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福台小学新教育“十大行动”之聆听窗外声音(杨锋、杜文静赴南京参加“2024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培训活动)

文摘   2024-12-03 15:15   甘肃  


《新教育》说:“一个教师,一个学生,如果仅仅生活在校园,仅仅生活在课堂,仅仅阅读教科书,仅仅参考习题,听不到窗外的声音,看不到窗外的世界,这样的教师和学生是难以真正成长的。”

为不断提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11月22至24日,我校语文教师杨锋、杜文静赴南京参加了2024儿童母语教育论坛


01

邂逅亲近母语,赴一场阅读盛宴


杨   锋

冬日的暖阳透过机窗洒在手中的“培训指南”上,我带着美好的期待南下南京,赴一场阅读盛宴。回想初次邂逅亲近母语是第十七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培训,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的学术讲座及各位专家老师的教学案例分享让我重新审视阅读对母语学习的重要性。本学期庆幸教一年级,开学伊始,我就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文课教学的主线,想让六年的阅读教学影响孩子的一生。半学期过去了,当看到部分孩子接受课本知识比较慢的时候,我开始质疑自己,难道我不该以阅读为语文教学的主线,而应该让学生反复训练课本知识吗?正当我茫然无措、想又将语文课堂带回到“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目标,以训练为学习”的教学方式时,11月22至24日有幸赴南京参加亲近母语主办的“2024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第二届点灯人素养大赛总决赛”的培训,短短的两天半时间,专家学者明师们以专题演讲、案例分享、研讨课堂、对话互动等多种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探讨儿童母语教育更好的落地方式与更丰富的践行路径。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智慧的盛宴。本次培训再一次坚定了我沿着语文课堂主抓阅读的方向走下去的决心。

一、明亮的教育,寻找发光的人

亲近母语举办点灯人素养大赛,不是为了让少数老师走上红地毯,让儿童阅读也成为赛课场,而是通过寻找和树立榜样,呈现一种样貌,表达一种倡导,培养真正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成长的点灯人。徐冬梅老师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凭着一颗坚韧的初心坚持儿童阅读推广20多年,她传奇的个人经历,彰显了阅读的魅力。她的行动,已经悄然影响了中国无数老师和家庭的阅读观。

本次论坛,徐老师以《明亮的教育,明亮的课堂》做主题演讲。她强调:“永远相信经典的力量!永远相信孩子的潜能!永远相信孩子们的创造力!”“对分数过度的重视,是对生命和童年的漠视。”徐老师提出四个反思:错误的教育认知(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目标,以训练为学习);童年的消失;情感教育缺失,亲密关系的难以建立;忽视价值观和人格养成,正是我们所有老师应该反思的教育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呢?最有效的路径应该是在大量、高品质的阅读基础上,进行必要、有效的写字、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为没有海量的、优质的阅读,没有充分的输入,就不能更好地发展儿童的内部言语,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带孩子触摸大地的脉搏,让阅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自信和勇敢的种子。

曹林老师在《阅读——学校变革的力量》中给我们指明方向:让阅读改变学生“学”的方式,改变教师“教”的方式,改变“教研”的方式,改变学校的“育人”方式。点灯人丁羿以《一个人的世界在书架上》为主题的讲述,告诉我们从孩提时代就应该有一个小小的书架,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但我们得保证有适合孩子们的书可读。返校后我便让家长把孩子的书架拍照发给我,果然,藏书多的家庭孩子阅读量最大,部分孩子的书架上几乎没有适合当下孩子能阅读的书籍。

二、明亮的课堂,呈现有光的课

阅读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文本内部,挖掘其深层含义,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此次教育论坛内容丰富多样且极具深度,不仅有精彩的主题讲座,还涵盖了阅读方法、文本解读、阅读与写作的关联等多个重要方面。我接触到了单篇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等多种实用教学技巧,并学习了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一)单篇阅读

单篇阅读是语文老师最熟知的阅读教学,跟随台上的师生,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伟大灵魂倾心对话。在诗词的抑扬顿挫里,感受古韵的悠扬;在经典故事的跌宕起伏中,领略人性的光辉与复杂;在清新隽永的散文世界,体悟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二)整本书阅读

