿后,短暂起身调整姿势,然后再继续。


3、建议使用适当高度的支撑物,例如一把半身高的椅子置于孕妇前方,孕妇可将上半身伏在椅子上,以此减轻双腿的负担。


4、如果准妈妈在孕晚期感到体力不支,可以使用折叠式坐便椅。这种坐便椅活动性好,干净卫生,且便于携带。


坐便的利与弊!


▶ 利:


✔ 如果选择坐在马桶上如厕,可以减轻腿部的压力,并且避免因长时间蹲姿而对腹部造成挤压;


✔ 在孕晚期,许多孕妇会面临严重的便秘问题,每次如厕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选择坐在马桶上可以避免因体力不支而引起的眩晕现象。



▶ 马桶如厕最佳姿势:


如果感到不适,可以通过踩一个小板凳来改善。由于马桶通常是90度坐姿设计,坐在上面时,身体也会形成90度状态,这导致耻骨直肠肌没有完全放松,从而引发肌肉收缩,如厕时需要更加用力。这样的姿势还可能导致便秘的发生率增加。


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会越顺畅。坐着时,肛肠角大约为80~90度,而蹲着时,肛肠角可以达到100~110度。使用马桶凳时,将其放在马桶下方,脚可以放在凳子上,这样对于孕妇、小孩和老人来说,可以减少用力,使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 弊:


✔ 坐在马桶上时,身体与排泄物之间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长时间停留会导致这些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内,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各种炎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排便应追求“短、平、快”,尽量减少人体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时间;


✔ 在卫生间的马桶上玩手机会延长排便时间,导致腹压持续增高。这会使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直肠静脉丛淤血充盈,曲张隆起,从而诱发痔疮。充血还会误导神经系统,刺激“排便感应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虚假的排便信号,长期会感到坠胀,进而引起一种常见的疾病—痔疮。


孕期如厕注意事项!


综合考虑,孕妇在家中上厕所时最好选择使用马桶,只要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定期对马桶进行消毒,基本上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1、如果家中只有蹲厕设施,建议每次使用时在身前放置一张椅子,利用椅子提供必要的身体支撑,以减少对肚子区域的压迫。


2、出门在外上厕所时,选择蹲厕更为适宜,因为公共卫生间无法保证卫生状况,马桶上可能滋生大量细菌,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感染。



3、如果是在旅行中入住酒店,使用马桶前最好先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或者随身携带一次性马桶垫,铺在马桶上后再使用,这样更为安全卫生。


上厕所时要牢记“三不许”!


1、如厕尽量不要深蹲

在如厕时应避免深度下蹲,因为蹲得越深,对胎儿的挤压越严重,这不仅会让胎儿感到不适,还会影响自己的行动能力,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


2、排便时太过用力

孕妈应避免过度用力,因为过度用力会导致腹部压力过大,进而可能引起胎儿缺氧或供氧不足等问题。


此外,到了孕晚期,如厕时更需格外小心。尤其是在孕产期的孕妈,由于盆底肌肉较为松弛,用力过度可能会导致分娩提前,尤其是对于二胎、三胎产妇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3、如厕时间过久

即使在卫生间感到放松,也要记住它是一个厕所。无论是坐便还是蹲便,长时间如厕都会影响体内循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孕妈可能会感到肢体麻木,而胎儿则可能因供氧不足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有脐带绕颈的情况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胎儿缺氧。


排便过程是一次由神经系统参与的反射活动。如果经常在卫生间蹲着玩手机,会给神经系统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我还没看完,可以慢慢来。这种信号会干扰原本正常的神经反射,逐渐形成新的反射模式,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最终可能引起习惯性便秘。


孕妈如何做到排便快,不久蹲!


1、定时排便


一旦有便意,孕妇应及时去厕所,尽量不要忍。长时间忍便容易导致便秘。排便时要学会放松,即使排不出也不要过于紧张,以免加重便秘。平时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蹲一会儿厕所,每次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帮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


2、适当吃高纤维食物


怀孕期间如果出现便秘,应尽快调整饮食,适量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芹菜、蒜苔等。这些食物富含粗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但需注意,这类食物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导致肠胀气或腹泻。



3、补充充足的水分


孕妇如果身体缺水,也容易引发便秘。许多孕妇平时不感到口渴时不会主动喝水,还有一些人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会有意识地限制饮水量,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便秘。


因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最好每天定时饮水,比如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盐水,盐分有助于软化粪便,温水也能促进肠道蠕动。喝水时应大口饮用,使水分迅速到达结肠,使粪便变得松软,更容易排出体外。


4、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


怀孕后,由于身体日益笨重,很多孕妇不愿意活动,经常饭后直接躺在床上。这样做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发便秘。如果能坚持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加速食物消化,还能预防和缓解便秘。


怀孕期间无小事,日常的吃喝拉撒看似寻常,实则关系到许多重要问题。必须事无巨细,方能确保母婴的健康与平安。


 Dr.HAODI 



-推荐阅读-

这5个因素才能决定胎儿大小,妈妈们不要再迷信了哦,一定要重视


孕妈妈冬季应多吃这4种食物,不仅养胃还能保胎,快收藏起来吧!


入冬后,有这3个习惯的孕妈更容易生下畸形儿,戳到你的痛处了吗


孕期好老公标准出炉,你家那位能得多少分?低于60分拉过来批斗!


怀孕后,孕妈若有这4种“表现”,或许是出现“胎停”了,多留心


妇产医生马良坤
协和妇产科马良坤大夫个人号,为准备怀孕、怀孕期、即将分娩或已分娩准妈妈和新妈妈提供孕前,孕期,产前产后及新生儿护理等最专业的科普知识,与您一起关注孕妇孕期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