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佛斯有个关于交联位置与干抗皱性能的关系的观点:纤维中容易发生交联的羟基,对于提高干回弹效果不是最佳的,而那些不容易发生交联的羟基位置,对于提高干折皱回复才是有用的 !对于里斯佛观点中“容易发生交联的羟基”,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每个纤维素单体葡萄糖环上,有三个可以发生反应的羟基,分别为6位的伯羟基和2,3位的仲羟基。
其中6位伯羟基对于酯化反应的能力更强,是2,3位的仲羟基反应活性的10倍,但对于醚化反应,则2位的羟基反应活性最高,
3位羟基次之,6位羟基反应活性最弱。因此,对于多元羧酸类抗皱剂,6位的伯羟基反应活性最强,而对于2D类的抗皱整理剂,2位的羟基反应活性最强。
另一种理解是关于空间位阻,松散的无定形区让交联剂很容易进入,但这些位置的交联对抗皱效果贡献有限,更显著的贡献来自可及度更差的区域的交联。
我想,里佛斯是否是想表达的是第二种意思?2/3/6位置差异的羟基反应,对抗皱效果的影响差别,目前并没有证据或理论分析能够证明,姑且存而不论。而交联反应是在松散的无定形区(或称完全无定形区),还是在侧虚度较高的晶区和无定形区过渡地带,则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抗皱效果。
我之前对里佛斯这个观点一直不是非常理解,假设他是对的,那么他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呢?
前些天穆师姐问了我一个问题:“深色在做树脂整理,总会觉得洗后平整度要好,原本以为是视觉效果的影响,但是否也是染料跟纤维有关,且不止是黑色”,突然觉得是不是可以和里佛斯问题做个呼应?
如果染料提前占据棉纤维内部松散的大孔隙的完全无定形区,由于空间位阻,后加的抗皱交联剂更多的会进入小孔隙的中高侧序度区,而提高了这个区域的弹性回复性能。这样一来,就和上述四两个假设完全呼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