目前,中国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实践的现场,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从拓展和优化语文阅读的资源,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整本书阅读无疑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应该大力提倡。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六个任务群之一就有“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体现出对语文阅读的增“量”和升“质”的双重追求,整本书阅读教学做得好,会将小学语文教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黄睿副教授执教的《西游记》整本书读书会现场课,让培训的老师耳目一新,课堂上有尊重、有游戏、有接纳、有帮助,所有孩子都参与其中,老师只是记录员。如此松弛而有节奏的课堂背后是老师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对课堂规则、问题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反复推敲。课堂的三个问题以“孙悟空和唐僧的成长变化”为主线(孙悟空参加取经后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唐僧是否是优秀的老师,孙悟空的变好是唐僧教的吗?西行路上唐僧有什么样的成长?),这些问题让孩子们想说、敢说、会说,老师没有评判谁对谁错,只是静静地倾听,快速地记录,适时点拨,孩子们的所有答案被老师归类呈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我们台下的老师也能感觉到孩子们参与课堂的快乐感。

较之黄教授的课堂,周梦依老师在《天蓝色的彼岸》整本书案例分享中鼓励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她说:“生命的最后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呢?成绩单上的分数还是世俗的眼光?”“都不是,而人们所在意的往往和真爱有关,是读写让生命如此充实。”

朱自强老师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对黄教授和周老师课例的最好诠释:整本书阅读既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要避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因此,“整体性”阅读与文本细读两者要结合起来,否则所谓的“整体性”就会流于空洞无物,文本细读使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三)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则是此次培训的又一亮点。对于跨学科学习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跨什么?怎么跨?为什么跨?跨得怎么样?新课标规定,每门课程原则上需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那么多课程,仅有的课时,能跨过来吗?专家们的讲座和案例分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跨学科的成果。成尚荣教授给了我们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框架设计,我们应该打开学科边界、打开眼界、打开胸怀,让课程和生活对话,学科与学科对话,采用“套斗式”的方式融合跨学科学习,找出每门课程中需要跨学科的篇目,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理解,加强学科融通,科任老师共创、跨建课程。

南京市金陵小学潘保翠副校长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校本实施探索》案例分享中有明确的主题活动设计,例如:以“A4纸的奥秘”为主题,语文课了解“纸的前世今生”,数学课测量“A4纸究竟有多大”,英语课用“一张A4纸看人生”,科学课探究“纸的秘密”,音乐课唱“纸飞机”,美术课来一场“纸的百变秀”展,体育课则“穿越A4纸”,如此明晰的设计是各科老师“共创”的结晶。我们要跨出课堂,梳理出跨学科的文本,“跨”越成长,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跨出精彩的未来。

徐世赟老师在闭幕式致辞中说道:“光会彼此映照,火会互相接引,于是,就点亮了明天的铺天盖地,像极了麦田的一地金黄。我们心里装着对教育美好的期望,牵着儿童的手,笑着,走着,笑得自信,走得从容,那应该是明亮该有的欢欣模样。”我将会把这次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传播阅读文化,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享受阅读教学的乐趣,共同营造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让我们从阅读出发,以母语抵达,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阅读灯盏。



02

聆听窗外声音

丰盈精神世界


杜文静

唯有打开校门,走出封闭,让师生领略更多的精彩,学校才是让师生成长、发展的动感地带。

                                                 ——朱永新

“聆听窗外声音”由新教育实验在新世纪之初及时提出的,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十大行动”之一,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与社区活动、研学旅行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它是新教育人的理论自觉与行动抉择,是新教育人深切关怀师生教育生活的回归与守护。我已经第二次参加由亲近母语主办的2024年儿童母语论坛暨第二届点灯人素养大赛总决赛(南京站),有幸成为众多聆听者之一。两天半的时间,多位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一线小学语文老师、儿童阅读推广人云集于此,以专题演讲、案例分享、研讨课堂、对话互动等多种形式,探讨儿童阅读更为丰富的实践路径,而我在寻寻觅觅中持续建构精神世界。

一、聆听窗外声音 寻觅南京的“金陵”足迹

从未到过南京的我,只知道杜牧笔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河,只知道王安石笔下“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金陵,只知道蟹黄拌面飘得满街满院都是的南京。一路东行来到南京,众多往事如疾驰的地铁般在我眼前一闪而过,但初冬的衰草依然凝绿,我努力在寻找那些南京的“金陵”。

二、聆听窗外声音 寻觅那些发光的“点灯人”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寻觅无果,“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落得“憔悴损”,而我们寻觅有果,找到了那些“点灯人”,他们在“自己的园地”里不断探索,发光发热,一灯照隅,万灯照国。

