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 “育”你同行 ——记成都四十九中心理联络员系列培训活动

文摘   2024-12-24 19:39   四川  




"心"有灵犀

"育"你同行

记成都四十九中

心理联络员系列培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进一步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完善同伴互助、协同成长的育人帮扶机制,我校从2019年开始在各班设置心理联络员(指经过一定的心理专业培训,负责组织班级心理活动、及时反馈班级同学心理动态的同学),2023年将心理联络员由过去的每班1名调整为每班男女各1名。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联络员整体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定期对他们开展心理专业培训活动。本学期共开展了四期心理联络员培训活动。

9月

从"心"开始——角色认同

2024年9月23日,首次培训在学生成长中心团体辅导室顺利召开。培训开始,我们就上学期心理联络员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然后,围绕为什么要在班级中设立心理联络员岗位、什么是心理联络员、心理联络员可以做什么、怎样做好心理联络员等四个方面开展培训,使各位心理联络员知晓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


各班心理联络员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最后,对《班级心理“晴雨”手册》填写的意义及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自己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明晰了今后工作中的观察重点及注意事项。培训结束时,纷纷表示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10月

认知三角——关护技能

2024年10月21日,第二次心理联络员培训在学生成长中心团体辅导室进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部分心理联络员反映,自己在关护同学时,感觉能力尚缺,需要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心理联络员们履行角色职责,接下来的培训将重点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其心理关护技能。



本次培训中的重点内容是CBT理论里的认知三角模型,我们先就情绪-认知-行为是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行为、想法、感受进行梳理,认识到打破循环的关键可以从认知(想法)调整开始。通过本次培训,心理联络员掌握了一种新的调整情绪的方法—认知调整,提高了心理联络员的关护能力。





11月

"3样宝物"——信号识别


2024年11月25日,本学期第三次心理联络员培训在学生成长中心团体辅导室举行。本次培训,心理老师们“交”给心理联络员们“3样宝物”,旨在帮助心理联络员们更好的识别心理危机。



首先需要有号角意识,明确自我的责任,树立责任感;其次要有眼镜思维,通过观察同学们在经历刺激事件时或刺激后,表现出来的言语、情绪和行为信号,从而识别他人的心理状态;最后化身充电宝,用行动向同伴输送自己的关护能量。



本次培训,各班心理联络员学习了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状态的信号和初步应对技能,增强了心理联络员的胜任感,也帮助我们提高初期的心理健康危机预警准确度。





12月

听见声音——聚焦共情


2024年12月9日,本学期最后一次心理联络员培训在学生成长中心团体辅导室顺利召开。本次培训,聚焦于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



对于心理联络员而言,共情力能够帮助心理联络员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与行为。同时,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提升共情力,心理联络员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认知力,促进个人成长。而共情力的提升与自身的体验感受分不开,因此本次培训在对共情力进行初步介绍后,还邀请同学们进行游戏体验、定格戏剧等方式,调动心理联络员的体验感,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的能力。




本学期系列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心理联络员们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班级和校园的心理健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文字:学生成长中心

图片:学生成长中心

编辑:对外交流中心

二审:黄聪

终审:刘小洪

成都四十九中
成都四十九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