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林瑜 等 | 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定位、功能与优化路径——以新闻传播学期刊为例

学术   2024-06-26 17:00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

了解更多精彩

ABOUT

(点击查看思维导图)



GB/T 7714-2015


CITE

秦林瑜,吴赟.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定位、功能与优化路径——以新闻传播学期刊为例[J].科技与出版,2024(6):5-17.


摘   要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至少包含在地自主理论创新、本土知识体系建立、国际对话与话语权提升三个面向,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发布的平台和串联理论脉络的纽带,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起着知识把关、学术引领与助推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期刊为例,考察2012—2023年学科研究热点议题、学术期刊专题策划建设现状,以期探究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知识体系;知识建构;学术生产;期刊;新闻传播学



自主性缺失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科学界。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 “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强调了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与原创性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学术期刊在学术生产、知识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决定着何种知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学科内部的主流观点与理论范式,也关系着整体学术场域的运作。

本文以学术期刊为主要视角,在论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三个面向的基础上,探讨学术期刊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的定位;最后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对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功能呈现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

1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三个面向

“自主知识体系”这一表述中的“自主”这一概念涉及“自我”与“他者”的对照,某种意义上可与康德所说的“自主性”(autonomy)相对应。在康德的论述中,这一概念指涉人的主体能力与意志,这种意志不受外部法则或力量的支配与驱使,与“他治性”,即受外部自然法则支配形成对照 [1]。自主性的主体涵盖多种对象,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各类组织、机构等。在此,我们讨论的是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影响知识体系建立与运作的外部法则可指涉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的力量,以及其他知识体系的干扰。

这些外部法则影响着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与发展方向。对于中国社会科学而言,其本身学术源流多样,从理论到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知识体系的影响,西方中心主义也仍然存在于当下的国际学术场域中,并在国际学术话语权上占据主导地位,非西方知识体系很难拥有与其平等对话的权力。因此,想要实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首先需要明晰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个面向,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努力。

1.1 在地自主理论创新

知识体系依托理论而存在,但理论的“拿来主义”常见于现有研究中,许多研究借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本土现象,为理论补充非西方经验解释的同时也将本土现象纳入国际学术场域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科跨文化对话与知识共享。但是,过度依赖这一以本土经验输出为主的研究路径无法真正使西方理论本土化或深入了解中国经验,导致进一步强化了西方理论的学术话语霸权 [2]。并且,此类研究多偏向理论应用而非理论创新,对理论发展的贡献有限,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也就更难以谈起了。

许多研究者在讨论学术自主性问题时已经意识到,因文化土壤不同,照搬西方理论无法准确地解释一些本土现象,因此,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学术的文化自主性问题,即认识到中国本土文化的特殊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建构理论和知识体系,并与其他知识体系平等对话。如果西方理论框架仍然是知识交流的主导力量,本土经验案例作为其辅助或延伸,则无助于改变该地区及其文化的知识被边缘化的局面,也无法实现知识的平等交流。

因此,理论创新的前提是对所处社会的深入了解,强调对在地经验特殊性的发掘。自主理论首先应当依托于在地经验,深入考察本土经验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以回答基于中国经验的问题。本土经验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研究视角与独特的思考路径。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创新也能够从非西方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以挑战现有大多数脱胎于西方社会的理论框架。

1.2 本土知识体系建立

知识体系的建立以理论建构为基础,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类似于在空白画布上勾勒出各个理论碎片的“点”,这些“点”可以是各个理论范式、概念模型或定义,它们在学科内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又存在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且在其中应当存在某个核心作为出发点,以此发展为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的理论脉络,串联起各个理论碎片,使它们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运作,最终才能汇聚成为知识体系的“面”。

相较于物理学、数学等“硬”科学而言,社会科学这类“软”科学大多较难形成学科内统一的共识,大部分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在思想流派、理论概念上呈现高度碎片化的状态,很少有被学科内部普遍接受的理论典范,而这种碎片化状态因果性地影响学科的科学化进程 [3]。即便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中,当研究领域涉及某一社会过程或社会问题时,该领域内产生知识分歧的概率也会比学科内其他领域更高 [4]。对本身以人类社会现象、社会事物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而言则更是如此。当学科内部缺少对核心理论范式的普遍共识时,过度专注在现有理论碎片上推进理论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将导致学科知识看似百花齐放,实际却缺少将这些研究串联在一起的核心理论概念,从而阻碍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此外,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系统化结构,不仅应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也需有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及具体方法。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价值观、习俗、社会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所差异,需要结合本土实践的特点,开发或采用适用于当地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解释本土经验,以回应当地社会目前面对的现实问题。

