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有约赴佳期 送教为媒共前行——成都四十九骨干教师赴乐至实验中学开展交流活动

文摘   2024-12-14 18:53   四川  






- 成都四十九中 -

银杏有约赴佳期

送教为媒共前行


成都四十九骨干教师赴乐至实验中学

开展交流活动



在知识的沃土里,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都如同待绽的花朵。2024年12月10日,成都四十九中16位骨干教师,共享教师在涂学刚书记、钟巧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乐至实验中学,一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送教活动在校园中拉开帷幕,正如一缕阳光,染黄了冬日的银杏树,也照亮了求知的道路。



PART01.讲座篇


项目育人 管理育心


查体薇老师进行了题为《跨学科项目式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查老师在我校前期开展的两个跨学科实践案例《我为非遗代“盐”》和《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基础上,分享了针对初中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展示了四十九中化学组对单学科主导的跨学科学习的探索和经验,在交流活动中,实验中学的老师对项目式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探索和落实。

丁洁英老师根据自己多年中途接班的治班实践,开展了《中途接后进班的策略》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途接班管理的实操方法,得到现场老师的高度肯定,原定80分钟的讲座,应大家一致要求延长至2小时。



PART02.语文篇


阅读写作 学海泛舟


黄文娟老师上了一堂《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作文课。为了让同学们能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正确审题、准确立意,破解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畏惧心理,课堂从“踏花归去马蹄香”与宋徽宗的故事说起,接着借助四组材料的分析,建构起四种审题立意的方法。然后通过实战训练,让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进行迁移。最后以《滥竽充数》的立意分析,让学生学会正向立意、反向立意和发散思维立意。课堂上,黄老师注重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准点评,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让思维在课堂上流动,智慧在课堂上生发。

叶李亿老师以《苏州园林》一课为例,进行说明文阅读的教学示范,本堂课以“制作苏州园林电子摄影集”为情境,在带领学生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同时,引领学生训练了抓关键句的能力,落实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点。贴合的情境,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活动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PART03.数学篇


层层深入 数法探秘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学习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石海燕老师以“元旦节为同学互赠盲盒礼物设计一个包装盒”为驱动问题,设计了一堂项目式教学的开启课,活动第一环节石老师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展开图和动手裁剪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第二环节学生初步尝试绘制包装盒展开图,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石老师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给出正反实例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第三步进一步补充和优化自己的结论;最后回归到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应该包括哪些部分,探讨课后进行包装盒平面展开图的设计。整节课在探究问题的引发下,学生积极思考,思维层层递进,对展开图的探究逐步深入,课堂实现了提升数学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学习目标。

郭元元老师上课的内容为《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间接证法,郭老师通过“路旁苦李”故事情景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借助勾股定理改编的思考题实现方法迁移,顺势提出“什么是反证法”,并总结反证法的基本步骤。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正难则反”的问题解决策略,锻炼逆向思考的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PART04.英语篇


听说读写 情境领航


王诗老师以七年级上册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A 第一课时《时间和日常活动》为主题设计课程。通过视频、听说、讨论、合作以及演讲的方式展开教学,聚焦重难点,调动学生深度参与,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理解时间和活动的表达,学会用英语讨论自己的日常活动。

贾云月老师在八年级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听说课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节课以学校的烹饪社团为情景导向,将水果沙拉和罗宋汤的制作带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课堂设计基于课本并层层递进,将目标词汇句型贯彻于各环节之中,学生能充分描述食材用量并且清晰阐述菜肴的制作过程。



PART05.物理篇


实验探幽


刘碧灵老师用一张图片引入新课,近视和正常眼睛的同学看同一张照片,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人,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自然将关注点引向眼睛,进而复习眼睛结构,结合演示实验分析眼睛看清近处和远处物体的原理,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眼睛看物体时晶状体自动调节的作用。接下来,刘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当晶状体不能正常调节时将会出现近视或者远视,利用水透镜,带领学生探究总结了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或或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矫正近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水透镜,亲自体验矫正视力的效果,整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究,讨论,引导,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近视和远视的原因,既在实验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在归纳和总结中巩固了知识,锻炼学生了能力。

杨苇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电功率多挡位问题”课程。课程从一个电热丝取暖器的研究入手,巧妙地引导学生梳理了电热丝的不同连接方式,并深入探究了多挡位问题的核心本质。课上,杨老师系统地总结了多挡位问题的分析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解题框架。她进一步从串联型、并联型、混合型三个类别出发,对多挡位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分析。题目的设置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充分挑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过程中,杨老师深入浅出,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得复杂的电功率问题变得易于掌握。整个课堂活动充满了互动与思考,学生们在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收获颇丰。



PART06.化学篇


"魔术"表演 嗨翻全场


化学课上,李先知老师通过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引入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主题。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性质,营造出烟雾弥漫的舞台效果,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随后,李老师引导大家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并探讨了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设计及验证验满方法。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动手实践,不仅加深了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理解,还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这场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课堂,让同学们收获满满。



PART07.地理篇


AI绘图 寻访城乡


杨娜老师《乡村与城镇》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生产活动、建筑交通、商业服务和绿化等方面对比乡村与城镇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利用活动讨论,锻炼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镇发展的影响。通过Ai描绘景观图,加深对家乡的认识,了解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PART08.美术篇


拼装斗拱 古建"新生"


何剑鹏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乐至实验中学七年级的同学讲授《古建新生》一课。同学们通过动手描绘斗拱结构,拼装斗拱模型感受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构建起了文化认同感;经过动手描绘多样的古建筑屋顶结构,拼装中国经典古建筑模型,从而建立了文化自信;最后通过世博会中国馆与苏州博物馆的欣赏学习,认识理解了古建“新生意义”,培养了文化创新意识。



PART09.信息篇


化身侦探 甄别信息


赵明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身边的网络诈骗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同时,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网络信息侦探社”游戏中运用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完成任务,以巩固学生对网络信息甄别方法的掌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网络信息的甄别方法,还能灵活运用方法区甄别网络中的相关信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合理适度的使用网络。



PART10.体育篇


探究学习 篮筐破浪


楚浩老师在《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这节课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将“自主探究创新”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新型的探究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送教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那温暖的力量却持续发光发热,为教育的沃野增添了一抹银杏般绚丽的金黄。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这样的送教活动,共育桃李芬芳。




【END】


文字:叶李艺

图片:罗婷婷

编辑:对外交流中心

二审:李蓓

终审:钟巧



成都四十九中
成都四十九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