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科 |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

学术   2024-10-18 17:04   天津  

点击蓝字关注

了解更多精彩

ABOUT

(点击查看思维导图)



GB/T 7714-2015


CITE

张立科.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J].科技与出版,2024(9):40-46.


摘   要  

本文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逻辑必然和发展方向,总结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应该坚持的四个关键原则,提出在坚持三个“有利于”实践标准基础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产业数字化;数字化实践;深度融合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社会的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新劳动资料、新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生产要素正在重新配置,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正在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契机已来临。2024年6月,《求是》杂志第11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1]

出版机构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在传统出版体系的基础上持续创新突破,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1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逻辑必然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进一步跃迁。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浪潮,给出版业内容生产与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出版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这是宏观政策引领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需求倒逼的必然结果,更是创新技术驱动的必然结果。


1.1 政策逻辑

出版产业走向深度融合是响应宏观政策的必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曾多次就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产业融合发展走向“深融”阶段。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指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2]

举一纲而万目张,这些重要文件或会议精神,充分彰显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必然,明确给出了出版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走向融合的方向性指导。既一脉相承,又重点突出;既一以贯之地强调“以内容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又敏锐地抓住了不同发展阶段融合发展的关键;既从全局发展的高度明晰了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辩证关系,明确了融合发展的目标,又针对过程性问题,尤其是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上的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为不同阶段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当前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强支撑。

1.2 市场逻辑

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是出版业的职责,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深受其所在的产业市场环境的影响。

从用户需求看,近年来,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交互式数字教材、微慕课等创新技术的出现,已经显著改变了用户的阅读和学习方式。以数字阅读为例,尽管其内容本体与传统出版物保持一致,但在表现形式和商业模式上却展现出独特性。数字阅读的兴起就是新媒体技术推动知识服务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一变化促使出版机构必须紧跟用户需求的步伐,积极整合创新技术,推动内容创作的革新和产品形态的多样化,以提供更加丰富、互动性强的知识服务体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从市场环境看,技术进步在开辟产业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市场竞争格局。过去电商平台的兴起主要改变了内容的传播渠道,对内容创作的影响相对较小,如今知识服务平台的崛起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对传统出版机构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在这一新的市场环境中,出版机构亟须适应市场竞争的新态势,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1.3 技术逻辑

出版的核心在于精选并整合优质内容,以实现其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的传播。自其诞生之日起,技术一直是出版业发展的驱动力,从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到铅字排版、光电制版,再到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兴起,每一次新技术的应用都会极大地提高出版的生产力和传播能力,改变出版业态,从而带动知识与信息的普及化、大众化。

当前,在信息化发展由数字化、网络化进入智能化新阶段的背景下,出版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结合是必由之路和应时应势之举。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能够优化出版物的制作与分发流程,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实现出版内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出版机构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能力,实现基于读者兴趣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开辟新颖的内容创造途径,提高出版机构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网络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打破传统出版物的时空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内容的共享,无论读者身在何处,都能享受到知识获取体验。出版机构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新技术的运用和把控能力,构建深度融合的出版体系,将会成为推动出版产业发展壮大,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

2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全球性冲击,出版业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抓住机遇,出版机构必须具备前瞻性思维,积极拥抱变革,将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其核心在于不断地创新,既包括内容、技术和业态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3]

2.1 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推动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其核心特征体现在多态化、个性化和互动化三个方面。

多态化是指内容形态突破了传统文字和图片的限制,融合了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以适应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丰富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并增强了内容的吸收率。

个性化是指通过深入分析用户数据,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实现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对接。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为用户量身定制内容,提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种个性化不仅体现在内容推荐上,还体现在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上,确保每位用户都能获得与其兴趣和需求相匹配的内容。

互动化是指利用新技术,如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促进内容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为内容创造者提供了实时反馈和使用数据,有助于内容的持续优化和个性化定制。

2.2 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是推动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保障,其核心特征体现在平台化、服务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

平台化是指出版机构应超越单一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转型为一个开放和共享的平台。这一转变意味着出版机构将吸引包括创作者、读者和合作伙伴在内的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知识服务的创新。通过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出版机构能够提供更为复合和互动的知识服务模式,从而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服务化是指在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出版机构需要实现思维和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这包括利用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来不断调整服务内容,确保服务既满足当前需求又预见未来趋势。服务化的转型不仅能够扩大知识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还能够创建一个更加开放和互动的知识共享环境,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广泛传播。

生态化是指构建一个有机互动、共生共荣的出版生态系统。生态化是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这要求出版机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并从传统的封闭和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开放、循环、多元交互的生态系统。开放性是生态化的核心,它鼓励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内容的生产与流通,引入创新元素。跨界合作则是实现生态化的手段,它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不同领域资源和优势的互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2.3 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深度融合的内在驱动力,其核心特征体现在扁平化、灵活化和协同化三个方面。