1.3 国际对话与话语权提升

理论及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面需注重其特殊性,即依托于在地经验的本土理论,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其一般性。所谓一般性主要体现在基于本土经验所凝练的理论可解释的现象是仅仅指涉特定人群或社会的,还是也存在于其他社会情境中的。这决定着自主性理论能否在国际学术场域中与其他文化社会的研究进行对话与交流。依托于本土经验的理论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它能与现有的西方理论框架对话,从而促进本土理论的发展并使其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场域。

除此之外,西方知识体系与学术体系在当下国际学术交流中仍然掌握较大的话语权,而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问题实际上也牵涉到知识所蕴含的权力问题。知识可被视作权力的一种表达形式,权力存在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并通过知识的权威性来构建社会秩序 [5]。受权力关系的影响,某些知识可能被赋予更高的权威性,其他知识在被边缘化的同时也难以获得认可和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建构知识体系也意味着在整体知识场域中争夺话语权,也因此,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密不可分。此外,在全球化语境中,不同文化或知识体系的融合碰撞在所难免,也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如理论体系自说自话,无疑有碍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发展,也不利于在国际学术场域中的对话与交流。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在地经验和文化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是为了解决本土问题、推动本土学术发展而建立,也是为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提供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术资源而建立。建构中国自主理论或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而是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向国际舞台,将自主性理论带入国际学术场域中,促进交流的同时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与国际学术影响力,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元化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依托本土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并从特殊性中发掘一般性,使凝练的理论能跨越地域和文化限制,回应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核心理论概念为起点将各理论碎片串联为知识体系,并参与到国际学术对话中,增加中国原创理论与自主知识的国际可见度,进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2
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定位

理论建构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学术生产活动,因而也依托于学术生产制度。学术期刊不仅是学术成果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术交流的核心阵地。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术期刊的定位尤为重要。


 2.1   知识与学术的把关者

作为知识把关人,学术期刊具有筛选研究成果得以成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学术期刊可能基于这项权力对学科整体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6]。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稿件评审过程中,三审责任制(由编辑、编辑部/室主任、主编/副主编共同参与审核内容)与同行评议制(由学术共同体中合乎资质的学者进行内容评审)并行。目前,同行评议制已是期刊稿件评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评议人承担着对来稿质量进行深入评估、提出详细建议的职责,并在稿件去留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7]。国内社科期刊多采用双盲评议制来保障评审过程中的公平性。为应对跨学科研究稿件的复杂性,也有期刊组建了由同行评议专家、政策或管理专家及专职编辑共同把关稿件的多维评价团队 [8]。学术期刊编辑则需要对来稿进行筛选,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充当评议人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并对稿件进行最终决策。这一系列评审过程确保了期刊发表的稿件理论基础扎实、方法严谨,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价值,也在思想交流中促使作者进一步深化其研究,或激发新的研究思路,推动理论创新。基于对学术成果的把关职能,学术期刊在学术共同体中享有不同程度的学术声誉,其内容也随之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与理论思潮。

学术期刊编辑团队既是保障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期刊定位、发表内容等方面拥有话语权,服务学科发展方向。期刊可以通过明确的主题规划设定研究议程,引导学界开展基于在地经验的创新性研究,鼓励研究者更加关注中国经验与现实问题,推动自主理论创新和发展。策划专栏则能持续性地将研究者的目光聚焦在本土问题上。例如,很多学术期刊开设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等专栏,发挥自主策划职能,引导研究者关注和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殊性的研究议题。

自主理论的建构存在一个前置条件,即谁来认定何种知识是基于在地经验的、具有理论价值及广泛关怀的,学术期刊作为知识得以公开流通的把关者无疑承担着这份责任。通过对来稿的严格筛选与评审,学术期刊不仅确保发表论文的内容具备理论创新与学术价值,还在多个层面上引导学界的研究方向:严格的评审机制能够筛选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术期刊稿件质量与影响力;学术期刊通过发表基于在地经验的创新研究,鼓励更多研究者深入挖掘本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独特现象和问题;学术期刊通过对主题的自主策划,不仅有助于丰富自主理论体系,也能引导学界更加关注和重视基于在地经验的理论探索。

