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种风景,我们就生活其中。好山好水,我们要领略世间的各种好风光;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天看到人情百态,这是社会的风景,所以我们要行万里路;还有一道风景,那就是精神的风景,精神的风景是由智慧的文字构造起来的,所以我们要读万卷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和品质。外在的相貌和基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教育是美好的修行》有感
带着好奇和疑问拜读了汤勇先生的《教育是美好的修行》这本书,因为在潜意识里我感觉教育和修行怎么也联系不起来,甚至我马上想起了苦行僧这个形象。
汤勇先生在书中说:“教育是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步登天,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需要我们一如既往的追求、需要我们水滴石穿般的坚守、需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是啊,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果如何,不是今天,不是明天就能看到,而是要经过很久才能知晓。教育者的一生,既是教育他人的一生,更是自我修行的一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确实很难心无旁骛地面对一个个平凡而又平淡的日子,只有把教育当做理想,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才能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享受那份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汤勇先生在书中写道:“教育是慢的事业。教育就像种田,需要时令与季节的酝酿,需要耐心与细心的加持,需要润物无声与细水长流的滴灌;教育如煲汤,需要‘小火慢炖’的火候,需要舒缓连绵的节奏,需要静候花开的工夫。”教育不像某些行业,你只要肯干,加班加点地去干,总会有所收获。但教育用蛮力干是行不通的,甚至适得其反。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不积累一定的育人方法是干不好教育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期望像渔夫撒网一样一下子捞上来一网兜的鱼,教育更应像给汽车轮胎打气,几十下、几百下,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让车胎圆滚起来。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有把人当人,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教育是一场思想的修行,这场修行既是教师用爱心滋润孩子纯真心灵的过程,也是孩子用善良的心洗涤自己浮躁心态的过程。每当走进教室,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就让自己浮想联翩。从教二十多年来,教过初中,教过小学,遇到过胆小听话的学生,也遇到过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有时因为学生成绩差,或学生犯错误而让自己生好几天的闷气,现在想来还是自己修行不够,没有悟透教育的本质。要想当一位好老师,就要学会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好了,就能从琐碎的生活中找到真实的美好,就能从平凡的日子里获得快乐的源泉。
汤勇先生说,教育是复杂多变的,但只要用从容的心态去应对,就能够修复教师职业生活的疲惫和倦怠,就能够把每一个明媚的日子,每一个温馨的时刻,每一点成功的喜悦,每一步跋涉的记忆,每一束学生手捧的鲜花,每一声学生的祝福与问候,都化成人生的幸福与经典。
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以这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面对自己的教育事业。
读《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营造书香校园》心得
朱永新老师在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中,首先提到“营造书香校园”。他指出:学校,在本质上就是师生一起阅读、实践、探索、求知的地方。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
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
在如何营造书香校园的问题上,朱老师给出了四个具体的方法。一是要营造阅读空间;二是要配备好图书;三是保证阅读时间;四是开展阅读活动。
书香校园建设是整个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点,也是十大行动的基础。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
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书香校园建设,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只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收获喜悦,收获殊荣,收获教育的理想。
我拿什么送给你,恩师!
2024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每年教师节,我都有过写怀念恩师的文章的冲动,目的是趁自己还年轻,将自己与每位恩师交往的故事写下,将这些充满挚爱、温暖和力量的文字定格,并且传播给后人、学生和身边的人,让他们用心体会恩师的眷眷深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汇报师恩、改善人生、奉献社会。但是,每次想要动笔的时候,总觉得写的很多,又无从写起,便不知不觉放纵了自己,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感念恩师的机会。
