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织物原纤化与起毛起球的相互递进作用——三论起毛起球和原纤化的区别

文摘   2024-12-11 20:41   江苏  

     我们在《莱赛尔织物的原纤化与起毛起球的区别》和《家纺领域的纯莱产品起毛起球问题——再论莱赛尔织物的起毛起球与原纤化区别》两篇文章中一再强调莱赛尔织物的起毛起球和原纤化不是一回事,要分辨清楚有抱合不佳而导致的单纯的起毛起球和由原纤化导致的起毛起球的区别,但同时,这两者存在相互递进的关系,任何一方的加剧都会恶化另一方的结果,即容易起毛起球的莱赛尔织物洗后原纤化后果更严重,容易原纤化的莱赛尔织物其洗后起毛起球会更厉害,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前者蓝色的起毛起球就仅仅是指干态下马丁戴尔或圆轨迹法测试下织物起毛起球,而后者红色的起毛起球即是指发生在湿态剪切作用(比如家庭洗涤)条件下的起毛起球,又可以是多次洗后在干态下测试马丁戴尔或圆轨迹法的起毛起球。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来看织物原纤化发生的位置,根据莱赛尔原纤化的机理得知,一般情况下,莱赛尔发生原纤化有两个先决条件,一个是湿态,一个是剪切作用,那么由机理可以判断,莱赛尔织物发生的原纤化化的位置仅有三个:端毛羽,圈毛羽,以及裸露在纱体和织物外层的浮线纤维。因为其它地方如纱体内部没有剪切作用,因而不会发生原纤化。

     如上图,端毛羽是指一头在纱体外部,另一头在纱体内部的纤维,而圈毛羽是指纤维两头都在纱体内部,但中部拱起脱离纱体的毛羽;而浮线纤维是指裸露在纱体外层的能直接被水流冲刷到或其他界面摩擦到的纤维。而真正会导致莱赛尔织物发生起毛起球的是端圈毛羽,因为只有端圈毛羽的长度才高于起毛起球发生的临界长度,而纤维浮线上的原纤分裂后的原纤很短(1mm<),远低于起球发生的临界长度,不会发生缠结,所以不会结球,肉眼也很难看到毛羽,所以布面看起来是相对光洁的,只会增大比表面积导致色旧色浅(原纤化导致的色旧色浅问题将在原纤化机理的那篇文章中详述)。

因此,如果一个莱赛尔织物容易发生干态下的起毛起球,则表明其纱体和组织对纤维的抱合不佳或布面本身残留了很多端圈毛羽,前者让纤维容易在水流的冲刷下跑出纱体和组织压制,形成更多的端圈毛羽,后者本身就有很多端圈毛羽。而端圈毛羽的量则直接影响莱赛尔织物洗后原纤化后果的严重程度,不仅仅是端圈毛羽越多原严重,还在于端圈毛羽相比浮线纤维,它受到的水流冲刷更大,更早且更剧烈的发生原纤化,我们很容易在端圈毛羽上看到莱赛尔原纤的多级分裂,即纤维分裂出巨原纤,巨原纤分裂出微原纤,微原纤分裂出纳米原纤,从而让端圈毛羽由光洁线状变成絮状。而在浮线纤维一般发生原纤化较端圈毛羽晚,普通莱赛尔3-5次标准家庭洗涤端圈毛羽即发生剧烈的原纤化,而浮线纤维一般在10次甚至更长的家庭洗涤后才发生全面的原纤化(类似于灌木对地表的保护),而且一般很少观测到多级分裂的情况,同时如前所述,浮线纤维的原纤化原纤很短,肉眼很难直接观测到,只有通过显微镜或其色旧色浅程度才能观测到,因此,它的原纤化后果不如端圈毛羽严重。

上图为一个原纤多级分裂的示意图,下面这个图则即可以看到端圈毛羽的多级分裂后的絮状态,同时还可以看到,在端圈毛羽发生严重多级原纤分裂的原纤化时,其下部的浮线纤维还依然保持光洁态,没有发生原纤化。

这个就是起毛起球的莱赛尔织物洗后原纤化后果的递进作用,起毛起球加剧了原纤化后果。(当然,这个从莱赛尔织物可暴露原纤总量模型的角度更好理解,关于莱赛尔织物可暴露原纤总量模型,我们会写一篇严谨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届时在专业期刊发表后,也会在本公众号上公布)。

在另一方面,洗后原纤化也会加剧起毛起球,当端圈毛羽没有发生原纤化时,它是一个光洁的线状,在水洗时,由于受力面积小,水流或外界摩擦对其冲刷力道不大,很难能把还陷在内部的纤维拖拽出来,以形成更长的端圈毛羽,为后续的毛羽纠缠提供条件。而原纤絮状分裂后,受力面积增大,形成船帆效应,使端圈毛羽更容易在水流或外界摩擦下的拖拽出来。同时,在起毛到纠缠的阶段,纤维越粗抗弯刚性越大,容易在织物表面挺立,不容易和其他毛羽发生缠结,因而不容易起球。 纤维软,容易发生缠结,容易起球。原纤分裂后,原纤更细更软,容易发生缠结。同时,原纤化的絮状分裂,导致原纤间的接触面增大,也对其缠结有促进作用。

即在毛羽长度、毛羽柔顺性、毛羽的相互接触面三个方面,原纤化的发生都对起毛起球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个就是莱赛尔织物的原纤化对起毛起球的促进作用。

纺染天地
分享原创性的新纤维、纺纱、织造、染整等纺织全产业链技术信息,解析底层机理,为纺织世界祛魅而增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