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见闻录:跟着大领导出差,饭局上对方领导加我微信,谁扫谁?

职场   2024-11-04 08:17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吧


当面添加微信传统上还是用扫一扫较多,扫是一个动词,涉及到扫与被扫的两部手机,以及背后两位手机主人。

在职场上,遇到领导加微信,我们作为下级应该亮码被领导扫,还是主动扫领导的码?

因为近半年不时跟着大领导出差,在饭局上总会遇到对方领导提出加微信,或者瞅着合适的时机主动加对方领导微信,都涉及到谁扫谁的问题。

他扫我或者我扫他其实区别不大,没有绝对的对错,也不是说这样做等着晋升,那样做等着坐冷板凳。

但由于遇到的类似情境多了,既然可A可B,便琢磨出一些个人规律,以后都按某个程序来,省得每次都要选择。

今天就此分享一二,不一定对,大家理性看待。

1

扫前

#1

从双方步骤看

扫方

打开微信APP,一般停留在“微信”的消息界面。


点击右上角“⊕”符号,弹出包含四个功能的竖版小界面。

点击“扫一扫”,进入“扫”的状态。

被扫方

打开微信APP,一般停留在“微信”的消息界面。

点击“我”,进入个人界面。

点击个人界面如上图用黄框标出来的小图标,进入“个人信息”界面。

点击“二维码名片”,亮码,进入“被扫”的状态。

两者对比,显然扫方的步骤少,而且被扫方第③步的图标如果不太熟悉的话也不容易找。仅从这点出发,让对方领导扫更好。

当然,对于会用桌面小图标的人来说,扫与被扫的步骤都只有简单的两步。

长按桌面上的微信App图标,弹出几个功能键。

扫方点击“扫一扫”,被扫方点击“我的二维码”。

但一些年纪较大的领导大多不会用这个功能,当场教学的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本文还是按传统步骤来讨论。

#2

从主被动关系看

字义上,扫与被扫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扫代表主动,被扫代表被动。

实践中,扫方的手机处于不断扫描的动态,而且需要扫准对方的二维码才能添加,被扫者只需亮码后静候对方扫描即可。此外,扫方的步骤比被扫方少,同时起步的话,一般是扫方先进入状态,等候被扫方亮码。

行为学上,当我们处于交际弱势方时,总会倾向让自己处于“不闲着”的状态,如单位发工会购物卡,当发到邻近同事准备到自己时,明明手上暂时没啥活,但又不能作出翘首以盼的样子,只好让自己手上不停下,表示自己处于“不闲着”的状态。扫方便是处于主动的“不闲着”状态。

因此,从主被动关系看,我们扫领导更好。

2

扫后

#1

从双方步骤看

扫方:

扫方扫码后便进入对方介绍界面,会显示对方昵称、地区、签名等一些基本信息,点击下方“添加到通讯录”便进入正式的申请添加朋友界面。

在申请界面,扫方一般需要填写申请语——当然,不填留空也可正常申请——申请语的作用是让对方看到申请消息时知道这是谁,保障对方知情权。

申请语限制在50字以内,可以设置常用申请语,节省打字时间。

有人认为申请语只需简明表明自己的姓名和单位就行,其他如敬语、电话、职务等信息可以添加成功后再具体发,这样分一下步骤,可以增加互动的频率,添加后再打招呼也比较正式和礼貌。

也有人认为申请语里直接把上述信息全部包含显然更高效,反正可以设置常用申请语,不会耗费多长时间。于是把常用申请语设置为:您好,我是XX单位XX职务(也有不少人不写具体职务)张三159XXXXXXXX,请多指教。(握手)(握手)(笑脸)。

我个人倾向前者做法。

之后扫方可以选择为对方设置名称备注、标签、描述等,最后点击下放的“发送”,申请消息便会发至对方微信的“通讯录”界面。

被扫方:

被扫方只需在微信“通讯录”的“新的朋友”界面点击接受,双方便成为微信朋友。

两者对比,扫方的工作量更大,从这点出发,我们扫对方领导更好。

#2

从知情权看

由于扫方会先展示自己的单位及姓名信息,所以被扫方的知情权优先级更高一点。

之前试过被对方领导扫的,且对方有两三个人,他们的好友申请语都没有说明单位及姓名信息,导致添加后分不清哪个领导对应哪个微信,比较被动。

从这点看,也是我们扫对方领导更好。

#3

从掌控权看

扫方向被扫方提交好友申请,既然是申请,就有可能不被通过,因为选择的主动权在被扫方手上。一般而言,我们要掌握干活的主动权,但要让领导掌握选择的主动权。

此外,以往扫方发送好友申请后是没有发送痕迹的,有时候我们会忘了自己到底有没有发送了好友申请,也因此有人会重复发好友申请。

如果被扫方较长时间未接受我们的申请,我们便会怀疑到底是自己的申请忘了发出去,还是对方在忙没空看,甚或是不愿通过,由于无法对情况掌握透彻,难免有所内耗——当然,微信改版后好友申请也有了发送痕迹。

相反,被扫方对情况的掌握会更容易,而且接受申请的时机由其决定,他可以马上接受,也可以专心眼前,过后空闲时间再处理——或者不接受。

从这点看,也是我们扫对方领导更好。

3

实操

综上所述,扫方除了传统方式下的扫前步骤相对有优势外,其他方面均劣势于被扫方,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由我们扫对方领导。

实践中,我在谁扫谁的问题上是按以下程序操作:

如果对方领导说“小林,加个微信”,我便笑着简短回个“好”后,赶紧在手机桌面长按微信App,使其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功能界面,然后主动跟对方领导说“我扫您?”。

对方亮码,则顺势点击“扫一扫”;对方说还是我扫你吧,则顺势点击“我的二维码”。

如果主动添加对方领导,则先在手机桌面长按微信App,使其弹出如上图所示功能界面,然后笑着说“X主任,方便加下您微信?”,见对方同意后则说“我扫您!”,后面步骤与上面的相同。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对方领导主动亮码,我方其他同事纷纷上前扫码,这种情况我们默默跟着扫就行,没必要再客套。

如果对方领导有两三个,提议让我亮码、他们扫更方便,则顺着亮码便可,没必要再推托一番——毕竟这扫与被扫也不是啥重要的事。

如果看到对方领导一路加过来都是他扫别人的码,则还是会先客套一句“我扫您?”,然后按其要求亮码受扫。

当我扫对方领导时,申请语会简单注明自己的单位和姓名,其他的信息如敬语以及电话号码等将在添加成功后再打招呼细述。

同时,我会尽量记住对方姓名,由于时间可能比较仓促,在申请时只能顺便对其完成一个简单的备注,如“王诗琪”我可能备注“琪”或“诗”,过后有空再找资料补齐对方的单位职务以及姓名。

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对方领导在你打招呼表明自己单位职务姓名电话等信息后不一定同等表明他的信息,所以我们最好在申请时留个小标记,在对方领导不止一人时方便过后对号入座完善备注信息。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和分享吧!






求星标,别让盈白的文章迷了路





盈白
①位我上者,灿烂星空②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