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 拍賣|東京飛鳥秋季大會即將舉槌 館藏級眾名家珍藏隆重登場

文化   2024-08-19 17:01   中国台湾  


點擊藍字 關注【東京飛鳥】更多資訊


東京飛鳥2024年秋季大拍將於公司新址「東京飛鳥藝術中心」隆重舉行。本場拍賣征集到眾多來源清晰,品質上乘的日本名家舊藏,其中最大亮點當屬「寸巢庵」舊藏古代書畫及宋拓、曾多次出版的劉繼㔽生涯重要名品「虎」、永青文庫細川家族舊藏「清乾隆剔紅龍紋花形捧盒」等重量級名品,更有眾多傳承有序的名門藏珍系列,精彩紛呈,值得期待。



本次秋季大拍瓷雜方面囊括了來自於繭山龍泉堂舊藏、壺中居舊藏、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德川家族舊藏、三井家舊藏、寸巢庵舊藏、永青文庫細川家舊藏、大阪美術俱樂部釋出、香港佳士得釋出、欧亚美术栗田先生舊藏、藤岡了一舊藏、井上家族舊藏、London Gallery舊藏、Collation of Suzanne H.Foster舊藏、Zetterquist Galleries、Benjamin J.Stezn舊藏、某重要財閥舊藏、富山縣河內美術館舊藏、吉田澄好軒舊藏、沈樹鏞舊藏、芑堂張燕昌舊藏、袁克文舊藏、歸雲山莊舊藏、兩河主人舊藏、安田靫彥舊藏、香雪齋舊藏、大井家舊藏、津輕家舊藏、江喜堂南江政一舊藏、聽松閣舊藏、號習軒舊藏等古美術收藏界名門豪族的舊藏珍品,有多數拍品附帶權威出版物及證書。以及出自於紐約及香港佳士得等早期藏品。

梵華妙相專場匯聚古寺釋出古寫經及漆金木雕佛造像、歐亞美術栗田先生重要舊藏犍陀羅造像等歷代佛教藝術精品。供御宸光專場以專供古代皇室享用的宮廷器物為主題,匯集玉器、漆器、 百寶嵌、掐絲琺瑯等門類。精工至極,高貴華麗,是近距離接觸並體驗皇家用器的絕佳機會。古代書畫方面匯集了「寸巢庵」舊藏袁耀神品「秋山行旅圖」、稀世珍品「宋拓聖教序」、董其昌、黃道周、董邦達、藍瑛等巨匠名士的精品佳作,近現代板塊驚現劉繼㔽大名品「猛虎圖」、亦有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吳冠中、林風眠、黃冑、吳湖帆、井上有一「當」等名家的作品呈現,為書畫藏家提供了極好的收藏機會。



Lot001~Lot025

盛唐風華

唐代高古藝術專場



006

唐 藍彩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07

唐 藍彩文官俑

來源:小山富士夫舊藏、東京美術俱樂部會員舊藏

唐朝時期國力達到鼎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安定而富足的環境讓人們在文化藝術領域也創造出更傑出的輝煌,唐俑便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唐代人俑的最大特點在於形象塑造之妙,造就出一個個形體優美、比例準確、表情生動的藝術形象。人俑頭戴官帽,面龐豐腴飽滿,頗具唐代人物造像特征,臉上的眉、目、鼻、口等均刻畫清晰。身著官服,長袖長袍,雙手於胸前相合,挺身直立,風度翩翩,溫文爾雅,氣質非凡。人物頭部露出胎底,身上則以藍彩相施,這種在唐代屬於稀缺彩料的色澤愈發凸顯了這件作品的珍貴,絢麗華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4

盛唐 黃釉大馬

此盛唐馬俑直立於台座上,昂首張口作嘶鳴狀。馬身的肌肉與筋脈刻畫入微,栩栩如生,靜中存動,仿佛隨時都會撒蹄奔跑,極為傳神。馬全身施黃釉,背上的馬鞍和腳下的馬蹄處則露出裡面的胎底,色彩搭配和諧優美。

馬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極高,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又是能力、聖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以馬為主題的工藝作品也是層出不窮。這件作品即是取此寓意,把雄壯有力與高貴優雅完美結合,做工技藝特色獨具,洋溢著濃郁的盛唐氣息,盡顯當時三彩工藝製作的最高水準,堪稱精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026~Lot063

名門藏珍

日本名家舊藏專場




LOT026~030

繭山龍泉堂舊藏

繭山龍泉堂成立於1905年,繭山龍泉堂的創始人,名叫繭山松太郎,他早年來到中國考察,但他的古董生意平平,一直到1908年,26歲的繭山松太郎在北平高價收購到了一件宋代龍泉鬲式爐,他下定決心高價收購,後以數倍的價格將其賣給了一名京都的古董商,由此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此,繭山松太郎一步步建立起了一個百年的收藏帝國。他的堂號繭山龍泉堂也由此而來。繭山龍泉堂所經手的很多藏品,都被日本官方評定為「國寶」或者「重要文化財」等高等級文物,如8件被評為日本國寶的中國陶瓷中的一件吉州窯玳皮天目盞,便曾經是繭山龍泉堂所經手的寶物。

近些年全球拍場上,繭山龍泉堂經手的重量級藏品不在少數,而最具知名度的,或許當屬201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那件2億多港幣成交的北宋汝窯洗了。這件拍出2億多港元的汝窯洗曾經是英國著名收藏家Alfred Clark夫婦收藏,原為一對,另一件1936年贈予大英博物館,另一件約在1976年前被日本繭山龍泉堂收藏,後由繭山龍泉堂轉入日本私人藏家之手。最終到了2012年,輾轉出現在了蘇富比拍場上,而據傳蘇富比拍賣的時候,繭山龍泉堂也參與了競投。

027

宋 影青刻花蓮紋盤

來源:繭山龍泉堂舊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5

五代 耀州窯刻花蓋碗

耀州窯始於唐代,發展於五代,盛於北宋,是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地之一。其釉質瑩潤,釉色青綠,裝飾手法多以刻花和印花為主,紋飾刻畫清晰,下刀犀利流暢,立體感強,且紋樣圖案豐富多樣,極富美感。此蓋碗圓口直壁,深腹,圈足,碗蓋蓋沿平折,蓋面隆起,頂端置鈕,整體頗為飽滿,捧在手中即能感受到其質感。通體施青釉,蓋面和外壁上均有刻花,以陰線勾勒出纏繞蜿蜒的卷草與層疊開放的碩大花瓣,顯得頗為優雅飄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6

宋 定窯白釉刻花玉壺春瓶

來源:①Zetterquist Galleries,紐約

           ②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編號QT10

十面靈璧山居為美國極為重要私人收藏之一,其名源於主人在上世紀80年代以121萬美元入藏之呉彬《十面靈璧圖》,該作品創下當時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世界紀錄。該藏家由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專攻東方藝術,醉心收藏中國瓷器、古代書畫、古典傢具,其收藏主要由世界頂級古董商購入,如於英國頂級古董商埃斯肯納茨(Eskenazi Ltd.)、紐約藍理捷(J.J. Lally)購入中國陶瓷、於英國馬科斯·弗拉克斯 (Marcus Flacks) 購入明清傢具等。 

