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罐子藝術網」關注我們⬆
在15世紀的前半期,明朝帝國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實現了一次重要的社會轉型,這時期在明朝的發展令當時的西方世界為之羨慕。1420年,明政府完成了世界最大宮殿建築群「故宮」的建造。1429年,明政府在關稅貿易上有了更成熟的政策,尤其是設鈔關、收船稅,讓國家經濟有了更穩固的基礎。1435年,景泰藍在瓷藝技術在明朝宣德年間得以完善,並在隨後的數百年里成為風靡東西方的工藝,而這也主要得益於官方和民間的協力支持。雖然之後的明代經歷了「土木之變」以及一次次內宮的蕭墻之亂,然而明帝國卻直到1644年才正式告終。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於2014年9月推出的【明:皇朝盛世 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呈現中國歷史上段黃金歲月。開篇為明朝開國君主洪武帝(1368−1398年)駕崩後於1399至1402年發生的「靖難之變」;並以1449年正統帝被蒙古瓦剌俘虜之事結束。展品年代跨越四位皇帝的統治時期,包括永樂(1403−1424年)、洪熙(1425−1426年)、宣德(1426−1435年)及正統(1436−1449年)。這次《罐 新聞》將帶領讀者藉由【明:皇朝盛世】回到這高潮迭起的朝代。
余小蕙/倫敦報導
【明:皇朝盛世】甫於2014年秋天的九月中旬揭開帷幕。這項特展由大英博物館資深研究員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 Hall)與牛津大學藝術史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擔任策劃,歷時五年構思籌備,向30個不同公私立機構借作品,包括十個中國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機構,通過雕塑、織物、瓷器、珠寶、繪畫、兵器、家具、古籍善本、錢幣等280多件珍貴文物,探索明朝初期皇室貴族的不同生活面向。
策展人霍吉淑開宗明義為這項展覽定調:「此展的獨創新穎之處在於,它不是一項文物珍寶展,而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切片」。她接著指出,明代歷史前後270多年,大英博物館的展覽之所以只選擇其中50年作為聚焦研究的對象,是因為1400-1450年這段時期夾處在兩個重要事件之間,一是永樂掌政,另一則是正統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遭擒。在這之間,中國在成祖、仁宗、宣宗統治下,經濟繁榮、國勢強盛。這50年之所以稱得上中國歷史的轉捩點、關鍵期,兩個主要原因是宮廷文化和對外交往。
中國首都先前曾設在洛陽、西安、開封、南京等不同地方,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並建造紫禁城,北京自此成為中國首都,持續到六百年後的今日。明朝帝王除了皇室設在北京,另推行分封制,把皇子皇孫推到中國各地做藩王,以夾輔皇室,因此擁有不同階層、豐富的宮廷文化。除此之外,皇室與數量眾多的藩王宮廷也分別與中國外部的鄰國有許多往來,當時許多奇珍異寶從中國送到了南亞、東南亞、中東,甚至非洲東岸。