盐城市松江路小学的张丽老师以《阅读,一场幸福的邂逅》为题,从阅读带给师生的精神享受出发,与阅读邂逅,与幸福邂逅。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的丁羿老师恰如其分地以《一个人的世界在书架上》为题,说明个体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重复,是依靠阅读来实践,。兰州市东郊学校的曹林老师以《阅读——学校变革的力量》为题,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教研方式几个方面意在说明阅读对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他们分别为我们带来自我精神的丰盈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充满温暖与诗意。

三、聆听窗外声音 寻觅那些明亮的课堂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阳光触摸过的,即为明亮。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为本届论坛做了有责任、有温度、有热度的主题演讲《明亮的教育,明亮的课堂》。在徐老师看来,明亮的教育自然是有光的,而明亮的教育需要明师。明师,是向光者,是追求明心者,是精神明亮的人,他们应该彼此照亮、互相照耀,进而成为明师。很喜欢徐老师的一句话: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培育完整而和谐的人。去追寻让每一位师者,每一位儿童精神明亮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师者可以彼此温暖和生命安顿的教育。”我认为,安顿生命的居所必然藏在阅读之中,你开心、难过、愤怒、惆怅时,书中的主人公会同你共情。

单篇阅读选择了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古典散文和文言文这几种不同文体,在明亮的课堂上明亮展示出来。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小学的陆梦琴老师和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第六实验小学的施晓斐老师,分别分享诗歌案例:《绿》和《送元二使安西》。福建省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芸美分校的班雪老师执教的诗歌阅读微课:《给你写信》。班雪老师提出,诗歌的魅力在于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诗歌是语言的凝练,有诗人的生命体验。著名独立教师郭初阳执教古典散文研讨课:《湖心亭看雪》,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教学副校长牛建宏老师,分享案例:《两小儿辩日》,阐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文言文的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

“整本书阅读”专题,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刘笑容老师分享整本书案例《纳尼亚传奇》,湖南省长沙市仰天湖桂花坪小学周梦依老师分享整本书案例《天蓝色的彼岸》,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城南校区范一舟老师执教整本书阅读课《二一班的快乐老提》,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柳洪乡尔且村小学的付海亮老师执教整本书阅读课《时间机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余婕老师分享整本书案例:《时代广场的蟋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成员黄睿老师,执教整本书交流会《西游记》,黄教授以儿童哲学的基本的流程进行规则设计,让课堂动中有静,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激发思考、发表观点,重视课堂生成性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聆听窗外声音 寻觅那些明亮的诗意美学

曾经看过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题为《青春》的演讲,讲述了几个关键词:热爱、使命、传承,她说:“我的青春不在了,可我们的文明从古老中走来,依然青春正好。”  

国博出版中心总编辑曾孜荣先生,为我们带来专题演讲《去敦煌探窟:丝绸之路的艺术融合之旅》。又一次幸运的是,我第二次聆听曾老师讲述敦煌莫高窟的故事。曾老师说,敦煌壁画中的佛像装束,体现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揭示了“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从敦煌壁画所用颜料的考证,中国本土的矿物颜料的颜色只有两种到后来的颜色众多,借由古代丝绸之路传入。赵声良在《色彩雍容——敦煌里的中国色彩美学》一文中谈到“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中沉淀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和中华文化,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反映了中国人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而敦煌石窟壁画深厚的色彩氛围、丰富的色彩构成,体现着中国古代艺术家对复杂色彩的掌握和色彩运用的高度成就。这些成就反映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发达,绘画艺术也高度繁荣。艺术家们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吸取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的风格。”从敦煌壁画的色彩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艺术所蕴含的色彩美学,体现着不同朝代人们对于色彩的美学品味。

五、聆听窗外声音 寻觅那些明亮的理论建构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成员成尚荣先生,带来语文跨学科学习专题讲座《流动的边界: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基本问题的澄明》。八十多岁高龄的他,全程站着,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理论,为我们阐述了语文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实施策略,构建了一个清晰、系统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框架。他认为:“我们的小学语文跨主题学习需要有更开阔的胸怀,要有更高水平的开放,要有更广阔的眼界。我们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局限在一个窄小的范围之内,只有心胸的开阔,我们思想的开放,才有真正的小学语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






不要忽视光的穿透力,更不要忽视明亮的影响力;不要忽视声音的震撼力,更不要忽视聆听的行动力。聆听窗外声音,这些力量终会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像麦田里的一地金黄,给所有人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供稿:德育处

初审:石鹏程

终审:杨建军


安定区福台小学
让社会倾听福小的声音,构建家校联系的纽带,共同创建和谐校园。及时反映校园动态,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与你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