同時,十面靈璧山居主人亦在專業指導下親自參與世界級拍賣場,蒐羅中國藝術品中的奇珍,並慷慨傾囊將其納藏。十面靈璧山居主人選擇藝術品有著極高的標準,嚴格甄選作品的珍稀程度、紋飾及品質。因如此之高的遴選標準和一流的經紀人協助,故可知進入「十面靈璧山居」收藏序列的藝術品皆堪稱精絕之珍寶。

此定窯玉壺春瓶小口外撇,細頸內束,溜肩鼓腹,下腹緊收接圈足,上部修長纖細,下部豐滿圓潤,弧線變化流暢自然,顯出清高大方而又不失秀美鐫麗之感。瓶通體施白釉,均勻的釉質白皙瑩潤,潔淨的釉面上以刻花工藝勾勒出纏枝蓮花,滿布瓶腹外壁,繁縟豐茂。蓮花自古有著高潔、清廉的象征意義,而此處與純粹無暇的白釉相結合,愈發突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至高意境,堪稱天作之合。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胎骨較薄且精細,顏色潔淨,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為白色,釉質堅密光潤,裝飾技法則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宋代是定窯逐漸形成自身獨特風格的時期,因此名揚天下,影響南北方一大批瓷窯競相仿效。北宋早期的定窯刻花,構圖、紋樣都比較簡單,具有淺浮雕的美感,而中晚期的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此玉壺春瓶曾被美國紐約的畫廊Zetterquist Galleries收藏,來源於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0

宋 三彩藍釉飛天圖枕

此宋代瓷枕一側凸出,另一側凹進,直壁,平底,瓷胎表面施三彩工藝,以淺黃為底色,再用綠、棕、藍等色彩勾勒出經典的飛天形象:頭頂束髮髻,寬額豐面,細眉秀目,嘴角邊微含笑意,凸顯祥和安定的表情,上半身袒露,僅披絲帶於頸肩,右手托起寶珠,背後生出羽翼,下半身則化為長翎,全身態勢展現出騰空飛舞的躍動感,身形流轉靈動、輕快曼妙,氣質端莊而不失嫵媚。飛天形象原本多出現在壁畫、石雕等藝術表現形式中,隨著朝代的更迭和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衍生出各異的姿態和意境,留下了具有不同風格特征的飛天作品,而此器正是其中精品,極為難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1

明萬曆 赤繪牡丹祥瑞圖大梅瓶

此萬曆梅瓶小口、短頸、豐肩、長腹、瘦底、淺圈足,展現出經典的梅瓶形制,這種上部圓潤飽滿、下部驀然內束的器形突出了一種纖細雋秀的風格,曲線的美感在此盡顯無遺。瓷胎堅緻,釉面滋潤,以赤繪渲染出來的各式紋樣在整個瓶體上逐步鋪展開來:頸部的蕉葉紋,肩部條狀帶中的四季花卉,以及瓶腹上盡情綻放、爭奇鬥艷的碩大牡丹,將豐繁、祥瑞的主題抬升到了極致的高度。瓶肩處暗刻“大明萬曆年製”款。赤繪是陶磁裝飾技法之一,在器面上塗以釉藥加熱至高溫燒之,再用各色之釉於其表面作畫,複以低溫燒製而成。由於多以赤色為主,故名“赤繪”。明代有尚紅之風氣,從而製作出了眾多施以紅釉的瓷器,不光受到國內各階層人士的喜愛,同時也被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市場青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0064~Lot104

古韻天成

歷代古陶瓷甄選專場




黑與白的千年之美-磁州窯


磁州窯是中國北方一個巨大的民窯體系,具有極為鮮明的民窯特色。它燒造歷史悠久,自北朝創始,歷經隋唐,宋金元時期繁榮鼎盛,經明清至今,綿延不斷,歷千年不衰。磁州窯中心窯場位於今磁縣、峰峰境內的漳河、滏陽河流域,以觀台窯為代表。1996年磁州窯遺址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磁州窯產品種類繁多,器物造型古樸、挺拔,裝飾藝術生動、豪放,裝飾技法豐富多彩。特別是磁州窯工匠將傳統中國繪畫技法直接用於瓷畫,創燒了「白地黑花」裝飾技法,呈現出黑白對比、反差強烈的藝術效果。在世界陶瓷史上獨樹一幟,與當時的官、哥、汝、定、鈞五大官窯並駕齊驅,並影響了黃河南北廣大地區諸窯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州窯系。

064

宋 磁州窯黑釉刻花牡丹紋玉壺春瓶

來源:傳平野古陶軒舊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只此青綠-龍泉窯


自古以來,龍泉青瓷以釉料之美譽滿天下,它們含蓄蘊藉的青釉深淺有致,質感溫潤失透,在日本,上乘的龍泉青瓷在當地長盛不衰,各大名剎和家族皆視之為傳世之寶。到了明初,龍泉青瓷無論是在本土或出口至其他亞洲地區,受歡迎的程度絲毫不減,文獻中亦明文記載,部份龍泉青瓷屬於宮廷御製,相應事務俱由京中派員督製。

日本藏家特別喜愛單色釉瓷,無論是收藏數量,還是藏品質量均堪為翹楚。在日本被列為「國寶評級」的中國瓷器約有8件,其中龍泉青瓷就佔了3件,由此可見日本文化對龍泉青瓷的重視。古代日本長期受中國文化的熏陶,中國文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志向隨著佛教、儒學等思想文化的傳播滲透到了日本上層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公卿貴族、武士、僧侶等高位人群中開始根深蒂固。日本人對中國的陶瓷器工藝憧憬已久,尤其是對宋代以來發揚光大的龍泉青瓷青睞有加,這個瓷種繼承越窯、歐窯、婺州窯的傳統,取各窯之長,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器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薄,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顯示出獨特的魅力,隨著天龍寺船等貿易船隻運載而來,受到人們的大力推崇,直接影響了之後日本人對美的認識和觀念。在現今日本僅存的八件被定為國寶級別的中國瓷器中,龍泉青瓷就佔到了三件,亦是對這段歷史的重要印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收藏家在稱呼這類青瓷時大多會使用「砧青磁」的名號,這又是從何而來呢?十七世紀茶人茶人真松齋春溪所著茶書《分類草人木》提到:「砧,松枝隆仙所持,天下一也,有裂(響)而名砧」,是從茶人所持青瓷器的裂痕聯想到響聲,再引申到日本傳統洗滌衣物時的打砧之聲,屬於非常經典的日本文學含蓄描寫方式,凝聚著風雅清淡的意趣。而另有一說則就直白得多,龍泉青瓷中多見的花瓶器形與打砧外形較為相似,故得此名。無論究竟是哪種由來,都足以體現龍泉青瓷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無論是室町幕府將軍所有的「螞蟥絆」,還是先後由有三傑之稱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所傳承的「千鳥爐」,具是此類作品中的名物,而更多的青瓷器也在東瀛的土地上得到了極好的保存。

