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自行车品牌vanmoof把自行车伪装包装成电视机,这样一来它的运输损害率降低了80%。
我曾在《为什么一个染厂很难对高中低端客户通吃?》一文分析过这个案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它有效的将品质需求传达到真正的一线执行层面,让执行层面的物流企业员工更加小心和仔细的搬运这个货物,从而降低了它的运输损坏率。
再进一步假设一下,如果其他客户也来学习vanmoof这种做法,把自己的产品都伪装成电视等易碎品,会发生什么?假设运输企业不变的情况下,我想运输破损率的下降一定遇到边际效应,当这种伪装“普及”到一定程度后,新包装甚至会对破损率的下降毫无贡献,因为长久的这种伪装,会令一线工人对这种包装背后含义又产生了新的理解,他们不会再小心翼翼的搬运这些货物了。染厂有类似的事情,加工客户的指令,每个色牢度都是要求4-5级,其他指标也都写得畸高远超国标,但在大部分染厂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是没有人会去关注它这个指标并按它这个指标来进行实际的生产管控的。
也就是说,要从博弈论的视角去理解信息传递间的各个主体,主体是会思考的,他们一定会从各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的理解,然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做法。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谁也不傻,别老想着PUA别人。
在现在社会中,分工是典型特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他人的合作与服务,这其中除了以购买和交换这种模式达成外,还有很多是未有明确的市场化规则的买与卖,而是相对含糊的,比如同事之间的合作,熟人之间的合作,合伙做事情、非盈利性的公共事务等等。在这类事务中,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行为风格。
从表面上来看,任何事务均是谁能聚集更多的资源,谁就越可能把事情做成,因此,在上述的合作中,谁能更多的调动别人来为自己的目标做事情谁就越有可能成功。但别人为什么每次都愿意为响应你的请求来为你的目标来干事情,除了利益共享这样的利益分配共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是他认为你确实需要这个帮助,而怎么判断你是真需要还是伪需要,我觉得可以引入一个偿代系数来说明:
偿代系数=你自己干此事增加的麻烦(或成本)/别人干此事增加的麻烦(或成本)
任何事情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请求别人干,另一种是自己干,即两者是有相互可替代性,而偿代系数是指,“你自己干此事增加的麻烦(或成本)”与“别人干此事增加的麻烦(或成本)”这两者的比值,如果大于1,就意味着你自己干很吃力,请求别人帮忙或许是合理的,如果比值小于1,则就意味着别人干更吃力,你不但在麻烦别人,还在降低这件事情本身的效率。比如有次有人想看一块布,叫我从300公里外给他送过去,我说有个更快更简单方法,就是距离他30公里的地方也有这个布,你打个车或叫人去拿下就可以了,他又说不看也行,这个就是偿代系数远小于1的一件事情。
从偿代系数大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处事风格,对于偿代系数很低的人,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因为博弈论下的主体往往会对他的请求做区别处理,并不是放在较高的优先级,而相反,那些偿代系数很高的人的请求,通常要放在更高的优先级,因为他们在发出请求时,往往是他们已经处理不了或很难处理的事情。
另外,偿代系数低的人往往不值得深交,毕竟谁也不想交一个喜欢支使别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