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文摘   2024-09-22 00:01   北京  

20年专业理论学习思考和文旅行业实践经验,持续多年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动态,分享专业咨询思维、投资批判思维,提供不一样的观察视角。

    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旅游业已跃升为推动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之一。新时代,建设旅游强国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文旅融合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路径。我国已成功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华丽转身,稳居世界旅游发展前列。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正迎来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跃升的新阶段,特别是国民旅游消费的迅猛增长,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文旅行业正步入其发展的关键节点,在此过程中,文旅行业不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01

     新机遇的显现,首要源于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国家已经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激发文旅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与整体升级。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资金的鼎力注入、税收政策的优惠扶持以及土地资源的优先供应等。这一系列举措为文旅项目的落地生根与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后盾,从而构筑了一个优质的政策环境。国家对文旅产业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和税收上,还包括土地资源的优先供应。这对于文旅项目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土地资源是项目落地的基础。国家优先供应土地资源,可以为文旅项目提供充足的用地,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远发展。此外,国家还通过其他一系列政策举措,如优化审批流程、简化相关手续等,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无疑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对文旅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些政策举措既有利于激发文旅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与整体升级,也为文旅项目的落地生根与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后盾。在优质的政策环境下,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升级和多元化的趋势正在成为文旅产业飞速前进的核心推动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他们在旅游方面的追求也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层面,向着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享受以及更加高品质的休闲生活转变。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对文旅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更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这种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文旅行业必须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产品供给。这不仅需要文旅企业对市场有更加精准的把握,还需要他们对消费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多元化,正在推动文旅产业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会带来产业的繁荣,更会推动整个社会消费观念的进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科技创新在文旅产业的运用,为这一传统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在文旅领域,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虚拟旅游、智能导览、线上文旅消费等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游客无需亲自前往目的地,就能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景观。在实地游览时,游客也能享受到便捷、智能的服务,这些创新举措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文旅产业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喜好,为其推荐合适的旅游路线和活动。大数据分析则可以帮助文旅产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智能导览系统的应用,使得游客在实地游览时,能够通过智能设备获取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旅游信息,提升游览体验。线上文旅消费的兴起,则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渠道,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科技创新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文旅产业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文旅融合已然成为催生新业态与产品的强大引擎。其中,文化主题公园、独具匠心的特色小镇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演艺等融合型产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供给,更显著提升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此外,文旅融合对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无疑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和喜爱,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通过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营销中,不仅能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与品质,更能促使旅游产业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同时,文旅融合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文化创意产业、演艺娱乐产业、餐饮住宿产业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区域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02

     同时,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亦需正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由于文旅市场的快速扩张,各地都在积极推出各种各样的文旅项目,这使得市场供给出现了过剩的情况,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文旅企业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突出自己的独特吸引力,打造与众不同的文旅产品,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已经成为当前文旅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文旅企业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找到符合自己品牌定位的市场定位,以此来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文旅产品。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或者新的运营模式,来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还需要注重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体验,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来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文旅企业需要通过打造独特的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创新运营模式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文化的传承与内涵的深入挖掘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一些文化旅游项目的规划与执行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收益,忽视了对当地文化深层次含义和独特价值的发掘与尊重。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远来看,却对文化的独特性和真实性造成了伤害。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项目对文化资源进行了过度的开发和无节制的利用,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文化的独特性和真实性,也对其长远保存和传承构成了威胁。这种趋势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旅游资源,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人民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在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时,必须坚持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尊重和保护文化的独特性和真实性。同时,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但是,这种开发和利用必须是有节制的,不能损害文化的长远利益,需要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保护文化遗产,防止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要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内涵,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让文化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精神支持。

     在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前行的道路上,人才缺乏的问题已经变得尤为突出,它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了行业潜力的充分发挥,成为阻碍其长远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文旅产业的深度整合与进步,迫切需要一群具有坚实文化基础、精通旅游学科知识、能够不断创新思考,并且擅长市场运作的综合性人才来提供支持。但是,目前市场上,对于具备此类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的供应显得格外紧张。这种状况无疑成为制约该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显著问题,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限制了产业发展的节奏和力度。

     此外,文化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破坏。如何在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处理的重要课题。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文化旅游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03

