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城市并非是铁板一块均质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复合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形形色色、多种多样。这些多元的人群创造出了一个城市不同信仰的体系。
这种信仰可能源于世俗意义的宗教(如佛教、道教),也可能源于民间自发的民间信仰(如城隍神信仰、妈祖信仰等)。无论是何种信仰,这些信仰体系都构筑起了不同人群对生活、事业与政治仕途的精神寄托。
▲真如寺|图源:禹贡行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得到飞速提升,而以传统乡村为根基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转型。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这种传统的信仰空间是如何完成从乡村到城镇化过渡的?在当下快节奏的城市环境下,传统的宗教、民间信仰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得以保留?
本次项目将从城市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妈祖信仰、城隍信仰、佛教信仰三个信仰维度出为切入点,带你去理解上海都城社会下多元的人群构成。
项目介绍
本项目共计时长为六周,将采用线上授课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为三阶段进行:
线上
第一周:录播课学习
调研方法课:学习如何开展专业的社会调研,如何进行专业的访谈。
第二周:探访上海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庙宇:真如寺
本周将学习到:
1.从宏观历史地理的视角与微观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真如寺形成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状况,并就真如寺建筑的演变过程与佛寺特点进行梳理。
2.以真如寺的天王殿为例,解析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布局状况,追溯汉传寺庙在中国的演变过程。
3.以真如寺元代大殿为例,实景解析斗拱、梁架、屋顶以及各种古代建筑的细节,让大家更加详细地了解与读懂中国古建筑。
4.从真如寺大殿的木构建筑,看南北建筑差异及影响。
5.通过真如寺大殿,梳理自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后中国古建筑的发现史。
第三周:上海与下海、大江与海洋间的民间信仰,探访上海妈祖庙宇:下海庙
本周将学习到:
1.什么是妈祖信仰?为何产生于福建的妈祖信仰,可以在上海落地生根?探索上海下海庙名称由来,并透过对下海庙,了解上海沿海社会民众的民间信仰体系。
2.从宏观历史地理的视角与微观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下海庙形成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状况,并就下海庙建筑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
3.通过对下海庙的解读,了解1840年开埠前上海的海上交通史。
第四周:人神共建的民间信仰——上海老城厢城隍庙的前世今生
本周将学习到:
1.为什么要建城隍庙,城隍庙里面一般供奉的是哪路神仙?
2.城隍庙具有哪些作用,人们来城隍庙一般祭拜什么?
3.如何从上海老城厢的历史发展,看到上海老城厢城隍庙建筑规制的变化?
根据这次行走所讲解的内容,以及自身感悟,将行与知融合,任意选择这次走读三个信仰体系中的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写一篇以「城市田野下的多元信仰」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第六周:修改田野报告
根据项目老师建议,将报告修改完善。
课题参考
民俗学 / 人类学:
多元信仰在建筑中是如何体现的?
商科 / 经济学:
上海经济的崛起与信仰体系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学:
从古建筑中如何理解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
艺术学 (设计) / 建筑学 / 城市规划:
古建筑的规制、布局如何体现不同的信仰?
| 项目成果 |
调研报告:导师将辅导学员共同完成一份能体现其学术能力、分析能力、专业思考能力的调研报告。学员可以撰写与自己专业兴趣相匹配的课题,完成一份内容丰富的报告。*有特殊需求的学员也可以选择个人完成调研文章
证书与推荐信:按要求认真完成项目并达到分数的学员将100%获得项目导师推荐信。项目导师长期耕耘影响力项目,有丰富的调研和公益实战经验。同时,项目导师也将根据学员在项目中的真实情况写作定制化的推荐信。
报名信息
招募对象: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优秀的初中生也可以参加
参与要求:学员需要能积极认真完成项目任务,需要通过线上面试
项目地点:上海
开团时间:实地项目时间预计为9月14日,9月21日,9日28日的周末(周六或周日)。具体时间将根据学员的时间进行调整。
项目分组:项目分成果组与体验组。成果组参与时长为六周,体验组参与时长为四周(不参与后续两周报告写作,价格有所减免)。
项目导师
李老师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在读博士生,师从葛剑雄,长居上海。CCTV4《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单场冠军。行走过全国34个省级,333个地级行政区,280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近30个国家,并先后8次骑单车进入西藏,用脚步丈量了祖国的大好山川。
在过去四年中,曾做过近百场走读活动,对上海的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与阐释。从建筑中看到时代变迁,从历史中追寻文化传承;习惯以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学识,将上海的魅力娓娓道来。
项目收获
✔ 一份具有学术深度的调研报告
导师将辅导学员完成一份能体现其学术能力、分析能力、专业思考能力的调研报告。学员将撰写与自己专业兴趣相匹配的课题,完成一份内容丰富的报告。
✔ ⼀段具有真实社会影响⼒的经历
每个项目都是基于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设计。在项目过程中,学员将实践发现社会问题到尝试缓解社会问题的过程:学习什么是公益、调研、设计公益项目、执行公益项目。同时,导师将带领学员给具体的弱势群体或社会问题创造真实的公益影响力。
✔ 一张项目参与证书
项目结束后,表现优秀的学员将获得英文的项目证书。
✔ 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通过影响力项目,学员们因为兴趣而互相结识和协作。许多学员或成了大学的校友,或成了共同参与比赛、建立社团、创办公益组织的好伙伴。远行客校友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朗大学、圣母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鼎石学校、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大附中、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等世界各地的学员。
关于远行客
| 我们是谁 |
“远行客”是一家帮助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公益影响力的社会企业,专注于辅导青少年开展融合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它成立于上海,并与云南、贵州、新疆、江西、浙江等地多个公益组织、基层社区紧密合作,在国内建设了十余个公益项目基地,覆盖领域包括环境与动物保护、弱势群体帮扶、可持续经济增长、文化传承等。因为独特且具有意义的运作模式,远行客曾获得《中国日报》、《中国网》等媒体的报道。
| 我们的模式 |
教育与公益结合:我们所设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均是与专业公益组织合作的、具有真实公益影响力的专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而非“自我满足”;
学术与公益结合:学生将在深度知识学习与严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与开展公益实践,而非简单地“当志愿者、做好事”;
短期与长期结合:参加高强度的短期学习后,学生可在数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作为线上志愿者,长期、灵活地推动公益项目的发展,打造自己的持续影响力,而非“走马观花”。
项目咨询&报名
- END -
- 往期学员故事 -
学员故事 | 一周采访90个陌生人,在新疆调研如何帮他申到LSE?
关注远行客,共创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