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就吸湿排汗的基础问题写过一篇文章,《织物吸湿/快干性能影响因素》,但巴黎奥运樊振东湿身奋战这个事情发生,发现,这个思考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问题有很多层面的分析方向,我有两个问题还没有想通:
1,是否存在一件吸湿快干的衣服,其穿着的舒适性是高于人什么也不穿的?
2,不管有没有,我们怎么去表征人体的舒适性?
在织物上实现吸湿/快干功能有一条技术路径就是接触皮肤的用疏水性纤维,外层用亲水性纤维,这样人体出汗后,通过疏水性纤维的纱线和组织孔隙,迅速将汗水导引到外层的亲水性纤维层去,以避免汗水滞留在内层,发生湿贴身的不舒适。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外层的亲水性纤维层需要有快速的放湿能力,否则人体大量出汗后,它的吸水能力趋于饱和,就无法继续吸收内层的汗水,导致汗水滞留贴身。因此,现在有些布行的做法是把亲水外层做厚,让它尽可能的能多吸收水分,但这又带来了织物过厚的舒适性问题。
因此,有没有可能提升外层的亲水层的放湿能力,使人体出汗与织物放湿能趋于平衡,而不是把织物作为一个“蓄汗池”?
纤维/织物的放湿能力主要取决两个因素,一个纤维本身的吸湿/放湿热的大小,另一个是纤维/织物在空气中的暴露面积,前者涉及纤维改性,后者是否可以通过染整“开纤”方法而增加其比表面积实现,是可以深入探讨和实验的。
人体的出汗量我们无法苛求和控制,因此,作为纺织品/服装工程师,在单向导湿的大前提下,要考量的问题就是“蓄汗池”的规格和其排湿能力的问题,是否可以做到排湿与出汗的平衡?
1,蓄汗池即织物的亲水层对水分的吸收有三种方式,分别结合水、束缚水、自由水,哪种水最容易排出?通过什么方式排出?是否需要考虑它们的比例?
2,蓄汗池什么规格是合适的?越小越好吗(纯化纤)?越大越好吗(厚纤维素)?还是它有一个“平衡点”?
3,怎么提升排湿能力?纤维、纱线、组织设计以及染整应该如何调试?
樊振东湿衣奋战的影像,在纺织服装圈里已经有了很多讨论,其中也不乏一些针对面料和服装性能的技术分析。但目前缺乏更详细的面料资料,因此也仅限于吸湿快干理论层面和一些推测,究竟是什么原因可能还有待于子弹继续飞一会儿。
我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讨论这个事情,即表征手段和实际穿着效果的偏差这个层面来分析。我相信,像李宁这样的大品牌一定是有一整套针对面料性能和服装性能的测试流程的,但这些测试方法是否能够准确的标准实际穿着性能,却有很大的问号。
所有面料性能的测试方法,从本质上讲,都是对该面料在具体的消费者使用场景下的模拟,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加速获得的一个结果。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取决于模拟质量的高低。因此,当一个测试结果和真实使用场景的结果产生偏差时,要去反思考量这个测试方法能否真实的表征使用场景下的面料性能,而不是反过来,拘泥测试结果去评价性能。讲轻点这是本末倒置,讲重一点,这是读书读傻了。
但在企业管理中,在工业化生产与贸易中,标准化且快速易得的检测数据结果又是生产、贸易、以及最终的品控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高效管理,又发现异常,这对品牌服装的品控人员和工程师提出了更高专业度的要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