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诗歌、最初的朦胧
墓 碑
上一年,我应当立一座墓碑的,
而且是两块。
固然,作为诺苏①的我,
本来就没有这种说法,
祖辈都是无字之墓。
或许,多年以后
就会杂草丛生。
但尽管它在生长,
那也都是我心中的无字之碑。
昨日清明,
我也没有垢尘可扫,
因为那是一种属于自然的——
只要经过这座森林与山丘。
人生弯曲也好,直道那更好,
来到这里看看就足够。
故乡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
今天,下起了四月的雨,
还交加着万物之中的雪。
往昔不能重活着,
种子发芽时种树的人都已老去。
那就开一朵,四季不调落的花吧!
2018.04.6
回忆有些石头
A 石磨
一粒粮食,
碾转几回,
终于成了一口饭。
多年以前,记忆里
我家有两架石磨。
一架是很大的,
一架很小,也不是很小,
大的两个人合力才能推磨。
你推向我,我推向你,
妈妈和姐姐,
有时还有父亲。
要把所有的肚子都填满,
一推就是几十年,
或不止,从七十年代算起也行。
我来到世界最先吃到的
荞粉汤是这样来的。
豆花,还有燕麦粥,
这都是来自母亲的力量。
今天,我家还有一架小的,
其实已失去容颜,
最后,我不再写继续
……
它会是生活的一部分,
也将会是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页码。
2018.04.12
B 瓦板石
一块正直的木板,
一块干净的石头,
多少年来,遮风也避着雨,
甚至有时是冰雹与雷电。
一排排横队着的石头,
一对对竖条着的木块,
构成了牢固的栖息之地。
生命也就在此——
活着又死去。
蓝天之下,如今
传统的瓦板房,
已所剩无几。
把木块让给森林,
石头放在平原。
山那样活着,
纯朴,美丽,
坚固。
2018.04.13
C 锅庄石
一代接连一代,
寻找纯洁的,有力的
三块平的和立正的石头。
这是由石匠完成的,
也会刻一些象征的图案。
选一个吉祥的日子,
装在属于它的新屋。
再也不会挪动它的位置,
一个完整的火塘,也就形成了。
有很多故事,
哭泣的。
欢笑的。
思念的。
围绕在火塘旁轮回。
有时碰一下头顶,
开始烧柴,
所有的粮食都能熟透,
填满人们饥饿的生活。
一代变革一代,
传承也好,
变革也行。
只要三块石头的主人,
永远顶立便是优秀的传统。
2018.04.14
D 熟 石
在凉山彝人民间,
做任何一种祈福仪式,
悲伤的还是欢乐的,
都需要一个熟石。
或者不止,
两个 ,
三个 ,
四个,
甚至是九个。
它们不是用水来煮熟的,
而是用火来烧熟的。
它们就是石中最纯净的石头。
除此之外,在四月,
还有七月。
每年第一天去种庄稼,
和第一次吃新粮食,
也都离不开一块熟石。
熟石的目的,
我所知道的主要是:
人们安康,吉祥。
五谷丰登。
这也是每个彝人的,
恳切愿望的生活。
2018.04.15
E 石 桶
阳光正晴的这个时候,
读依乌②的一首诗,
突然想起两个词语:“石桶”
比石头还要重,
深沉。
或许,很少有人看见过
装水的石桶,
大多数用的是木桶。
十几年前,
我家有一个比较大的石桶,
正方形的面积,
母亲每天都要把它装满水。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
这个托起生活水源的石桶,
也跟着母亲的归去,
永远遗失在那黑土里。
2018.04.25
关于余生
我这么说是要避开多余的忧愁,
关于生与死:那是夜晚和白天的事。
或许我会死于一场意外,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我无声的死于今晚,
那么——那么就没有余生了。
其实我多么希望每个黑夜里,
自己是一只萤火虫的明亮。
当两扇门互不通融的时候,
要找到如何从窗口看向远方,
熟透并认识我的轻与静。
在这样的夜晚我继续燃烧,
不用刻意安排关于余生,
但要计划一张如图纸的生活。
很多年以后的日子,有天太阳正在落山,
坐在某个地方听着民谣电台。
当浓烟升起风轻摇时,
和我的家人写首关于余生完整的诗。
这就足够填满我的空白的人生,
从此我不再关心,生与死。
2018.06.8(有删改)
拾荒者
每次路过成都的火车北站附近,
我看见过很多,很多拾荒的。
其实他们在做一件有利于人类的事,
回收杂物,一点不剩
同时也把自己的生计也解决了。
但是能不能温饱,这个疑问
或许只有自己清清楚楚。
就说一位老人,也不算太老,
不知他有没有属于自己的避风港,
以及子女。看起来还挺有风度的生活,
自带凳子一放,塑料袋里西瓜拿出,
还带着一把水果刀,一块一块的切,
在享受一个上午,一口一口的吃着他的时光。
我从侧面看着他担心锐利的刀口
不小心刮伤没牙的嘴,哎!那可不得了。
现在这个年代的N国,如此场景并不好看,
会挡住来来往往外人的眼睛。
尽管他们在做一件好事,
但早已失去一个该有的正常生活
……
地大物博的这块土地,
我看到的仅仅只是关于一个
拾荒者的一面而已。
还有些问题我不知怎么说明?
2018.07.15
注:
①诺苏:即部分彝族‘诺’有黑色或主体之意,‘苏’带有人之意,
②依乌:彝族口语诗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作品《一个土著的下午》、《我的》、散文集《啊啵》。
诗歌:塞米尔·拉 责任编辑:拉 里 封面:电影·村庄,脸庞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