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海经济城市发展史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其发展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宋元明清时期。在这段时期,上海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迁,而老城厢作为上海的历史中心,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在宋元时期,上海尽管还未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国际大都市,但其地理位置已使之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贸易和经济中心。这一时期,上海依托其优越的河口位置,成为连接内陆与海洋的关键节点,尤其是在宋朝末年到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上海的港口地位逐渐凸显。
在宋代,上海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生产基础,稻米和鱼货是主要的生产物品。地处长江口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农业和渔业都非常发达,稻田和鱼塘遍布,渔船来往频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渔业经济。而随着商贸的发展,上海逐渐形成了以宋江为中心的原始市镇结构,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和渔产品在这里交易,吸引了周边乃至更远地区的商人前来。进入元代,上海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元朝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海禁的放宽,上海成为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海外的商船通过上海港口进入中国,带来了各种海外商品,同时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带向海外。这一时期,上海的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和商铺数量增多,各类手工业也开始兴起,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城市的繁荣。
宋元时期的上海虽然在规模上不可与明清后期相比,但在这一时期的基础设施、经济活动和地理战略位置上已经奠定了其作为商贸重镇的基础,对其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上海老城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上海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行政中心,更成为了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其城市功能和结构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完善。
在明代,尤其是自从设立上海县以后,老城厢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老县衙作为当地政府的行政中心,不仅处理地方行政事务,还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和安全。紧邻的城隍庙不仅是民间信仰的中心,更象征着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控制和利用。城隍庙内举办的庙会不仅是宗教活动,也成为了商贸活动的集散地,吸引了大量商人和买家。
到了清代,随着海禁的解除和对外贸易的增多,上海的经济活动进一步繁荣。老城厢的蓝色区域,即商贸区,逐渐扩展。这里的街市繁忙,商铺林立,售卖着丝绸、茶叶、瓷器等各种商品。外来商人和本地商贾在此交流,不仅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城市。此外,老城厢的黄色区域,即民间宗教功能区,也显著增强了城市的社会凝聚力。关地庙等宗教场所不仅是信仰中心,也是社区活动的集中地,居民在此进行节日庆祝、市集交易及社交活动,增强了社区的联系和归属感。明清时期的老城厢不仅是上海的政治和行政中心,更成为了经济和文化的汇聚点。其多功能的区域布局有效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加深了上海作为东南沿海重要城市的地位。
除了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上海的自然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在这个时期,上海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也成为了上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倭寇的出现也影响了上海的发展。倭寇活动频繁,给上海的海上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也促使了上海的城防建设和武备加强,使上海在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城市的防御工事和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为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古代宋元明清时期的上海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老城厢作为上海的历史中心,承载了上海发展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上海逐渐成为了中国的商业中心和经济枢纽,为现代化的上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的经济和城市发展会继续壮大,成为更加繁荣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近代上海经济城市发展史
前清乾隆时,有英国作为东印度公司代理人前来上海查看情形,发现上海很有潜力作为重要的通商地段。英国正处在商业繁荣阶段,就于道光十五年驾驶商船前往上海进行贸易往来。
清道光十二之二十三年,《南京条约》已成,开汕头、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商埠。上海于 1843 年正式开埠,大批西方人涌入。西方人在工作之余常常乘着小船在吴淞江上漫游,时间一久,来沪外国人曾溯河往上,发现可以乘船直抵苏州府城,就把吴淞江称为苏州河了。1849年,英租界扩界协议条约中, “苏州河”这个名字正式进入地图。
海通以后,外国人经营租借——由中国政府划定一地,准外国人在此地内租地建房。当时前来上海的西方人主要以英国官员,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居多。
1845年上海英租界设立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1854年,英美法三国成立联合租界,后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出来,英美租界继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同年,在上海租界的外国人组成自治的一系列行政机构工部局,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行政管理等活动。
1853年小刀会起义爆发,大批民众由上海县城迁入租界,导致人口大量增加;再加上快速来往的外贸使得苏州河两岸的交通需求大量增长,新式桥梁的建设成为了大家的需求。于是于1856年,第一座外白渡桥正式建成,成为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尽管《南京条约》并未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但由于租界和外国势力的掩护,通商口岸,特别是上海的鸦片走私公然盛行。沙逊家族于是在上海设立分行,作为从事在华鸦片走私的中心。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作为“洋药”甚至获得了合法贸易地位。到1873年,沙逊家族一举成为上海最大的鸦片商:有人估计,从1840到1914年,沙逊家族通过鸦片获得的利润高达一千四百余万两,平均每年利润也接近二百万两。
二战期间,当德国军队席卷欧洲时,足足有两万余名逃离纳粹德国暴力迫害的犹太人,不需要签证,逃离到上海。上海成为了犹太人安全的避风港,包容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和伊拉克居民。不幸的是,1941年,日本占领了上海。日本军队围剿了上海市所有的犹太人,并把他们限制在了提篮桥,犹太人聚居区在上海由此诞生:犹太难民们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组织宗教活动,筹办社团、学校等机构,并在提篮桥主要街道上开店经商,以维持日常生活。在清嘉庆年间,提篮桥地区有过一条名叫“下海浦”的河流,当地居民为了生活方便,就在下海浦上兴建一座木桥,但是后来由于上游淤塞,下海浦日渐干涸,终被填平筑路。
19世纪40年代,英、法、美先后在上海开辟租界。当英法租界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和高档住宅区时,美国租界所在的提篮桥地区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一方面,英法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大国,资本实力雄厚;另一方面,早期美国在上海的殖民活动主要由传教士完成,宗教文化渗透较多。之后,提篮桥利用自身水上的优势,使得英、美、日前来设立码头,同时让工业慢慢兴起。
总的来说,近代上海早期的发展经历了从商埠到租界再到通商的进程。这一时期的开放政策和外国投资促进了上海的商业繁荣,奠定了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这些发展为上海后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
现代上海经济城市发展史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建国初期面临经济秩序的恢复和调整。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向内地转移企业、输送技术、设备和人才,还承担起大规模的工业项目,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被定位为全国工业中心。