今年教师节前夕,我的一位恩师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黑白照片,标题为:“ XX县XX学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合影纪念 八五、九、十”,其中就有他自己。根据我的推算,那时的他可能刚刚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那是他过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因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片中的他,二十岁左右,圆脸,分头,中山装,1米7左右,简朴庄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年轻干练。细想起来,1985年秋季,我正好上了初中一年级,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还兼任了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程的教学。他的普通话很动听,他的三笔字秀丽遒劲,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他对我们要求很严,不管是语文上的字词段篇,还是英语上的词语课文,该画的、必背的他都人人过关,不让每一位同学有偷懒的机会;因此,我的语文一直学得不错,直到我读师范,还挣了两年多的单科奖学金。后来,我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岗位上,能够顺风顺水、有点成绩,或许与他给我打的语文基础不无关系。
今天,我将我最受感动、最为敬佩和最是怀念的三件事写下来,一是为着怀念我的恩师,二是想着给自己身边的同事、学生和家长以启发和教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恩师辈们上学期间英语是不学或学而不考的。1985年秋季,我上了初一,我和我的恩师有幸相识。他每天早晚与他的无线电收音机为伴,先自学然后教我们学英语。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他有多敬业啊!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没学英语还敢带英语,他的担当的勇气可见一斑;而且在他的教导下,我的英语还学得不错,100分的试题我能考到八九十分。
就是在那年暑假快上学的时候,父母让我去松菜园的土,顺便将杂草除掉。我拿着一把长度比我身高还高、对我来说有点重的镢头,去菜园子里挖土除草。有一下,我使了很大的力气,将镢头高高举起,又重重地掘进土里,咔嚓一声,镢头砍到了土里的石块上接着飞弹出来,然后又落在了我没穿袜子的左脚面中间部位,割了差不多1寸那么长的一道口子,鲜血一下子流了出来,我疼得大声哭起来。开学报名的时候,我是父亲拉着从二伯家借的一头毛驴驮到学校的。到学校后,父亲给我的恩师说我只能住校了。那时的我还不会自己做饭,于是父亲给我再次重复讲解示范了一次怎么拌白面、揪面片、认生熟,然后把我留在了学校。因为那时候我家穷,有时煤油炉里没了煤油,我的班主任恩师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校门口的一座高房里面,让我在他的煤油炉上做饭。冬天了,他的办公室里生了煤炉,他又让我在他的煤炉上做饭。有时,他把他给他和他弟弟炒的下饭菜也给我分一点。因为那时我家太穷我太饿了,他炒的菜不是一般的香,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有股不可抵抗的香气。那股香气里,有恩师对我的关爱和照顾。
10多年后,我被调到了我乡的独立初中,我们师徒成了同事。那时,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但他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本色却是我忠诚教育、教培学生的标杆。他整天笑眯眯的,干什么事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教美术,学生爱学能会;他写书法,大家称赞爱要;他管图书,管用科学规范;他教特长,学生学有所成;学校需要,他有求必应且任劳任怨、不提条件、优质高效、按时完成。直到我后来当了镇上的学区校长,他还密切关注着我在朋友圈发出的工作简报,给我点赞,鼓励着我向前向上向善。有时在街上遇见,因为身体的原因他走路不是很方便,走得很慢很用力,但每次总是跟我第一次见到的他那样笑眯眯的,向我问寒问暖,问我现在哪里工作,问我近来可好。多少次,我和我的学友、同事商量去看他,我也在电话、微信里给他说,我有空去看望他;但是,因为忙于生计,更多的是懒于动弹终落了空。今年,看到他发的他过的第一个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纪念合影,我的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教师节了,学生有的给老师献花,有的送小礼物,有的写明信卡,有的送几只月饼……而我,我该给恩师送什么呢?那就让我给恩师送几句祝福吧!祝愿我的恩师身体安康,祝愿我的恩师笑口常开,祝愿我的恩师晚年幸福;同时,祝愿我所有的老师、中国所有的老师、全世界的老师都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家庭幸福!而我,我只能将恩师的敬业、爱生、热爱教育的情怀付诸我的工作实践,将恩师的精神一点一滴传扬光大……
培养卓越口才,我这样起步
新学年,新气象,新教育的春风拂过校园,学校的读书长㾿静静地等着孩子们去做客。开学的第一天我带着我班的孩子在读书长廊里体验快乐,枝头的鸟鸣声似乎在提醒我:新教育实验下,语文老师该做些什么呢?在温馨的书香校园大环境下,我们就从“十大行动”之培养卓越口才入手吧!培养卓越口才,我是这样起步的:
一、坚守课堂主阵地
充分认识口才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有上台表现的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培养卓越口才的主阵地。以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说得不恰当时,我就直接说出了答案,以后我要静静地等待孩子们的回答,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肯表达自己的心声。
二、坚持课前三分钟
每节语文课前,分别安排二到三名学生自由演讲,可以讲故事,可以讲班级发生的新鲜事,可以讲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情,可以读美文、可以复述课文,只要走上台,张开口说就行。让学生在上课前先有所准备,可以先让口才好的同学演讲,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拿着稿子读。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脱稿后演讲。保证人人有锻炼的机会。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
教师制定读书计划,上好每一节读书交流课。培养学生口才,还要达到“卓越”的高度,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引导和训练。在教育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巧说才能对学生有所助益。
结束语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阅读和写作中健康成长,在和文字打交道中充分享受幸福,并且为世界创造更多的美好,与更多的人分享文字带来的幸福。
供稿:德育处
初审:石鹏程
终审:杨建军