     成功的文旅融合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案例表明,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比如,云南丽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丽江凭借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旅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同样,福建土楼也是一个成功的文旅融合案例。通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福建土楼被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住宿、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种做法不仅使土楼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也使其成为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典范。西安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通过建筑、表演、商业等多种形式,打造出充满唐风唐韵的旅游街区。每晚的灯光秀、古装巡游、仿唐歌舞表演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街区内丰富多样的特色小吃、文创产品店铺,将文化与商业完美融合,成为西安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成都的宽窄巷子,以其独特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为基底,巧妙地融入了川剧变脸、茶馆文化及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这里,游客不仅能领略到古老的成都韵味,更能亲身体验地道的四川生活方式,成为成都文化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标。秦皇岛的阿那亚社区,打造孤独的图书馆和沙丘艺术馆等文化地标,成为文化旅游新名片。创新“社区即景区”“小社区大旅游”的理念,通过举办活动传递品牌观念,将先锋艺术融入社群生活,打造复合型文化平台,面向未来社区、生活方式品牌、社群平台及艺术文化高地,实现品牌调性升级,从传统文旅地产品牌发展为生活方式品牌,并迈向文化整合品牌。

     这些案例巧妙地融合了文旅元素,不仅成功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重目标,还达成了双赢的局面。在珍视并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应积极寻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途径,精心打造更多独具地方魅力的文旅产品。这样的举措不仅能为游客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还能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持久繁荣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更应紧握机遇,迎接挑战,并敏锐地预见文旅行业将迎来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和蓬勃发展的新趋势。这些变革将不仅重塑行业的格局,更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文旅与民族复兴的深度契合。在民族复兴中,文旅融合至关重要。长城、大运河、黄河文化等成重要契机,推动文旅发展,为其注入动力。在国家统筹下,各地协同发力,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品质和服务,满足人民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在新起点上,要高位站、宽视野、长眼光,推动深度融合,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闪耀,为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和动力。

     二是文旅与乡村振兴的深度结合。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使得文旅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腾飞、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等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是文旅与健康养生的创新融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文旅行业正积极开发与健康养生紧密相连的产品与服务,如温泉度假、森林氧吧、中医药文化体验之旅等,以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

     四是国际化发展步伐的加速推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文旅产业正积极融入国际舞台,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吸引更多国际游客的目光,同时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这些趋势不仅映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和脉络,更预示着文旅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焦点。

      在探索成为旅游强国的漫长旅途中,文旅行业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为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正遭遇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充分把握机遇,同时,也要积极应对挑战。要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文旅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我们坚信,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为实现旅游强国的伟大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原题:旅游强国之机—谈文旅发展新机遇新挑战
作者:逯宝峰 周云凤
来源:《文化月刊》8月号、旅思马记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微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处理。

老张聊文旅读物

《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是笔者多年在从事众多乡村旅游规划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关思考。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的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研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产生原因、历程、概念内涵、研究进展、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升级路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下篇的乡村旅游规划实践研究,选取作者主持过的观光型、休闲型、游乐型、康养型、度假型、研学型、民俗文化型七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规划实践项目,从基本概况、市场分析、规划理念、项目定位、总体布局、设施规划等方面对进行详细的研究阐述。以期为学界提供乡村旅游规划实践方面的参考,同时为业界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如有需要请添加微信号:LV823934058

微信咨询:

专注于农文商旅领域

专注于乡村振兴领域

扫码咨询

农文商旅/乡村振兴领域少走弯路

往期经典回顾,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1深度好文│网红城市爆红的背后逻辑及发展应对

2深度│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与案例实践思考

3深度│文旅项目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实践案例思考

4、深度│“哈尔滨”爆火、淄博烧烤、村超出圈的底层逻辑与借鉴思考

5文商旅项目投资经营重点思考的四大商业逻辑

6哈尔滨旅游爆火出圈的五点思考

7文旅、农旅项目避免“折戟沉沙”的十大方法

8洞察 │ 传统山岳型景区的“困境”与“破局”

9、“福岛核污水排海抢盐现象”背后的真相:透析农旅项目中的资本运作逻辑

10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乡村振兴突破的两种路径

11民宿的投资运营风险

12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运营风险、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13农旅、文旅项目投资的商业模式与风险管控

14、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逻辑与商业模式——再论“田园东方”

15、地方政府在文旅经济中的为与不为——论淄博烧烤

16文旅/乡村振兴规划方案高大上,为什么落地性差?

17论开通泰山文旅直通车的利弊得失

18、深度│国潮、国学、非遗文化热的底层逻辑思考

19旅游规划何去何从?

20地方文旅国企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应对举措

21洞察│集体土地入市:政策背景与未来趋势判断

22投资运营民宿,没有那么简单

23轻资产文旅项目开发运营的风险管控

24民宿“裸”运营,风险太大!

老张聊文旅
张君,20年职业文旅人,20年专业理论学习思考和文旅行业实践经验,持续多年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动态,分享专业咨询思维、投资批判思维,提供不一样的观察视角,30万字专著《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