除了商貿關係外,軍事也是發展中外關係、促成商品和人交流的一個主要力量,鄭和率士兵二萬七千多人出使西洋,帶回了許多令人稱奇的商品、寶石等。大英博物館明朝展試圖從國際交流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段為期五十年的中國歷史,旨在扭轉西方認為中國要到十六世紀,在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影響下才慢慢走出封閉、向外開放的刻板印象。霍吉淑女士認為,要理解今天的中國,就必須知道明朝15世紀上半葉與東亞、南亞、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的關係與交流。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代最具藝術才華的皇帝
展覽一開始以年表、圖示對照明初中國與十五世紀初歐洲的大事記
宮廷文化
展覽在架構上,從權力核心的皇室宮廷逐漸向外擴展到藩王宮廷、軍事藝術、文人藝術、宗教信仰,最後到堪稱全球範疇的商貿朝貢。位於展覽起點的是兩幅並置展出、表現明朝時期宮城模樣的絹畫,一是南京,另一是北京,帶出明成祖遷都北京的重大意義。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送朝天客歸國詩章圖〉尤為珍貴,雖為李氏朝鮮宮廷畫匠所繪,是現知最早關於南京宮城的繪畫,至今只以韓文發表過,並且第一次離開韓國展出。兩圖對照下,除了不對稱的城牆外,可以看出紫禁城不論規模、形制、名稱皆以南京宮殿為依據,都有類似的石拱橋、廊柱、石獅。〈送朝天客歸國詩章圖〉左下角描繪明朝官員為朝鮮使臣餞行的場面,朝鮮使者正搭船准備離去,岸上多人帶著禮物前來送行,包括此次展覽展示的漆盒、圍棋、青花瓶等。對照展出的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北京宮城圖〉。霍吉淑表示,大英博物館爲了這次展覽,與上海博物館聯手花了一年多時間修復這幅畫,重現原來鮮明生動的色澤。
穎國武襄公楊洪像 220.8×127.5cm
1451年 美國賽克勒美術館藏
展覽第一部分「宮廷」除了皇室,也談論藩王,因為缺乏這個時期藩王的畫像,透過冕冠、冠袍、金銀玉器與家具擺設來勾勒宮廷的生活樣貌。其中,出土於山東鄒城明魯王朱檀墓的〈九旒冕〉,是目前發現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朱檀系太祖朱元璋第十子,信奉道教,終日焚香誦經、燒煉「仙丹」求不老之藥,結果僅活了19歲。這頂通高18公分的冕冠,非常輕盈(霍吉淑以「一盒空的早餐麥片盒」比喻)爲藤蔑編制,表面敷羅絹黑漆,鑲以金圈、金邊。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貫一金簪。板下有玉衡,連接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挂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系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魯荒王這頂九旒冕前後共垂著9道旒,每道上9顆五彩玉珠,垂懸九旒正是明代親王冠冕的定制(天子戴的冕前後分別垂著12道旒,每道旒上有紅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
山東鄒城明魯王朱檀墓 九旒冕
山東省博物館藏
九縫皮弁
1380年 山東省博物館藏
明魯王朱檀墓出土 龍袍
1389年 山東省博物館藏
展覽第二部分「武」,探討明代初期的軍事文化,根據霍吉淑表示,這屬於一個嶄新的學術研究領域。事實上,將軍與明朝皇室的關係密切,當朱元璋大敗蒙古軍,統一中國時,把女兒嫁給將軍以為犒賞;所以展覽先談將軍和軍事藝術,再談文官與棋琴書畫。出自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宮廷畫作〈朱瞻基行樂圖〉,描繪明宣宗便服檐帽在御園觀賞各種體育競技表演的場面,生動地表現出當時宮中的文體娛樂活動。畫面從右至左依次爲射箭、蹴踘、馬球、捶丸、投壺,此外桌上也擺了各式各樣酒器、杯、碟,供他享用,場面宏大繁複而又具體入微,真實再現了明代宮廷皇室的多彩生活。大英博物館按西方人觀賞習慣,將這幅近七公尺長的手卷整個展開,放在玻璃櫃中展示。
