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的读书|为什么不推荐青少年多看日本文学?

文化   2024-10-21 23:59   山西  

日本文艺是一个巨型情绪放大器,我发现日本人有一个民族天赋:他们特别擅长【抓住一个微小的情绪】,然后通过【放大/夸张化/变形】,去【刺激观众读者的感官】,从而达到或是思考人性、或是表达情感的目的。这个不管是日本的文学作品,还是动漫、流行艺术、音乐,其实都是一样的。

很典型的就是日本的恐怖故事。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日本人的恐怖故事和中国人、欧美人的都非常非常的不同。

中国的恐怖故事儒家色彩和神话色彩非常明显,要么是聊斋志异式因果轮回(深深影响了韩国和泰国的恐怖故事风格),要么就是山海经色彩的神话风(不是说山海经是恐怖故事哈)。

欧美人的恐怖故事则是血腥爆杀,神话传说,而且不少故事和宗教相关(结合欧美的宗教背景就很有趣)。

但日本的恐怖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别人不说,就说知乎大名鼎鼎的伊藤润二。但凡看过他漫画的人都肯定会多少意识到,伊藤润二的创作思路,永远都是从一些微小的恐惧中,发掘出更大的恐惧。

比如说富江系列,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那种生活中对恶女的不可控的恐惧。再比如旋涡系列,一切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漩涡里开始的(这个故事已经算格局很大的了)。还有就是双一系列,也都是从熊孩子的恶作剧展开。至于其他的短篇,也都差不多——

发现生活里的某些时刻,有某些小小的情绪,夸张一下,扭曲一下,扩大一下,然后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刺激人感官的,同时又能让我们非常有显示代入感的恐怖故事了。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短篇《坏小孩》,对霸凌者狞笑恐怖感的扩大化,让人印象太深了。

这也就是为啥,日本人的文艺作品,往往非常的割裂,一方面很夸张,让人觉得,天哪这是什么疯子,会创作出这种东西。但另一方面,又会让人觉得很真实、很细腻,你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份情愫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中,甚至你会惊叹于,作者是如何发现你的这股微小的、难以被觉察的感受的。

这种割裂的感官体验,就非常有趣:

  • 你感受到你代入了,因为是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感受。

  • 但你同时又觉得夸张、荒诞,因为故事披上了一层扭曲诡异的外皮。

很典型的就是川端康成后期的作品,他后期写了很多看上去有些变态的内容,比如《睡美人》,讲的就是老年人对年轻女性的迷恋,甚至趁着女孩睡觉的时候偷窥偷摸。但你要说这种情绪不细腻吧,也不对,因为他确实精准地戳中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对衰老的恐惧。

就非常有日本牛郎特色,看上去视觉系,让你想要远离,可是人家的几句话就是能戳中你的心巴子,然后你好奇,想着继续了解下。等到你打算离开了,又继续冲着你的情绪高点戳戳戳,你欲罢不能又觉得奇怪,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故事一定会被你挂在心里久久不忘。



因为具备上述的特点,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日本文艺作品,喜欢不喜欢暂且不谈,但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播性。我曾经半开玩笑地和朋友类比,在中国,继承日本文艺天赋并发扬光大的的人,就是咪蒙

不信的话大家想一下,咪蒙的那几篇爆文,比如《致贱人》或者《帅是男人最好的嫁妆》,内核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抓住读者在某些特定阶段产生的情绪,共情,然后放大,从而把读者的认知引导到“你的情绪就是你的想法”,最终达到她的传播目的

但其实,个人一时间的情绪,并不能代表当事人对整个事件完全的看法,比如说,即使是非常恩爱的夫妻,某些阶段也想把对方砍了。

而咪蒙的思路是:你在某个阶段很讨厌你伴侣,然后细数各种小事1234,然后言辞激烈地骂对方。

这些小事和情绪是确实存在的,所以你看到文章会被吸引到,会爽,然后点赞。

可是,这并不代表你不爱你的伴侣。所以咪蒙的文章看多了,你会发现她说得并不完全正确。

问题是,即使你觉得不对,你的负面情绪,依旧增加了——因为她吸引你的方式,就是挑唆你的负面情绪。她挑唆完了目的达到了拍拍屁股走人了,但消化情绪,是你需要做的。



所以,如果问我是否适合在中学阶段多看日本文学?我的看法同样是,不太建议(并不反对)。

倒并不是因为悲剧色彩浓厚或者日本文学写得不好,是中学时期,本来就处在一个自我怀疑+高压的阶段。这时候如果看多了日本的文艺作品,养成了“发掘生活中的细微情绪,然后放大”的思维习惯,如果能从中有思考和解构就算了,如果没有,反而更容易让自己陷入进“为什么我有这么多负面”的痛苦里,俗称“情绪思想被拘着”,轻则中二,重则抑郁。

这不是日本人天生喜欢虚无主义,是你特么的天天把每一个小情绪都反复掰扯纠结,把某个小小的细节当成内核的本质,就算你有思考能力,你的CPU也有可能反复发热到让你头疼啊!

要知道,日本人之所以可以接受这种文艺特点,是因为日本本身的生活环境就非常特殊,处在一个压抑自我和暗戳戳放纵的割裂纠结中,所以我们看到的,日本人发泄压力的方式很少是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风俗产业、前后辈文化等等。韩国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或许就是学历史的朋友提到过的“小国家天然的焦虑”。

虽然都是东亚国家,但实际上,中国和日本韩国的文化环境差距是非常大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生活环境相对外放、松弛很多,对待一些成年话题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放得开,学生党在吸收了这种容易内耗的思维习惯外,没办法以日本的方式发泄,那只能是折腾自己或者折腾别人。

过说了这么多,也不可能完全不接触日本的文化。毕竟就算没有日本文学,日本的动漫有几个人顶得住啊……所以想看的话就看,最多就是中二几年,反正没有黑历史的青春又怎么叫青春呢?我娃要是闹着要中二,我劝完了该劝的,估计也就随她去了,最多就是在她进行各种中二显眼包行为的时候,手机摆好麦克风放好果断录像保存,等她结婚的时候送她一个青春显眼包合集套餐呗。


非癯仙
文学/音乐/美术,分享各种好玩的idea,有趣的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