扁平化是指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出版环境,组织结构需要从传统的多层级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化管理。这种结构简化了决策流程,缩短了沟通链条,使得信息流通更加迅速,决策更加高效。扁平化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还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团队的创新能力。

灵活化是指组织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的能力。灵活化的组织结构鼓励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创新项目,允许快速复制成功的模式,同时及时调整或中止不成功的尝试,以降低风险并提高创新的成功率。这种动态调整能力是出版机构探索新融合发展模式的关键。

协同化是指在复杂的融合出版项目中,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协同化确保编辑、设计、营销和数字等部门能够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强化团队合作,促进项目推进。此外,协同化还包括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如技术供应商和跨行业合作者,这种内外协同有助于扩大出版机构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3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关键原则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版机构应当科学把握以下关键原则,构建发展框架,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3.1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出版深度融合过程中要重视体系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构建“体系”的网而非“局部”的点。传统出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业务体系,能够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建立一个融合、联动、互补的业务发展模式。同样,数字化实践的最终目标也是要打造一个体系,围绕数字化的生产、运营、分销并配套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构建一个网,实现1加1远大于2的效果。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待数字化,通过零散的几个项目或者搭建零星的几个组织而开展数字化实践,那即便短期获得一定收益,也很难支撑长久的发展。

3.2 重点性原则

重点性原则是指在出版深度融合过程中要把握重点,形成尖刀效应,用重点人去处理重点的事,把握住关键。数字化实践绝大部分为探索性业务,面临的未知居多,成败会成为出版机构在该领域决策的关键。每一次实践均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战”,只有拿出精兵强将,组织突击队做出示范效应,才能为后续的发展开出新路。上下同欲者胜,把握重点性原则,需要在数字化实践活动中对于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项目或者优秀个人重点扶持,让其发挥自身优势,树立典型标杆,做到想干事的给舞台、能干事的给机会、干成事的给奖励。[4]

出版机构融合出版相关业务的发展并不均衡,只有突出重点,将优秀的个人或者团队抽离出来,给予人员、资金、技术、财务等支持以快速提高其战斗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蜕变成有思路、有干劲、有判断力的尖刀连队,并通过尖刀连队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员向融合发展深水区健康发展。

3.3 特殊性原则

特殊性原则指的是出版机构在出版深度融合过程中要认识到矛盾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其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且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各出版机构自身的基因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并固化,出版社与互联网公司差异较大,专业社与大众社优势迥异,甚至专业社与专业社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案例,而应该充分站在自身的角度,理性分析哪些方法可用,哪些赛道可以获得成功。互联网模式可以借鉴但不可全盘“拿来”;已经成功的案例,也要考虑其成功的核心要素到底自己是否也拥有。只有充分分析、明辨特殊性,才能找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赛道。

3.4 可控性原则

可控性原则是指在出版深度融合进程中要兼顾长期与短期的利益,把控风险,并逐步实现信息要素的可控以及核心数据的可控。对于每一个出版机构而言,推动数字化进程虽势在必行,但也需要兼顾当前实际业务的发展,在人力、资金不能激进投入的当下,要充分兼顾长短期效益以控制好发展节奏。在确保主业发展不失速的同时,先小范围试点,验证后再大范围推广,这样才能把控好风险。

另外还要做到信息要素的可控和核心数据的安全可控。出版机构的数字化之路行之较远,变化时刻都在发生,如果不能实现信息要素和核心数据的安全可控,那么就很难就变化快速响应。以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所属某出版社为例,其绝大部分信息管理系统均可以做到底层代码自主可控,当有新的需求出现时能够快速响应完成部署,同时在内容与用户的核心数据获取上也做好了长期的部署,通过搭建“人邮融智知识服务平台”为未来知识服务的全方位开展奠定基石。

4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创新是出版产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新兴技术带来的变革,出版机构既不应妄自菲薄,陷入对新技术的悲观与焦虑;也不应妄自尊大,忽视内容生态中的竞争与合作。相反,出版机构应将数字化实践活动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将内容和用户放在中心位置,积极整合新技术,拓展新媒体渠道,开拓发展新局面。


4.1 “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

为了确保出版深度融合的实践对企业发展有实质性帮助,出版机构必须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但更要不断总结、提升认知、务求实效。

在此过程中,笔者提出开展融合出版项目的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标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是指出版融合实践是否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出版单位在内容建设、市场运营、流程管理以及经营决策等方面的管理效率,推动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传统出版物的竞争力”,是指出版融合实践是否可以运用数字技术为传统出版物赋能,实现纸电互融,以特色化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提高传统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并实现数字资源的价值变现。“有利于产生实际的数字业务收入”,是指出版融合实践是否能够切实抓住市场需求,不以“完成项目”作为建设的目的,而以实际内容和服务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可,并获取有效数字收入为主要目标。

