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 等 | 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优化路径

学术   文化   2024-04-29 08:48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

了解更多精彩

ABOUT

(点击查看思维导图)



GB/T 7714-2015


CITE

王培,高虹.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优化路径[J].科技与出版,2024(3):136-143.


摘   要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稿件评议的基本制度,是判断稿件学术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剖析我国学术期刊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在开放科学环境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探索以开放同行评议为导向的同行评议模式,实现开放同行评议与匿名同行评议模式的有机融合。提出以开放同行评议的优势项补充匿名同行评议的劣势项,弹性化实施同行评议,根据期刊的学科特色差异化选择评议模式,构建多种模式的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促进学术合作与同行评议资源共享等优化路径,对完善我国学术期刊现有同行评议机制,提升同行评议质量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关键词  

开放同行评议;传统匿名同行评议;开放科学;学术期刊;审稿人



20世纪90年代,随着开放获取(open access)运动的兴起,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开放”(open science),人们希望在科学研究发现的过程中,及时发布科研成果,公开研究数据,开放同行评议等。[1-2] 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日渐普及和开放获取期刊数量的与日俱增,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正朝着流程透明化、形式多元化、技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期刊逐步实践开放式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如《心理学报》《世界胃肠病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系列期刊等。[3]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大多采用传统的匿名评议模式,主要包括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两种模式。在开放科学的冲击下,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譬如无法提高科学的透明度和开放性,缺乏对科学研究可再现性和可重复性的支持,对学术研究的传播和科学合作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等。优化现有同行评议模式,增加同行评议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加强同行评议中各参与方的科学互动与研究共享,是开放科学对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时代新要求。

目前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内外模式利弊的分析上 [4-5],其中也不乏一些探索开放同行评议新方式的尝试 [6-9],但针对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优化路径方面的研究较少。[1,10] 我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机制起步较晚,相比国际一流期刊尚存在很大差距,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学术期刊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优化出版流程,提高投审稿和出版的时效性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11] 随着开放科学的繁荣发展,学术期刊在开放数据、开放获取以及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涌现创新,未来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将向效率更高、信息更透明、模式更多元的方向发展。探索如何优化和完善现有同行评议体系,对于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质量,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我国学术期刊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在开放科学环境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同行评议应以开放评议为导向,多维度、弹性化、差别化实施开放评议模式,并积极发挥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的优势,实现开放与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审稿的公正性、可靠性和透明度,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质量。

1
学术期刊对科研成果评价的新趋势


在信息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科学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跨学科合作,将全球科学家汇聚在一起分享科研经验、创造新知识,使科研成果共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科学研究过程中,才能不断解决各领域的科学挑战。同行评议作为学术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重要评价手段,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以来,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和开放科学的蓬勃发展,科研活动数量迅猛增加,科研内容广泛交叉融汇,研究方法变得丰富多样,研究过程及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精细,对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要求越发严格,对研究成果要求更加广泛共享。面对这些挑战,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科研评价的需求,很多期刊和出版平台采用了更加透明、开放的同行评议方式,包括开放同行评议人身份、开放同行评议报告和开放参与评审等模式。例如, PLOS、BioMed Central、Frontiers、PeerJ、F1000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 EMBO等出版集团和期刊都启动了不同程度的开放同行评议信息的行动。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学术期刊日益壮大,面临着开放科学理念下的开放、共享、合作模式的出版传播新挑战。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正从形式、主体和功能等方面发生着重大变革,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正向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趋势发展。

2
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现实困境

2.1 匿名评议模式削弱科学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科学研究的透明度是评价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同行评议的透明度,能够确保学术期刊出版的科学研究成果在被广泛分享与传播前,已受到科学严谨的审查和专业有效的判断,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可信度。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和开放科学的发展,学术期刊传统的单盲和双盲匿名评议模式受到挑战。一方面,单盲评议模式下,由于匿名评审人的审稿自由度过大,若评审人对作者的学历、机构、国籍等具有偏见,将会影响评审的公正性与客观性;而双盲评议模式下,信息的不公开容易造成作者与评审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最终评审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匿名评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开放科学实践,如预印本和“发表—评审—管理”等开放评议模式都与双盲匿名模式相冲突。双盲匿名模式要求在稿件正式发表前不能公开,而在预印本与“发表—评审—管理”等模式中,作者需要在互联网上预先发布尚未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2] 可以看出,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削弱了开放科学环境下科学研究与评价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无法促进同行评议的公开、透明和开放。