073

南宋 砧青瓷鬲式爐

此爐口圓開,平折沿,短頸,圓肩,扁腹,腹底三實足承地,腹、足處有豎棱凸出,肩部淺淺現出一道微凸的弦紋,整器造型小巧而精幹。通體青釉,釉藥濃稠均勻,光滑滋潤,釉色幽青純淨,清新素雅。爐頂置銀火舍為蓋,為當時收藏家所配,製成鏤空枝頭繁花紋樣,遒勁有力的枝幹上無數花朵競相開放,幾乎遮掩住整個蓋面,其中呈現出的各個枝條與花瓣間的層次感處處分明,形成極佳的立體觀感,頗具意象。這件鬲式爐形制別緻,著釉細膩,色調清爽,具有一種素淨幽深的美感,將宋代青瓷的特色顯露無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86

明洪武 龍泉刻花水波纹大碗

龍泉窯遺址位於龍泉市境內,創燒於北宋初期,此後窯火不斷,燒造至今。龍泉窯繼承越窯、歐窯、婺州窯的傳統,取各窯之長,以燒製青瓷而聞名,器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薄,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顯示出獨特的魅力。此碗圓敞口,弧壁深腹,圈足。器體厚實富有質感,通施龍泉青釉,內側刻畫層疊的波紋,波濤起伏,洶湧澎湃,外側則浮現連綿不絕的纏枝西番蓮圖案,釉色幽青深邃,靜謐而雅緻,凸顯淡泊素淨的氣質,與紛繁華麗的蓮花枝葉搭配出別樣的和諧美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88

元代 龍泉窯彌勒佛

此龍泉造像燒瓷作胎,呈現為典型的大肚彌勒佛造型,面龐豐腴,露出笑容,袒胸露腹,佩戴項圈,右手扶膝,左手持有念珠,以箕坐姿勢坐在地上,輕鬆寫意,悠然自若。其和藹慈祥的神態與豐碩鼓起的腹部顯得隨和而寬容,乃“量大福大”之意,提醒世人學習包容之心。佛衣部分施龍泉青釉,釉質均勻凝潤,呈色清新素雅,佛身表面則露出胎底,包漿醇厚,形成色調上的自然區分,堪稱此類精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02

明 青花纏枝蓮紋大壺

此青花大壺瓷胎扎實,圓形侈口,短頸內束,豐肩鼓腹,下腹內斂入足,全器顯得頗為厚重,敦實穩健,大氣恢弘。通體遍施白釉,滋潤勻淨,釉面十分平整。青花發色濃郁,下筆清晰,繪製祥雲如意、纏枝蓮紋等吉祥紋樣,尤其是壺體的纏枝間隙中可見碩大的蓮花綻放,在色階明顯的青花料勾勒下顯得清新素雅。此壺造型穩重,施釉肥厚,明代製瓷的特點在此體現得非常明顯,而釉面上的青花繪圖則是落筆輕盈,精工細作,每一處線條都被勾勒得清晰爽朗,組成的畫面自然也是形象生動,活靈活現,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04

明萬曆 青花八卦紋獸足大香爐

此爐口圓敞,短頸收束,豐肩,腹部收斂,腹下三獸足等距分立,敦實而富有質感。通體在緊密滋實的瓷胎上施白釉,其上用青花料勾勒花卉、卷草、祥雲等經典紋樣圖案,尤其是瓶腹上的八卦紋飾,象征世界的變化循環,世間萬物皆可歸至其中,凝聚著身後的文化內涵和思想體系。萬曆官窯青花傳世品數量較多,器類豐富,器形多樣,在皇室“務極華麗”審美情趣的浸潤影響下,布局層次增多,畫面紋樣繁密,又有別具疏雅風韻的構圖裝飾,體現玲瓏之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105~Lot139

梵華妙相

古代佛教藝術專場



109

十三-十四世紀 銅鎏金菩薩立像

此像結高髮髻,頭戴寶冠,耳飾鐺,面部豐潤飽滿,容顏慈祥秀美,形象栩栩如生。頸戴項圈,雙臂套環,右手下垂到股側,左手舉至身前,皆有結印,上半身裸露,展現出非常明顯的女性特征,下半身著薄紗,雙腳分開呈略微傾斜的自然姿態站立,身形婀娜多姿,美輪美奐。這種樣式的造像具有非常明顯的印度、巴基斯坦地區的佛像風格特征,與後來中原的佛像有著頗為顯著的區別,帶有一種古老而充滿神韻的特色。通體為銅胎上施鎏金工藝,燦爛優美,經過歲月的打磨可看到各處露出的胎色,醞釀出素樸的古韻,冠、額、項圈、臂環、腰飾上嵌寶作為點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23

元 木雕漆金彌勒坐像

當麻寺位於古代大和的「西方」,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是擁有白鳳、天平式樣大伽藍的知名古剎。當麻寺金堂中的彌勒佛像、四天王、梵鐘等白鳳藝術品傳承至今,並做為藏有日本唯一保存完整的東西一對古代三重塔的古寺廟而聞名於世。作為本尊供奉的「當麻曼荼羅」是奈良時代藤原家的郎女。中將公主憑借抄經功德親眼目睹的極樂淨土的景象,以壯觀規模表現出來的國寶級藝術品。此彌勒佛像以大塊木料精雕而成,佛像面部豐滿,神態慈祥,隆起的大腹乃包容萬物之象徵。右手置於膝頭,左手扶於布袋口上,象征著無限的包容與平和,民間將其視作聚集福氣與財富的神聖載體,自古以來被人們所推崇信仰。佛像背後可見方形裝臟,或是當年用來藏經之處。此造像豐潤飽滿,雕工精緻,風格大方,具有絕佳的厚重感和歷史沉澱,柔和與自然的美感更是盡顯無遺,是極為難得的一件木雕佛造像傳世珍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24

十七世紀 木雕漆金觀音坐像

來源:奈良古寺廟釋出

此像以木胎製佛身,再用金漆裝飾出明亮燦爛的效果。佛像盤高髮髻,著黑彩,頭戴寶冠,面部豐腴圓潤,兩眼微張,鼻樑挺拔,眉間白毫,眉、目、口均施彩繪。露出右肩的長袍衣裾線條柔順自然,輕盈飄逸,頸戴項圈,雙臂佩釧,雙手於身前結智拳印,表諸佛之執持智法海,結此拳印,能滅無明妄想,入於佛智,故稱其名。雙足交叉相疊而成全跏趺坐姿,安定地坐在高高的蓮花台上。這尊木雕佛像尺寸巨大,足有一百二十公分之多,造像豐潤飽滿,體態勻稱,做工精緻,風格肅靜,木雕造像所特有的柔和與自然的美感更是盡顯無遺,且出自於古都奈良的古寺之中,具有絕佳的厚重感和歷史沉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25

十七世紀 木雕漆金如來坐像

來源:奈良古寺廟釋出

此像以大塊木料精雕組合而成,呈現經典的螺髮肉髻,飽滿面龐,螺發施彩,其他部位則用燦爛的漆金覆蓋全身,顯得莊嚴華美。佛身勻稱,呈全跏趺坐姿,身披僧袍,雙手置身前結禪定印,以示安定穩重。背後顯現出碩大的舟形背光,表面布滿迴旋的雲氣紋樣,座下的蓮台也是相當厚重大方。這尊漆金佛像同樣來自於奈良古寺的舊藏,作為日本的佛都,奈良從佛教傳入東瀛以來便是其發展、傳播的中心地,無數古寺在此流傳至今,而凝聚了上千年佛教文化精髓的古代造像工藝,也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民間能夠見到尺寸如此巨大古寺釋出的佛像,實屬難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128~134

