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织物的染整失重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导致:
(1)纤维内部的非纤维素的杂质被去除:棉纤维内部的蜡质、油脂等杂质,或纤维中半纤维素、油剂被去除。
(2)毛羽消除或掉落:染整过程中的烧毛、剪切因素导致的毛羽减少掉落,或酶抛光消除的毛羽。
在层面(1), 对于棉来说,的失重主要是其纤维内部的在杂质需要在染整前处理中去除,以进行后续的染色工序,详见《莱赛尔、棉、粘胶三类织物的染整前处理基本原则》。如果前处理把棉纤维的杂质去除干净,则大概会令棉失重5-6%。
需要说明的是,上图的棉纤维成分表是针对正常成熟度的棉纤维,如果棉的成熟不高,其纤维素含量会变少,其他成分的杂质含量会高出正常值很多。
因此,配棉差的棉布其染整失重率会比配棉高的棉布染整失重率要高。
而对于莱赛尔这类再生纤维素来说,纤维本身杂质不多,其非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纺丝油剂,半纤维素本身对染色并无不良影响,因此并不需要积极主动的去去除它,但它会在某些工艺中被动的被去除,比如碱煮、氧漂、丝光、酶抛光等工序中,半纤维素均在碱、氧、酶的作用下被去除。
如图,不同厂商的莱赛尔因其半纤维素含量不同,导致其在氧漂、酶抛光、丝光等工序的失重率各不相同,但规律是,半纤维素含量高的,其在这三个工序中的失重率也高,即失重率和半纤维素含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莱赛尔的染整失重率大小,也和棉一样,和纤维本身的“质量”有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莱赛尔的染整失重率都一样。
在层面(2),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其失重率,一个是不同纺法的纱线本身毛羽多少,这个决定了烧毛的失重率,第二是不同纺法、捻系数以及面料紧度对纤维抱合能力,以及它们在不同剪切强度的染整环境中的掉落多少,这个决定了那些跑出纱体的纤维多少,第三个是酶抛光的强度,这个即会去除上述两个因素的毛羽,也会分解纤维内部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影响织物的失重。
从因素一来讲,紧赛纺和涡流纺应是最优,紧密和赛络次之,普通环纺和气流纺再次之。
从因素二来讲,平幅染整剪切强度较小,从纱体和面料组织压制跑出的纤维较少,而绳状染整则剪切作用很大,会有较多纤维毛羽跑出纱体和布面,会令织物棉布越来越毛,详见《针织布掉毛原因及改善方法》,也会令掉毛增多,导致失重增加,因此,同一布重,不同的染整工艺也会导致其失重率有差异。捻系数的增加令纱体对纤维的抱合作用增强,有利于减少这种毛羽生成和掉落的发生。而不同纺法之间,其规律和因素一相同。我们用1.33dtexX38mm的莱赛尔比较过360捻系数的紧赛纺和涡流纺同规格针织布的多次水洗失重率,结果如下:
从因素三来讲,前两个因素产生的毛羽如何没有被烧毛等工序去除干净,为了布面的光洁,则需要通过酶抛光来去除,常规的纤维素酶抛光,会棉布产生2-5%左右的失重。莱赛尔因为存在原纤化问题,因此在其绳状染整工艺中,酶抛光必不可少,也会令其产生2-8%左右的失重,这里的失重比棉大,其原因并不完全是毛羽量比棉多, 还有在纤维素酶抛光的过程中,莱赛尔纤维中半纤维素也会被被动去除,其机理是半纤维素容易被外切酶CBH把纤维素水解成纤维二糖,而纤维二糖紧接着被β-葡萄糖苷酶BG水解成葡萄糖,造成半纤维素的降解失重。也就是说,莱赛尔酶抛光的失重率大小不但和其布面毛羽量多少有关,也和纤维本身的半纤维素含量有关。
但如果是交联型的莱赛尔,则其绳状染整就未必要做酶抛光,则可以避免此工序下的染整失重。
粘胶织物的染整失重在层面(1),因其内部杂质少,可参照同样杂质少的莱赛尔纤维,在层面(2),因其原纤化等级比棉还低,因此可参照第低纤化程度的棉织物。
除了上述的失重,染整中还有一些特殊工序会对失重率产生影响,比如磨毛和颜色深浅,深色的重量会较白色重2-4%左右,但这些工序对莱赛尔、棉、粘胶基本是一致的,并无区别,因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