2.2  期刊的学科差异为同行评议带来挑战

随着学科分类不断细化,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深入,同行评议的参与主体及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提出,学术期刊的科学共同体在开放科学时代逐渐扩大,不仅是同行内的小圈子(包括期刊编委或者比较熟悉的审稿专家),还包括了小同行以外的大同行(在一些学科上,有着交叉性质的其他学科的专家),并且扩大到大同行以外的社会各个团体。[13] 对于单一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评审专家的遴选大多依赖于同一研究领域的“同行”,然而对于新兴和交叉学科来说,“同行”的范畴不断扩大,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机制下,相对单一的同行评议主体和形式难以应对交叉科学研究评价的复杂性,无法避免对非共识性、颠覆性或跨领域学科的研究内容评判失准,从而导致评审的不公正和不客观。另一方面,期刊的学科差异也为如何选择开放评议带来挑战。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成果本身的性质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决定了同行评议的方式必然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来说,各学科领域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尝试打破单一领域的研究瓶颈,其研究成果的评价形式更加倾向于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开放式评议;而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论文受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国情特点等影响较大,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十分受限,学术评价大多基于特定的知识共同体、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等要素,为此造成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无法独立发挥作用。[14]

2. 缺乏科学研究过程的可再现性和可重复性

科学研究已迈入数据开放和共享时代,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由原来的以结果为导向转变为以数据和研究过程为导向,研究数据的公开共享和科研结果的可再现性和可重复性成为评价研究成果的重要考量。[15] 同行评议功能逐渐由“评”向 “议”转变,更加强调科研过程的讨论及其可利用价值和影响力。作者的研究过程以及整个同行评议过程都会作为共享数据,面向公众开放。对于作者而言,共享研究过程既可以表达研究的真实性,又可以增强自己研究的可理解性和可重复性,吸引更多相同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讨论。而在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模式中,首先,同行评议参与主体相对单一,一般只涉及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三方,且编辑主要发挥桥梁作用,负责审稿意见的转达,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缺乏直接的交流和讨论,更无法谈及科学研究的公开与共享;其次,开展同行评议的平台有限,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多利用稿件采编系统完成同行评议,评议过程相对封闭和私密,缺乏供审稿人讨论与作者申诉的空间;再者,作者和审稿人对于公开研究数据、过程和评审意见的意愿尚不充分。杜杏叶等 [16] 曾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学者对开放同行评议的接受度,发现有半数中国学者不愿接受开放的评议模式,包括审稿意见的公开与讨论。综上可见,现有的同行评议模式很难实现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再现和可重复使用。

2.4  封闭的评议模式阻碍学术沟通与科学合作

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说,开放科学呼吁科学家们对科学活动的广泛参与和讨论,极大鼓励开放式参与及开放式对话。在全球化趋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不是一个学术团体甚至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的,往往需要通过国际范围的科学合作来解决。例如全球新冠疫情暴发、生物圈破坏、能源危机等问题,需要通过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开放、共享式的科学协作,才能得以解决。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必然向更加开放的模式演变 [17],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将更加透明和包容,评价结果能够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作者、评审人和读者之间可以呈现出积极的学术互动,从而实现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而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模式不能确保每一位审稿人都是某个小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对于新兴学科和跨领域学科的文章,审稿意见本身都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或者说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讨论与评价,作者也更希望文章无论在发表前或在发表后,同行评议的过程能够持续进行,不断吸引更多的讨论,以促进科研成果的改进以及寻求科学合作。而相对封闭的匿名同行评议机制难以吸引科学家们广泛参与到科研成果评价的交流与讨论中,也无法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因为对于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审稿意见一般由编辑汇总整理并转述给作者,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审稿人彼此之间也无须产生交流,对于一篇稿件来说,一旦编辑给出了最终结论,同行评议的流程就已宣告结束。在开放科学的大趋势下,封闭的同行评议模式大大阻碍了学术交流与科学合作,不利于学术的互动与科学的共享。