附歐亞美術栗田先生鑒定證書

Isao

Kurita

栗田功(Isao Kurita),1941年日本兵庫縣出生。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隨後又在比利時留學深造,機緣巧合,年輕時代法國公派回日本途中,停留巴基斯坦,阿富汗旅遊,從此開始正式潛心研究犍陀羅藝術,是一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犍陀羅藝術研究專家、資深收藏家、日本歐亞美術公司社長。在40餘年從業生涯中,對古絲路文化以及犍陀羅藝術有深入研究與見解,同時對阿富汗地區藝術文化財產保護,犍陀羅藝術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出版著作:《犍陀羅美術》上下冊、《佛陀的一生》、《大美之佛像》等。栗田先生經手的犍陀羅藏品被先後被日本東京松岡美術館、平山郁夫絲路藝術美術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藝術美術館等收藏。

128

二-三世紀 犍陀羅如來立像

來源:歐亞美術栗田功舊藏

證書:栗田功鑒定證書

犍陀羅佛像的一大特征就是源自希臘羅馬藝術的比較寫實的人體,加上印度佛教的象征標誌,形成眼深鼻高的希臘人面龐,再加上衣褶厚重的袈裟,好似古羅馬雕像所穿的長袍,故而也有被稱為“阿波羅式佛像”。此像用大塊岩石雕琢而成,打磨細膩光潤,質感十足,色澤深沉中帶有時代的滄桑。頭頂肉髻,波狀髪紋,高額,挺鼻,薄唇,眉間點白毫,雙目略張,腦後呈現圓形背光,身著覆蓋全身的薄縷衣袍,身體微傾立於臺上,右臂上抬但手部已失,左臂下垂於身側,神情安詳,體態勻稱,將當時高超的石雕技巧展現得淋漓盡致。另附日本著名犍陀羅研究家栗田功的鑒定書,評價該像為“二-三世紀犍陀羅地區中心部出土的優美佳品”,也從側面印證了該像悠久而有序的傳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35

宋 石雕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幢是梵文“馱縛若”的譯名,原指頂部帶有寶珠,下方立有長桿的傘蓋,安於佛前以紀功德及鎮邪。唐代開始出現了俑石雕製作的幢,通常分為幢座、幢身和幢頂,而本品便應是取自幢身。 此經幢呈六邊筒狀,宛若一個石墩,表面充滿著歲月洗刷的滄桑,整體則極具質感。六方陰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之內容,盡顯神秘與莊嚴。此幢字體取法唐代褚遂良,又有宋徽宗之筆意。為大宋崇寧三年所造,保存至今極為難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是佛教密宗經典,主要內容是佛陀為善住天子宣說禳災延壽之法,顯示尊勝咒之靈驗。此經譯出後尊勝咒在中國流行,歷代頗有傳習者,亦有建造「尊勝陀羅尼經幢」以禳災延壽的風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36

北魏 石雕如來佛龕

此佛龕用一整塊巨石雕琢而成,正面深挖舟形背光,其中為一尊坐佛,頭頂肉髻高聳,雙耳寬大,面部清秀細緻,已然具有相當明顯的中原人士相貌特征,身形修長,著長衫,覆足,雙手合於身前,身形安穩,盡顯慈祥安寧之感,令人安心、平靜。石板兩側呈現同樣的佛像身姿,將高浮雕的技藝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北魏文成帝的大力復興下,佛教得到了飛躍發展,孝文帝太和年間,北魏造像風格趨於成熟,形成一種特有的風範。此石雕佛碑所呈現出來的雕刻工藝水平頗高,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北魏佛教石雕藝術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140~Lot164

供御宸光

宮廷藝術專場



永青文庫——細川家族

八百年輝煌歷史的名門望族

▲細川家綜合美術館—永青文庫▲

細川護立

細川護貞

細川護熙


細川家族血統高貴,是赫赫有名的日本皇家血統清和源氏的分支,大約在十三世紀上半葉的鐮倉時代(1185-1333)初期,這一支在三河國額田郡細川鄉定居,改姓細川氏。明治維新時期,熊本藩主細川家被封為侯爵,至此,細川家已經經歷了十幾代的輝煌。細川家第17代主事細川護貞進學京都大學法學部,受教于狩野直喜博士,後從政界退隱,專注于書畫、茶道具等古代美術品的收藏,1982年出版《一得錄》(中央公論社),1992年出版《目迷五色清朝磁器》(中央公論社)等,詳細記載有細川家族舊藏的各類古代藝術品。如今坐落在東京目白台的綜合美術館永青文庫,1950年由細川家族第16代主事細川護立(1883-1970)年創立,除了細川家四百多年來十幾代人的收藏外,還包括了細川護立收集的日本本土美術品八萬件,其中包括了8件國寶和32件重要文化財。護立之後,永青文庫由細川護貞接替管理,延續了數十年。

直到當代,細川家族仍然是活躍在日本政壇的一支重要力量,1993年6月,自民黨的小澤一郎、羽田孜等人的倒戈導致宮澤喜一政府垮台,最終由細川護熙出任首相組成了八黨聯合政府。細川護熙是日本二戰後第一位非自民黨首相,其上任後不久便發表了就二戰問題對華道歉的重要言論,為日本政界在亞洲贏得了尊重。與此同時,細川護熙延續了家族數百年的藝術血統,這位日本第79任首相還是一位水平相當不錯的陶藝家。細川家族在近八百年的歷史上,文化名人輩出,成為了日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一族」。細川家族數百年來的收藏,也足以成為自古以來日本貴族對于中國藝術品孜孜以求的一個精彩縮影。

140

清乾隆 御製剔紅海水龍紋花形捧盒

出版:《細川護貞 一得錄》P148 No.83

來源:壺中居舊藏、永青文庫 細川家族舊藏

此捧盒呈五瓣花形,平蓋面,腹部突出,子母口扣合,圈足,整體器形俊俏大方,敦實飽滿而不失雋秀典雅。表面通施剔紅工藝,蓋面開光內表現洶湧翻滾的驚濤駭浪,雄壯豪放,浪尖蟄伏著三條矯健蛟龍正對一枚寶珠爭奪不休,或張牙舞爪,或盤旋輾轉,動作姿態各不相同,但皆具有一種韻動勃發、乘風破浪的霸氣,觀之則令激昂感油然而起。盒蓋開光外側與盒腹下方則描繪出百花綻放於波瀾之上,繁縟而華麗,層次極為分明,一派喜慶吉祥的豐盛景象。

這件雕漆作品運刀犀利自如,已臻化境,紋樣的處理更是恰到好處,層次分明,突出三龍戲珠的主題,再輔以百花齊放的背景,醞釀出極為祥瑞的氛圍,堪稱剔紅器物的經典。海水龍紋的運用在乾隆朝頗為常見,這從收藏於北京、台北故宮中的多件逸品上都能得到印證,而此盒表面的龍紋突出表現個性特征,這也正是其出眾之處。此捧盒出自名門細川家的舊藏。細川家源自源氏一流,從鐮倉時代至江戶時代都是武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勢力。明治維新後,原本的公卿、武士階級紛紛轉為華族而受封爵位,細川家也從而成為侯爵家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43

