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 展覽|台北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親近國寶 ─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 帶您一覽商王精美墓葬品

文化   2024-07-19 16:39   中国台湾  

點擊上方「罐子藝術網」關注我們

李孟儒/台北專訪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版提供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自5月18日起推出為期半年的展覽【親近國寶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親近國寶系列每半年更換一次展品,每次聚焦一件國寶,以專櫃展出並深入介紹,使眾人能近距離觀賞國寶。史語所共典藏22組50件的國寶,本次精選的國寶為〈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此石虎於1934年自河南安陽殷墟1001號商王大墓發掘出土,2009年6月30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國寶。


1001號大墓是一座規模宏偉,帶有四個墓道的亞字形大墓,也是殷墟王陵區年代較早的大墓,更是王陵區形制最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早期曾被認為是商王武丁之墓。大墓雖然歷經多次盜掘,但在盜擾坑中仍發現許多精美器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大理石製作的各種動物造型的立雕,這些石立雕可說是殷墟商代文明與藝術的代表。此次策展團隊為文物館館員丁瑞茂與王家瑋,在展區中詳細介紹其發掘背景與研究過程,利用出土照與文獻,還原當時考古真實情境,帶領觀者認識該文物的重要歷史價值。


【親近國寶─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展覽現場

常設展【殷墟文化區】展覽現場

藉考古重建中國上古史

史語所於1928年起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考古發掘,歷時10年,共進行了15次發掘。首次發掘主要集中在小屯村,該村旁有一條河,名為洹河。洹河南岸是當時殷商的宗廟宮殿區,北岸則是王陵區,為商王埋葬之地。第10至12次即到王陵區進行考古發掘。史語所初期於小屯宗廟宮殿區發掘甲骨文與墓葬,隨後在侯家莊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因此,1934至1935年間,考古隊於王陵區集中進行三次考古發掘。然而,發掘殷墟和甲骨文的重要性需扣合當時史語所的學術環境來理解。早期的學者顧頡剛是疑古派大師,他認為中國的上古史是後代的人「層累地造」成的,對於越久遠的古代文獻,後代人對其暸解程度應該越少,但事實上,一些漢代文獻不斷疊加,導致他對中國上古史產生了懷疑,甚至質疑夏朝和商朝的存在。這對中國上古史的認識造成了嚴重破壞。顧頡剛與傅斯年同為胡適的學生,傅斯年原本非常贊同顧頡剛的觀點。但他也意識到,當對上古史產生破壞後,要如何重建上古史?於是,他從疑古到考古,利用地下的「無字天書」來重建中國上古史。所以,史語所甲骨文、殷墟的發掘,甚至西周與東周遺址的發掘,即建立在此時代背景下。


商  石對尾雙伏獸

大理岩   高12.7、長84.7、寬41.2公分

西北岡1001號大墓

商  玉象

閃玉  長27.0、高12.6、厚5.5公分

西北岡1567號大墓

安陽1001號大墓內發掘出精美石虎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的王陵區。史語所考古學家於該區共發掘10座大墓,由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永主持。他當時曾誇下海口說,要在此發掘出超過1000座墓,因此,首座發掘的墓被編號為1001號。具體而言,1001號大墓的發掘由劉燿負責,而其他墓則由不同的考古學家負責。1001號大墓內出土了許多精美大理石雕刻,包括〈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大理石梟形立雕、小石梟,以及一個將近100公斤重的對尾雙伏獸。


1934年的11月24號這天,〈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在深4.2公尺處出土,丁瑞茂直言,這也是為何選在此時辦展的主要關鍵。由於今年正值其出土90周年,展覽將於今年11月24號結束。這座墓葬曾多次遭到盜擾,石虎被發現時側躺在盜坑的邊緣,推測是盜墓者遺棄而推下坑的。因石梟與其它的大理石文物多出土於深度7至10公尺處,但由於盜掘,它不是在原來出土的脈絡之下,給考古學研究帶來了極大困難。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出土於盜擾坑旁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大理岩  高37.1、長21.4、寬26.8公分  重28.5公斤