3
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优化路径

随着开放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6] 开放式同行评议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尽管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对其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也并不可取。我国一部分高水平学术期刊仍然采用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并取得很好成效,这一点值得肯定。同时,开放同行评议虽然顺应了开放科学的历史潮流,但也具有一定消极作用。譬如,开放身份后,审稿人或许不太愿意给出批评性较强的反对意见,或直接碍于面子不愿参与评审;在审稿专家中,一些权力弱小或资历较浅的审稿人,通常更加愿意参加匿名评审,因为一旦公开评审人身份,当他们为资历较深的作者审稿时,往往不敢给出自己的真实意见,以防将来受到相关学术圈的排挤;在论文公开评审和讨论后,由于学术讨论参与者众多,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很难给出相对统一或规范性、标准性的评审结果,容易导致评议争论期的延长和评审结果的可信度降低。

综上分析,传统匿名同行评议与开放同行评议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盲目采用某一种开放同行评议模式完全取代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评审人信息的公开并不是同行评议的关键因素,多数情况下,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反而是匿名开展的。但是,为尽量避免审稿人受到非学术因素干扰,让同行评议过程信息公开,也无可厚非。因此,在选择同行评议方式时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模式,而是集成多种方式,形成复合型同行评议模式,这是优化同行评议机制的关键。如 Nature Research已有7种期刊引入开放同行评议,根据作者和审稿人意愿仅将审稿意见随同稿件公开发表,但不公开审稿人姓名。[8] 这种复合型同行评议模式采用柔性处理策略,将多种评议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给予同行评议各参与方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需求,具有灵活性,既有效发挥了不同类型同行评议的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评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开放评议可能对审稿人的审稿积极性产生影响),是未来同行评议发展的必然趋势。[18-19] 

本研究认为,结合我国学术期刊的学科特色及体制特点,开放同行评议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可以实现有机融合,以开放同行评议为导向,利用开放同行评议中的优势项补充传统同行评议的劣势项,以提高同行评议的透明度与公正性为根本原则,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促进学术交流与科学合作,以适应开放科学的发展需求,并根据期刊自身的学科特色,量体裁衣,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优化路径。


3.1  弹性化实施同行评议,增强多样性与透明度




开放同行评议打破了传统匿名评议模式的封闭性,有利于削弱学术偏见、促进科学发展和知识传播,但因其本身也存在复杂性和不足,考虑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实际,建议兼顾传统匿名评议和开放评议的优势,规避二者劣势,实现多样性发展。

传统匿名同行评议与开放同行评议的融合形式可多样化、柔性化,充分尊重评审人和作者的意愿,有选择地开展开放同行评议。有研究将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总结为三种形式:完全开放式、有限开放式和部分开放式。[7] 本研究认为,采取非实名公开评议报告及作者回复的形式,遵循作者和审稿人意见,弹性公开评议过程和内容,可以优化现有的匿名同行评议模式。公开审稿意见及与作者讨论的内容,但不公开审稿人信息的形式,既能产生学术互动,又能照顾评审专家以及作者的感受,避免给审稿专家带来审稿压力和名誉负担。这种同行评议模式弥补了传统同行评议公开性和透明度不足的缺点,同时保证了同行评议过程的保密性。公开的审稿意见在受到大众监督的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审稿人的审稿热情,提升审稿质量,缩短审稿流程,从而保证同行评议的时效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网上公开讨论,分步骤进行开放式和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的结合,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论文通过初步预览,传送到网上,开始公开讨论,评审者将自己的意见发表,提供给作者和公众,作者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第二阶段,开展传统学术期刊评议模式下的修改和同行评审。这种同行评议模式可以弥补传统匿名同行评议模式中缺乏透明度、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缺乏交流等弊端 [5,9,18],实现开放和匿名同行评议模式的有机融合。