2.2 理论脉络的串联纽带

如前所述,理论碎片化不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期刊是学术发布与交流的主要媒介,汇聚了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将理论、观点置于一个可对话的场景中;期刊可连续性出版的特质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持续互动批评的空间,得以将理论的灵光一闪演变为可持续的批判性学术互动,使研究者能够及时跟踪特定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基于现有学术出版物中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论证和探索,从而推动理论的不断演进,为不同理论概念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更多可能,促进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期刊一方面连接于不同的理论概念之间。专栏或特刊将围绕特定主题的不同视角的研究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对该领域理论概念的深入探讨。对于新兴研究领域而言,通过特刊或专栏进行组稿,也可提升研究领域的可见度。如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就特定话题撰写文章或进行讨论,不同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交锋也有助于串联理论概念,形成更为完整和多元的理论脉络。

另一方面,期刊也连接于不同学科之间。综合类学术期刊作为连接理论脉络的重要中介,具有将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成果汇聚于一处的独特优势。这种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不仅能拓展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视野,丰富学术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也可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研究者可通过学术期刊这一纽带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思考。在当下社会中,许多问题已不能通过单一学科视角来解决,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使得人类社会面临重大变革,各学科尝试交流合作以共同应对基于新场景的新问题。学科交叉不仅有利于解决一些复杂前沿问题,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也有助于拓宽单一学科的研究视野,推动创新性研究成果的涌现。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可作为重要推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科间的交流交融。

在社会科学期刊办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是开辟专题、特稿栏目,以刊发由编辑策划组约的特定主题的稿件。通过策划专题、专栏,学术期刊能够整合不同研究者的观点和成果,以多个视角更加系统性地展示某一研究领域,不仅使学界能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也为理论积累与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基础。更有甚者以特刊作为额外出版物增加到日常期刊出版序列中,且部分期刊刊发的特刊文章比普通文章的平均影响因子更高 [9]。组织特刊一般主题较为明确,更容易吸引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也可以提供更大的体量来整合该领域内不同学者对新主题与新方法的探索成果。

学术期刊连续发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既可以是对该领域研究的持续推进,以帮助厘清研究领域的理论脉络,展示学科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也可以是对某一议题的反复讨论和验证,引入跨学科的思考路径,将有关该议题的理论碎片串联在一起,通过学术对话帮助学科内部就此形成共识,以期建构一个多元且完整的本土知识体系

2.3 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得以公开传播的重要载体,采用国际化路径的中国社科期刊更是将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自主知识体系推向国际学术舞台的重要中介,产生于不同社会背景的观点交锋与理论对话都可经由这一载体进行。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国际化”到“新时期国际化”两个阶段,前者主要指国际学术理论的译介、引入与学术期刊规范的国际化;后者则主要指由中国机构创办英文社科期刊,并争取录入国际学术数据库,参与全球知识体系的形成 [10]

目前在国际学术场域中,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亚洲机构所属的研究者及非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总体稿件接受率较低,通过双盲同行评议、多样化的评议团队及编辑委员会仅可以有限地减少审稿偏见 [11]。这说明非英语国家及其研究者在国际学术场域中话语权较弱、影响力较低,也意味着部分中国学者即便在研究成果上展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独特视角与理论贡献,也未必能顺利地在国际学术对话中发声,更遑论让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现有西方知识框架平等对话。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可以增强国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包括发表观点、引领思潮和影响决策等,推动其学术成果在国际上进行传播并获得认可。较高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也可以帮助国家提升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软实力,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国际学术场域的话语权首先要求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理论创新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社会,更能够回应全球普遍面对的社会问题。这意味着中国学术研究在致力于发现中国经验特殊性、回答“中国之问”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一般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以回应 “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具备一般性的理论框架有更强的适用性与可持续性,能够真正进入国际学术对话中。这种一般性不仅需要理论能够跨越特定文化和地域的限制,更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间产生共鸣,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提升中国自主性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并为全球学术界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想资源。

