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张雪峰直播时随口一句“孩子要是报新闻学直接把他打晕”引发了网络轩然大波,对于大学生的专业抉择一时间又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而对于曾经公认“天坑专业”的生化环材,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热潮的出现,似乎颇有一番“脱坑入风”的趋势。然而零星出现的时代热点,能够眷顾到的终是少数幸运儿。对于号称“不读硕博连工作都找不到”的生化环材专业整体就业基本面真的有所改善吗?清华大学前副校长,顶级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曾经在一次学会上由衷感慨过,“清华大学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也告诉我,想去金融公司。”能够加入清华大学施一公团队的硕博研究生必然是中国最顶级的那一批学生,也是这个专业最顶级的那一批人,连他们都想着转行,这个专业的整体现状不言而喻。所以为什么生化环材专业的硕博研究生越来越没有干劲了?
生化环材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广泛复杂,但其中真正有产业配套支撑的却并不多。例如近些年生物领域比较火热的基因治疗,环境领域比较火热的碳中和,材料方向比较火热的石墨烯,这些研究方向在产业层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和推广,很难吸纳足够的人才,也比较难为基金提供支持。研究成果无法落地,产业配套脱离实际,这种偏向理论探究的研究很难所有的学生保持足够的研究热情。另外一方面,这些领域的产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热点变动十分频繁。在前几年还大火的方向,能够拿到几轮天使投资的初创公司,可能过了两年就成了无人问津的白菜,例如新冠靶向药物的研究。这种现象在生物领域尤其常见,导致了那些追热点的研究方向可能收益甚微。当得知自己做的东西可能在毕业的时候一文不值,对于任何一位硕博研究生来说都很难提起干劲。此外,在专业竞争本来就颇为激烈的学术界再加上没有产业界作为退路,只能加剧这些专业的内卷。十年前可能能发普刊就有机会留下来,现在可能发了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都不一定能留。在这种背景下,明知自己竞争不过其他人的硕博研究生难免会滋生“摆烂”心态,从而缺乏从事科研的干劲。生化环材专业的新型研究方向多数属于交叉学科问题,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就涉及到复合材料、化学以及电能等多方面知识,仿生器官又涉及到医学、生物、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难题并不是简单的学习一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还需要研究人员具备全局的视野观,能够从更宏大的角度看待研究问题。这对于时间有限的硕博研究生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累计足够知识做出创新成果绝非易事。当他们无法获得正向激励,眼看自己很难完成庞大复杂的研究课题,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感到困惑和挫败,进而不想面对产生厌倦、逃避心理,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一个打击研究生研究热情的原因可能和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有关。众所周知,从事生化环材尖端科研研究所需要的仪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有这个财力能够配置尖端的研究仪器,即便有也有很多试验项目需要排队,有时候几个月才能轮到做一次试验更是家常便饭。尽管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科研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但整体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另外,也并不是所有实验室都能像施一公组里那样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大部分实验室所能获得的财政支持还是很有限,加上缺乏产业配套的支持,资金的缺口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研究生的研究受到实验室的限制,导致他并不能做出很出色的成果来,想来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打折扣。再者,很多实验室经常被爆出存在一些管理不当、规章制度缺乏、尸位素餐等问题,这一方面也会让想要认真科研的硕博研究生寒心。综上所述,尽管硕博研究生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因素,但从专业整体来讲还是受制于上述这些客观因素。唉,希望有一天生化环材专业硕博研究生前景能够进一步的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