3.2  差异化选择不同学科期刊的同行评议形式




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期刊,在同行评议中面临着差异化问题,这就要求在同行评议的实践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科差异性,因地制宜。例如,自然和人文学科之间存在差异,开放同行评议在人文社科类期刊中尚未得到普及,因为大多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定稿更倾向于依赖审稿人一致性甚至是主观性的评价意见,而并不希望通过公开讨论的形式,破坏专家意见的一致性。特别对于我国社科期刊中政治性、思想性较强的稿件,在政治方向和内容质量方面的审核是同行评议的重点,需由该学科领域公认的专家给出带有规范性或标准性的直接评价。因此,人文社科类期刊宜以传统的匿名评议模式为主,确保同行评议结果的权威性。同时,适当程度地公开同行评议报告也可作为辅助手段,以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相比之下,自然科学类期刊对公开评议的接受程度往往更高,更期望稿件中的实验数据、计算方法、技术路线等得到广泛的专业讨论,从最广层面证实其科学性和严谨性。针对自然科学类期刊,建议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包括公开评审人和作者信息、公开同行评议报告、开放公众参与等形式。再如,相较传统学科,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期刊可以最大程度考虑开放式评议模式。鉴于交叉学科是各学科知识体系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其本质上的多学科性、研究成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这类学科论文的评价更具挑战,传统的同行评议模式在公正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上遭到质疑,有些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有可能在文章未正式发表前就被剽窃或侵权,作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类期刊可以采取出版前网上公开评议的方式,广泛汲取多学科领域评审人的意见,并支持公开讨论,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此外,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审稿服务平台开展同行评议,有助于提高审稿的透明度和实效性。

3.3  构建多种模式的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

学术期刊所发表的研究成果若不具备可重复性,或可重复性和可获取性不高,就意味着未来的研究者不能以已有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开展研究,大量资源及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学术期刊可通过搭建评审、分享、讨论以及不断改善研究方案的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来解决。由于我国学术期刊大多具有独立的投审稿系统,对于现有平台的改进和优化,应根据开放评议的不同定位和程度,灵活采取适当措施 [20]

3.3.1 多媒介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

对于开放程度较高且具备一定资金与技术支持的期刊,可搭建多方交互平台,充分利用多种交互媒介,如在线投审稿系统、微信、微博、 ResearchGate等,实现作者、审稿人、编辑间的多方互动。通过公开公众参与的方式,审稿人、作者及读者大众可以对论文发表评论,提出多元化意见,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可共享性。此外,期刊还可以借助ChinaXiv、ScienceOpen等预印本平台 [21],在作者发布预印本的同时,接受读者的留言及反馈,审稿人、编辑和作者之间也可以开展讨论与对话,将多方参与主体交互下产生的意见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学术成果的开放交流、开放评论及开放利用,增强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

3.3.2 协作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

协作交互式同行评议适用于开放程度较低的期刊,即通过在传统审稿平台中引入审稿交流环节来改进评议效果。在这一环节中,审稿人和编辑可以通过审稿系统留言,交流审稿意见,平台也可根据参与者意愿,对参与主体和评议内容选择公开或不公开;编辑部甚至可以将一篇稿件的审稿意见匿名发给另外的审稿人评阅,即对审稿意见开展交叉评议,最后综合各方意见,达成相对一致的评审结果;此外,期刊还可以采取半开放式评议,促进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审稿人和作者互相知道对方身份,双方就审稿中的问题开展讨论和对话,但不对公众公开评议意见,这些只需在原有审稿系统中开辟一个新功能模块即可实现。

3.4  促进学术合作与同行评议资源共享

学术合作对于学术研究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使科学合作者之间在资源上优势互补、在思想上互相促进,从而激发出更加多维的研究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开放科学环境下,同行评议学术共同体需要建立多渠道的交流平台,加强个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实现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以及科研成果共享,从而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比如开展作者与审稿人对于学术问题的线上公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再创新以及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同行评议参与主体还可以通过期刊官网、微信、微博等学术交流平台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有利于未来开展学术合作。此外,学术期刊可以建立学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持体系,提供数据和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保障学术开放与合作的安全与有效。

此外,学术期刊传统同行评议向开放、共享的模式发展 [22-24],需要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寻求与第三方平台、出版商、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实现同行评议资源的共享。例如,全球著名同行评审认证平台Publons的审稿专家认可服务与各期刊的投审稿系统可以相互集成,用于支持研究人员记录自己的同行评议工作。Publons利用一系列同行评议方案,更加快速和智能化地寻找和遴选期刊合适的审稿人,并建立审稿人档案数据库,形成审稿人网络平台,促进审稿人之间的学术互动和全球科学家的学术合作。此外,可以借助Reviewer Credits第三方独立平台提供同行评议服务。Reviewer Credits 与ORCID、Twitter、Google、LinkedIn等合作建立的同行评议公共档案库,可以向期刊、出版商、读者、科研人员展示评审专家个人资料;评审人可获得同行评议证书,并可在其简历上公开共享。对评议活动给予认可,能够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评议人与学术期刊之间的合作与信任。随着科研产出的日益增长,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承受巨大压力,积极寻求与出版商、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优化整合同行评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发展的新趋势。

