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人不一定是巴菲特,也可能是大韭菜

职场   2024-10-09 08:02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吧


世间财富是有限的,且不是平均分布的,所以才有二八定律,才有穷富。

因此有人总结,从众的人注定无法成为二八中的二,他们说从众者是乌合之众,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而且从众者众,即便有泼天的富贵,分到众人身上也被平均成毛毛雨了,所以从众者注定只能是二八中的八。

上面所述盈白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财富总量有限,20%的人拥有四倍于己比例的财富(80%)符合数学逻辑,但80%的人拥有四倍于己比例的财富(320%)就不符合数学逻辑了,所以只能一小撮人相对巨富,而不能一大堆人相对巨富。

但有人从上面的观点延伸开去,认为只要不从众就一定能超凡脱俗,这也是过于理想了。

他们的证据之一是巴菲特说过的话: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你看,巴菲特就是不从众,反其道而行之,才能如此成功。

君不见还有许多声名不显的人也是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却输得裤衩都没了。

反其道而行之者有的向死而生,也有不少向死便死了。

所以“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并不是什么百试百灵的通往成功的灵丹妙药——它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基础。

也就是说,不从众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那为什么巴菲特运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取得成功?关键点在于他是在贪婪末端恐惧,在恐惧的末端贪婪。

什么是贪婪的末端?恐惧的前一刻。

什么是恐惧的末端?贪婪的前一刻。

所以巴菲特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先天下之惧而惧,先天下之贪而贪,其实质依然是从众,是依靠大众的力量赚钱,只是他先知一时、先走一步,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领头羊。

就像节前到现在,沪指一度大涨近1000点,全民情绪高涨。

我假设这次沪指能到4000点,那么从2700点猛涨到3000点时算不算大家贪婪——你看开户的人猛增,A股上了热搜,连市场大妈都开始讨论股市——A君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于是将2700点买进的股票在3000点抛掉了。

同样2700点买入的B君岿然不动。

等到沪指涨到3900+点,市场情绪更加疯狂,大家都坚信能够重返6000点甚至去到8000点,这时B君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于是卖掉离场。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股市开始大跌,一下子跌回3700点,一开始人们以为是技术性调整,优势在我,但被指数啪啪打脸,继续跌到3500点,后面更是跌回到3300点,市场一片哀嚎,“天台排队”现象也出现了,这算不算恐惧。

A君之前3000点卖出,踏空了将近1000点,正懊悔着,这时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于是在3300点大手买进,但岂料股市依然往下跌,一直跌到2500点,终于把A君跌成了别人恐惧我也恐惧的状态,最后忍痛割了肉,一算总账,不仅之前赚的没了,还亏了不少。

股市徘徊在2500点,大家都对股市恐惧不已时,B君大手买入,后面果然慢慢涨了起来,完成抄底。

从上面事例大家可以看到,A君和B君都奉行“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但结果却是天差地别——证明了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人不一定是巴菲特,也可能是大韭菜。

那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A君在别人贪婪的山脚处恐惧,B君在别人贪婪的山顶处恐惧。

A君在别人恐惧的深谷边上贪婪,B君在别人恐惧的深谷底部贪婪。

在贪婪的山脚处,B君跟着众人一齐贪婪,所以才能从2700点持有到3900点,在贪婪末端(山顶)——恐惧的源头——才转为恐惧,这恐惧其实是先众人之俱而俱,是踩着节奏变换节点的恐惧。

在恐惧的深谷边上,B君跟着众人一齐恐惧,所以迅速抛掉手上筹码离场,更不会大手买入,所以才能从3900点空仓到2500点,在恐惧末端(谷底)——贪婪的源头——才转为贪婪,这贪婪其实是先众人之贪而贪,是踩着节奏变换节点的贪婪。

由此可见,成功者往往不从众,但不从众者中也是失败的人居多。

只有踏着节奏变换节点的先天下之贪而贪、先天下之惧而惧者才能成为二八中的二,显然巴菲特就是这类人。

但巴菲特只跟我们说要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却没告诉我们怎么辨别什么时候才算别人贪婪(恐惧)的末端,如果我们贸贸然自认为掌握了股市真理规律,大多数人只会变成A君,跌倒在贪婪的前端和恐惧的前端,成为一枚赚小钱、亏大钱的韭菜。

盈白也不知道怎么辨别节奏变换节点,但至少知道不应该盲目把“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奉为圭臬——即便它是巴菲特说的。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和分享吧!

 

 




求星标,别让盈白的文章迷了路





盈白
①位我上者,灿烂星空②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