此外,尽管国际学术交流已成为常态,不少国内外研究者合作开展研究,但在国际学术话语权竞争中,建设国际化期刊仍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也是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国际化期刊的建设不仅可以展示本国学者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成果,提升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可见度与影响力,帮助具有中国社会情境特征的自主性理论及知识在全球学术界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可,打破常年由西方主导的学术话语垄断现状,使中国学者更有效地参与到全球学术对话中来。进一步来说,建设国际化期刊也可起到提供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使基于不同社会的研究能够在同一学术场域中呈现,也为基于中国经验的自主性理论提供与其他理论对话、验证的空间,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持续发展,并吸引更多国际学者的关注与参与,帮助提高国家整体国际学术声誉与地位。

综上,学术期刊处于学术发布体系中的关键位置,充当着知识把关人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学术发展的作用;此外,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知识公开与持续性学术交流的功能。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前者使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与判定何种知识具备传播价值的重要影响力,指引自主知识体系走向何方;后者使知识得以在各个主体之间流动,进而不断演化发展为自主知识体系,并在国际学术场域中提升学术话语权。

3
学术期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功能

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理应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情况中,期刊是否发挥了上述作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因其整体属于西方“舶来品”,且作为交叉学科,受其他跨学科理论影响较大,在理论建构时面临地域自主性与学科自主性的双重挑战。本文选择该学科进行分析对了解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现状及考察学术期刊功能而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具体而言,学科自主理论与知识体系建构现状可通过考察学术论文主要议题分布情况来呈现。而对学术期刊功能的考察,主要包括对学术期刊的学术阵地引领功能、学术议题勾连功能、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功能三个层面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要基于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在 2012—2023年每年被引频次前10的文章(检索截止时间为2024年2月27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该年度最受关注的研究议题,以及影响力较高的创新研究成果,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当可一窥学科自主理论与知识体系建构现状及学术期刊在其中的功能呈现。梳理十年来新闻传播学期刊热点研究关键词,并依此形成聚类主题呈现知识结构。节点规模前10的聚类主题分别是“人工智能”“微信”“场景”“短视频”“元宇宙”“数字劳动”“新媒体”“媒介融合”“大数据”与“公共事件”。

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基于对学术成果的严格选择与有序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并为学者提供国际化交流平台,提升本土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场域中的话语权。下文将主要从学术阵地引领功能、学术议题勾连功能与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功能三个方面对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期刊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所呈现的功能进行分析。


3.1 学术阵地引领功能

学术期刊的学术阵地引领功能是指学术期刊在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内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力和权威性,能影响对学科内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与学术质量标准的制定。学术阵地引领功能可通过分析在新闻与传播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中,来自新闻传播学科期刊的文献所占比例来呈现。新闻传播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学术期刊在其研究领域内发挥引导学术方向的作用,使学科知识的生产、发布与交流在学术共同体内有序进行,研究者通过阅读本学科期刊上的文献能够迅速掌握学科内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增强学科凝聚力与自主性,这也有助于本学科形成更加具有共识的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

在中国知网2012—2023年CSSCI来源期刊每年被引频次前10的新闻传播学相关议题的文章中,其发表期刊所属学科包括新闻学与传播学(69篇),经济学(12篇),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1篇),管理学(9篇)等共计7个学科,及综合性高校学报(7篇)、综合性社会科学(7 篇)2个综合性期刊类目。新闻传播学科期刊占比在2016年与2018年达到80%,后逐渐下降,中位数为55%。这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科期刊仍被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研究者视为主要的知识传播平台。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也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期刊上,本学科的期刊在这一领域内处于核心地位。当然,这其中有一定数量的文章来自其他学科期刊,表明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具有跨学科的影响力,其理论和方法对其他学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整体而言,新闻传播学科期刊在新闻传播学相关议题中占据一定的引领地位,也给跨学科交流与发展保留了空间。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继续加强本学科期刊的核心地位,同时促进跨学科合作创新,丰富本学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推动学科知识体系的多样化发展。

3.2 学术议题勾连功能

学术议题勾连功能指学术期刊能否引导研究者关注并集中探索特定的研究议题,以将该议题下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勾连在一起。这一指标体现在学术期刊主导的议题策划是否与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相契合,可通过统计文献中属于当期期刊专题文章的比例来予以展现。学术期刊通过设立专题、增设特刊等形式设定研究议程,引发学界对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推动相关知识的积累,勾连成获得学术共同体普遍共识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帮助建构并维系自主知识体系。