西北岡1001號大墓

雕刻手法顯示商代工藝之高超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大理石作為雕刻材料,因其細緻性和均勻的顏色而被廣泛使用。丁瑞茂對此石虎進行外觀分析,其上的紋飾,包括手臂上的瓶形角龍紋、兩腿旁邊的捲曲龍紋以及卷雲狀的紋飾,皆為陰線刻,眼睛是甲骨文的「目」字眼。石虎頭上具有兩個類似扇形的立耳,前面的紋飾是用「減地」的技法,讓其凸出。丁瑞茂進一步指出,其厲害之處在於牙齒,刻畫出左右兩排的犬齒交錯,上下兩排鋸齒狀的牙齒空隙皆相同,裡外位置統一。石虎嘴巴左右兩側皆有圓形的柱狀梃鑽,應是從兩側鑽透,再從前面嘴巴打開之處把它挖空。細看其嘴巴內部也經過精心打磨,呈現出相當均勻的狀態。這些細節展示了商代工匠在石雕工藝上的精湛技藝。


儘管石虎的外觀讓人難以推測其具體用途,因工匠並不是將此石虎雕刻得如同擺飾,從背後的凹槽完全沒有紋飾,推測可能被用作建築木結構的一個構件。早期有學者認為是鎮墓獸,但並未有足夠證據支持。丁瑞茂引用史語所首任院長蔡元培在《安陽發掘報告》發刊詞中的一段話說:「……不為闕漏作補苴,這樣的處置問題,乃真求客觀知識的態度。」由於考古學研究具有變動性,一旦出現新的考古文物,先前的解釋可能被推翻。因此,研究人員只能根據現有證據在合理的範圍內進行推論,避免過度解讀,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商  石立梟

大理岩   高34.1、長25.2、寬24.8公分

西北岡1001號大墓

石虎命名故事:可見其特殊性及重要性

1928年史語所在殷墟的考古發現被視為中國首次科學考古。石虎出土後,讓參與發掘的梁思永等人興奮不已。據石璋如口述歷史記載,因這是空前的發現。當晚,發掘主持人梁思永將石虎擺在桌上,眾人熱烈討論如何命名。有人主張傅氏石虎(傅斯年)、李氏石虎(李濟)、梁氏石虎(梁思永)。梁思永則主張以當時負責發掘該墓的劉燿(後改名尹達)命名。雖然討論熱烈,最終並未達成共識。丁瑞茂表示:「首位發現某顆星星的天文學家,或是生物學家發現新物種,即擁有命名權,但考古學則不同。其實石璋如在不同文章提及,還有人主張蔡氏石虎(蔡元培),蔡元培是當時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以凸顯其特殊性與重要性。」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定義,〈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因其稀有性而被列為國寶,且其製作材料大理石在商代僅貴族以上才能使用,因此極為珍貴。


史語所收藏世界上最多的王陵區大理石雕刻,雖然中國的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現今仍持續挖掘殷墟,殷墟是在2006年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但他們再也沒有出土過如此精美的大理石立雕。〈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是史語所呈報給文化部文資局的公告國寶名稱,大理石是俗稱,若就材質而言,正確名稱是大理岩。丁瑞茂表示,器物的命名通常以材質和特徵為主。例如青銅器〈牛方鼎〉,它以牛頭為裝飾主題,又是方形的鼎,故名牛方鼎;還有些以紋飾作為命名的主體,如饕餮紋。


商  石立梟

大理岩  高17.1、長10.6、寬9.1公分

西北岡1001號大墓

迄今共展出8次
跪坐石虎於AR展覽中站起來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首次展覽時間為1937年的4月1號至23號,參加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由梁思永策劃,展示一個非常完整的商代文化。史語所的考古學家很早就意識到發掘出來的文物,研究後必須要服務公眾,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史語所文物館也開放參觀,讓幼稚園至研究所的學生,甚至是諾貝爾得主也來。他們希望這些文物不要關在象牙塔內,大力推廣學術研究。第二次展覽是1964年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由陳仲玉押送石虎過去,他是發掘馬祖史前遺址與亮島人的重要學者。1967年史語所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合作,於故宮展出安陽殷墟侯家莊西北岡1001號大墓,至2000年才結束。2008年為慶祝史語所80周年,推出【稀世之珍:西北岡1001號大墓特展】,展出1001號大墓及殷墟出土的石刻等精品。2012年【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首度集合兩岸殷墟出土器物於故宮展出。


