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科学什么?”
纯理论研究,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大概内容就是作者实现了对称和同极性σ键的净异裂,从而形成反应性离子对。
今天这篇分享,属于同等层面的突破,同样是nature;
193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提出了单电子共价键的概念。他预测这种由单个未配对电子形成的键可能存在,但强度可能远弱于标准的双电子共价键。
北海道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并表征了一种含有碳-碳单电子σ键的化合物。这一重要突破源于对六苯基乙烷(hexaphenylethane)衍生物的巧妙处理。
研究人员对含有极度拉伸的碳-碳双电子共价键的六苯基乙烷衍生物进行碘存在下的氧化反应,成功制备出深紫色的碘盐晶体。
共价键在两个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并以单键、双键和三键的形式构成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骨架。
相比之下,单电子键的例子仍然很少,很可能是由于它们固有的弱点。
虽然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已经报道了杂原子之间的单电子键,但碳原子之间的单电子键的直接证据,仍然难以捉摸。
在此,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Takuya Shimajiri&北海道大学的Yusuke Ishigaki等研究者报道了用单电子氧化法分离碳原子间单电子σ键的化合物。相关论文以题为“Direct evidence for a carbon–carbon one-electron σ-bond”于2024年09月24日发表在Nature上。
揭示共价键的本质,对于更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1916年,Lewis首次提出了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的概念,随后在1919年由Langmuir命名为“共价键”。这一概念至今仍然在理解化学键合中具有重要作用。
之后,Pauling提出了一个包含未成对电子的共价键概念,即“单电子σ键”,该电子在两个原子之间共享。1931年,Pauling以H2•+自由基阳离子作为简单模型,推测了单电子σ键的存在。此类单电子σ键被认为比典型的双电子σ键要弱得多,因此它们的性质主要通过理论研究进行探讨。
尽管如此,基于电子自旋共振测量的研究表明,已经报道了几例原位生成的自由基阴离子(如R3B•BR3−)和自由基阳离子(如R3E•ER3+,E = C、Si和Ge)。
其他一些报告也描述了通过光谱学手段鉴定具有单电子σ键的化学物种,但这些化合物尚未被分离出来。关于包含单电子σ键物种的X射线晶体学研究尤为罕见,仅限于P•P、B•B和Cu•M(M = B、Al和Ga)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如Cope重排反应)提出了含有C•C单电子σ键的中间体,但目前尚无关于碳原子间单电子σ键的实验证据,例如通过X射线晶体学验证。
在此,研究者报道了用单电子氧化法分离碳原子间单电子σ键的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证实了100 K时C•C单电子σ键(2.921(3)Å)的存在,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了该键的存在。
本文的结果明确地证明了近一个世纪前假设的C•C单电子σ键的存在,从而可以期望通过探索成键和非成键状态之间的边界,为进一步发展化学的不同领域铺平道路。
图1 提出了HPE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机制。
图2 氧化还原反应与X射线结构。
图3 C•C单电子σ键1•+(I3−)存在的实验证据。
图4 带有C•C单电子σ键的1•+的电子性质。
Shimajiri, T., Kawaguchi, S., Suzuki, T.et al. Direct evidence for a carbon–carbon one-electron σ-bond.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965-1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