清 黃花梨紫檀嵌百寶修齋堂款和合二仙圖重盒

此盒以紫檀木和黃花梨為材,形呈長方,蓋面在紫檀木上嵌百寶組成圖案,表現為蒼勁松樹下的兩位童子,一人手捧仙盒,意指和好,一人扛起蓮花荷葉,取意諧和,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二仙”的形象,畫面空白處鐫“修齊堂”字樣。盒分數層,可分別打開,內部分隔出大小不同的隔間,用以放置各類小巧的寶物,而從外側看去,盒側仿製為書頁狀,好似是幾本書籍疊放在一起,設計之巧妙令人叫絕。《國語·鄭語》曰:“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是為“和合”一詞最早的記錄。爾後,和合的概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廣泛而深入地融入到中國文化之中,可以說,中國文化就是和合的產物,惟其如此,才能源遠流長、充滿活力。和合二仙在千百年來作為家庭和睦、婚姻美滿的象征意義早已深入人心,傳說他們的寶盒之中裝滿了金銀財寶,和氣生財,而兩人形影不離又意喻家庭、朋友、夫妻的和合如意,由此也成為許多器物上的吉祥裝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48

清乾隆 和田白玉雕龍紋鳳耳雙聯瓶

此瓶取和田白玉為料精雕而成,玉質瑩潤晶透,色澤淡泊素雅,氣質清爽明朗。器整體呈雙聯瓶造型,為明清時期的一種形態特殊的式樣,亦稱合巹。左右瓶身均呈方柱狀,瓶蓋頂端有三個連環的如意頭相連,瓶身前後則由上下成對的盤龍裝飾連接,盤龍之間的位置鐫刻夔龍紋飾,瓶體左右則各置一羽神鳥鳳凰作耳,整體簡潔流暢的器形中恰到好處地加入細緻精美的雕刻,一展清代玉工的傑出手藝。明清時代的玉器文化繁榮至盛,在世俗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的同時,在皇室貴族之間也依然極受歡迎。此時的玉器製作工藝水準已達到了一個頂峰,各種細緻精巧的做工得以展現,特別是在皇帝的推崇下得到了極大發展,講究古樸典雅、品味高深的作品被陸續製作出來,且又具有極高的把玩性,成為收藏的絕佳對象。這件作品用料考究,形制匠心獨具,龍紋生動有力,鳳耳高貴典雅,將清代玉器的魅力展露無遺,堪稱珍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50

清 紫檀嵌夔龍紋佩硯屏

硯屏是中國的傳統工藝,為屏風的一種,其形制與獨扇式座屏相同,但體積較小,常置几案上,用作陳列、擺設,多以玉、石、漆木為屏。這種硯屏據說出現於北宋時期,比起實用的功能來,更多還是起到一種滿足文人清玩趣味的作用。此硯屏攢紫檀木框,有棱有角,四方周正,氣質硬朗。束腰鐫刻松鹿圖,意喻長壽祥瑞,支足處遍飾鏤雕卷草,精美細膩。正面屏心內嵌圓形玉璧,玉質潤澤白皙,璧面上雕琢穀紋和鳳鳥紋,犀利遊走的線條清晰自如,玉璧上方則有一雙夔龍正對寶珠爭奪不息,龍身曲折而富有張力。屏背面展現出玉璧的反面,為八條輕盈遊走的螭龍,每條螭龍的身姿形態各不相同,充滿意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51

清 和田玉水上漂鏈條瓶

此鏈瓶由和田玉雕製而成,口呈長方,盝頂紐蓋,束頸下折肩,扁腹下方漸斂,圈足,玉質晶瑩素淨,表面再以犀利的運刀雕刻各式紋樣:蓋、頸處鐫蕉葉,扁腹則飾有饕餮獸面。瓶頸兩側置一對如意耳,套回環鏈相連,頂部的拱形把手與硬木座兩側升起的提梁用鉤具吊在一起,令瓶、座兩部分合二為一,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清代皇帝喜好仿古做工,在許多玉器、瓷器上刻畫出各種古樸的紋樣。此玉瓶上浮現的獸面紋便是多見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正符合皇帝的珍玩嗜好,器體與提梁天融合一,比例適度,線條優美秀巧,展示出匠人的精湛手藝,可想見應是清代玉雕的代表之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58

清乾隆 御題掐絲琺瑯牡丹紋壁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165~Lot192

萃古吉金

歷代銅器集珍專場



167

商 青銅獸面紋方鼎

此鼎為長方形槽,折沿,方唇,兩短邊中部的口沿上立起雙耳,腰身下部略往內收,底面小於口邊。通體銅胎上滿布青綠色銅鏽,沉澱著數千年的歷史。鼎腹八方出戟,彰顯出硬朗霸氣的風格,四面上則有經典的獸面紋樣裝飾,線條流暢而清晰,繪出古代神獸的兇猛形象,表現出古人對大自然未知神秘的敬畏之心。鼎腹下承四足,呈粗壯有力的圓柱狀,每足根部亦有飾蟬紋圖案,蘊含著古人的生死觀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68

西周 青銅獸面紋鬲

青銅器的製造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的歷史。古代“國之大事,在祭與戎”,進行祭祀、征討等國家大事需要大量的青銅器。先秦青銅器不僅與我國的歷史、冶金、文字都有著重要的聯系,還為工藝美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鬲圓敞口外擴,短頸內束接鼓腹,腹體連襟,下立三獸足,為非常經典的古代青銅器形制。鼎腹等距三處出戟,顯得硬朗有力,而每處出戟的兩側又可見流暢線條勾勒出的獸面形象,兇猛而充滿躍動感,洋溢著遠古的神秘氣息。足下承硬木三足底座,座足同樣有獸首相呈,鬲口則配木蓋,蓋面鏤雕如意頭,蓋頂置鈕,形如仙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76

戰國-早漢 銅鑄鋪首蓋壺

來源:聽松閣珍藏、某重要藏家舊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81

宋或元 銅繩耳團鳳紋鼎式爐

此鼎式爐呈圓敞口折沿,口沿兩側置衝天耳,腹體飽滿豐潤,等距三邊出戟,弧檔下承三柱形足,敦實安穩。口沿下方環繞成對的蟬紋裝飾,象征古人對生死觀的理解,鼎腹三面刻畫誇張顯眼的獸面紋樣,耳、目、鼻、嘴等部位皆由清晰自如的線條紋飾組合、勾勒得層次分明,尤其是眉目之間透出犀利的神氣,充滿震懾力,威風凜凜地注視著三個不同的方向,極具立體感,可將一切邪物拒之門外。爐體內可見金文,另配紫檀座、蓋。此鼎式爐形制落落大方,紋飾古樸典雅,寓意極佳,是一件傑出的後世仿古銅器佳作,寄存著人們對古代青銅器形制的思念與尊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83