2014年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精選史語所8件殷墟的文物,包含1001號大墓的石虎、石梟等,文物館同時推出「暢郵殷墟──郵票中的殷墟文物」展覽。2018年運用擴增實境(AR)及3D動畫等技術,推出「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甚至還有網友在文物館的臉書上調侃說,石虎跪了這麼久,晚上會不會站起來呢?文物館利用AR技術,製作了3D建模,讓石虎真的可以站起來。在以上展覽中,石虎皆為最受矚目的展品。


商  石鳥

皂石  高8.6、寬7.9、厚4.7公分

小屯331號墓

史語所典藏上千件殷墟古玉

除上述所提的〈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外,史語所約藏有上千件殷墟出土的古玉,這些玉石器大部分都出自墓葬,包括331號墓就出土了270多件的玉石器,但由於玉器和石器皆歸類成同一材質計算,所以準確的玉器數量難以估計。據安陽發掘隊的隊長唐際根於200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統計出殷墟玉器的發掘數量約為2600件。史語所於殷墟發掘1200多座大墓,有些報告尚未整理完畢,目前年輕研究人員還在陸續整理與發表,許多小墓出土的文物亦整理中。因此,丁瑞茂強調這些數字無法完全反映出真實的文物數量,且許多大墓中的精美玉器、青銅器都被盜走了,比如1001號大墓三件一組的大方盉,現今存放在日本的根津美術館。其實世界各大博物館內,許多商代的青銅器和玉器基本上皆從殷墟大墓出土。


殷墟古玉的分布同時反映商代社會的階層結構,不同墓葬中的古玉種類和數量亦反映了墓主人的地位。以考古出土的脈絡而言,大型立雕多於王陵或高級貴族以上的墓裡出土。以婦好墓為例,該墓一次出土700多件玉器,與331號墓的270多件玉石器相比,兩者的類型與用途皆有差異。由於婦好身為武丁的王后,其墓中玉器種類相當多樣。夏鼐早期曾進行商代玉器分類、定名和用途研究,當中有禮器(璧、玉琮等),還有武器和工具(玉戈、玉斧、刻刀等),同時有大量裝飾品(玉環、玉墜飾等),透過不同種類玉器的數量可推測墓主人的等級,也能從出土的文物中判斷是女性或男性。


商  玉梟

閃玉  長3.4、徑1.7、孔徑0.4-0.6公分

西北岡1001號大墓

古玉出土後的保護和修復工作

文物出土後,考古學家首先會進行簡單清潔。許多玉器在出土時上面會覆有朱砂,這些朱砂通常會被保留,以便後續取樣和分析。有些文物在出土時已經斷裂,史語所的文物維護實驗室會進行黏合修復。黏合過程中,主要使用不傷害文物的中性黏著劑,這些黏著劑具有可逆性,必要時可以用酒精等物質將其移除。有些文物在埋葬時就故意被打破,這可能是因為受到壓迫或其他原因。例如,有些青銅器被故意打碎後丟進墓裡。對於修復的程度,學界有不同見解。有人認為為了博物館展示,應該修復得更為完美;而史語所則主張修復後應保留一些痕跡,以顯示文物的原始狀態。


相較於其他文物,古玉的保存相對容易,因為它不太受環境影響。為了保護玉器,史語所現在特別使用中性泡棉加固,確保其有彈性且接觸的地方是無酸性的。而青銅器、甲骨等有機材質對保存環境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在溫度、濕度、照度和紫外線的控制上更為嚴格。展區和典藏庫房都需要24小時控溫控濕,甚至具備防震功能。在展區內,光纖照明被廣泛使用,由於它沒有熱度和紫外線,照度也控制在50勒克斯以下。展櫃內設有顯示濕度和溫度的儀器,這些數據會連接至電腦,便於館員即時監控和處理文物的情況。史語所的典藏庫房會根據文物的保存環境進行分類管理。瓷器和玉器的保存相對簡單,而青銅器的保存濕度需保持在35%左右,有機材質如簡牘和甲骨文則需保持在55%的濕度。通過這些精細的環境控制,史語所確保了文物的最佳保存狀態。


商  石伏梟

大理岩  高10.7、長13.9、寬7.9公分

西北岡1001號大墓

殷墟古玉展覽要如何吸引觀眾?

