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本来就没被策反,对张麻子忠心得很。
很多人觉得张麻子“孤身一人被背叛”,恰恰是因为“黄老爷思维入脑”:觉得张麻子的理想才是唯一的正道,不按照张麻子的思路走的,就是背叛,就是异端。
但这部电影别的不说,有一条主线是非常清晰的:以张麻子为代表的麻匪们,原本只是想捞点钱,但因为卷入鹅城盗官,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张麻子的成长就是成长,其他人的成长,凭什么就是背叛?!
难道张麻子从头到脚都是义气冲天的英雄?并不是啊。客观地说,他一开始也就是个杀人放火、盗官欺爵、跟女人发誓还要轮流摸胸占便宜的麻匪,除了战斗经验更丰富、更有领导气质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展现出比其他麻匪强到哪去的气质。
就算他是劫富济贫(这个存疑,因为印象中电影里是黄四郎用假麻子打着张麻子的名头抢钱杀人),那更奇怪了,很显然,他这个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被知乎网友群嘲把善举当游戏的花姐并没有本质上的问题。可是为什么花姐被各种恶意揣测,但张麻子的做法就是快意恩仇?
更何况张麻子一开始也不是为了百姓才和黄四郎斗的,他更多的还是霸气外露、不愿意对着黄四郎低头。在跪着搜刮老百姓的钱和站着搜刮黄四郎的钱之间,他选了后者,然后被黄四郎的六子事件等触怒,决定彻底把黄四郎铲掉。
我很喜欢张麻子,可是咱不能太双标。张麻子在电影里,是一个不完美的、不断成长的角色,既然他在这件事里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那其他麻匪和妓女,拥有同样改变思想的权利。
实际上除了各种营销号的阴谋论,我们很难在电影里真的看到手下们背叛的痕迹,相反,支持张麻子的剧情更多。
说是野心最大的老三,从没有和张麻子避讳过自己的野心,但他在张麻子决定隐忍的时候,真心实意地想给老六报仇,后来张麻子不管是让他把钱分给穷人还是把宝石送给山西母子,老三都是毫不犹豫地支持。
被说“全黑”的老七,看到张麻子发钱给百姓,只担心计谋是否有用,但没有像黄四郎那样因为分钱给百姓而觉得浪费。相反,在看到百姓拿到了枪之后,他高兴地觉得大哥的“发怒”理论管用。
花姐更不用说了,张麻子从没避讳过他的身份,她如果真的像网友说的那么两面派,学习汤师爷是最好的策略,而不是搞得被黄四郎当场怀疑,她就没想过,那句“想听百姓笑”可以直接被麻匪们作为弄死她献媚黄四郎的投名状么?她不聪明,但血性确实有。
那为什么电影的结局是他们选择和张麻子分开呢?
我更倾向于,这些人的意象,是被张麻子吸引的青年人。
他们和张麻子一样,原本浑浑噩噩生活,觉得听张麻子/黄四郎的话就够了,但被卷入鹅城盗官事件后,他们一方面敬佩张麻子的为人和理想,跟着张麻子行动,另一方面,也开始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
同时,因为靠近张麻子的思想,他们接收到了更丰富的信息。各种信息杂糅起来,会让他们在办大事的时候继续思考——和张麻子一直生活,真的是我需要的吗?
显然不是,电影里他们也没有避讳这点。
他们喜欢张麻子,但是他们不再喜欢张麻子那种深山的生活方式,觉得累。原本他们意识不到,也不敢说,如今有了自己的想法,敢说了。
他们见过了城里的女人,看过爱情,知道怎么革命,也知道伸张正义,同样有了自己的欲望。
这个欲望,是中性的,他们伸张正义,他们也向往金钱美女,但更多的,是他们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比如那个遥不可及的上海浦东,去骑自行车,去娶心爱的女人。
对于离开张麻子这件事,他们会不舍,会纠结,会思考自己是不是在背叛,但最终还是会坚定离开——我已经陪着你完成了你的梦想,跟你做了大事,接下来是不是应该换我上场,继续我的人生了呢?
与其说这是被腐化的背叛,我更倾向于这是雏鸟离巢。
站在张麻子的角度,兄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离开自己,是不好的。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终于完成了尊敬的人的梦想,他们要去思考自己的梦想了。
张麻子之所以笑着和他们道别,其实就是意识到了这点。不然以张麻子的脾气,选择他坚定认为“没有才重要”的黄四郎路线,其实比背叛他更让他愤怒,这帮孩子估计也活不到结尾。
更何况张麻子自己,都不太确定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的意思是,你是错的。
但“你是错的”,并不能推出,什么是对的。
所以在电影的结尾,他为去世的亲人祭奠,可前路到底要怎么走,他自己也不知道。
的确,他看到了部下们带着花姐,像汤师爷进城那一般吃着火锅、唱着歌。
问题是他怎么判断老三他们一定就被腐化了呢?他没办法判断,鹅城的经历,让他多次感慨人性的复杂,百姓有像花姐这样希望劫富济贫的,也有谁赢帮谁的愚民。
真正的恶人汤师爷看着很坏,最后也选择了支持他,那些底色本来就不算差的兄弟们,到底是真的腐败,还是就是吹吹牛逼博佳人一笑呢?
站在男性的角度,这很有可能,毕竟老二老三为了花姐开心,都能弯下身子当人肉自行车,花姐又是一个穿着军装就开心得不得了的姑娘——说不准在我们听不到的地方,老三和兄弟们特别得意的和花姐说,当初汤师爷就是这样吃着火锅唱着歌,被我们打下来的……
所以我觉得,电影的结尾,讲的不是背叛。
讲的是——成长后的迷茫。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很复杂的,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因为一次顿悟,就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
最初的思想解放,帮助张麻子从麻匪变成了杀死黄四郎的鹅城英雄。
可是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走,部下们不知道,张麻子自己都不知道。
他唯一确定的,是“黄四郎这种人”是错的。
因此,面对队友的马车,他没有像打汤师爷那样“一枪散马”,而是沉默地跟在后面。
张麻子不知道未来怎么选择,他也尊重青年人们的选择。但是那个张麻子,会一直在他们的背后沉默地看着他们。
是示警,也是鞭策。
老三们的未来,也只能自己决定。
那个我们一直认为是张麻子的人,也曾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问:生活在比以前舒服得多的条件下的青年一代,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答:我自己也无从知道。这恐怕谁也无从知道。
可是,能够想到两点。 一点是继续革命,也许会向着共产主义进一步发展。
另外一点是,也许现在的青年们会否定革命。
当然,我不希望他们反革命,可是未来的事情,要由未来的一代,根据当时的条件决定。是什么样的条件,现在我们还不能预想到。
正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广泛的知识,超过了封建时代的人们一样,将来的一代应该比现在的我们更聪明,问题是他们怎样判断,而不是由我们来判断。
今天的青年以及接续他们的未来的青年,将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来评价中国革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