4
结  语


优化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机制是开放科学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完善我国学术期刊现有同行评议并非一蹴而就,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研究探索了以开放同行评议为导向的融合模式,认为传统的匿名同行评议和开放同行评议不是对立关系,二者均存在优点和缺点。同行评议的改进不应简单地以一种方式取代另一种方式,而是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有机结合,产生更为优化的模式 [1,25-26]。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优化路径,首先是立足于我国学术期刊学科特色和运行机制,对学术期刊进行差别化对待,弹性化开展不同维度、多种形式的以开放为导向的同行评议。同行评议应向信息更加透明、资源更加共享、科学合作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此外,构建多种模式的交互式同行评议平台,有利于支持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提高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最后,加强期刊之间、出版商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同行评议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评议效率和质量,促进科学的合作和共享。

本研究仅针对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未来将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新模式的具体框架、制定同行评议的相关标准、建立同行评议评价体系等开展研究。



参 考 文 献

(上滑查看)

[1]   胡克兴,刘徽,卢珊,等. 开放科学环境中的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研究[J]. 编辑学报,2019,31(6): 610-613. 

[2]  Springer Natu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ata Sharing in Japan[EB/OL]. [2023-10-28]. https:// figshare.com/articles/Challenges_and_Opportunities_ for_Data_Sharing_in_Japan/7999451. 

[3]     储冀汝. 科技期刊实施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可行性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1(4):231-232. 

[4]     刘晶晶. 国外开放获取期刊的同行评议方式研究[J]. 编辑学报,2017,29(2):200-203. 

[5]     吴锦雅. 同行评议面临的问题与可行性措施[J]. 编辑学报,2011,23(3):238-240. 

[6]     孟美任,张晓林. 中国科技期刊引入开放同行评议机制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2):149-155. 

[7]    张春丽,商丽娜,倪四秀. 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151-1155. 

[8] Nature will trial the publication of peer-review reports[J].Nature,2020(7598):8. 

[9]    贺子岳,张子纬,陈晓峰. 学术期刊出版后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研究[J]. 传媒,2019(17):32-34. 

[10]  郑辛甜,邵菊芳. 开放共享时代科技期刊如何做好科研学术的监督把关者[J]. 中国出版,2018(7): 41-44.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A/OL]. (2021-05-18) [2023-04-26]. 

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2/76209.shtml. 

[12]  练志闲. 以“开放同行评议”推动学术发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09(3). 

[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14]  吴文成. 人文社科论文应写在祖国大地上[J]. 民主,2021(6):58-59. 

[15]   盖双双,马峥. 开放科学趋势下科技期刊的特征及评价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7): 973-979. 

[16]  杜杏叶,李贺,王玲,等. 中国学者对学术论文公开同行评议的接受度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73-81. 

[17]  徐丽芳,陈铭,邹青,等. 开放·平衡·拓界:2021年海外科技期刊出版动态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22,327(3):31-42. 

[18]  常唯,曹金,刘团结,等.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5-32. 

[19]   常唯 , 袁 境 泽 . 国 际 学 术 出 版 中 的 同 行 评 议 进展与展望[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0): 1181-1192. 

[20] ANSI/NISO Z39. 106-2023,Standard Terminology for Peer Review[S].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1]  都平平,彭琳. 利用平台创新期刊出版服务:预印本平台出版的启示[J]. 科技与出版,2021(4):11-16. 

[22]  BAZI T. Peer review:Single-blind,double- blind,or all the way-blind?[J].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2020,31(3):481-483.

[23]  Transparent peer review at NatureCommunications [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6):10277. 

[24]  ROSS-HELLAUER T,DEPPE A,SCHMIDT B. Survey on open peer review:Attitudes and experience amongst editors,authors and reviewers[J].PLoS ONE,2017,12 (12):e0189311.

[25]  陈传夫,李秋实. 数据开放获取使科学惠及更广:中国开放科学与科学数据开放获取的进展与前瞻[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10(1):4-13. 

[26]  BRAVO G,GRIMALDO F,LóPEZ-INESTA E,et al. The effect of publishing peer review reports on referee behavior in five scholarly journals[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10):322.


AUTHOR

王 培  高 虹



河海大学期刊部




END


科技与出版
《科技与出版》旨在搭科技进步与出版创新之桥,传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之经。是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由清华大学主管,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