清初 銅螭龍紋三獸足朝冠耳大香爐

此香爐以銅所製,圓盤口,口沿下方可見成對遊走的螭龍,短束頸,豐肩鼓腹,兩側肩上立象征加官進爵的朝冠耳,腹下則有三獸足,獸首表情刻畫得兇悍威猛,整體器形圓潤飽滿,安穩堅定,質感十足。仿古銅器的出現是人們出於復古宣傳傳統禮教之目的,或出於對古代文化的尊重與愛好。仿造先秦青銅器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至宋代,當時金石學興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銅器為樂事,宮廷曾據內府所藏商周青銅禮樂器大量仿制,以為郊廟之用。宋代仿古之風延續至元明清時代。明代的仿造量規模甚大,流傳於世者亦較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193~Lot213

文風雅集

文房清玩精選專場



193

楊玉璇款 壽山石雕長眉羅漢

來源:1989年香港佳士得No.354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94

清 翡翠雕龍鈕印材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之名由來已久,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載:“余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玉。在潁州時,嘗以示僚屬。坐有兵馬鈐轄鄧保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寶器也,謂之翡翠。這枚印材取料優質翡翠,純淨無雜質,瑩潤剔透,靚麗生輝。印面呈長圓狀,印壁直立如柱,印背上用圓雕法精琢出一條盤龍作鈕,龍身踡縮盤繞,龍爪有力抓地,龍首回望向後方,雖為靜態,卻孕育著無限的韻動活力,生動形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98

田黃石擺件

此擺件取不規則狀的田黃石雕琢而成,色澤濃郁俏麗,質地溫潤凝膩,宛若一座世外的仙山。表面通過犀利的刀工鐫刻層巒相疊的嶙峋山石,枝幹遒勁枝葉茂密的郁郁蒼松,以及山間流淌的潺潺溪流,仔細看去,亦可見幾位高士賢人正在松下雅聚,遠方的小橋上另有一人匆匆趕來,整幅畫面在田黃石上連貫展開,猶如一張畫卷緩緩打開,同時兼顧了細部的精妙和整體的構圖,令人不禁感歎當年雕匠的精湛手藝和藝術品位。田黃石因質佳色濃、稀少難得而被尊稱爲“石中之王”、“石帝”,早有“一兩田黃十兩金”之說,身價無與倫比。明、清各朝均將其作爲貢品獻入皇宮,雕刻成禦用玺印及藝術擺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4

靈璧千仏石 蓬萊山銘

出版:①《日本水石名鑑》No.58 

           ②《伝統の美 盆栽水石》 

           ③《近代盆栽》P118

此奇石肌理縝密,石紋褶皺纏結,石表起伏跌宕,溝壑交錯,造型粗獷崢嶸,氣韻滄古,而正是這種特色而受到了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的喜好和青睞。這件賞石呈山形,嶙峋奇特,宛若千山萬壑、峰巒屹立的山頭,其上紋理婉轉遊走,不同的石層則表現出深淺不一的色調,紋理交相異構,竇穴委婉,富有韻律,為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絕非人力可成。箱書“蓬萊山”,即指神話傳說中仙人所居之海島,非凡人所能見,倒是與此石的奇異精怪相互吻合。另在《日本水石名鑑》、《盆栽水石》、《近代盆栽》等刊物中皆有刊登過此件千佛石的介紹,堪稱絕世名石之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10

張燕昌銘 漢長生無極瓦當硯

此硯取漢代瓦當為料,呈正圓狀,作為硯背的瓦面以凸起的圓堆和乳釘為中心等距分為四個部分,其上用篆體鐫刻“長生無極”四字,這種刻有吉祥語句文字的瓦當正是在工藝上達到一個頂峰的漢代瓦當的特點。瓦當反面鑿出長方形的硯池、硯堂,與圓形的硯邊形成了一種天方地圓的形制,硯堂細膩潤澤,繼承了漢代瓦當堅實緊湊、發墨性好的特色,頗為受到後世的各位書法家、金石學家、磚硯收藏者等人的喜愛,口碑頗佳。硯側刻有鑒識者的題字,落款“芑堂識”。芑堂為清代金石學家張燕昌之號,其人擅書工畫,亦精於金石篆刻,更留有多部重要著作,凡商周銅器、漢唐石刻碑拓,皆潛心搜剔,不遺餘力,是當時頗具盛名的鑒賞家。有此芑堂鑒識,愈發增添了硯本身的珍貴性與傳奇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214~Lot289

慕古擷珍

中國瓷器雜項專場



220

明初 剔紅梅妻鶴子圖香盤

出版:《吉田澄好軒氏所藏品入札目錄》No.134

來源:吉田澄好軒氏舊藏、大阪美術俱樂部舊藏

此香盤面呈長方形,四隅萎角,口沿外擴,斜壁,淺底,圈足。底面髹黑漆,其餘部位皆於堆朱漆剔紅,斜壁外側妝點連綿纏繞的如意卷草,內側長出枝頭的嫩葉花卉,盤心則通過遠近法表現祥雲、山巒、松梅、奇石、廊亭,營造出清風雲淡、悠然自得的世外勝景。青松臘梅的樹下廊前一位老翁倚石而坐,凝神關注著一隻單足而立的仙鶴,附近一名小童手捧茶壺,靜靜地等待使喚。這一老、一小、一鶴的身形姿態被刻畫得栩栩如生,自然融入到背景中去。整幅畫面其實表現的是著名的“梅妻鶴子”之典故,北宋詩人林和靖性格孤高自好,喜恬淡而不趨榮利,後來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種梅養鶴,便是該典故的由來。

這些豐富多樣的內容能夠融合在一起而不顯得雜亂,展現了雕漆匠人對整體構圖的完美把握,並運用精湛的運刀技法將其具現出來,房屋、木石、人物的細節之處均被精心雕琢,層次分明的畫面更是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立體感和視覺效果,用最傑出的形式闡述經典人文故事,將明代雕漆藝術的最高水準展現在了今人的眼前。

吉田澄好軒,明治25年2月25日生,苗木藩主第七子,岐阜縣中津川文化學者、美術品收藏家,家族世代皆為文人。


237

純金玉霰湯沸

此湯沸由純金製作,圓口上置紐蓋,豐肩前後凸起連接提梁,鼓腹前方出流,肩腹部滿布凸起的乳釘狀裝飾,這種樣式在日本被稱作“霰”,故而以此為名。平底,底面中心處鐫“純金”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62

清光緒 青花纏枝花卉紋賞瓶

所謂賞瓶,就是帝王用於賞賜的製器之一,故而得名。這種類型的瓷瓶始燒於雍正時期,在乾隆至光緒期大量燒製。此瓶體頗為碩大,質感十足,圓口外撇,細長 ,圓鼓腹,圈足,外形俊秀,線條柔美,比例協調,深得清朝歷代君王的喜愛。瓶通體施白釉為地,白皙潔淨的釉面上再施青花料繪製各式紋樣:口沿下方海浪翻滾,頸纏如意頭、蕉葉與迴紋,腹體則表現如意頭和仰蓮紋包圍中的纏枝花卉,均為清代瓷器上非常經典的紋飾圖案,層層纏繞,繁縟縝密,精緻細膩,雍容華貴。足內底面書“大清光緒年製”款。這件作品形制大方而秀美,施釉純正柔潤,青花發色濃郁清晰,構圖講究層次分明,線條遊走錯落有致,展現出匠人的傑出審美與和精湛手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69