排除非新闻传播学科期刊后,在2012—2023 年被引频次前10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分布于13 本期刊中,约占所有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的 76%~87%。其中有42篇文献来源于10本期刊的专题策划,占比约35%,占比最高的三本期刊分别是《国际新闻界》(23.81%)、《新闻记者》(21.43%)及《新闻与写作》(16.67%)。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期刊专题策划范围包括标明了 “专题”“专栏”“特稿”等字样的栏目,和以特定学术专题命名(如2023年《新闻界》“生成式AI与新闻传播”)的栏目。一些以学科分支命名的栏目(如“传播学研究”)涵盖范围较广,较难体现学术期刊的议题策划功能,因此不纳入考虑。

期刊所策划的专题也与学科热点议题变化相契合,在被引频次前10论文中篇数最多的专题是 2021年《新闻与写作》“破壁与主流化:老年传播的新趋势”栏目与2022年《新闻界》“元宇宙与新闻传播”栏目,二者分别贡献了4篇热点论文。期刊选题策划紧跟技术革新与新媒介形态所引发的研究浪潮,或者说,期刊议题策划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重心的变化相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就主题而言,在历年被引频次前10的论文中,2022年有60%的论文以元宇宙为研究主题, 2023年则有90%的论文的研究主题为人工智能及ChatGPT。

以上数据反映了专题策划在新闻传播学科 CSSCI来源期刊中较为普遍,且部分期刊所策划的专题质量较高,具有前瞻性。但近两年的研究主题同质化程度偏高,期刊过度集中于某一研究议题可能会使其他研究方向的可见度降低,从而形成研究壁垒,导致研究同质化并限制自主知识体系的多样性。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既需要发展基于本土经验的原创理论,也需要将理论碎片相互勾连以形成理论体系乃至知识体系。学术期刊通过专题策划等方式在学术议题上发挥引领功能,使其能够扩展研究者的研究旨趣,并系统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研究脉络与学术进展,帮助学者识别研究空白,在学科期刊体系的协同下,促进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3.3 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功能

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功能,在此处主要考察由中国大陆机构所创办的新传英文期刊作为学术公开交流平台所具备的推动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的功能。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知识建构的重要平台,对知识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模式能使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被全球学者免费阅读和引用,扩大研究的可见度与影响力。数字化平台使期刊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访问性,对于走国际化路线的学术期刊而言更是必不可少。一些学术期刊还会利用社交媒体或学术网络平台推广征稿函、研究成果等,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公众可见度。设置多元化的编辑团队有助于学术期刊具备全球视野,以更准确地把握当下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帮助基于本土经验的自主理论更好地回应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促进本土知识与全球视野的融合。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国际化编辑团队能帮助学术期刊提升国际认可度,吸引全球高水平研究者的投稿。目前,由中国大陆机构创办的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仅有5本,均为开放获取期刊。这5本期刊的主要编辑团队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学者组成。这些期刊都选择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办刊,如Sage,De Gruyter等,这对整体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化期刊来说无疑是相对便利的方式。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大陆学术机构创办的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化期刊均采用开放获取的模式,且基本组建了国际化编辑团队,也有期刊对多语种出版做出了尝试。国际学术期刊建设意味着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更有机会在世界学术舞台上进行传播,有助于基于在地经验的自主理论与知识体系进入国际学术场域,同西方理论与知识体系平等对话,丰富全球学术议题与研究视角。本土知识输出也有助于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国家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进而帮助提升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4
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有研究关注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实践,并尝试依托于本土经验进行理论建构,但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术期刊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4.1 期刊选题追逐以新兴技术为研究热点, 限制自主理论创新

2022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被引前10的研究大多以元宇宙为主题,2023年则以ChatGPT为主。重大技术变革无疑会引发对技术及其影响的广泛讨论,但在当下有关技术变革的讨论中,通常是有了“新”,忘了“旧”,出现一项新技术学者即蜂拥而上,一个又一个的热点被追逐,正如朱春阳教授所言,“我们的讨论也有可能永远浮在时代与技术最表面的地方……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可能只是幻化为一堆堆的新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套套的新话术,而无暇回应新技术背后蕴含的人类困惑了。”[12]