随着国家对上海的扶持,原属江苏的嘉定、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县,也于20世纪50年代划归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了上海市域面积,奠定了当下上海市辖区范围。而有了更多发展空间的上海市,其城区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到1965年,上海的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多项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如钢材、机床、棉纱、缝纫机、手表等。这一时期,上海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向以工业为主导转变,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几乎涵盖除采矿业以外的所有门类。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上海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措施,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商品经济等。外资开始进入上海,尤其是随着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上海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经济活力得到释放。上海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土地,长期的租界文化,市场底蕴,是美国对华最便利的登陆口岸,而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1990年的上海浦东开发是我国当代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含义和深远影响。上海浦东新区作为中国首个副省级市辖区诞生。1992年,十四大,国家确定了要把浦东建设成全球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允许浦东设立当时开放度最大的保税区,允许外资开办银行等金融机构。
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标志着上海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规划四个经济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和张江高科 技园区,从金融,制造业,自由贸易和高科技四项功能入手,不断推进四个开发区向国家级,国际级迈进。浦东迅速崛起为集金融、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极大地推动了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逐步确立,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
浦东从一个农村地区蝶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实现了经济总量的飞跃式增长。这一成就得益于浦东始终坚持改革与开放并举、相互促进的发展策略。浦东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包括土地开发模式创新、招商引资思路调整、基层党建创新、政府管理理念革新、开发区城镇化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及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成功塑造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典范。
上海因浦东再次巩固了其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国资、民营、外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均衡发展,不断刷新剧本,推动这座城市经济多元且活跃。浦东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释放了巨大红利,其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复制性和推广价值,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上海经济城市发展展望
开埠后的一百余年,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成为了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和枢纽。如今的上海仍然承载着自身的经济使命,并站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时代风口中,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发挥自身地理及文化优势,在稳定建设当前经济基础的同时积极展望未来更加全面的发展。
上海一直是一个“单中心”发展的都市圈,而未来的上海,一定是需要“多中心”网格化发展的城市。现代上海发展依靠的是市中心区的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而这一规划模式效率略慢,并不能快速带动郊区的发展,自然无法挖掘郊区地带的潜力。
2021年,上海市公布了“五大新城”的建设方案。这五个新城分别是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以及南汇新城。这五大新城将会成为综合性的节点城市,拥有独立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并相互“抱团发展”。2023年10月,就五大新城的发展,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五个新城”建设的决定》,并明确本市建立以区为主、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承诺进一步加大放权赋能力度,充分发挥区人民政府主体作用。未来,五大新城能够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如嘉定新城的汽车制造业以及青浦新城的旅游服务业,为上海的郊区带来更多产业的可能。伴随着各区产业发展的是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环境,未来的上海必须依靠这五大新城,并建设出更加全面的发展途径。
上海自身的优势仍然显著,例如上述的地理优势。上海“纵向”的地理优势带给了这座城市带来了上海港的建设。港口帮助串联起了中国北部的港口和南亚,东亚等多国,在贸易上助力经济发展,而上海“横向”的地理优势同样不能忽略,而能否利用好这一点则成为了上海以及整个江南地区未来的关键。“横向”指的是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同时靠近江浙地区,是整个长三角平原的“咽喉”。能否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一地利条件,则成为了未来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胜负手”。
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长江三角区一体化的计划,旨在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长三角地区自古经济基础雄厚,科教文化发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拥有来自全球的国际贸易资源,而这一贸易窗口能够帮助长三角地区获得更多进口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地区的科教基础和创新潜力。同时,江浙地区的产出也能通过上海的港口和自贸区出口到海外市场,这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在政策的扶持下,长三角在未来会引来更自由的市场和更多的经济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并不是单一的由上海拉动江浙皖经济发展的过程,而是各个省市扬长补短,互相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体化的过程以及推进的深入能够“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以及]发展能级”。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以及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势必将承载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使命。产业转型意味着上海将在未来经历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只有平稳度过产业转型时期,上海未来的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根据全球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方面,上海可以放宽落户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以加强创造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实力。另外,政府也应加大对于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为未来的上海营造出良好的经商、创业环境。除此之外,上海也应当在文化上加强与世界的联系,通过举办全球化的文娱活动,吸引更多海内外宾客,提升上海国际形象的同时增强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上海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与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上海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举办重大国际活动(如APEC会议、世博会等),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大量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人才入驻,加速国际化进程。
综上所述,上海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传统工商业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深刻转型,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
- END -
作者|李馨怡 Louisa 屠文嘉 陆麒书
(排名不分先后)
关注远行客,共创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