清光緒 體和殿製黃地墨彩牡丹紋大缸一對

墨彩始見於清康熙時期,流行於雍正、乾隆朝並一直延續至清末、民國時期,其濃淡相宜、潔淨素雅的特色受到人們的青睞,著以墨彩的各式瓷器用具精妙絕倫,為歷代藏家所推崇。這對大缸以黃釉作地,內收的口沿周圍環繞回紋和如意頭作為裝飾,飽滿的缸腹表面再用墨彩繪畫,勾勒出生長在枝葉叢中的富貴牡丹,有的已然盛開競放,有的尚在成長途中,極盡華美。畫面空白處有“體和殿製”款。體和殿是清代光緒年間為慶祝慈禧太后五十壽辰時專門花費巨資對儲秀宮進行大修改建而成的,之後慈禧叢長春宮移住到儲秀宮,體和殿便成為了她用膳飲茶之處。當時宮廷造辦處還發給景德鎮御窯廠瓷器畫樣,專門為體和殿燒製了一批瓷器,而這批瓷器上都留有“體和殿製”之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純凝一色--清代單色釉


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由於瓷釉所含成分的不同,在不同的溫度和焰性中,釉便會呈現出不同的色澤,形成各種色釉。古代陶瓷工匠巧妙掌握各種金屬氧化物在不同溫度及焰性下的變化規律,從而創造出色彩繽紛的各種釉色的瓷器。雖然顏色單一,但這種單色釉瓷器卻展現出一種純淨到極致的美感,渾然天成、素雅淡凈,令與其相比者皆黯然失色。 唐代以前的瓷器多以單色釉為主,但燒製工藝尚未成熟,色彩較為拙樸。

宋人講究極簡之美學,以絕對的單純為美,單色釉也由此進入到蓬勃發展的時期,成為歷代文人所推崇的素雅淡然之對象。宋代的這種審美情趣也延續到了元代,以其純粹的色調成為高雅的象征。進入到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的康、雍、乾三朝,單色釉瓷器的燒製工藝達到鼎盛,其胎體優雅、流暢,釉色純正、明快,部分製品釉下還有暗刻的刻花,似有似無,既不失單色釉的素淨,又增添了更為豐富的圖案,在光照下剔透玲瓏,精美無比。 

《竹園陶說》中有載:“五彩華麗,當時以其不合古訓,故不重視,其實高貴之品,自以一道釉為古雅”,道出了單色釉在中國製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將古人對“雅”的認知展現在了今人的面前。

279

清乾隆 仿哥釉穿帶貫耳瓶

來源:田平家舊藏

附:大正時期入札老簽

清代雍正時期唐英開始督理御器廠窯務,之後愈發得心應手,為乾隆朝御廠製作到達頂峰打下了基礎。仿哥釉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宛如凝脂,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多種色調,釉層開片,或密或疏,深得癡迷宋代瓷器的乾隆帝的喜愛。此貫耳瓶開口呈六邊形,口沿略外侈,每個凸角下方形成一棱直至器底,堅實俊朗的氣質與碩大而富有質感的瓶體完美融合。頸部上下兩道凸起的弦紋,兩側置雙貫耳,圓筒形的耳部顯得優雅華麗,為整體偏向硬朗的風格中融入一絲柔和的元素。頸下溜肩,鼓腹,腹下收斂至足,足部則再度向外撇出,線條處理分明自如。通體施仿哥釉,釉面覆蓋堅緻的胎體,釉質濃郁細膩,均勻光潔,晶瑩滋潤,表面自然開片細緻稠密,錯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片紋拼接出別具風味的天成裝飾。足沿以深褐色釉汁環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301~Lot361

明月前身

近現代書畫專場




310

吳昌碩 牡丹

題識:石通禪處色俱空,戊午夏六月客滬上安吉吳昌碩年七十五。

印鑒:吳昌石、吳俊之印、歸仁裡民、長尾甲題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16

吳昌碩 珠光

題識:庚申三月吳昌碩老缶。

印鑒:昌碩、鶴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22

齊白石 芋葉螃蟹

題識:寄萍堂上老人白石製。

印鑒:白石翁

來源:星野溫泉創始人 星野國次舊藏

星野國次為著名度假村星野溫泉的創始人。星野溫泉創建於1914年,位於避暑勝地輕井澤,1921年開始定期在此處舉行藝術文藝交流會,聚集了大量的中日文人墨客。他們在當地留下的大量文人墨跡至今還存在於這家旅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當代畫聖-劉繼卣


劉繼卣(1918-1983),天津人,傑出的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被譽為“當代畫聖”。他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卓有成就的動物畫、人物畫一代宗師,少有的工筆白描、重彩、小寫意、大寫意俱能的畫壇全才。身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劉家”後裔,劉繼卣自幼受其父著名畫家劉奎齡的影響,酷愛繪畫,自幼入行,其繪畫題材廣泛,色彩豐富完整,清新明快,形神兼備,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格。而在諸多題材中,關於老虎的作畫一直是劉繼卣的最愛,他在作畫時對動物形象在高度寫實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誇張提煉,善於捕捉動物動作與動作之間銜接的瞬間動態,表現出比現實中更為完美的形象。

這幅《虎》圖創作於1974年,落款“甲寅秋月繼卣”,並蓋有“劉繼卣印”、“繼卣”之印鑒。畫面呈現一頭猛虎伏臥在草叢之中,前爪貼地,後腿則是向上抬起,全身形成一種緊繃的緊張感,碩大的虎頭上雙目圓瞪,巨口微張,應是已經盯上了獵物,仿佛隨時都會從草叢中一躍而起撲向對方。作者準確地把握住老虎的生理特征,將體態姿勢、骨骼肌肉、毛皮斑紋完美呈現,更是通過面部的眼神情態來刻畫神情,雖然虎身尚未展開行動,仍然處於靜止狀態之中,卻無時不散發出一種逼人的威猛,並將這種危險感、緊張感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觀者。

劉繼卣的這幅作品,將老虎的形象塑造得準確、豐滿、生動、傳神,尤其講究環境氣氛的烘托,可以說是生涯最重要代表畫作之一,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得以在多個權威刊物上出版也印證了這一點。如此名作驚現本次東京飛鳥秋拍,附帶多部出版記錄的資料,在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方面均可謂得到了權威的保證,極為難得。

345

劉繼卣 虎

題識:甲寅秋月繼卣

印鑒:劉繼卣印、繼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58

吳冠中 鄉村的記憶

題識:茶、八一

1972年,在河北獲鹿李村“勞動鍛煉”時,是吳冠中先生的油畫多產期,很多好作品誕生在那一年。有一天,我去村外速寫,找到一處塘堰,岸邊長滿蘆葦,很美。發現吳先生也在塘堰邊,他已經坐下來,展開工具作畫了。我沒有驚動他,在離他十幾米遠的地方坐下來也開始畫畫。待到我畫完了,吳先生還在聚精會神的工作,我很想過去看看,又怕打擾他。我收起速寫本,躡手躡腳的蹭到他的背後,他居然沒有發現。我靜靜的站在他身後看先生畫畫。