毫无疑问,技术革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在中国本土数字化实践中,技术进步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上的创新,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方式,并对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理论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技术革新往往伴随着重大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的产生,并引发学科范式的变革。例如,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培育了大量新型数字劳动者,推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挑战了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如产业组织理论、微观资源配置理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等。针对新兴技术的理论创新需要将数字时代背景与学科现有理论相结合 [13]。理论的推进不仅需要探索技术本身蕴含何种特质,更需要重新审视这些特质在本土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综合性影响,与既往社会环境之间有何差异,并结合学科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然而,对热点话题的过度追逐往往使大量研究注重表面现象,缺乏对问题的深入讨论,研究增量仅仅体现在同质性知识的产出,而忽视了对本土现实问题的探讨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思考,在大量相关文章发表的催化下,学界关注重点被引向技术革新所带来的表面现象,而非基于对本土社会深入了解的自主理论创新。

4.2 学科交叉的“代际范式”导致期刊知识产出碎片化

所谓“代际范式”是指将不同学科或学科分支、研究路径重新组合为某种研究立场 [14]。学科交叉研究的初衷是打破学科壁垒,通过不同学科在思维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特性,共同面对当下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并推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但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发布的部分跨学科研究成果,可能只是简单地将两个不同学科的方法或理论进行组合应用,或通过复杂词汇堆砌以达到表面上的理论创新,缺乏对其本质的深入理解,仍然受限于原有学科的范式框架,无法对理论范式创新做出贡献。

社会科学需要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仍然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它要求研究基于科学的逻辑与科学的方法,以“抽象化反映人类社会运行规律”[15]。在跨学科研究中,一些研究倾向于借鉴不同学科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复杂模型、设计精密实验等方式来验证假设。但过于强调研究的“科学化”与“实证化”,反而会使研究者忽略数据背后的人文关怀,忽视对社会现象中“人”的观察与理解 [16]。在这种情况下,学科交叉研究也很难触及社会现象之下的深层次理论问题。

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展现的此类“知识”生产行为似乎落入有别于技术所带来的另一种“自动化”知识生产的怪圈,学科交叉融合流于表面的拼凑,其研究内容可能零散无序,为了表面的理论创新进行一次次组合,其成果既无法真正具备本土适用性,也使知识产出碎片化,难以形成连贯的理论脉络与系统的知识体系,对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而言并无益处。

4.3 期刊未能真正形成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本土知识体系参与全球学术对话能力不足

尽管在现有新闻传播学SSCI期刊中,偶尔可见到有关中国议题的特刊/专题研究,亦有少数中国学者担任期刊主编或编委会成员,但89% 的SSCI期刊隶属于美国和英国出版商。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全球各地区对世界知识体系贡献不平等程度较之自然科学、哲学或其他社会科学更加严重 [17]。在心理学国际期刊中,作者与编委会成员多来自期刊机构所属国家,期刊显示出一定的国家偏见 [18]。因此,建设国际化学术期刊,并提升期刊国际化程度,对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增加本土研究的国际可见度至关重要。

现有的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国际化期刊创办时间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采用与国外出版商合作的方式,在合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有限。此外,国内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在总体上有待提升。目前通过海外理论译介、与海外知名学者对谈或约稿等方式增强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常态。但鲜有中文期刊采用双语或多种语言出版,期刊网站也缺少多语言服务,国际化出版平台应用有限,且缺乏有效的国际推广渠道,难以触及非中文母语的国际学者,使得作者国际化与读者国际化的程度均受到较大限制。总体而言,暂未充分发挥连接不同国家、地区学术研究的桥梁作用,也就难以为自主知识体系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提供有效的展示载体,本土理论知识未能充分参与到全球视野下的学术对话与批评互动中,在这一状况下,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发展与国际学术影响力均会受到限制。

5
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优化路径

学术期刊拥有的知识把关权力及其在学术发布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使其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不同层面上应承担起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与建构学术交流平台的责任。在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期刊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学科阵地引领与学科研究知识勾连的作用,但仍面临着缺少关注基础理论、研究热点议题趋向同质化、国际化期刊建设薄弱与期刊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术期刊可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5.1 平衡热点议题与基础理论研究,为在地自主理论创新打好基础