因此,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出版深度融合实践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至少符合三项标准中一项,才能启动相关项目的推进。

4.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事物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出版机构以“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为前提,循序渐进、坚定不移地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逐步构建一个深度融合的新体系,不仅满足当前用户需求,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新突破。[6]

4.2.1 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版机构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出版深度融合的第一步。通过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全方位改造管理信息链、产业供应链、数据决策链,以业务效能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目的,大幅度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管理信息链的改造是指对出版机构日常工作流程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改造,留存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消除信息孤岛,以此实现信息流转效率提升。

产业供应链的改造是指出版机构需要利用诸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基于 “编印发”为核心的产业供应链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并逐步完善面向未来转型发展的技术基础。

数据决策链的改造是指对产业供应链、信息链所包含的数据(生产数据、运营数据、版权数据等)进行体系化处理,指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抽离的数据加以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全面提升管理层的决策效率。

出版机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推动了管理信息链、产业供应链、数据决策链的 “三链流通”。一方面,可以帮助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应用新技术优化出版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4.2.2 探索数字赋能融合出版

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下,探索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增强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特性。因此,数字赋能融合出版的探索阶段为出版深度融合的第二步。

出版机构需要重新认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关系,提升技术要素在出版产业中的地位,全面推动书网互动,实现技术要素的赋能。技术的价值赋能于传统出版物,在提升传统出版物的产品特色和营销效率的同时,实现技术要素的价值转化。数字赋能融合出版阶段是过渡性阶段,是出版机构在传统出版业务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对于知识服务的积极探索。以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所属某出版社为例,新形态图书(以微课版、慕课版、移动学习版、AR版等)成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新形态图书的销售码洋突破6亿;电子书、有声书取得积极进展,既在数字阅读市场取得较为领先地位,也通过纸电互动实现了流量溢出与品类宣发效应,推动了头品传统出版物的销售。

4.2.3 提供线上线下知识服务

提供无缝的线上线下知识服务,最终实现从传统出版向线上线下知识服务机构的转变,这是出版深度融合的第三步。

全面推动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完成从线下出版单位到线上线下知识服务机构的转变是当前正在探索的方向,也是出版单位在互联网浪潮下的必然选择。出版机构不能局限于只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内容提供商,而应该积极拥抱基于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的知识服务价值链,成为各行业知识服务的综合型内容服务商。必须把用户和内容看作出版机构的重要资产,强调内容、运营、用户的三位一体,基于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渠道构建新的运营体系,实现用户与内容的有效高效连接,为用户提供既具有针对性,又具备多样化的知识服务。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所属的数艺设平台和青蓝云数字教材平台为此阶段比较典型的案例。“数艺设”依托于出版社在艺术设计领域的领先优势,充分聚合外部优质资源,积极借鉴互联网运营模式,面向用户提供多种形态的数字内容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平台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探索初见成效,读者转用户的业务模式基本成熟,自媒体和新媒体综合运用能力突出,互联网运营能力大幅增强,可盈利、可持续、可复制的数字业务模式基本成型。“青蓝云”数字教材平台则全面聚焦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具体需求,将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材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出版端、教学端、发行端一体化设计,以“内容+ 资源+平台”全面交融的建设理念实现了数字教材的平台智能化,实现了“教学练训测评”一体化,大幅提升了知识传授、教学互动、课堂组织、教学反馈评价的基础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7]

5
结  语

“变而通则明,变而不通则晦,不变则日衰。”新时代出版业的变革也不例外,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每一次变革,既要有创新,也要审视自身,以实效作为创新的检验标准,才能不断自我革新,才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持续煌。

对出版机构而言,互联网时代风险与机会并存。路漫漫其修远,只有充分调研、具体分析、向“新”而行,创新思想开拓新局,又以“质” 致远,脚踏实地稳健前行,才可以在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劈波斩浪,挺立潮头。






参 考 文 献

(上滑查看)

[1]    习近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 求是,2024(11):4-8. 

[2]    田昭霖,孙迪亮. 论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底蕴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7):4-8. 

[3]  武静,李天宇,赵显一. 媒体融合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2):142-144. 

[4]  张立科. 构建全媒体出版格局的发展策略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9(11):27-30. 

[5]     张立科. 出版社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N]. 出版商务周报,2022-01-27(5). 

[6]     张立科. 数字出版创新体系与发展动态[J]. 数字出版研究,2023,2(1):59-64. 

[7]     张立科. 教育数字化战略下数字教材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数字出版,2023,1(1):51-59. 

AUTHOR

张 立 科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END

科技与出版
《科技与出版》旨在搭科技进步与出版创新之桥,传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之经。是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由清华大学主管,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