左右滑動查看細節
〈朱瞻基行樂圖〉
1426-35年 故宮博物院藏
貫穿整個展覽的兩大軸線──「宮廷」與「國際交流」—仍可見於此單元。例如現藏於英國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的〈金銀嵌寶石獸面紋鐵劍〉,據傳為永樂皇帝贈送給西藏寺廟活佛的禮物,上頭以藏文刻著「寶劍」字樣,整個劍身鑲滿了珍貴的黃金和寶石裝飾,劍柄為龍頭造型,並鑲以寶石為眼,劍身兩側刀鋒銳利,作工精湛,黃金把柄,是技藝超絕的上乘之作;霍吉淑指出,這可能是明初存留下來最重要的一把劍。策展人將這把寶劍與造型受蒙古頭盔影響、黃金龍飾紋則類似明初中國御用瓷器圖案的精美頭盔,以及不論技術、材質和設計都可見到歐亞大陸不同地區相互影響的馬鞍板(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放在一起展示。
〈金銀嵌寶石獸面紋鐵劍〉
1420年 皇家軍械庫藏
明宣德 鏤空金嵌寶石雙龍追珠紋枕端
頭飾
1400-50年 大英博物館藏
在「文」的部分包括兩件青花大罐,一為上海博物館收藏,另一爲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所藏。這兩件棋琴書畫圖罐不論大小、造型、圖案都類似,不過一個以男子為主角,另一個描繪的則是甚為罕見的女子。同時展出的是山東博物館所藏、明魯荒王朱壇墓出土的一件年代可追溯到唐代的古琴和三只圍棋棋子與棋盤。由於魯王朱檀的生前偏愛,琴棋書畫、文房四寶是朱檀墓的一大特色。此外,柏林亞洲博物館收藏的夏昶〈湘江春雨圖〉,此圖氣韻恢宏,用墨濃淡分明,筆勢豪放直爽,在墨竹中融入山水畫的筆墨意境,坡石和飛泉流水之間,竹林叢生,枝葉紛披,或隱或露,迎風搖曳,全卷12公尺,一氣呵成。另一件陳錄〈梅花圖〉則呈現皎潔月光下梅樹蒼蒼老枝、繁花朵朵,兩者相互輝映。
第三展廳以「文」為主題,呈現明朝文人的棋琴書畫藝術,前展櫃為分別藏於V&A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青花大罐〉與朱壇墓出土古琴與圍棋
掐絲琺瑯雲龍紋蓋罐
1426-1435年 大英博物館藏
明 江西青花瓷 H 33.5 cm D 18.6 cm
1403-24年 大英博物館藏
夏昶〈湘江春雨圖〉
柏林亞洲博物館藏
另外的吸睛焦點則是《永樂大典》。成書於1408年的《永樂大典》正本已不知去向,現今存世的是嘉靖年間抄本,約200冊在中國,另有約200冊散落世界各地。這次展出的三卷出自大英圖書館收藏,是該珍貴古籍第一次公開展示。在宗教信仰方面,展出許多佛像、道教神龕、拓印、古籍,其中,大英博物館藏一件〈龍泉窯青釉道教神龛〉(永樂四年製),分上中下三層展示神、守護者和神仙,結構分組運用了佛教的藝術風格,人像鍍金上漆,神龕塗了厚厚的一層青瓷釉,刻有九字銘文,是現存最壯觀的神龛之一。另外包括一本出自私人收藏、1401年抄寫於北京清真寺(牛街寺)的古蘭經,以及皇帝敕令編撰的《北藏》、《道藏》等。
第四展廳「教」探索明初宗教信仰
明永樂 龍泉窯青釉道教神龛
商貿外交
展覽最後的一個展廳,在「朝貢」的標題下,大範圍探索中國與鄰邦、甚至偏遠國家各方面的交流與相互影響。例如明朝宮廷與帖木兒王朝、朝鮮等各皇室之間開始有更多的往來,一件1414年作挂軸〈瑞應麒麟圖〉(費城博物館藏),描繪孟加拉國王送給明成祖一只長頸鹿(當時被稱爲麒麟)。此外,位於今天阿塞拜然的設裏汪(Shirvan)的一本波斯文詩集,使用的是中國紙。霍吉淑表示,根據紙的顏色和花紋得知是只在15世紀初輸出外國的紙;來自埃及的殘布,細看可以看到印著中國圖案。又如外銷瓷,這次展覽展出印度、埃及、泰國等不同國家的龍泉窯仿品。中國輸出許多剔紅漆器、外銷瓷,換回許多珍貴紅寶石丶綠寶石丶藍寶石。
最後一個展廳「朝貢」呈現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廣泛接觸與交流