尽管热点议题的相关研究反映了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但基础理论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往往涉及对学科核心问题和基本原理的探索,是对学科核心概念形成共识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学科仍然面临着学科核心概念缺失或含混不清的问题 [19]。甚至在各个基础教科书中都可能对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心理学科内部对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没有明确定义,对支撑其学科发展的诸多核心概念也缺乏共识,包括心智(mind)、意识(consciousness)、认知(cognition)等,不同理论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均有较大争议 [20]。核心概念的混乱使得学科的理论发展与学科共识建立在一个不稳定的基础上,可能导致学者在进行后续研究时研究方向发生偏离,理论选取与实际研究问题脱节,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也缺乏共同标准。

基础理论研究对理论创新也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支撑和方法论基础。只有深入研究并厘清基础理论,对理论的内涵有所把握,建立起牢固的学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和理解在地经验,了解本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二者相结合才能更精准地把握本土情境下的现实问题,由此凝练出更具学术价值与实际意义的创新理论。因此,基础理论研究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掘在地经验、实现自主理论创新的关键步骤。

学术期刊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在基本概念澄清、研究范式革新、促进学科基础合法性的确立等方面都承担着重要责任 [21]。具体而言,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引领功能,例如在投稿指南中明确期刊的理论导向与定位、策划针对基础理论的专栏或特刊等,鼓励研究者基于严谨的学术规范探讨学科内的基础理论问题,这些研究不仅包括对长久以来具有学术争议性的理论或概念进行讨论,也涵盖对学科内相对重视程度较低、需要长期耕耘,同时具有学理创新空间的领域,提升理论精细化程度 [19];还可针对青年学者设置基础理论专题研讨会或工作坊,培养其识别具有学术价值的基础理论问题的能力;或是邀请领域内知名学者撰写综述文章,概述某一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未来研究趋势,从而引导研究者重视对基础理论的探索。

5.2 明确期刊特色定位,以长线思维规划期刊专题,勾连多元自主知识体系

从新闻传播学科整体看,不同学术期刊在定位上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发展,除了在学科分支上,如政治传播、健康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等有所侧重,还可以针对学科的子领域或特定的问题领域进一步明确期刊特色,包括性别议题、年龄议题、区域议题等。学术期刊的差异化定位也可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者开展跨学科研究、优化资源配置,如期刊可组建更集中于特定领域的专业化编辑团队,以更好地了解领域内研究动态,提高期刊的审稿效率和质量,把握期刊发展方向。

热点研究议题常见于期刊专栏中,在某一新技术刚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更是如此。长期持续的专栏或特刊较为少见,一些专栏与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相关联,如昙花一现,仅仅存在一两期就消失不见。此外,在国内的社会科学期刊中较少有特刊出现。这些短暂的专栏可能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但随着研究热点的消退也会逐渐淡出学者的视野,留下的研究成果难以被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相比之下,连续性的专题策划可以为相关议题提供更多的篇幅和时间,给予研究领域内部分学者开展耗时较长的高质量学术研究的机会,并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讨论,逐步积累与该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使研究者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框架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形成对议题持续、深入的讨论。中国社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独特的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既具特殊性、也可能存在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特征,包括国家多元治理实践、代际社会流动、数据治理与数字法治、平台劳动等多个方面。在现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一些研究关注此类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经验,并尝试对此进行分析、阐述,但仍然缺少对中国实践的理论化解释,已有解释也未能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15]。通过连续性专题策划形成持续性的研究积累不仅有助于理论发展与理论脉络连接,同时也因期刊的差异化定位而整体勾连出一个更多元化、更完善的自主知识体系。

5.3 加强国际化期刊建设,打破区域限制,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加强国际化期刊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方面,需提升中国本土机构创办的国际化期刊的质量,包括在政策、资金、技术与人力方面提供支持,激发各学术机构创办国际化期刊的积极性。例如,政策上制定鼓励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提供税收优惠等;资金上设立专项基金,保障期刊初创阶段的运营维护;技术上着力于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升期刊在数字出版各环节的工作效能;人力上加强编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编辑专业职能分工,建立“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出版队伍”[22]