先生畫畫神情專注,觀察一會兒,不時低頭奮力工作,他緊握住畫筆的下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沾染上了油彩,他很費力的將一筆點按在畫布上。天哪!這麼用力呀,他的手使勁的捏著畫筆,顫顫巍巍的,完全是千鈞之力!用得著使這麼大的勁嗎?我突然覺得這費勁的動作很可笑。若干年後,我明白了,他的作畫姿態完全是他情感的自然宣洩,隨意畫上的筆觸和充滿激情的筆觸傳遞的資訊就是不一樣啊!先生專心畫畫,完全感覺不到我的存在,快畫完了,他在做最後的調整,這時的先生顯得很平靜,仔細觀察著,好長時間才動一筆,直到他完全滿意了,便起身站起來。 

夏甸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61

井上有一 書法「當」

印鑒:有一

證書:一般財團法人井上有一紀念財團2024年6月27日鑑定,CR59056a理事長 海上和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362~Lot422

意與古會

古代書畫寫經拓本專場



372

董邦達 黃鶴老樵筆意

題識:丁亥秋七月撫黃鶴老樵筆意,東山董邦達。

印鑒:董、東山、合肥焦氏珍藏書畫金石之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81

集唐宋寫經冊 二十開

來源:歸雲山莊舊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85

元 佚名 楊柳觀音

题盒:楊柳觀音圖、元瑤尼王宸筆

證書:日本美術協會鑑定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404~412

寸巢庵舊藏

在浩瀚無垠的藝術長河中,總有一些名字與作品能夠穿越時空的界限,熠熠生輝,成為後世仰望的燈塔。今時今日,東京飛鳥拍賣精心呈現的「寸巢庵」庋藏專題,不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是對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一次崇高致敬。

「寸巢庵」之庋藏,是歲月細語與藝術華章的和諧交響,每一物皆承載著歷史的厚重,綻放著跨越時代的不朽光芒,為後世鋪陳了一座探尋華夏古藝之徑的堅實橋樑。在中國古代書畫與藝術品的浩瀚海洋中,「寸巢庵」以卓越的藝術洞察力與獨到的鑒賞眼光,以寸積銖累之姿,精心雕琢時光,細心遴選沒一件藝術珍品,終將這份對美的極致追求與時間的深刻尊重,凝聚成今日之輝煌。

尤為令人矚目的,是其典藏之中國古代書畫珍品,在藝術收藏市場上屢創佳績,不僅彰顯了其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更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與尊重。此番展露於世的「寸巢庵」古代書畫專題,更是彙聚了書法之精髓與繪畫之瑰寶。

從書法之百代楷模,被譽為“勝跡三絕”的罕見宋拓本《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到“楷書之極則”的明拓本《皇甫君碑》,再到董其昌、袁耀、高其佩、李鱓等明清大家的遺珠佳作,無不雅逸灑脫,風骨獨具。這些作品如夜空中耀眼的星辰,不僅映照出中華大地千年文化的深邃與輝煌,更凝聚了藏家對藝術無盡探索的執著與純粹。

「寸巢庵」藏品的每一次亮相,都是對古代藝術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對未來傳承的一份堅定承諾。讓我們共同期待,在這場藝術盛宴中,感受時間的沉澱,品味文化的韻味,領略中國古代書畫的無窮魅力。

406

袁耀 秋山行旅圖

題識:秋山行旅。時辛巳陽月,邗上袁耀畫。

題盒:①秋山行旅之圖。

   ②昭和十三年(1938年)十一月購于北京琉璃廠街墨因簃,入江波光。

印鑒:袁耀、昭道

出版:《國華》第一五二七號 P36-40,研究論文。

這幅袁耀的《秋山行旅圖》最早為日本昭和時期的著名畫家入江波光於1938年購於北京琉璃廠,並出版於日本學術界廣泛認可的“國寶”級別權威美術研究刊物《國華》第1527號。其中,日本知名藝術史學者板倉聖哲亦撰寫題為《《清袁耀筆<秋山行旅圖>》的專門著述。本幅作品創作於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是袁耀作品成熟時期的佳作,筆墨嚴整工細,立意高遠。畫中山高石峻,雲氣繚繞,蒼松挺立,村社掩映于山林環抱之中,一組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態各異。袁耀師法郭熙,並將其鬼面石、卷雲皴發揚光大,使山體造型更加扭曲變形而富有張力,皴法更加富於動感,用筆老辣多變,畫面疏朗而意境幽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08

高其佩 春塘浴禽圖

題識:鐵嶺高其佩指頭作。

題跋:畫之天趣在筆墨外,不可以言傳。若以形似計工拙,則五都之市頗不乏王右丞、李將軍也。且園指畫絕妙,必通畫理,敢以次言質之。古杭蔣樹人跋。

印鑒:南村、樹人潘氏審定、崇州陳氏霈亭藏金石書畫印

出版:①揚州八怪P24,大阪市立美術館,1969年 

          ②常樂庵蒐集 中国文人画展図錄P46 No.39,大和文華館,1979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11

宋拓 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來源:寸巢庵舊藏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唐释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大唐圣教序兵记》。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取经东归,唐太宗李世民诏令玄奘译经,并为译经亲作《大唐三藏圣教序》一篇,太子李治作《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一篇。玄奘收到《序》和《记》之后,分别写了谢表和谢启,太宗、太子又分别作了答谢启给玄奘。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作为集王羲之书法之大成的碑刻,自古以来便被尊为天下至宝。此碑刻不仅汇聚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与神韵,更在在此后王帖散佚的背景下,凸显了其不可估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它不仅完美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神韵与精髓,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书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碑文乘唐初书圣墨迹大量汇聚于长安这一千载难逢之机,摘精取萃,精刻入石,更是唐代书法审美与技艺的集中展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敬請關注 東京飛鳥9月7~8日

喬遷紀念秋季大會


東京飛鳥アートオークション株式會社(Tokyo Asuka Art Auction Co., Ltd.)成立於2020年8月18日,主要由日本資 深古董商聯盟組成,以中日藝術品的拍賣、展覽、文化交流為主業。「飛鳥」之名取自被日本人視作心靈故鄉的奈良縣 明日香村飛鳥地區,視為古代日本的源流之地,中國藝術流入日本的第一個高潮始於飛鳥時代的隋唐時期,而這個飛鳥 地區名稱由來的諸說之一則是來自從大陸來到此地的渡來人,正與會社的經營內容相符合。

東京飛鳥的宗旨是以誠信為本、專業至上,以文化價值的訴求為立品之本,始終身懷崇敬之心去推動中日藝術文化的傳 播,而在這個過程中,秉承專業精神和務實態度去發掘每一件拍品背後的文化價值、維護每一位藏家客戶的利益也成為 飛鳥不可動搖的堅定理念。


點擊一下 〖轉發,收藏,點讚,再看〗關注【東京飛鳥美術拍賣】更多資訊

分享

点赞

在看

罐子藝術網
華人藝術圈必讀月刊《CANS藝術新聞》、《亞洲藝術新聞》。整合華人藝術圈資訊,關注骨董書畫及現當代藝術趨勢發展的重要藝術雜誌。「罐 新聞」平台是這兩本刊物的資訊先鋒,更是平面媒體網路化的領頭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