最能代表明朝國力鼎盛、向外拓展的明證莫過於鄭和下西洋。然而若說鄭和在中國家喻戶曉,對絕大多數西方人而言,卻是個陌生的名字。霍吉淑指出,西方普遍認為哥倫布是第一位航海家,然而早在哥倫布出生之前,鄭和就七度航海遠征,最遠到達非洲東岸,鄭和不只代表了航海旅行,並且是一整套中國與外國的朝貢系統。展覽展出出土鄭和船艦建造工具,以及一件福建南平市文化館收藏的鄭和銅鐘,從銘文得知為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所鑄造。
佚名〈瑞應麒麟圖〉絹本 立軸
1414年 費城美術館藏
展覽動線最後是一件文藝復興時期曼帖那(Andrea Mantegna, 1431-1506)所繪的精彩油畫,呈現三王前來朝拜耶穌的景象,畫中三王以一只明初青花杯裝著金子獻給聖子,在畫作繪製的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中國器物仍相當罕見,僅少數王公貴族才能擁有,因此合適用來裝珍貴獻禮給耶穌。
曼帖那(Andrea Mantegna, 1431-1506)〈三王前朝拜〉畫面中央描繪一只民初風格青花杯,現場對照展出一件民初青花杯
大英博物館的【明:皇朝盛世】絕對是精彩的展覽。策展人捨棄從審美角度匯集、展示精品的傳統策展方法,從學術角度切入,在一個朝代裡頭找到一個發生重要事件的關鍵時期,並以跨領域研究方式,聚集研究15世紀初的不同專家,將中國藝術史與歷史、考古學、人類學、古籍研究、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進行交叉比對,試圖對中國歷史提出一套嶄新的詮釋和解讀,其策展方法堪稱野心勃勃。
展覽呈現西方人做學問的認真態度,組織架構嚴謹有序,並匯集了世界各地的重要文物來支持其論點。尤其最後一部分關於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影響,材料豐富,令人大開眼界。然而,展覽看完後,觀眾可能會有的一個疑問是:這五十年到底發生了哪些革命性的改變?的確,明成祖遷都北京、營造紫禁城、編纂《永樂大典》、鄭和率艦隊下西洋抵達非洲東岸,這些都是中國具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許多深刻的影響。然而,若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中國歷史不總是在重複?
中國數千年歷史,經歷了數十個朝代,每個朝代都有興有衰,在明之前,秦漢唐宋元也都各有其盛世、其改變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明盛世後也陷入衰微,為清所取代,之後是民國…就連中西貿易交流與文化影響,西漢張騫出西域早已開闢中西交流新紀元,而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中亞和歐洲,與西方的接觸也早在明朝之前。而在藝術上,明朝繪畫大致承襲唐、宋、元體系,再發揮自成一家。明朝繪畫大致偏重於文人畫派,往上承襲、混合了唐、宋、元三代的體系,而自成一家。因此,大聲疾呼「改變中國的五十年」可能太嚴重,反倒讓人感覺是作為吸引西方觀眾的一種噱頭。這或許也是中文標題取名為「皇朝盛世」的原因?
剔紅盤 D 34.8 cm
1403-24年 大英博物館藏
《CANS藝術新聞》
近期報導
今日藝術書推薦
《攻玉山房藏眀式黃花梨家具》三冊合售
1996年2月創刊的《拍賣年鑑》及兩本專業藝術月刊《CANS藝術新聞》和《當代藝術新聞》,分別於1997年及2005年創刊。《拍賣年鑑》提供全方面的市場數據。《CANS藝術新聞》以古美術為定調、《當代藝術新聞》關注亞洲當代藝術。兩本月刊為提供讀者最新資訊,每月都以快速的節奏更新並跟緊藝術時事,內容字字深入淺出,剖析藝術產業種種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