另一方面,国内学术机构应更多尝试独立创办国际化期刊,提升国际出版自主性。目前大多数由中国学术机构创办的国际化期刊均与国外机构合作出版,独立自主创办的国际化期刊数量较少。尽管前者能为国际化期刊出版提供诸多便利,但自主创办国际化期刊是建设学术期刊独立自主出版体系的第一步,也将为国际学术期刊的集群化发展建立基石。此外,自主出版国际化期刊能避免期刊编辑受制于国外出版商在商业或学术等方面的偏好,从而更好地掌握编辑方针、出版政策等方面的主导权,更好地为自主知识体系进入国际学术场域服务,提升其在国际学术网络中的话语权,以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由西方话语主导的全球学术话语格局。

最后,需要认识到国际化期刊不应仅仅围绕中国议题或仅刊登本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不同地域文化、社会情境中的研究对象各具特征,但仍在一个整体的科学性研究框架下,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使研究结果能在不同社会情境中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化学术期刊应当具备广泛的国际视野,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提供交流平台,将中国自主知识放置在跨国比较与全球讨论视野中的同时,促进全球不同地区知识体系的互动和交流,扩充国际学术知识体系的边界,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为全球学术平等对话做出贡献。

6
结  语

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多重作用。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知识的把关者,引领自主理论创新;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串联起理论脉络以助推知识体系建构;作为学术知识得以公开流通的重要载体,可为本土学术成果提供平等对话的国际舞台,增强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正如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所指出的,“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在未来,学术期刊当秉持学术自觉与文化自觉,持续发挥其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助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参 考 文 献

(上滑查看)

[1]     KANT I.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M]. Trans. Pluhar,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2002:33-34.

[2]     胡翼青. 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J]. 现代传播,2011(4):34-39.

[3]   BALIETTI S,MAS M,HELBING D. On disciplinary fragmentation and scientific progress[J]. PloS one, 2015(3):e0118747.

[4]   LAMERS W S,BOYACK K,LARIVIRE V,et al. Investigating disagreement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J]. eLife,2021(10):e72737.

[5]   米歇尔·福柯. 话语的秩序[C]//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许宝强,袁伟.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

[6] 邓正来. 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7-14.

[7]   周春雷,王倩倩,李彦博. 学术共同体视角下的审稿人学术话语权运行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4(1):53-58.

[8]   王嘉昀,文彦杰,杨柳春. 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概念、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10):1247-1254.

[9]       REPISO R,SEGARRA-SAAVEDRA J,HIDALGO-MAR T,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special issues in communications journals 2015–2019[J]. Learned Publishing,2021(4):593-601.

[10]     郭丹丹.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功能实现与路径探析[J]. 中国编辑,2023(3):32-39.

[11]     SMITH O M,DAVIS K L,PIZZA R B,et al. Peer review perpetuates barriers for historically excluded groups[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2023(7):512-523.

[12]     朱春阳. 你好,ChatGPT![J]. 新闻大学,2023 (1):2.

[13]     任保平,王子月. 立足“中国数字经济奇迹”构建数字范式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4):3-11.

[14]     安德鲁·阿伯特. 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M]. 王桐,陈嘉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110.

[15]     郁建兴,黄飚.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及其世界意义[J]. 政治学研究,2023(3):14-24.

[16]     张涛甫,姜华. 依附与重构:试论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9):5-20.

[17]     DEMETER M. The winner takes it all:international inequality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today[J].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9 (1):37-59.

[18]     LIN Z,LI N. Global diversity of authors,editors,and journal ownership across subdisciplines of psychology:current stat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23(2): 358-377.

[19]     景嘉伊,胡正荣,钱莲生. 科学、问题、价值:走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困局的核心要义:基于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的数据(2021—2022)[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2):35-51.

[20]     ZAGARIA A,ANDO’A.,ZENNARO A. Psychology:a giant with feet of clay[J].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23(3):521-562.

[21] 王润泽,王汉威. 自主体系与创新变革: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新时代十年[J]. 科技与出版,2023(11):94-103.

[22] 李存娜. 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新时代十年:回顾与展望[J]. 科技与出版,2023(11):117-126.

AUTHOR

秦林瑜  吴  赟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END


科技与出版
《科技与出版》旨在搭科技进步与出版创新之桥,传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之经。是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由清华大学主管,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