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身為學術型考古博物館,考量有些文物細緻的紋飾難以觀看,特別拍攝3D,輔助觀眾更全面地欣賞文物。所有文物展覽都會受限於只能展示某一面,且為求安全起見,底部仍需加固。例如,本次展出的石虎,現場看不到其底部,即可利用3D技術進行輔助展示。此外紋飾部分可通過拓片、拓印和線圖等方式來幫助辨認。另一展示方法是如同〈馬羈飾組〉,透過田野考古照片根據出土相關位置予以復原。有些博物館還會提供讓觀眾上手的玉石,以體驗觸感。而AR擴增實境技術也能幫助觀眾了解玉器的製造與配戴方式,掃描QR code後可觀看介紹影片,這是一種現代的展示方式。史語所現有影片是請學者介紹青銅器、漢代的簡牘、拓片等,還有如何使用科技考古研究古代的材料,屬於導覽的一種延伸。 


商  馬羈飾組

閃玉、海扇蛤

小屯164號車馬坑

商  玉人首形笄

閃玉  長24.9、寬2.9、厚0.7公分

小屯C156號探坑

商  玉箭箙飾

閃玉  長4.2、寬3.9-4.5、厚0.4-0.5、孔徑0.2-0.5公分,

          長17.3、寬1.1-1.2、厚1.3-1.5、孔徑0.5-0.7公分

小屯20號車馬坑

未來展覽規劃  科技應用於考古展示

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近期將舉辦多媒體展覽,如【青銅器學院】,利用投影技術,由虛擬人物講解青銅器基本知識。「親近國寶」系列展覽在年底後會更換展品。西周展區也會規劃新的墓葬展示,除了整墓展出,還會回顧當初的發掘情形,帶入考古學家背後的故事。丁瑞茂強調:「因為一般博物館介紹多為器物展,而史語所特有的優勢在於詳細記錄了每次發掘的過程,包括發掘日期、參與人員和拍攝記錄,這些資料會與出版品配合展示。例如先前展出的傅斯年讀書筆記展覽,就是將讀書筆記的內容出版並轉換成展覽。」此外,珍藏圖書、內閣大庫檔案和豐碑拓片區會定期輪展,甲骨文區則會推出主題特展。


史語所文物館至少維持一年有一到兩個特展,讓文物輪流展出。例如去年11月推出【從原料、編寫到再利用──邊塞漢簡的生命史】,結合史語所歷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呈現出來,許多學術研究是一代接一代。現在人文學科還要利用科學方式研究,這次漢簡展覽也展現利用電腦技術拼合的成果。此外,文物館也曾與資訊所研究員合作,利用AI技術對文物進行講解,觀眾可以與AI進行對話,獲得更豐富的文物背景知識。


商  玉神人首飾

閃玉  高8.5、寬3.8、厚1.0公分

小屯331號墓

商  石神人面飾

大理岩  長11.8、寬7.5、厚1.2公分

小屯B4號探坑

結語

1001號大墓中出土的〈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是中國商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之一。此展覽不僅是對古代文明的探索,也是對當代考古學發展的肯定。通過這件珍貴文物的展出,人們得以窺探商代時期的社會結構、工藝水準和文化風貌。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皆無法估量,展示出土90周年的〈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展覽,使更多人近距離感受古代中國文明的瑰麗與神秘,也為後世的學術研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商  石蛙

大理岩  高5.1、長12.5、寬10.2公分

西北岡1001號大墓

商  珊瑚石蟾蜍

珊瑚石灰岩  長5.5、寬4.3、厚1.5公分

小屯149號墓

更多精彩內容

2024 / 06 No.317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CANS藝術新聞》

近期報導

今日藝術書推薦

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1996年2月創刊的《拍賣年鑑》及兩本專業藝術月刊《CANS藝術新聞》和《當代藝術新聞》,分別於1997年及2005年創刊。《拍賣年鑑》提供全方面的市場數據。《CANS藝術新聞》以古美術為定調、《當代藝術新聞》關注亞洲當代藝術。兩本月刊為提供讀者最新資訊,每月都以快速的節奏更新並跟緊藝術時事,內容字字深入淺出,剖析藝術產業種種現況。

罐子藝術網
華人藝術圈必讀月刊《CANS藝術新聞》、《亞洲藝術新聞》。整合華人藝術圈資訊,關注骨董書畫及現當代藝術趨勢發展的重要藝術雜誌。「罐 新聞」平台是這兩本刊物的資訊先鋒,更是平面媒體網路化的領頭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