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美国点滴:留意一眼合上的书

文摘   文化   2024-10-10 07:00   美国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作者|陈 茶
编辑|渡十娘 

2/6/24 纽约时报讣闻版:911时与小布什总统合影于废墟的消防员Bob Bechwith 91岁去世

在美国读报,养成了一个颇为古怪的习惯,就是总要翻看一下当天的讣闻版。也许因为海内外的中文报纸都没有这样一个专门为离世的人们辟出的版面,所以它显得很特别?也许因为那句“每一块墓碑下都埋着一部小说”的西谚总在撩拨我的好奇心?也许两者兼有之。

讣闻版上,总有一侧印着满满的讣告。一般字体都很小。偶尔还配着很小的一幅逝者遗照。扫一眼上去,密密麻麻,让人难免心生“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慨叹。我一般会很快扫过讣告里逝者的年龄。我不大细读得享天年的老人们的讣闻。老人们的讣闻里,通常都会列出一串长长的亲友的名字,热热闹闹,儿孙满堂,看上去一生功德圆满。按中国人的说法是“白喜”了,那样的人生,应该是大体相似的。

我会注意那些六十岁以下的人的讣告。他们多半是得了重病,或因为突发的事故而离世的。因为版面的限制,讣闻一般不长,他们的生平就比较简略,而留在身后那些亲友的怀念,短短数语,读着却特别沉痛,给人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每看到讣文上年轻、朝气的笑脸,读着关于他们的生平的文字,便猜想他们短促的一生可能有的一些故事,然后为他们留在身后的家人、孩子叹几口气。跟那些短小的讣告相对应的,是每天总会有的几篇篇幅比较长的刚去世的人的生平故事。虽然编辑在题栏上说:“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书,都值得被翻阅。可因文章太多,编辑部每日只能按故事的独特性选发几位逝者的生平故事。”如果你仔细看那些文章,你便会发现,它们大多是写新故的、世俗标准里比较成功的人士的。现实的世界里,活着,以成败论英雄,死后,似乎还是以成败论鸿毛或泰山的。

讣闻头版上,多为这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去世的消息

还有一小块地方,是市政部门刊发的死亡通告。那些大概都是由政府出钱打理后事的人。他们可能是孤寡老人或无家可归者。一般都没有生平介绍,只写年龄。有些有追思会的地点时间,有些乾脆就写,没有追思仪式。最感人的,是偶尔出现的在报角边上、很容易被人错过的那些短短的、写在亲友忌日的文字。就我的阅读经验,那些文字多半是父母写给不幸离世的年轻儿女的。

有一对父母这样写道:在忙碌的生活里,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随时都可能为什么触动,突然停下来,想起你的微笑。你没有离开,你每一刻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

人世间,什么不是曾经拥有?阅读到这样的文字,更让人意识到,连生命都是曾经拥有。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当一本书合上的时候,只要你留意,总会听到一些响声。


做最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在特別的地方開一場特別的盛會——專訪俞國梁

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曹晓冬

华语创作者需要多在海外发声——专访Sunny Zhang

快來搶道火爆短片市場!全球華語原創IP電影節徵集令

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豪華陣容評委會名單公布一個人的攝製組——專訪從職業作家到AI導演的冰河

自媒體時代,一個新東方比不上一個董宇輝——專訪電影節評委李尚龍

用影視作品為海外華人正名——專訪電影節主席馬麗女士

这个秋天,邀你到波士顿来一场文化之旅

了不起的华二代,我們在波士頓市政廳等你!

文梦九秋,十年更上一层楼——访IP电影节嘉宾李岘

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喊你來波士頓饕餮盛筵啦

那個秋天,我們的足跡留在了波士頓

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獲獎名單公示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2023热文排行榜: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陈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渡十娘
做中文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